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明、唐培蘭:論漢語的外語角色

2021-02-08 漢語堂

語言都屬於一定的民族和國家,當語言被其他國家的人學習或使用,這種語言就具有了外語的性質。外語原來所屬的國家稱為「本土國」,學習和使用外語的國家稱為「外語國」。比如日語的本土國是日本,日語是中國的外語,中國是日語的外語國。有時一種語言為多個國家所有,其本土國就是一個國家群。比如英語的本土國有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等,這就是一個「本土國群」。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幾乎都是英語的外語國,因為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學英語。

對一個國家來說,選取哪種語言作為外語,哪些外語對外語國有哪些作用,哪些人群學習哪些外語,都是有規律或有傾向性的。某種外語對外語國所發揮的作用,稱為「外語角色」。根據外語所發揮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外語角色大致分為六大類:

A. 外事外語(Diplomatic Languages)

一般情況下,不管一個國家的國力如何,總有其他國家的人來學習其國語或官方語言,這是為了滿足外交外事的需求。凡是具有國語或國家官方語言身份的語言,都有成為「外事外語」的可能。一般來說,外事外語是最早進行的外語學習(3),無論地理距離的遠近,無論是否接壤,國家之間一般都有外事溝通的需求。因外事需求而學習某種外語,其學習者人數較少,群體單一,且一般都是成年人。中國高校這些年開設的許多所謂「小語種」「非通用語種」(4)專業,都屬於外事外語性質。

B. 領域外語(Foreign Languages for Special Fields)

一個國家(或「國家群」)在某個領域或某些領域有較為突出的表現,這個或這些突出領域,往往會吸引他國人來了解、來掌握。要了解這些領域的情況,掌握這些領域的知識,需要先學習這個國家的語言。比如一般說來,學美聲者要學習義大利語,學中國傳統文學、中國古代哲學等,要學習漢語。這時的外語扮演著「領域外語」的角色。

領域外語的學習目標,一般都指向某國在國際上的「優勢領域」,如德國的哲學與地理學,印度的梵文、宗教與古典哲學等。領域外語的學習者,多數是成年人,一般都是要到「本土國」去留學。

除優勢領域外,外語學習有時也涉及國家安全問題。當一個國家認為某國對它存在軍事、政治危害時,就會從國家安全出發,動員特定的人群學習某國語言。如美國2006年開始實施的「關鍵語言」戰略,把阿拉伯語、漢語、朝鮮語、俄語、印地語、日語、波斯語、土耳其語等8種語言列為「關鍵語言」,鼓勵美國公民、特別是國防和外事人員學習這些語言(5)。這些關鍵語言也可以歸入美國的「領域外語」範疇。

C. 泛領域外語(Foreign Languages for Multi-fields)

一個國家(或「國家群」)在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有了較高的發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綜合國力,就會吸引更多的人來學習它的語言。學習語言的目的超越優勢領域,向其他領域延伸。此時的外語,扮演的是「泛領域外語」角色。泛領域外語的學習者,仍多是成年人,但是學習者不僅可以去本土國學習,也可以在自己國家學習,外語國的高校、培訓機構也要開設相關的外語課程或外語專業。

D. 基礎教育外語(Foreign Languages in Basic Education System)

當一個國家(或「國家群」)的發展水平,可以明顯有助於他國發展、甚至影響他國未來時,其語言就會進入外語國的基礎教育體系,成為「基礎教育外語」。前三個階段的外語學習者基本上是成年人,可以稱為「成人外語」。少年兒童學習外語與成人有諸多不同(6):

1. 學習動機不同。少年兒童的學習動力主要是興趣。年齡越小,興趣越是學習的主要動力;而成人的學習動力主要在語言的功用。

2. 學習方式不同。少年兒童的語言學習方式主要是「習得」。所謂習得,是在語言的汪洋大海裡自然獲取語言。而成人,其主要方式是在課堂中「學得」。當然,只有學得,學不好一種語言,成人也需要使用較多的習得方式。

3. 學習結果有差異。少年兒童最易建立語感,最易產生語言感情,並由語言感情、語言認同進而產生文化興趣、文化好感,甚至產生跨文化認同。成人的外語學習,可能會產生文化興趣、文化好感,但要產生跨文化認同則相當困難。

歐洲的許多國家有外語教育傳統,基礎教育外語一般較多。例如奧地利,其基礎教育外語有英語、法語、義大利語、捷克語、斯洛維尼亞語、斯洛伐克語、匈牙利語和克羅埃西亞語等(參見謝倩2011)。近20多年來,一些國家也在積極調整外語教育政策,加強學校的語種教育。例如澳大利亞,1991年確定了14種優先語言,不久後又出臺《澳大利亞學校亞洲語言與研究戰略》,把漢語、韓語、日語、印尼語作為更優先的語言(參見王輝2010)。中國的基礎教育外語,過去是英語、日語、俄語3種,《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英語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公布後又增加了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總數達到了6種。當然這對於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6種基礎教育外語是遠遠不夠的。

