把「銷售數據」說成selling number,在外企難有好發展

2020-08-22 贏在英語

有一外國客戶和我說過,他之所以肯給我下訂單,除了我們產品質量不錯之外,最重要的是我的溝通方式和做事態度讓他非常信任!這確實是個優勢!如果英語交流不行,老外要很費力去猜測你的意思,做事效率大打折扣。所以要做好外貿,必須懂得外企外貿常用的英語表達,這樣大家溝通就便捷了,當然,產品的很多細節知識你也要懂。我來分享一些工作常用表達吧。


要向老外報價,不要說report the price,只需要說quote sb a price;對於經常返單的客戶,他們就是「老客戶」,不要說old client,應該說regular customer,沒有人喜歡別人說自己old !產品包裝有很多類型,要表達「中性包裝」,會讓新手犯難,記得不要說middle package,應該說neutral packing。

在外企,要表達「你的訂單信息填寫有誤」怎麼說?有同學會說成the information of your order is written down wrongly,一看就覺得很彆扭,如果你懂得寫成 your order was filled incorrectly,外企老闆都要給你豎起拇指;和客戶討價還價,我們一般都用到「最低價」這個含義,怎麼表達呢?新手常說the lowest price,而老外喜歡說rock-bottom price,還可以說the best price。所謂的「觸底價格」自然是最低的了。(更多優質而專業的表達,看文後我寫的《頂級商務英語》)。

做業務工作的同學都知道,在一家公司的地位完全靠業績說話。能夠創造業績的人,可以給公司帶來利潤,獲得老闆的重用和高薪酬是必須的。關於描述業績的一些用語要知道。比如the profit doubled 表示的是「利潤翻了一番」!而「純利潤翻了兩番」的正確表達是the profit has quadrupled,單詞quadruple表示「變為四倍。


那麼你知道「銷售數據」用英語怎麼說嗎?有人翻譯成selling number,錯得離譜哦,去了外企也難有好的發展,畢竟英語溝通不行。「銷售數據」一般都說sales figures。單詞figure就表示「數字,數據」

We're pleased about the recent sales figure.

我們對近來的銷售數據很滿意。

Compared with last two years, we have doubled the sales figure this year.

與過去兩年相比,我們今年的銷售數據增加了一倍。

掌握好外企高頻表達,溝通能力增強了,老外的大單遲早會讓你接到!溝通能力比別人就強一點,帶來的效果讓你意想不到。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分享,想學習更多,可以訂閱我的頭條專欄《頂級商務英語課》,內容更系統,適合工作用到英語的朋友。

