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拉丁語如何進行翻譯:
1、確定從句或並列句,先對主句進行分析;
2、確定「介賓結構」(介詞、介詞賓語及其修飾詞等);
3、確定動詞;
4、通過動詞的人稱與數,確定主語(包含修飾詞);
5、通過動詞的性質確定賓語(包含修飾詞);
6、確定其他成分(主要是副詞和名詞、代詞的屬格、與格及賓格);
7、在從句或並列句中進行第2-6步。
一、引言
拉丁語作為西方古典語言,語法種類多變,語言結構靈活,加之與我們較常學習的外語英語具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往往給初學者在閱讀上帶來很大的困難。這其實是可以想見的:對於初學者來說,名詞的性、數、格,動詞的式態、語態、式態、人稱、數已經讓人暈頭轉向、難以記憶了,記清詞尾都是難題的情況下處理語序混亂的拉丁文句子自然是難上加難。筆者在初學拉丁語時,即使已經具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是也無數次在翻譯句子中「翻車」。其中較為清晰的記憶是,在第一次拉丁語期末考試中,因為忘記了指示代詞eo的來源(is, ea, id),而錯誤地將其理解為Eos(厄俄斯)。事實上,即使在已經較為熟練地掌握基本拉丁語語法並且能夠進行簡單地文章翻譯後,筆者也常常會出現翻譯時混淆單詞成分的問題。
這種翻譯句子的難題是所有拉丁語初學者的通病。筆者曾經在拉丁語課堂上擔任過助教,判過不少大學學生所做的句子分析作業。多數學生因為語法上的不熟練,加之對拉丁語句子整體觀感的陌生,常常不能正確判斷單詞在句子中的成分及含義,導致譯出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句子。
通觀筆者及其他學生的錯誤,原因除了對語法記憶不牢靠外,主要是對拉丁語句子存有「期待」,仍然認為拉丁語的語序也會如同漢語、英語一樣依照「主謂賓」順序排列,因此往往傾向於從句子的第一個單詞開始按照語言順序去分析整個句子。事實上,這種「逐詞翻譯方法」對於拉丁語初學者來說並不適合,句子中的主語並不一定在句子的開頭,也可能會省略、會置後。一旦主語缺位,因為單詞同一詞尾又可以對應很多含義、用法,分析者很有可能會一錯再錯。因此,在幾年的拉丁語學習和指導過程中,筆者慢慢總結出一套比較方便簡單的句子分析流程,可以幫助初學者更為準確地正確進行句子分析。下面筆者將按照流程詳細介紹,如何處理一個拉丁語句子。
二、具體分析教學
具體而言,對一個拉丁語簡單句的分析可以遵從以下七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從句或並列句。
分析的第一步,是先確定句子中是否含有從句或並列句,並將從句、並列句與主句分開。從句。並列句和主句一樣,都是可以獨立成句的完整句子,因此在分析句子的時候二者可以分開進行處理。
判斷從句的方法主要有兩種,最為重要的方法是尋找句中是否有引導從句的連詞(如si、cum、dum等)、代詞(如關係代詞qui, quae, quod)等,除了判斷引導詞之外也可以通過觀察句子中有詞尾變化的動詞的數量來確定是否有從句。一般來說,初學者能夠遇到的從句內容一般都以引導詞開始、以動詞結束。
判斷並列句的方法則是:有引導並列句的連詞(如et、sed等),並且句子中有兩個及以上的實意動詞。與從句類似,初學者能夠遇到的並列句內容也一般都以連詞開始、以動詞結束。
第二步:在主句中確定 「介賓結構」。
從第二步開始,我們首先對主句進行分析。
如上所言,拉丁語句子中,不同成分的順序並不固定,動詞可以在前面可以在後面,主語也可以在最後面甚至直接省略。但是在諸多不確定的順序之中,有一些種類的單詞搭配相對固定不能拆分,而「介賓結構」就屬於這種搭配之一。
「介賓結構」是指由介詞及其搭配的名詞、代詞等(含形容詞、名詞屬格等修飾詞)構成的結構。一般來說介詞要求的名詞會緊隨介詞出現,而修飾該名詞的其它成分也會緊緊圍繞在這個結構前後,因此十分容易確定。除了結構相對固定之外,之所以將「介賓結構」單獨區分出來,也是因為「介賓結構」一般在句子中作狀語成分,不影響句子的構成,可以脫離句子進行分析。
因此,在這一步,需要劃出所有的「介賓結構」,之後繼續處理句子的其他成分。
第三步:確定動詞。
事實上,從這一步開始,才真正進入分析句子的核心工作中。一般來說,句子主要有幾種構成類型:第一、主謂賓句;第二、主系表句;第三、祈使句;第四、疑問句。在這些句子中,主語可能被省略或與賓語以及其他成分產生混淆,但是動詞卻因為具有較好辨認的詞尾而更容易被確定。
因此,第三步需要首先尋找句子中的動詞,並通過動詞的式態了解句子的種類以及動詞在句中的用處。舉例來說,如果識別出動詞為命令式,那麼句子自然屬於祈使句;如果動詞為不定式,那麼這個動詞肯定還要搭配其它動詞一起使用。
