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貨比樣品差」翻譯錯誤,在外企工作,難有好的發展

2020-09-18 贏在英語

今年很多畢業生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反過來,用人單位也沒有招到合適人才。這麼說吧,因為現在不少公司,經濟方面有壓力,要求會高一點,也就偏向於錄用有經驗的員工。就好比一些外企或外貿公司,特別喜歡錄用英語交流能力不錯,參加過展會的同學。如果你連基本的英文郵件都寫不好,無疑這扇大門算是關上了!如果你熟悉掌握外企外貿高頻英語表達,面試官覺得你基礎很好,潛力無限,也不會在乎你是不是有實際經驗了!好了,我來分享一些工作高頻英語表達,覺得有需要的,可以看看。

第一個:如何表達「訂單越大,佣金越高」?譯成you get more larger order,the boss will give you more money,中式希望翻譯,算是初中生水平。工作過的朋友都知道,地道說法是這樣:The larger the order,the higher the commission. 要會用這個句型:the+比較級,the+比較級,表示「越……越……」。

第二個:如何表達「利潤達到了新的高度」?有新手翻譯成profit reaches a new height !這樣翻譯錯大了。「利潤達到了新的高度」一般都翻譯成profit has reached a peak,或者profit has hit a record high。單詞peak 表示「頂峰」,而hit a record 「達到新的記錄」。還可以在後面加上of+具體金額,表示所到達的具體金額高度。

第三個:如何表達「盈虧平衡點」?有剛工作的同學會說 win and lose point,這個表達也是直譯,不符合習慣。「盈虧平衡點」的習慣說法是break even point。短語break even 表示「收支平衡,不賠不賺」,單詞even就是「均勻的,均等的」。比如an even contest就是「勢均力敵的競賽」。(更多實用而專業的表達,看文後我寫的《頂級商務英語》


熟悉貿易流程的同學都知道,要生產一單貨,首先要做的就是打樣!要做好一個樣品,需要買賣雙方的通力合作。買家告知供應商相關細節需求,而供應商做出符合他們要求的樣品。樣品合格之後,才能批量生產大貨!樣品沒有做好,就盲目去生產大貨,這單貨就廢了!現實情況是,有的老闆為了節省成本,樣本就做得好,大貨就偷工減料,用英語來說就是cut corners。這樣的結果就是大貨的質量比樣品要差很多,細心的客戶驗貨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問題,可拒絕付尾款,要求對方重做。


那麼用英語如何表達「大貨比樣品差」呢?說成the big goods are worse than sample,那就錯得離譜了!在外企,你這樣說,真的難有好的發展,因為你的英語水平不足以支撐你去和精明的外國客戶進行商務交流。「大貨比樣板差」一般用the bulk goods are inferior to the sample。bulk goods 表示「大貨」,而要表達「在品質方面比..要次」,一般用be inferior to 這短語。

The buyer claimed the goods are inferior to the sample,and refused to accept the whole lot.

