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患者在網上的諮詢內容,看得出來他很緊張。但是我要告訴你不要緊張,看到體檢報告心情更要冷靜,才能面對接下來醫生要告訴你的處理方式。
首先讓你先安心下來︰肺部結節不見得都是肺癌。肺部結節是指肺部出現小於三公分的點狀異常,通常是在接受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時的意外發現。肺部結節有一顆出現的,也有可能多顆出現的。
對於肺部結節的處理,醫師原則上會先依病患病史、結節大小、型狀,並比對之前的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來做判斷。一般說︰
這時我們要探究︰為什麼會引起肺部結節?常見的原因,簡單歸納︰
惡性腫瘤︰有可能原發性肺癌或轉移性癌症。若是原發性肺癌,通常屬於初期階段。但若是之前有肝炎、乳癌、或大腸癌的病史,則肺部結節應慎重處理。
良性腫瘤︰硬化性血管瘤、缺陷瘤。
發炎︰ 也就是感染性結節,包含肺結核、細菌引發、黴菌引發。
其他︰昔日曾發炎遺留下來的疤痕。
因為引起肺部結節有這些原因,於是可知發生的可能性很多,所以肺部結節屬零點幾公分的,我建議
1、先觀察
2、三~六個月後安排再做一次胸部電腦斷。
可是,有病人會很著急,憂心腫瘤長大。
其實這也需要靜心面對,因為肺癌細胞也是人類身體的細胞,有一定的成長速度,若要腫瘤體積長大成兩倍,一般平均也需要三個月,也就是90~100天的時間。所以除非是生長得非常快的惡性腫瘤,否則三個月的觀察期很必要的。
然而,三個月的觀察期,又要觀察什麼呢?
主要是看︰有的結節,是否因發炎引起的,若是因發炎引起會漸漸縮小,甚至消失了。因而可以斷定當初是肺部發炎。
另外的結節,三個月的觀察期後,體積仍然一樣大,醫師仍然會是這樣處理︰
所以判斷結節是否需要積極處理的關鍵︰在於結節究竟像是良性或惡性病變。
原則上說惡性結節,尤其原發性肺癌,通常它的形狀及邊緣呈現不規則,具有一定的特徵。比如肺腺癌是從肺部肺泡細胞開始,它沿著肺泡壁裡的空隙處生長,長的類似淡淡的棉花狀,醫學上稱為「毛玻璃霧狀病變」。結節長得似毛玻璃狀,發現是原發性肺癌的機率高,但是有幸的,多屬於初期肺癌,淋巴節或遠處轉移的機率也較低。
為什麼0.7公分以上腫瘤就當切除呢?腫瘤在體積很小的時候切除,用胸腔內視鏡手術即可,局部切除,傷口很小,尤其不必切除整個的肺葉。術後恢復也很快,兩三天即可出院。
所以判斷結節是否需要積極處理的關鍵︰在於結節究竟是良性或惡性病變。
原則上說惡性結節,尤其原發性肺癌,通常它的形狀及邊緣呈現不規則,具有一定的特徵。比如肺腺癌是從肺部肺泡細胞開始,它沿著肺泡壁裡的空隙處生長,長的類似淡淡的棉花狀,醫學上稱為「毛玻璃霧狀病變」。結節長得似毛玻璃狀,發現是原發性肺癌的機率高,但是有幸的,多屬於初期肺癌,淋巴節或遠處轉移的機率也較低。
另外有一種形態的結節,長得形狀很圓潤札實,因為長得札實,於是它在1公分或1公分以下,要判斷是良性或惡性就不容易,因為它有可能是原發性或轉移性肺癌;但它也有可能是以前肺炎留下來的疤痕。因此一公分以下的結節,長得比較札實的,要區分是良性或惡性較為不容易。
但是超過1公分,形狀札實的結節,不論良性或惡性,都要切除。因為1公分以上的腫瘤,其中不免都會有惡性成分。
當然每一位醫師對於結節的處理,都有不同的觀念。有的醫師認為結節只要沒有變化,不必管它。我覺得這樣處理存在著危險。
因為癌細胞的長大,不是依著身體成長方式或速度而成長,它可能因為基因尚未突變,停留冬眠狀態。但也可能出現突變,造成腫瘤迅速長大或轉移。因此當我們發現1公分腫瘤,還是要早期診治。
這樣應該能解決很多患者的疑問了吧。最後,把內容總結在下面2張表內,供各位參考。
表一
造成肺部結節的常見原因惡性腫瘤肺癌或轉移性腫瘤良性腫瘤硬化性血管瘤、缺陷瘤等發炎肺結核、細菌引發、黴菌引發其他昔日曾肺臟發炎遺留下來的疤痕
表二
肺部結節的處理先觀察三~六個月後安排再做一次胸部電腦斷層0.5 公分以下﹣﹣觀察追蹤即可。
0. ~0.7公分 ﹣﹣可處理或暫時觀察就好。
0.7 公分以上 ﹣﹣像似惡性腫瘤,考慮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