相關焦點

  • 把「銷售區域」說成sales area,在外企,有人說是錯的
    最近一位企業負責人和我說,要招到上崗即能發揮作用的員工太難了!有的大學生工作半年,心思還在校園,做事能力還遠遠達不到要求。其實,這是因為大學生獲得實習的機會少,或者實習的質量不高。在廣州上海這樣地區讀書的同學,獲得的實際經驗會多很多,比如能夠參加廣交會,去外企工作肯定不成問題。如果要去外企,可以看我分享的關於外企外貿高頻英語相關文章,現在也來學幾個表達吧!
  • 把lead time 翻譯成「通向時間」,在外企,很難有好的發展
    商務英語非常有用,也就是和進行商務活動,比如求職面試,和老外談生意等都用到。我們可以對比學習一下。要表達「大宗訂單」,不要說big order,而是用bulk order。因為big order 側重是金額大,而bulk order 是金額和數量都大;要表達「停業,歇業」,不要說stop business,一般都說go out of business;要表達「和國際接軌」,不要說connect to the world,一般都說gear sth to the international
  • 在外企,把「淨利潤」都翻譯錯了,難有好的發展
    我就是犯過無數次錯誤,最好總結出一套工作常用英語表達,幫助了大量的外企商務人士和外貿業務員,現在分享部分內容。看到過新人說成 loose goods,理解成了「鬆散的貨」,當然不對!「散貨」的英語表達是bulk cargo,也可以說cargo in bulk。單詞cargo表示「船或者飛機裝的貨物」,而短語in bulk 表示「散裝的」。第二個:怎麼表達「正在趕著做訂單」?
  • 把「大貨比樣品差」翻譯錯誤,在外企工作,難有好的發展
    這麼說吧,因為現在不少公司,經濟方面有壓力,要求會高一點,也就偏向於錄用有經驗的員工。就好比一些外企或外貿公司,特別喜歡錄用英語交流能力不錯,參加過展會的同學。如果你連基本的英文郵件都寫不好,無疑這扇大門算是關上了!如果你熟悉掌握外企外貿高頻英語表達,面試官覺得你基礎很好,潛力無限,也不會在乎你是不是有實際經驗了!好了,我來分享一些工作高頻英語表達,覺得有需要的,可以看看。
  • 在外企,千萬不要把「年營業額」翻譯成year sales amount
    英語不錯,有機會到外企工作的同學,開始的時候,可不要對自己的英語太自信了。你會遇到很多陌生的英語表達。只有虛心學習,多看有經驗的同事或者外國客戶怎麼說,加以學習模仿運用,才有可能提高。當然,能夠過四六級的同學,英語水平都不差,多對比一下外企常用表達還是有益處的。
  • 在外企,千萬不要說成ready money
    我們可以對比學習一些外企工作常用英語表達,你就知道差距在哪裡。如果要表達「達不到標準」,我們容易說成can't reach standard,外企常說fall short of standard。要表達「收貨」,不少過四級的同學會翻譯成collect the goods,當然也對,外企常說take delivery of goods,也會說pick up the goods。
  • 要去外企工作,不要把「我的專業是」說成my major is
    說到這裡,無可避免地談及你的專業,你很想對面試官表達「我的專業是...」。怎麼說才合適呢?很多同學習慣說my major is.. 。老實說,你這樣說,要去外企工作,還是有點難度。為什麼呢?因為面試就是你秀一下英語水平的時候,你什麼都挑最簡單的說,明顯是對自己信心不足啊!經理和老闆怎麼敢錄用一個對自己毫無信心的員工?「我的專業是」其實有非常地道的說法,一般有這幾個:第一個:major in 或者be majored in 第二個:specialise in 或者be specialised in 。
  • 在外企,不要把「優於,好過」說成better than
    首先要考慮的是個人發展的方向,方向對了以後才不會走彎路!如果工作職務在對的方向上,就要沉下心來,好好鍛鍊個三五年,之後你獲得的經驗和知識,可以幫助創造更大的財富。簡單地說,有效累積的深度經驗可以幫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獲得更高待遇,也可以選擇自己創業,行業經驗也幫你成功更快!
  • 把difficult customer翻譯成「困難的客戶」,在外企無法脫穎而出
    在外企工作的同學,有不錯的語言環境,無須出國,也能和英美人士順暢地交流,甚至接觸到世界各地的英語口音,因此英語口語一般都會練得比較實用。鳥哥可以自豪地說,只要老外確定他說的是英語,沒有俺鳥哥聽不懂的!如果你覺得該學一點外企高頻英語表達,可以看我的分享。
  • 長見識了:在外企「最低價」竟然不是翻譯成the lowest price
    在外企,英語成績不錯的你,會遇到很多讓你長見識的說法。我們一直以為可以翻譯成那樣的表達,老外竟然不那樣說。究其原因,是我們接觸商務英語比較少,不了解外企常用商務英語。比如,要表達「年交易量」,我們譯成yearly selling amount,外企卻常說annual turnover,單詞turnover就表示「交易量」;要表達「未結算帳目」,我們會譯成unpaid money,外企常說outstanding account;說到「中性包裝」,你可能說成middle packing,商務英語裡面說neutral packing
