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莫言並未享譽全球:英文版作品很難獲得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莫言作品英譯本進入亞馬遜全球網站暢銷榜———

  對於國內的公眾來說,這幾天確實是熱鬧壞了,書店莫言的書被「瘋搶」,舊書也被熱炒至天價,「高密火燒」和烤雞被標註「莫言故鄉」,與莫言無關的產品也牽強附會,「送老師」、「送領導」的廣告被拋棄,代之以「送莫言」。這一切正如莫言的小說一樣頗具「魔幻」色彩,但是這些很難說與「文學」有什麼關係。莫言說:「莫言熱,不如文學熱。」

  這幾天,在亞馬遜全球網站上,為莫言專門製作了頁面專題,但相比較中國讀者的狂熱的熱情,西方讀者的反應則要理性得多,獲獎之後,他的小說英文版《紅高粱家族》曾一度進入暢銷書排行榜前20位,而《生死疲勞》、《天堂蒜薹之歌》等幾部作品也進入前100。

  ■影響還是有限

  幾年前,德國漢學家顧彬的一句「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曾引起一場大討論。多少人跳起來捍衛中國文學,其實不過是一個德國老頭兒的個性化表達,卻引起如此強烈的反應,大概是點中了某些人的軟肋——對自己本民族文學的極度不自信。一個尷尬的事實是:這些年一直叫嚷著要走出去的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版圖上的地位仍然微乎其微。

  在中國,外國文學大師作品選擇很多,馬爾克斯、村上春樹還都曾登上過中國的暢銷書排行榜,但是在美國或世界其他國家,中國作家的書很少出現,登上暢銷榜更是絕無僅有。莫言和餘華是被翻譯得最多的兩位中國作家。據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和東亞系的張旭東教授介紹,莫言的書從來不是暢銷書,但從1990年代中期逐漸形成穩定的讀者群。但是總的來說,中國現代文學在海外影響是相當有限的,中國古代文學影響要大得多,但在美國翻譯文學市場都是很小的角落,現代文學是小角落裡的小角落。在歐洲國家翻譯文學在出版界可能佔一半以上,但中國文學影響還是有限。

  當諾貝爾文學獎消息發布時,很多國家的書店裡還找不到他的書。「莫言得獎後促使很多讀者迅速google他的名字,為了更多地了解他的作品。儘管,莫言,這個多產的作家,在中國很有名,但還並不是享譽全球的作家。他的很多書都被翻譯成英文,但是卻很難獲得。」《華爾街日報》寫道。

  「在他獲獎前,並沒有很多人讀過莫言的書,我們幾乎完全不了解他。但是當他獲獎之後,很多的讀者到書店來尋找他的書。」一位書店老闆說。在讀者巨大的熱情催促下,莫言的海外出版商已經計劃在11月13日重新印刷他的《酒國》、《天堂蒜薹之歌》。

  這樣的成績,在此前幾乎是很難看到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光環也許能讓莫言成為真正的享譽世界的作家,但是這能不能帶領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對中國文學最終能產生什麼影響,莫言自己在接受採訪時坦率地表示,「現在還不好說,但是希望,莫言熱,不如文學熱。」

  ■注入的是信心

  80年代,那個文學的黃金年代,大概是回不去了,但是至少莫言獲獎,讓公眾有機會「重建」了和「純文學」的聯繫。原來,我們的文學除了市場上那些玄幻、官場、職場小說還有嚴肅文學。在喧囂之後,十個人裡面如果還剩下一個人被文字之美所吸引,那便是美事一樁了。

  從世界影響的層面,張旭東認為,在中國和莫言大體處在同一個級別的作家還有,莫言獲獎是開了一個頭。莫言獲獎的特殊意義在於,他並沒有興趣去做一個「持不同政見者」,他沒有表現出一種脫離中國社會和體制才能創作的形象,這對國內的年輕作者是個非常好的例證。他有一個普通的中國人能夠享受的權利,也分擔所有人都受到的限制,但是在這樣的條件下,也可以寫出最好的文學。

  對於中國以外的讀者,莫言的作品是一個很好的入口,它為當代中國文學提供了新的信心,「過去我傾向於強調講對諾貝爾獎別太計較,但話又說回來,它畢竟有煊赫的歷史,它仍然是世界性的對某一作家的最高承認方式。一個在中國生活寫作的作家終於得到這個獎,客觀上還是有鼓勵作用的。」

  信心,對於當下的中國文壇來說,大概是最需要的。多年的「諾貝爾焦慮症」就如同那隻靴子,終於落地。年輕的作家們,終於可以放下包袱,輕鬆前行。問題依然存在,有關莫言作品的藝術批評也不是一味叫好。德國老頭顧彬在莫言獲獎後,依然在批評他,「只是在講荒誕離奇的故事。」但這一次,沒有人再因此憤怒,再紅著臉跳起來辯護,剩下的只有理性的探討。

