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症候群、手腕疼、手指麻!清代老方子,一擊即勝,請學習

2021-03-05 微門診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方劑學》、《中醫診斷學》

你好, 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腕管症候群這個事兒。

啥是腕管症候群啊?它的表現,主要就是手腕部位疼痛,以及手指麻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麻木最厲害。我們手腕部位,有一個正中神經。它一旦因為種種原因被壓迫了,就會出現這個問題。

這個病,當下特別時髦,又被稱作「滑鼠手」。它原本高發於廚師、木工等需要長期活動手腕、局部容易勞累的人身上。但是近些年,隨著電腦在人們工作學習中的普及,咱們大傢伙一般都離不開滑鼠了。用滑鼠日久,壓迫正中神經,這就成了當下腕管症候群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這個病,現代醫學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

我作為中醫人,只給您講講,如何用中醫湯藥來緩解病情。

早年,我參加過一次中醫痛症的診療經驗研討會。其中有一個議題,就是利用補陽還五湯,治療腕管症候群。

當時有一個醫案,很典型,我給你說說。

話說有一個女子,年25歲,是一個工人。

這個人,早年右側手腕受過外傷,經過治療以後基本恢復功能。但是最近這四個月來,她發現自己右側手腕疼痛,除了小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都有麻木的現象。而且,症狀還越來越嚴重。

此人懼怕手術,所以決定求中醫治療。

刻診,見舌淡,脈象細澀,少氣懶言,面色一般。經詢問得知,從小體質不好,容易生病。

這時候,醫師開了一張方子。這個方子,我到現在還珍藏在筆記本裡。但見——

黃芪60克,桃仁9克,紅花、赤芍各10克,川芎、地龍各6克,當歸和片薑黃各12克,黨參、雞血藤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藥渣可以再煎一次,取藥汁來燻洗手腕。

結果如何?患者用藥10劑以後,諸證大大緩解,麻木和疼痛感基本消失。這時候,原方加入丹參15克,繼續服用20劑,諸證悉平。

我還記得,當時與會前輩向我們介紹了補陽還五湯治療腕管症候群的經驗,也介紹了黃芪桂枝五物湯來治療此病的經驗。這張醫案,是為數不多的,僅僅用湯藥,不用其他輔助治療措施,就取得療效的案例。因此,我對它的印象特別深刻。

我說一下這裡的門道吧。

其實,這個女患者的問題,很顯然,屬於氣虛血瘀。

此患自幼虛弱,少氣懶言,容易乏力,這個是典型的氣虛症候。因為氣虛,不養於舌,所以舌淡。氣虛,衛外之力不足,所以自幼容易感冒。氣虛,身體機能的開展沒有動力,所以身體乏力、精神疲憊,不愛說話。

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如今,患者氣虛,血液的運行缺乏動力,於是就容易產生血瘀。患者脈細澀,就是氣虛血瘀的表現。脈細,說明氣血虛弱。脈澀,說明血瘀。

而患者氣虛血瘀的問題,在她的手腕處體現得最明顯。現代醫學通過精密的解剖可以看到,患者的正中神經受到了壓迫。但是中醫看不到。中醫認為,這就是患者氣虛血瘀,手腕處的氣血運行乏力,血運不暢,不通則痛。要想改善的話,就得補一口氣,化掉淤血,讓手腕處的氣血運行重新恢復正常。

怎麼實現呢?上文醫案裡的方法,其實是補陽還五湯的加減。你再看一遍吧——

黃芪60克,桃仁9克,紅花、赤芍各10克,川芎、地龍各6克,當歸和片薑黃各12克,黨參、雞血藤各15克。

這裡頭,黃芪、桃仁、紅花、赤芍、川芎、地龍、當歸這幾味藥,就是補陽還五湯的組成。補陽還五湯,是清代醫學家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記錄的方子。原方中,黃芪重用120克,奠定了全方以補氣為主的治療思路。在補氣的基礎上,用一眾活血藥來活血。

這個方子,最初是治療氣虛血瘀所致中風的。但是,氣虛血瘀這個病因病機,可不完全只引起中風。像上文醫案裡的患者,她就是氣虛血瘀所致的腕管症候群。那沒關係,有這個症候,就用這個方子。所以,就用補陽還五湯作為底子來治療。

在這個底子上,加了薑黃、黨參、雞血藤以及丹參。這些都是用於補氣活血、通經活絡的。

就這樣,等患者氣不虛了,血不瘀了,問題也就得到解決了。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讀者朋友借鑑參考。

其實,說到這個腕管症候群,它的發病,我認為不能只歸納到勞動和工作損傷上來。你想啊,都是用電腦,都是用滑鼠,你為啥得病,別人不得病啊?我覺得,關鍵因素還是在於你自己。有些人,體質上確實有氣虛血瘀的偏頗,所以在接受到相同刺激的時候,他就容易發病。因此,著眼於全身狀態,用補氣活血的辦法來進行治療,是說得通的。如果非要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解釋,那就是補陽還五湯這類方劑,促進了正中神經所在局部的氣血運行,起到營養神經、緩解壓迫的作用,所以才見效的。

