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中常見的四種特殊句式

2020-12-17 中考網

  現代漢語習慣的常規語序,一般為「主-謂-賓」「定(狀)-中心詞」,即主語在謂語前,謂語在賓語前,修飾語在中心語前;但有時因修辭、強調等的需要語序會發生變化。

  如果以這個常規語序為標準的話,我們會發現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許多次序顛倒的情況,這是古人說話的習慣。但為了方便我們學習,就稱它為「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了前後顛倒的情況。

  而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類: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其中較難理解的是倒裝句。

  一、

  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係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

  ⑴用"者……也"表判斷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③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斷

  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⑶用"者"表判斷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同遊者:吳武陵,龔古,餘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記》)

  ⑷用動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

  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北朝民歌《木蘭詩》)

  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用"為"表判斷,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⑸用"即、乃、則、皆、本、誠、亦、素、必"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

  ①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

  ②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範仲淹《嶽陽樓記》)

  ③且相如素賤人。(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⑤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陶淵明《桃花源記》)

  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斷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莊子《秋水》)

  ②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蘇洵《六國論》)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⑺無標誌判斷句。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例如:

  ①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 察今》)

  "是吾劍之所從墜"同樣是判斷句。主語由"是"充當,翻譯為"這";謂語是名詞短語,由所字結構(所……的地方)充當的。全句翻譯為:這(就是)我的寶劍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注意點: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

  二、

  被動句

  被動句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係是被動關係,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天才密碼文言文閱讀中常見的四種特殊句式,你get了嗎?
    文言文翻譯是語文考試中常見的題型之一,想要在翻譯方面得滿分,首先得掌握比較特殊的文言句式,因為翻譯題的考查往往是從這些種特殊句式中延伸而來。今天我們來看下文言文常見的四種特殊句式。現代漢語習慣的常規語序,一般為「主-謂-賓」「定(狀)-中心詞」,即主語在謂語前,謂語在賓語前,修飾語在中心語前;但有時因修辭、強調等的需要語序會發生變化。
  • 語文老師:記住這些必考的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文言文閱讀不丟分!
    文言文學習,必然會遇到的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結構。這五大類分別是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還有一類固定句式。其中倒裝句板塊較難理解,倒裝句,即指句子成分的順序發生了前後顛倒。重要包括賓語前置,謂語前置(主謂倒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介賓結構後置)。
  • 文言文閱讀中常見的四種特殊句式,你get了嗎?
    如果以這個常規語序為標準的話,我們會發現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許多次序顛倒的情況,這是古人說話的習慣。但為了方便我們學習,就稱它為「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了前後顛倒的情況。
  •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常見判斷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常見判斷句式 2012-12-17 15:0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常見被動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常見被動句式 2012-12-17 15:0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學會翻譯不再怕!
    文言文,因其多變的句式和釋義,對於不少學生來說,都是取得語文高分成績的攔路虎。在文言文當中,倒裝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也讓不少學生頭大。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譯及例子,快來get吧。一、判斷句在文言文中,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者,……也」就是判斷句中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有提頓、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對主語加以肯定。
  • 高中語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匯總
    高中語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匯總高中語文一直是同學們在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下面有途網小編和大家說一說高中語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匯總,供大家參考。高中語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斷句判斷句是對人或事物表示斷定,斷定人或事物是什麼、屬於什麼的句式。1.
  • 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特殊句式及固定詞語翻譯,高考閱讀滿分秘籍
    文言文常見的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等等,還有一種是容易被忽視的——固定句式。是一些詞語在文言文裡的固定用法,是比較固定的結構形式,有比較固定的意義。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學好文言文的法寶之一,在同學嗎解題的時候,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考點總結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總結   (一)、判斷句   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   「……者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上下文判斷。
  • 中考語文 文言文基礎知識點講解 四——文言文特殊句式
    我們在小學階段,最熟悉的句式就是「把字句、被字句」,而現在進入初中,在文言文的學習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句式,閱讀理解中也會經常考查,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開講前提醒大家一句:文言句式不僅在初中會考,在高考階段,也屬於文言文閱讀的考查內容,希望同學們認真對待。
  • 文言文閱讀理解知識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文言文閱讀是古詩文閱讀的重頭戲,考查內容以課內基本篇目為主,同時兼顧課外文言片段。文言字詞依舊遵循「避虛就實」原則,以考查實詞為主,動詞尤其是考查的重點。其中,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是歷年考查的熱點。
  • [每日閱讀]常見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l)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3)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 關於文言文特殊句式辨析的幾條建議
    談到文言文,眾多考生可能會避之不及,覺得其晦澀難懂。確實,文言文承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且遠離我們現在的生活,難懂是必然的。但是,只要我們將其常見的知識點識記下來,那麼讀懂一般的文言文是沒有什麼難度的。在考題中,對於文言文的考查,無外乎以下的知識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特殊句式、文言斷句、文言翻譯、文言篇章理解等。
  • 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大匯總,「吃透」輕鬆突破古文閱讀難關
    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句式大匯總,「吃透」輕鬆突破古文閱讀難關!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精髓。在初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文言文學習佔據著很大的分量,而且再初中語文考試文言文是必考題型,佔分更是不可小覷。對於很多初中生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習有一定難度是很正常的,學生既沒有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又沒有對古代文化生活的了解,而且文言文生僻字又很多,學生讀起來都會很困難,所以說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急於求成,學習是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打好基礎才是關鍵。
  • 高考語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匯總分析(高分必看)
    高考語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匯總分析(高分必看),新東方網高考頻道為廣大考生整理最新高考複習資料,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新東方網高考頻道!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固定句式   (一)判斷句   翻譯時要譯作:「……是……」   1.用「者」「也」表示,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
  • 乾貨|高中常見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語文課程標準》「閱讀淺顯文言文」一條說「了解並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和用法,注重在閱讀實踐中舉一反三」。 常見的文言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以及繁雜的變式句等,還有一種是容易被忽視的——固定句式。說是固定句式,其實應為一些文言詞語在文言文裡的固定用法,是比較固定的結構形式,有其比較固定的意義。
  • 文言文特殊句式那麼多,你能分清楚嗎?
    引言初中階段要求同學們掌握的文言特殊句式一共是四種:但由於每一種句式又有各種變化和結構,所以這一考點需要掌握的知識量還是很大的,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關注【豆神中考】公眾號 回復【0808】獲取《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詳解
  •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學會翻譯不再怕
    文言文,因其多變的句式和釋義,對於不少學生來說,都是取得語文高分成績的攔路虎。在文言文當中,倒裝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也讓不少學生頭大。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譯及例子,快來get吧。1、 判斷句在文言文中,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來表示
  • 教師資格備考: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特殊句式詳解
    >2019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524574854(點擊加群)聯創世華統一客服熱線:4001105311 教師資格備考:高中語文——文言文常見特殊句式詳解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判斷句的形式例句
  • 文言文句式複習要點
    《2004上海考試手冊》語文卷的說明中對文言文考察要求明確強調:能解釋常見的文言詞語,識別常見的文言句式,能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從中可以看出這與二期課改所強調的把文言文當現代文來閱讀相一致。基於此,文言文閱讀的考察會更側重於對語段的整體把握和理解,而語段的理解是基於對句的理解。一般較複雜的句子都包括多種文言語法現象,如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或文言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