買家投訴大貨比樣板差,拒絕接受整批貨。

只有貨對版,才可能贏得客戶的信任,下一次會接到更大的訂單。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想學習更多,可以訂閱我的頭條專欄《頂級商務英語課》,內容更系統,適合基礎不好,而工作用到英語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在外企,把「淨利潤」都翻譯錯了,難有好的發展
    剛去外企工作,在運用英語方面鬧點笑話也正常,畢竟大學生很少接觸商務英語。你要利用各種機會來提高,比如可以查看和分析老外的英文郵件,也要看自家經理回復的郵件;如果外國客戶來公司進行商務交流,你不要忙著端茶遞水就完事,而要認真聽一下,經理和外商交流都用上哪些詞彙,特別是來自英國,美國這些native speaker 客戶,用詞都比較準確。
  • 把lead time 翻譯成「通向時間」,在外企,很難有好的發展
    商務英語非常有用,也就是和進行商務活動,比如求職面試,和老外談生意等都用到。我們可以對比學習一下。要表達「大宗訂單」,不要說big order,而是用bulk order。因為big order 側重是金額大,而bulk order 是金額和數量都大;要表達「停業,歇業」,不要說stop business,一般都說go out of business;要表達「和國際接軌」,不要說connect to the world,一般都說gear sth to the international
  • 把「質量差」翻譯成 bad quality,外企老闆非常不滿意
    見過不少同學,工作很久,寫的英文郵件還是很差勁,和老外面對面交流更是無話可說。為什麼呢?直接原因是放棄了學習,反覆用最簡單的表達,以為可以滿足工作要求。其實,這是對自己要求低的表達,也就是說僅僅學會了救命英語。
  • 把「銷售數據」說成selling number,在外企難有好發展
    有一外國客戶和我說過,他之所以肯給我下訂單,除了我們產品質量不錯之外,最重要的是我的溝通方式和做事態度讓他非常信任!這確實是個優勢!如果英語交流不行,老外要很費力去猜測你的意思,做事效率大打折扣。所以要做好外貿,必須懂得外企外貿常用的英語表達,這樣大家溝通就便捷了,當然,產品的很多細節知識你也要懂。我來分享一些工作常用表達吧。
  • 把「背書」翻譯成recite the book,在外企,真的鬧笑話
    大學就考過四級,我們這些被他管理的人,大多英語專業,手握專八證書,進行英語商務談判的能力差他太多了!這說明,在工作中多鍛鍊,才能學會商務高頻表達!經過多年磨練,我和老外進行商務談判的能力毫不遜色當你的經理,我帶過的很多員工,也都能做一個合格的外企經理,主要就是英語加業務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現在總結部分外企外貿高頻表達給大家,人家都可以在外企混得好!
  • 在外企工作,把「首付款」翻譯成first payment,老闆非常不滿意
    所以,要去外企工作,也要懂外企常用的那套英語表達。一般來說,工作語境用到的英語是非常實用,非常準確的,這樣就不容易引起誤解。直白翻譯的話,會錯誤不少。我們可以對比學習以下幾組表達。第一個:要表達「平攤費用」,你會怎麼說?
  • 新手把「代表處」翻譯錯誤,失去了一個好的工作機會
    受新冠疫情影響,現在不太流行出國工作。但幾年前,能夠去國外參展或者工作一年,很多同學都會迫不及待地發朋友圈炫耀。去國外工作,工資會高不少,也能更加了解當地文化和市場,對個人能力提升有幫助。獲得公司派遣出國的員工,英語都過得去,至少溝通不會有障礙。能夠把工作高頻用語學好,老闆一般都委任你出國,當做一段經歷也不錯。我現在分享一些工作高頻英語用語給大家。
  • 外企中使用production output來表達「產量」會讓人感覺更有水準
    要想在外企或外貿行業有好的發展,一定要懂得生產相關的英語表達。這類表達是商務英語重要的組成部分,懂得生產用語,和老外談生意的時候,你才能夠體現出你對產品和流程的理解,對說服客戶下單有重要的幫助。一位優秀的產品經理,要把設計生產相關英語表達,爛熟於心,我來分享一些有用表達吧。
  • 如何翻譯「訂單越大,佣金越高」?在外企這也搞錯,說不過去
    我說受教育是她的權利,你必須送完她走這一段路,往後發展看她個人。實際上,現在很多大學生讀完大學,一張四六級證書也沒有,表現確實不夠好。不過,如果你英語差,想去外企或者從事外貿,可以看一下我的分享,短時間內補足外企外貿高頻表達,逐漸上手工作還是可以的。
  • 在外企把「籤收」翻譯成sign name and take it,老闆會感覺不專業
    很多同學都不敢去外企面試,覺得肯定要考英語,進去工作之後也用到英語,自己英語差, 沒有信心。其實,到外企工作,也不一定都用英語,比如你做後勤工作。你想在辦公室有好的發展,自然少不了英語。第二個:如何翻譯「水貨」?有同學不假思索,回答water goods。這絕對是笑話。
  • 把「節能」說成save energy,在外企,有人說是錯誤的