  • 把「全額付款」翻譯成pay all the money,外企老闆將不會再用你
    關鍵是要用心,仔細理解和體會單詞,詞組表達,句型的用法,然後內化成為個人能力,才有效果。在外企的話,要善於學習,看看同事或者外國客戶怎麼用,系統學習過商務英語,你的英語使用會更加地道。我們學習對比一些表達。
  • 在外企把「水貨」翻譯成water goods,外企老闆表示你就是個水貨
    要去外企工作,或者到外貿公司工作,你必須要懂得一些實用的商務英語。那是工作場合最常用的英語,你運用得好,人家覺得你是一個溝通沒有問題的人。老闆願意委託重任給你,隨之而來的是好職務和高工資;外國客戶也樂意給你大的訂單,因為訂單在你手裡,他們十分放心。
  • 把「劣質包裝」說成bad packing, 在外企容易鬧笑話
    在外企工作一般都需要英語,所以大學考個四六級證書還是必要的,口語也要多練練。到工作的時候,有語言基礎進步就快很多,不然起點都落後不少。不過,如果有人告訴你工作常用什麼英語表達,你記住並掌握,水平也很快上來,只是很多有經驗的人都不會告訴你。我深知這些同學的困惑,總結了很多外企外貿高頻表達。
  • 外企的矛盾:一面裁員,一面招聘難。外企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
    「無獨有偶,有裁員的外企,也有積極招聘本土人才的外企。前些天有個新聞,是講華爾街銀行在華招聘人才遇到困難。在中國,國際券商們正在加大擴張力度,但是本土符合條件的金融人才更傾向於留在本土企業工作,原因是本土企業能夠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獎勵條件。
  • 把「質量差」翻譯成 bad quality,外企老闆非常不滿意
    我們今天來學習一些常用表達,覺得有用可以記筆記。說到「單獨包裝」,不要翻譯成single packing,正確表達是individual packing,單詞individual體現了「獨立性」。要表達「貨比三家」,千萬不要說compare goods in three shops,外企常說shop around,也就是各個店鋪都走走,對比一下。好了,我們來重點學習,如何表達「質量差」這個意思。
  • 企業戰略聯盟中的交叉銷售(cross selling)
    1990年以來,美國國內及跨國性質的戰略聯盟,每年以25%的增長率快速發展。「戰略聯盟」這一概念,也由美國DEC公司總裁簡.霍普蘭德和管理學家羅傑.奈格爾最早提出。  交叉銷售是一種發現顧客多種需求,並滿足其多種需求的營銷方式,從橫向角度開發產品市場的營銷方式。交叉銷售的核心是向一位顧客銷售多種相關的服務或產品。這一位顧客必須是你能夠追蹤並了解的單位顧客,而這裡的相關因素可以有多種參數,例如因為銷售場地相關,因為品牌相關,因為服務提供商相關,等等。例如,一個高爾夫俱樂部會員卡的購買者,可能也是一個轎車購買者,並且是一位健康服務購買者。
  • 這樣說就能進外企!
    所以說,在學校的時候,有機會就要多考點證書,不要擺出一副高傲的姿態,嫌棄這個又嫌棄那個。想去外企工作的同學,可以多學一些工作高頻英語,我們來分享一些。>在外企,老闆讓你「加倍訂單」,怎麼翻譯?新手同學容易說成 double an order,其實老外常說 duplicate an order,單詞 duplicate 是「重複,再做一次」;說到「由某人負擔費用」,大家習慣說 sb should pay the money,在外企地道的說法是 at the expense of sb,也可以是 at sb's expense,還可以說 for one's account,也就是計入某人的帳上
  • 投資中國 外企有本明白帳
    近日,針對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援引事實和數據強調指出,這樣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事實上,不僅是日本企業,大部分在華外企也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
  • 把「半價」說成half price,外企同事說是錯的
    外企要翻譯「報銷費用」,說report and cancel money,老外不知所云,一般都說有同學可能會這樣說「compare goods in three shops」,中式思維相當嚴重,地道的表達是shop around。短語shop around 是「逐店進行對比,隨後購買」,和我們說的「貨比三家」有相同含義!
  • 把「節能」說成save energy,在外企,有人說是錯誤的
    不是工作需要的英語有多難,而是大部分同學心裡沒有底,不知道都會用上哪些。如果有人給他們總結,那肯定會好很多,關鍵是沒有誰去總結。畢竟,大部分人經理都是工作多年就會了。我經過過多年工作,我發現外企外貿有一套高頻表達,而屬於每個行業專屬的用語,也就兩三百個,入行後再具體去學就好了。現在分享這些英語適用於每個行業,幫助到很多同學成長為合格的外企外貿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