E. 重要外語(Important Foreign Languages)

一個國家(或「國家群」)的綜合國力長期居於世界前列,其語言就會作為世界眾多國家的重要外語,甚至成為第一外語。「重要外語」既是教育領域的概念,也是生活領域的概念。在基礎教育中,位列前三位的都可以稱為重要外語。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往往相互關聯,即基礎教育的重要外語也常常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外語。

教育領域的重要外語,也往往是日常生活使用的重要外語。比如在街道、商店、道路、交通樞紐的語言景觀中,除本國語言外,還需要使用外語。語言景觀中的這些外語,一般就是生活領域的重要外語。比如,英語是中國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中的第一外語,有條件者小學三年級就可以開設外語課,其中主要是英語。在生活中,英語標識也是最為常見的;除英語外,在中國不同的地區還有日語、俄語等語言標識。

F. 重要語言(Important Languages)

由於殖民、移民等因素,一種外語在某國家、某地區長期居於重要地位,這種語言就會逐漸失去外語色彩,成為某國或某地區的「重要語言」。重要語言有兩大表徵:第一,是某國的官方語言、教育語言,這是從語言地位上看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語等在一些國家或地區,都有這樣的語言地位。第二,是多數國民的第一語言或者主要使用的語言,這是從語言獲得和語言使用的角度看的。比如墨西哥,西班牙語是絕大多數國民的第一語言,雖然在歷史上西班牙語是外來的,當地有印第安人和印第安語。再如吉爾吉斯斯坦,多數吉爾吉斯人從小說吉爾吉斯語,但是也學習俄語。長大之後,主要使用俄語進行交際。對於吉爾吉斯人來說,俄語具有「準母語」的性質。

「重要語言」這種外語角色,都是在特殊歷史背景下形成的,絕大多數是殖民統治、軍事佔領的歷史遺存,也有一些因國家分裂所致。現代社會,殖民統治和軍事佔領發生的可能性已經較小,但是國家分裂還有可能,比如前蘇聯和前南斯拉夫的解體。