當然,中醫治療這個病,除了補陽還五湯,還常用黃芪桂枝五物湯。這都是常見做法。

總之,這個經驗,是值得借鑑的。當然,每個患者的情況不一樣。有的人適合用補氣活血法,有的人適合用化瘀止痛法,有的人適合散寒除溼之法。這就得因人而異,辨證論治了。所以我希望,文中所述的經驗方藥,非專業的讀者朋友,能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辨證務必準確、仔細。的確屬於氣虛血瘀,再行應用。

好了。關於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吧。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手腕酸痛、手指僵硬,你是腱鞘炎還是腕管症候群?
    手,我們人體中最繁忙的部位每天支撐著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但是,手也有累的時候手腕酸痛、手指僵硬都會接踵而來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們往往會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從發病原因來看腕管症候群也就是我們說的「滑鼠手」,它的發病原因是指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在腕管內被卡壓引起的一系列手部相關部委感覺異常和功能障礙的疾病。
  • 手指麻木就是頸椎病?警惕腕管症候群!
    腕管症候群又稱正中神經擠壓症,是由於正中神經在腕管處受到卡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患者主訴橈側3或4個手指麻木、疼痛,常因為手麻這一症狀而誤以為是頸椎病。
  • 非也,常見是腕管症候群
    對於大部分群眾或者是一些非骨科專業的醫生來講,對手指麻木的病因,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想到頸椎病。但對於專業的骨科醫生來講,手指麻木的常見病因並不是頸椎病,而是腕部疾病。頸椎病也會引起手部的麻木,但並不是最常見的病因,而且頸椎病引起的症狀當中,很多並不是以手麻為主要症狀,反而有種稱為腕管症候群的疾病卻是引起手麻的最常見原因。
  • 手腕疼?6種理療動作,針對腕部疼痛和腕管綜合症!瑜伽手腕熱身
    在我的醫學培訓期間,關於腕管綜合症的整個討論都集中在解剖結構上,即腕管中的腱和正中神經經過的通道。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波士頓地區的脊椎按摩師和瑜伽老師湯姆·奧爾登(Tom Alden)解釋說,當人們進行打字等活動時,他們需要旋轉前臂,使手掌朝下,腕管的受壓經常發生。這可能會使腕骨造成的正常弓變扁平。
  • 一文搞定「腕管症候群」
    由於腕管內容積減少或壓力增高,使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以橈側3~4個手指麻木、疼痛,夜間或清晨較明顯,疼痛有時放射到肘;有時拇指外展、對掌無力,動作不靈活為主要表現而形成的症候群。又稱遲髮型正中神經麻痺和腕管狹窄症。多見於30~60歲女性,女性發病約為男性的5~6倍。
  • 一小時問診·問答摘錄|產後手腕疼是何原因?手腕疼痛能貼膏藥嗎
    腕關節是我們人體最活躍的關節之一,包含了皮膚、肌腱、骨關節、血管和神經等,每種組織的病變都會引起手腕疼痛,例如神經相關的腕管症候群、肌腱相關的腱鞘炎、骨關節壞死、韌帶和軟骨損傷、滑膜炎等。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等也會導致腕關節疼痛。
  • 與腕管症候群、神經根型頸椎病有區別
    經常看我們文章的朋友們想必對手腕手肘麻痛非常熟悉之前我們發過很多篇了也幫大家做過常見原因匯總具體可以參考這兩篇手腕手肘疼,大多跟這6種病有關,動圖演示如何預防!如何辨別腕管症候群神經根型頸椎病和旋前圓肌症候群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腕管症候群是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在腕管內被卡壓引起的一系列手部相關部位感覺異常和功能障礙的疾病
  • ...原來是它在搗鬼 ——濟南市三院開展局麻下小切口治療腕管症候群
    手指無力,夜間麻醒,原來是它在搗鬼 ——濟南市三院開展局麻下小切口治療腕管症候群 近日,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手外科成功為一位腕管症候群患者實施「局麻下小切口治療腕管症候群」,手術順利,患者術後感覺良好。
  • 孕期患上腕管症候群,手部疼痛麻木怎麼辦
    許多準媽媽從懷孕7個月開始會出現拇指、食指及中指麻木、有刺痛感和握物困難等症狀,而且在夜間加重,這在臨床上稱為「腕管症候群」什麼是腕管症候群?25%的女性在懷孕後,尤其是妊娠中晚期會出現手部刺痛的現象,對孕婦來說,這樣的情況特別令人惱火,因為嚴重的時候甚至會讓手部喪失活動功能,無法做出抓握動作4.孕期腕管症候群的症狀有:手腳發麻、疼痛,且症狀在晚上加重,手部很疲弱,手指有燒灼感,手腕上有尖銳的疼痛,手臂和肩膀疼痛
  • 手指麻木還可能是腕管症候群--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林輝通訊員任博文    前兩天,河南省中醫院骨病一科主任史棟梁接診了右手手指麻木1年多的楊女士。楊女士斷斷續續治療,考慮過頸椎病,考慮過末梢循環差,還查過血糖,給予相應的治療後有好轉,但容易反覆,麻木的症狀甚至最近還有所加重。