    剛工作就用上英語的同學,普遍都覺得英語很吃力。不是工作需要的英語有多難,而是大部分同學心裡沒有底,不知道都會用上哪些。如果有人給他們總結,那肯定會好很多,關鍵是沒有誰去總結。畢竟,大部分人經理都是工作多年就會了。我經過過多年工作,我發現外企外貿有一套高頻表達,而屬於每個行業專屬的用語,也就兩三百個,入行後再具體去學就好了。
  • 在外企把「老客戶」翻譯成old customer 是個大錯誤
    我們學英語,受到中式思維影響太深了,導致翻譯頻繁出錯。大家先來看看,如何翻譯「老客戶」這個意思。如果去考過了四六級的同學,至少有90%的同學會犯錯!最常見的翻譯是什麼呢?實話告訴您,英語你沒有白學,該是你的依舊是你的,但是這次確實翻譯錯誤!原來 old customer 表達的是「年老的客戶」,而外國人最忌諱自己的年齡,特別是女性,如果你對一個女外國客戶說you are our old customer,她會表示很生氣! 她會不滿意地說 I'm still young,not too old !
  • 在外企工作,千萬不要把「驗貨」翻譯成check the goods
    在國外讀書或者有機會在外企工作的朋友,運用的英語一般都比較地道,貼切。比如,要表達「退票」,有不少同學會說成return ticket,這個絕對要鬧笑話,return ticket的意思是「返程票」,「退票」應該說refund the ticket 或者get a refund for the ticket;要表達「有事外出」譯成have things then need to go out
  • 把for your information 翻譯成「為了你的信息」,難去外企工作
    儘管過了專八,但是感覺在外企,我的英語無法安放,於是我從頭認真學習工作中常用的英語表達。我曾經在筆記本裡面總結對比了不少實用英語表達。要表達「全力工作」,不少同學喜歡說try my best,工作中喜歡說work at full capacity,這個capacity 就是「能力」的意思,有卯足勁,捋起袖子猛幹的感覺!
  • 不知道「國際慣例」怎麼翻譯,外企同事問,你難道靠關係進來?
    不少同學問我,四六級那麼簡單,考過之後能夠進外企嗎?應該說,四六級和進外企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能夠考過,說明有一定的英語基礎!進外企或做外貿如果有人帶著你,會進步更快!沒有考過四六級,如果面試時候表現好,也是有機會進去。不管如何,一旦到了現實工作,你必須要掌握工作高頻實用的英語,這樣和外國客戶的交流就通暢一些!我總結了很多這方面內容,大家可以看一下吧。
  • 把「請你放心」翻譯成don't worry,外企老闆對你不放心
    把英語練好,在北上廣深,你會有一席之地的,特別是工作常用的高頻表達。我們總結了不少外企外貿高頻用語,覺得有用的,可以學習一下。大城市沒有一個企業會嫌棄英語好的人,除非企業負責人想把企業弄搞垮。接著要「生產大貨」,如果表達?翻譯成produce big goods 嗎?那會鬧笑話!外企都把「生產大貨」翻譯成produce bulk goods 表示動作,也可以說成mass production,具有名詞意義。
  • 把「貨比三家」翻譯成compare goods in three shops,錯得很離譜
    在外企工作多年,接觸過不少畢業生,感覺很多人的英語水平都不差,就是說得不夠地道。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意思,但說出來的英語和外企常用的,有一大段距離。就好比外國人學中文,他們說的我們都懂,就是那個味道不對勁。
  • 把「轉發郵件」翻譯成send the email,為什麼在外企被同事笑話?
    很多英語不錯的同學,剛工作時候,在運用英語上面,依舊有很多不合規範的地方。倒不是說,他們錯誤多,而是他們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總出現偏差,畢竟工作都用商務英語多。如果工作的時候,老闆讓你翻譯「留給我們的利潤低」,你怎麼說?
  • 在外企把「需求量大」翻譯成need a lot,外企經理看到表示直搖頭
    如果你想去外企工作,或者從事外貿相關工作,真的非常有必要學習商務英語。並不是說你準備四六級的那些英語沒有用,那些是基礎,但是工作用到的,確實和校園學的,多少有一定的差距。我們來對比外企常用英語,大家好好體會。
  • 把「倉儲費」說成warehouse fee,在外企有人說錯了
    今天有一位在深圳工作的朋友發朋友圈「從2013年9月到2020年9月,入職七周年!感恩公司,我成長很多,收穫很多」。我默默地點了個贊!並且留言和她說,能讓一個人待上七年的公司真的不多了!原來這同學在深圳從事外貿工作,她憑藉著不錯的英語基礎,幫公司接下了大量國外訂單,因此工資待遇每年都提升!對那些英語基礎不好的同學,如果也想去廣州深圳工作,最好要掌握外企外貿高頻用語,這樣你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