  上帝只幫助那些幫助自己的人,諾貝爾文學獎不是上帝,而能拯救我們文學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文/本報記者 羅皓菱

相關焦點

  • 翻譯者談莫言作品:有一些罵人的話我覺得很難
    莫言之所以能夠斬獲諾貝爾文學獎,各國翻譯家可謂功不可沒。  他的作品被廣泛翻譯後,提高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莫言此次飛赴瑞典,特地以個人名義邀請了不少嘉賓,其中就有不少翻譯家。他還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場合表示,這是為了表達對他們工作的深深謝意。「翻譯的工作特別重要,我之所以獲得諾獎,離不開各國翻譯者的創造性工作。
  • 陳安娜:莫言有些語言很難翻譯 特別是罵人的話
    從1993年起,陳安娜開始翻譯中國現代文學作品,截至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時,她翻譯了18部中文小說和1部當代中國短篇小說集,其中包括莫言獲文學獎作品《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勞》,還有蘇童的《妻妾成群》《碧奴》,餘華的《活著》,馬建的《紅塵》《拉麵者》等。她的出色翻譯不僅得到社會的認可,還獲得瑞典學院的翻譯獎。
  • 譯者陳安娜:翻譯莫言作品,像生孩子一樣幸福
    去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作品的譯者陳安娜功不可沒。今年,陳安娜因為在介紹中國和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有突出貢獻,獲得第七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低調的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電子郵件專訪時透露,最新翻譯的莫言作品《蛙》大概明年出版。「和其他中國作家比較,莫言作品還不是最難翻譯的。要說翻譯完一部好作品的心情,有點像母親生下一個孩子的幸福吧,也是一個自己的作品。」
  • 揭秘莫言作品的翻譯家們:陳安娜是"最重要女人"
    陳安娜:莫言得獎背後「最重要的女人」  陳安娜生於1965年,師從著名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從事翻譯現代中文作品20多年。截至2012年,她已經翻譯了20部中文小說,其中包括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勞》。此外,她還翻譯了餘華的《活著》、蘇童的《妻妾成群》等,並獲得過瑞典學院的翻譯獎。
  • 譯者陳安娜:翻譯莫言作品 像生孩子一樣幸福
    去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作品的譯者陳安娜功不可沒。今年,陳安娜因為在介紹中國和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有突出貢獻,獲得第七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低調的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電子郵件專訪時透露,最新翻譯的莫言作品《蛙》大概明年出版。「和其他中國作家比較,莫言作品還不是最難翻譯的。要說翻譯完一部好作品的心情,有點像母親生下一個孩子的幸福吧,也是一個自己的作品。」
  • 外媒評價莫言諾獎演講:簡簡單單卻透徹心扉
    在長久熱烈的掌聲中,莫言結束了與自己創作有淵源的事與人的故事。結束時,莫言再一次向鼓掌的聽眾深深鞠躬,表達謝意。演講結束後,嘉賓都被莫言的故事感動,聽眾集體起立鼓掌長達一分鐘。  外媒評價簡簡單單,卻透徹心扉  儘管瑞典和中國有7個小時的時差,還是有不少人熬夜守在網上觀看了莫言的演講。莫言的瑞典首場諾貝爾獎精彩演講,獲得了瑞典文學院院士及全球眾多媒體高度好評。
  • 德國學者顧彬:莫言的英文版小說應該有兩個作者
    雖然他知道他的直率可能會得罪人——他曾跟身邊的朋友說:「為什麼我一到中國大家都會圍著我問莫言,我說了我的觀點,他們又不高興。」  但作為一個學者,他在談到莫言時還是會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顧彬不掩飾他對莫言作品的不喜歡,就像他不掩飾對魯迅的熱愛一樣。  其實不光是中國的小說,這個學神學出身的德國學者,不喜歡任何寫故事的小說,不管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
  • 德國學者顧彬:莫言英文版小說應該有兩個作者
    雖然他知道他的直率可能會得罪人——他曾跟身邊的朋友說:「為什麼我一到中國大家都會圍著我問莫言,我說了我的觀點,他們又不高興。」但作為一個學者,他在談到莫言時還是會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顧彬不掩飾他對莫言作品的不喜歡,就像他不掩飾對魯迅的熱愛一樣。其實不光是中國的小說,這個學神學出身的德國學者,不喜歡任何寫故事的小說,不管是美國的還是中國的。
  • 莫言名字言論遭調侃 網友稱英文名「shut up」
    當地時間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有關莫言的報導鋪天蓋地。莫言的任何一次公開露面,都被眾多新聞媒體、讀者關注。「莫言熱」也引發了網友們無盡想像,激發了網友源源不斷的幽默細胞。莫言的名字、莫言的作品、莫言的言論等都可以成為網友的調侃對象。
  • 莫言作品有望收入高中選修讀本 王旭明稱是巧合