相關焦點

  • 學術觀點 | 李宇明、唐培蘭:論漢語的外語角色
    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幾乎都是英語的外語國,因為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學英語。對一個國家來說,選取哪種語言作為外語,哪些外語對外語國有哪些作用,哪些人群學習哪些外語,都是有規律或有傾向性的。某種外語對外語國所發揮的作用,稱為「外語角色」。根據外語所發揮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外語角色大致分為六大類:A.
  • 中國為迎奧運規範使用英語和漢語
    中國為迎奧運規範使用英語和漢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6日 20:4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8月16日電(記者 吳晶)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16日說,中國重視2008年奧運會的語言環境建設,正在規範包括公共場所標識、運動員人名拼寫等在內的英語、漢語使用方法。
  • 李宇明:語言學習需求與對外漢語教學
    ② 教外國人學習漢語漢字,屬"處死不貸"之罪,是明代禁海鎖關政策的體現。   但總體而論,自東漢以降近兩千年,經盛唐,歷宋元明清至於民國,對外漢語教學時盛時衰,但卻持續不絕。③當然,對外漢語教學真正發展起來,成為一門現代意義上的學科,成為國家的一項重大事業,還是1978 年以來近二十幾年的事情。
  • 漢語拼音是國際公認的中國人譯名的國際標準
    [李宇明]第二個領域,奧運會的語言環境建設。2006年發布了北京奧運會的體育圖標,從這些圖標和這些文字上看,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優美,把中國文化和體育運動很好的結合。奧運吉祥物福娃我們都非常喜歡,過去它們用的是英文譯名,現在直接用漢語拼音福娃,漢語拼音是國際公認的來標的中國人民譯名的國際標準,用福娃是真正的普通話。
  • 這篇語言學文章入選了語文課本:李宇明教授論網絡語言進入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在2020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下冊中,專闢第四單元「資訊時代的語文生活」,收入了北京語言大學李宇明教授學習該單元,重在提高媒介素養,更好地適應資訊時代的生活。李宇明教授《不同媒介的語言特徵與網絡語言的發展》原文刊登在《中國廣播》2016年第9期,收入有改動。現附上全文(和教材略有出入)。開學季臨近,一起來學習高中生最新語文教材!
  • 網絡語言呈現口語化 學術超男曬客收入漢語新詞
    「獨二代」「曬客」等入選 公安部門擬對姓名用字立法  昨天,教育部發布了《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列出了171條漢語新詞語選目,奔奔族、獨二代、返券黃牛、國際高考移民、梨花體、曬客、學術超男等收錄其中。
  • 保衛漢語的「戰場」上,躺著幾個英文縮略詞
    主播們的手足無措,源於4月初國家廣電總局向央視等媒體下發的通知,要求主持人口播、記者採訪和字幕中,要屏蔽外語及縮略詞,如NBA等。如遇特殊情況必須使用,要在外語及外語縮略詞後加中文解釋。實際上,不僅限於體育領域,GDP、WTO、CPI等外來詞也在「屏蔽」範圍內。目前,地方電視臺尚未接到正式通知。央視主播們還需時間來適應這一禁令,而眾多網友早已發出調侃和質疑之聲。
  •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材覆蓋90%的是951個高頻字
    李宇明  攝影:中國網 趙娜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發布會上介紹說,這次我們調查了全國出版的主要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材的情況。李宇明說,通過對外漢語教材的情況和報紙、電視、網絡媒體的情況進行比較發現,第二語言的教材有著語文性、口語性、生活性的特點。 李宇明說,在對用詞的情況的調查顯示,總共出現的詞次是45萬多次,真正用的詞是26000多個詞,覆蓋80%語料的只有2231個詞,覆蓋90%語料的是5908個詞。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用在教學當中有兩個量很重要,是在編教材、編書中經常使用的。
  • 我國將明確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 姓在前名在後
    《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即將出臺,標點符號、數字用法規範已完成修訂  本報訊 (記者郭少峰)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昨天表示,《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即將出臺,此規則將明確規定,人名漢語拼音拼寫方式予以統一,要求姓在前名在後
  • 人名漢語拼音拼寫國標將出臺
    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透露,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人名漢語拼音拼寫的國家標準就將出臺。今後無論是國際會議、還是護照填表,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人名,必須姓在前,名在後,姓和名的漢語拼音首字母都應大寫。由國家語委、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制定的《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已報給國家質監總局,申報國家標準。
  • 「人名地名漢語拼音拼寫」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人名地名漢語拼音拼寫」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0-02-01 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等單位的語言文字專家,以及國家標準《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中國人名漢語拼音拼寫規則》課題組成員參加了會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出席會議並講話。
  • 國家語委:重視母語並不是把母語和外語對立起來
    會上,有記者針對目前中國人英語熱現象提出質疑,對此,國家語委官員指出,母語需重視,但並不需要把母語和外語對立起來。  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李宇明表示,關於外語的學習問題,這幾年爭論很多,05年的新聞發布會和這次的發布會,在我們的書裡都有涉及,只是發布時間很短。
  • 潘海華1997《詞彙映射理論在漢語句法研究中的應用》《現代外語》第4期
    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與現代語言系講座教授 ,北京語言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兼職研究員,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及湖南大學語言學系客座教授,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教授,兼任《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語言研究》、Language Research(韓國)編委,以及《當代語言學》、《外國語》、《中國語文》、《現代外語》、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二、漢語及其方言是語義類型學研究的絕佳材料  2.1 外語與漢語詞彙的比較研究  歐洲學者在進行語義研究時,也在利用漢語的材料進行相關的研究。他用了許多包括俄語在內的外語材料,也有不少的漢語材料。[19]  語義類型學的研究,是對不同的語言進行比較,這就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語言,並且一定要有相當的數量,這樣才能保證比較的可信度。
  • 論保鏢會說外語對歷史發展的重要性 | 一帶一路語言交流極簡史
    、地陪、導遊對人類歷史的進步功不可沒回到長安的張騫認識到外語的重要性向領導匯報說要好好翻譯把漢語譯成多種語言才能傳播漢朝的文化且誠得而以義屬之,則廣地萬裡,重九譯,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深度中國迷都自創「拼音」中華兒女學外語勤學苦讀外國夥伴不甘落後當年利瑪竇被上級調到澳門立即著手苦學漢語聰明好學如他總結出用拉丁字母給漢語注音的方法一本《西字奇蹟》(1605年)就是他用這種方法寫的文章此後再接再厲更將《四書
  • 英國頒布外語教學大綱 漢語作為必修課受寵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朝日新聞》11月29日報導 ,繼6月針對英國青年學習外語人數不斷減少的現象,宣布修改英國教學大綱之後,英國教育大臣邁克•高夫29日又發表公布明確表示,計劃將包括漢語,法語,德語在內的7門外語作為英國小學生的必修課,學生可從中選擇一門進行學習。其中,漢語作為「對未來最有用的語言」被英國教育部發言人極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