  • 手指麻木、手腕酸痛 你握滑鼠的手還好嗎?
    其實,臨床診斷中並沒有「滑鼠手」這個概念,我們使用滑鼠時間過久,手腕、掌指或指間關節長時間反覆、高頻率的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範圍內活動,容易造成韌帶或腱鞘增生、肥厚、發炎,使神經組織或肌腱受壓,從而引起「腕管症候群」。腕管症候群(CTS)是最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性疾患。
  • 小針刀療法治療腕管症候群療效觀察
    我們從2002年9月起以小針刀療法治療腕管症候群218例,效果良好,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  1.1 臨床資料 本組218例,女153例,男65例,年齡最大62歲,最小31歲,平均48歲,病程最短2周,最長3年,雙側發病148例,其餘單側,臨床特徵:腕關節掌側酸、脹、痛、僵硬,手掌麻木,腕關節和手指伸屈受限,無力,夜間發病或疼痛
  • 可能是腕管綜合症!
    當你出現手麻、握力下降、手部肌肉萎縮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了,你可能得了腕管症候群!什麼是腕管症候群?腕管症候群通常發展在45至64歲之間,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它可以出現在一個手腕或者同時兩個手腕上。女性比男性更常見(是由於孕期的關係還有女性天生腕管就比男性狹窄的關係,而不是女性更脆弱的關係)。
  • 手指麻了1個月,拿筷子都困難,醫生說:大爺得了滑鼠手
    腕管症候群也就是最近幾年大家都知道的「滑鼠手」。患者腕部因為長期過度用力而導致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到慢性壓迫、損傷,最後引起三個半指酸痛、麻木的症狀。2、什麼人容易得腕管症候群?木工、廚工等職業,由於腕管內壓力反覆出現急劇變化,所以比較容易患上腕管症候群。一般女性患此病的概率要高於男性。因為女性手腕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經容易受到壓迫。費駿指出,李大爺主要是因為在自製桌球拍的過程中,反覆使用電鋸、電鑽等,增加了腕部受力從而導致正中神經受到了壓迫損傷。
  • 「手腕疼」就是腱鞘炎?當心「尺骨撞擊症候群」
    很多人都有過手腕疼的經歷引起手腕疼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都會考慮到關節炎、腱鞘炎、腕管症候群今天要說另外一種病這種病同樣很常見但經常被忽略甚至可能會誤診或漏診這就是尺骨撞擊症候群有髖關節撞擊症候群也有肩關節撞擊症候群尺骨撞擊症候群沒聽說過啊
  • 手指尖麻到底是什麼原因?你的理解真的對嗎?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不少的人,或許連麻和木都分得不太清楚,我們首先來科普一下,什麼才是麻的感覺,什麼才是木的感覺,然後再分析一下手麻的可能性。那麼什麼是麻哪?手指尖麻,各位可以用拇指,刮一下麻木的手指指腹,如果有針刺的感覺,則表示手指是麻的。那麼什麼是木哪?木的感覺其實就是,如果當你用手觸摸物品的時候,會感覺到很難傳遞物品對應的一種感受,鈍鈍的,隔著一層的感覺!
  • 海口月子中心:手腕疼?和寶寶有關嗎?
    最近,我發現當我抱著孩子,換尿布和洗澡時,我的手腕經常很疼。我婆婆說是因為一直抱著孩子。那麼產後手腕疼痛多久能好起來?產後手腕疼痛怎麼辦?頻繁更換尿布、護理或其他家務可能導致手指和手腕頻繁疼痛,這是產後手腕疼痛的症狀。為什麼會手腕疼?這是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皮膚的毛孔和關節張開,而產後氣血不足,感冒後會困在關節的肌肉裡,這很容易引起所謂的「月子病」。
  • 前3個手指麻木伸不直,賣萌比劃耶的姿勢都做不到,讓我怎麼忍
    我們有的時候會出現前三個手指麻或者手指伸直困難,這種情況我們好多人都會選擇忍一忍,經常認為忍一下就過去了,造成這種症狀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頸椎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一種叫腕管症候群的毛病。今天洪醫生就給大家講一講腕管症候群是怎麼一回事。腕管是腕部中的狹窄通道,可保護手的主要神經以及移動和彎曲前三個手指的腱。腕管綜合症是由腕部神經受壓引起的。受壓時,神經會產生刺痛,麻木和無力的感覺。治療方法包括保守的方法,例如夾板、可的松注射液以及針對嚴重症狀的手術。
  • 練瑜伽手腕疼?那是你沒用對力,學會正確發力才能避免疼痛
    同時,手,手腕和前臂的底部較弱且未充分利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肌肉張力的不平衡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如腕管症候群,肌腱炎和其他形式的手腕慢性疼痛。尺骨動脈和尺神經通過一個空間直到豌豆骨的內部,鞘狀骨受到一小塊筋膜鞘(一種包裹肌肉的包裹狀緻密結締組織)的保護。如果我們不斷地將重量放在手的後跟上,不僅會刺激手腕的軟組織,導致組織腫脹,而且還會通過對這種神經施加壓力而損傷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