    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昨天向記者證實:莫言作品有望收入高中選修讀本,不過,此舉並非是因為莫言剛剛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而是巧合。  「上個月,我們向社裡報了選題,準備出版《中外短篇小說》高中選修讀本,莫言的作品《透明的紅蘿蔔》恰好是備選篇目。」語文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研組副編審張夏放告訴記者。
  • 莫言諾貝爾獎「背後的功臣」:各國譯者功不可沒
    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劉歡)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成為中國網友關注焦點。不少網友在狂歡的同時,對陳安娜表達感謝,稱「譯者功不可沒」。此外,莫言作品的英文翻譯葛浩文,被認為對其作品的世界影響力居功甚大。莫言作品的其他國家譯者,也逐漸走進人們的視線。
  • 《狼圖騰》英文版昨全球同步首發
    本報記者路豔霞  昨天,明媚的陽光照亮了英文版《狼圖騰》全球首發式。這個在故宮舉行的意味深長的儀式,讓人們獲得了幸福感,這份幸福來源於生長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的文化自信,還有一本拿起來並不重的書所創造的奇蹟。
  • 莫言獲獎翻譯家功不可沒 陳安娜是其"最重要女人"
    莫言之所以能夠斬獲諾貝爾文學獎,各國翻譯家可謂功不可沒。他的作品被廣泛翻譯後,提高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莫言此次飛赴瑞典,特地以個人名義邀請了不少嘉賓,其中就有不少位翻譯家。他還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場合表示,這是為了表達對他們工作的深深謝意。「翻譯的工作特別重要,我之所以獲得諾獎,離不開各國翻譯者的創造性工作。有時候,翻譯比原創還要艱苦。」
  • 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
    莫言在高密老家(資料圖)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如何?11月3日,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西強在中國社會科學網上發表了題為《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的學術研究文章。
  • 專訪莫言作品翻譯家葛浩文:莫言小說的鄉土味最難翻譯
    特派斯德哥爾摩記者 師文靜  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的演講吸引了一大批知名翻譯到場,其中有莫言作品的日文翻譯吉田富夫、英文翻譯葛浩文以及瑞典文翻譯陳安娜。在莫言結束演講後,記者在瑞典學院樓梯口採訪到莫言的英文翻譯葛浩文。葛浩文是著名的翻譯家,曾經因為翻譯莫言的名著《紅高粱家族》而登上事業的頂峰。葛浩文說,莫言的演講讓他很感動,而莫言作品的鄉土味是翻譯中最難的環節。
  • 莫言瑞典語譯者陳安娜:他是一個好人
    本報記者 張潤芝 發自北京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能被譯成瑞典譯本被瑞典文學院所認知至關重要。而莫言的瑞典語譯者是知名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馬悅然的高徒陳安娜。  馬悅然曾經說,中國人遲遲拿不到諾獎文學獎是因為沒有好的翻譯。此番莫言創造歷史,陳安娜的翻譯當然功不可沒。
  • 成龍英文版自傳出版惹爭議,外媒大幅報導「嫖妓家暴出軌」
    【綜合/觀察者網 阮佳琪】 昨天(4日),成龍三年前的自傳《還沒來得及長大就老了》的英文版《Never Grow Up》,開始全球發售。 沒想到的是,這本書中「罕見的坦誠」,卻給他在西方媒體中惹了不少麻煩。
  • 專訪莫言作品日文版翻譯吉田富夫:願莫言獲獎後多多保重
    吉田富夫是莫言日文版的主要譯者,還曾翻譯賈平凹的《廢都》,對莫言乃至其他中國作家的作品得以在日本傳播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採訪開始後,吉田富夫用流利的中文回答了我們的提問,儘管他自己表示擔心有些意思表達不夠清楚,但我們依然從他的話語中聽懂了他對於中國文學的摯愛、坦誠和期待。在被問到最想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莫言說些什麼的時候,吉田富夫說「保重,多多保重」。
  • 莫言:作家最好的狀態是獨來獨往,別老邀請我
    當庫切遇到去年剛獲得諾獎的中國作家莫言,會擦出什麼火花?昨日,為期兩天的第二屆中澳文學論壇在北京舉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M.庫切領銜8位澳大利亞作家參加此次論壇,中方8人代表團則以莫言為首。這是莫言和庫切兩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首次聚首,進行文學對話。在庫切來華期間,他最新一部小說《耶穌的童年》中文版將出版,幾乎與3月的英文版全球同步出版。
  • 莫言的作品之所以獲得諾獎,是真才實學,還是迎合了西方人呢?
    莫言的作品,是寫自己的親身經歷過的事,以實事求是為寫作中心,不誇大不縮小的敘述。唯獨的是太直白了,讓有些沒經歷過的人受不了。莫言就是在迎合西方人的胃口。說輕了是諂媚,說重了就是醜化自己的民族。諂媚西方人,就是討好西方人;醜化自己的民族,與叛國無疑。由西方流氓設的遊戲規則,我也是說怎麼有中國的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