第四步:通過動詞確定主語。
在確定句子的動詞後,根據有變化詞尾的動詞,可以確定主語的人稱和數,結合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更快更準確地確定句子的主語(包含修飾詞)是誰。一般來說,可以作主語的詞主要有名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等。
舉例來說,如果動詞詞尾為第一人稱單數,那麼對應的主語就是ego(可省略);若動詞詞尾為第三人稱單數,那麼對應的主語是單數主格形式。
第五步:找賓語。
在找到動詞和主語後,接下來需要尋找句子是否有賓語(含修飾詞)。賓語的存在與否也需要由動詞來確定,但是更多地需要由真正表達含義的動詞來確定(有可能就是為不定式的那個動詞)。
通過動詞是否及物,可以判斷出句子中是否含有賓語;通過動詞的含義,可以判斷出其是否需要接單賓語、雙賓格賓語、直接賓語與間接賓語、屬格賓語、與格賓語或奪格賓語。這些動詞的具體要求,需要單獨記憶。
第六步:處理句中其他成分。
在完成第三至五步後,句子的輪廓已經被確定了,接下來處理的主要就是一些句子的狀語成分。這主要包括副詞以及名詞、代詞的屬格、與格和奪格。
其中前者直接通過翻閱詞典就可以確定,含義上較為明晰。後者則需要記憶拉丁語詞法中名詞格的不同用法。
在完成這步工作後,拉丁語句子的主句部分分析已經全部完成。
第七步:對從句或並列句進行第二至五步分析。
若能遵從如此進行分析,則基本上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結構以及重要成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較為準確的分析。
三、分析示範
下面筆者將用一則以往推送過的中級難度拉丁語句子進行示範:
【拉丁文原文】
Homines amplius oculis quam auribus credunt: longum iter est per praecepta, breve et efficax per exempla.
【分析示範】
第一步:本句含有一個冒號,而冒號前後各有實意動詞,因此可以看出後半句為並列句;
第二步:首先處理冒號前的句子「Homines amplius oculis quam auribus credunt」。句中沒有「介賓結構」;
第三步:句子中動詞為credunt,來源於credo(credere),意為「信任」,接與格,主動,現在,直陳,第三人稱,複數;
第四步:因為動詞credunt為第三人稱複數,因此主語要求是一個複數主格的名詞。句中只有homines符合要求,故其為主語;
第五步:因為動詞credunt要求接與格賓語,所以應當尋找與格名詞或代詞作句子的賓語。句中有oculis以及auribus均為複數與格,但是目前無法確定哪一個是句子直接的賓語;
第六步:除了homines、oculis、auribus以及credunt外,句子還有兩個副詞,為amplius及quam。可以看出,amplius為一個副詞比較級,常常搭配quam進行二者的比較。因此oculis更適合作句子的賓語,而auribus為作比較的同位語。至此主語已經分析清楚;
第七步:處理冒號後的句子「longum iter est per praecepta, breve et efficax per exempla」。首先可以看出,該句子也由兩個獨立句子組成。主要原因是兩個句子整體上對仗,並且都含有介詞per;
第八步:首先處理逗號前的句子「longum iter est per praecepta」。句中有「介賓結構」「per praecepta」,翻譯後將其擱置,處理「longum iter est」;
第九步:該句為經典的主系表句,應該不會有分析困難,在此省略分析;
第十步:處理逗號後的句子「breve et efficax per exempla」。在排除「per exempla」後,僅剩兩個形容詞,也十分好處理,在此不作贅述。
四、總結
總而言之,這套方法主要是針對初學者設計的,分析的句子主要是教材上的作業,句子相對來說較為規範,因此該方法邏輯和順序較為死板,可能不適宜處理一些中、高級別難度的句子。雖然這個方法看似教條、笨拙,好像不如直接從第一個單詞開始翻詞典來得迅速,但是請各位小夥伴切記,只有基礎紮實了才能有更大、更快的進步。如果一開始就囫圇吞棗的話,在後期學習和閱讀文獻遇到諸如分詞、獨立奪格結構時會更加吃力。
拉丁語靈都工作小組希望可以和各位學友一起努力學習拉丁語,也希望各位在閱讀本文後留下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撰稿人:李思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