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咖啡魅力「上新」:3年增咖啡企業近1500家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魔都咖啡魅力「上新」: 3年增咖啡企業近1500家

副題: 上海已是全國擁有咖啡店最多的城市。近3年裡,上海新增咖啡相關企業1427家,其中557家與進出口業務相關

作者: 繆琦

一面牆,中間鑿出一個洞,就成了一家咖啡店的門面。位於上海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店最近火了。

當然,火的不只是獨特的門面,還有那只會把咖啡從「洞口」遞給客戶的「熊爪」,以及這家咖啡店背後與殘障人士相關的暖心故事。

這家網紅咖啡店誕生於上海,絕非偶然——這是一座獨具海派文化基因的城市,也是引領全國「首店經濟」發展的創新沃土,既吸引了全球各大產區的咖啡豆雲集於此,由此成為全國擁有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也讓「首店效應」成為了魔都商業的新名片。

這裡有全球最大的星巴克烘焙工坊,有幾乎整條街都是網紅餐飲店的永康路,還有展示了全球最貴咖啡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更讓咖啡控們興奮的,是越來越多元的咖啡品類和品牌,正在通過進博會及「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臺進入魔都,並輻射至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千億市場。

 3年新增近1500家

從2018年至今,進博會已舉辦了三屆,溢出效應逐漸釋放。

根據啟信寶的統計數據,近3年裡,上海新增咖啡相關企業1427家,其中,557家與進出口業務相關。

受疫情的間接影響,上海近1年裡新增的咖啡相關企業數量為340家,不足近3年新增企業數量的三分之一,但近1年裡與進出口業務相關的新增咖啡企業數量超過了近3年的三分之一,為188家。

桑哆仕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從在義大利經營咖啡廳的老闆娘到回國創辦進口公司的總經理,鄭麗豔2018年的身份轉變正是看中國蓬勃發展的進口市場。

「當時國外創業也遇到瓶頸了,想到國外有那麼多好產品,我又可以找到資源,就回國發展了。」鄭麗豔說,她此前在義大利定居了20年,但是回到上海後,發現這裡的市場和自己想像的完全不同。

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外的消費者並不注重牌子和包裝,只要口感好,個人喜歡就會去買。但回到國內經營一個國內並不知名的品牌,原來是那麼難。」

讓她真正打開局面,並發現上海人對於咖啡的消費力的,正是進博會。

作為第二屆進博會的參展商,為了推廣義大利進口的咖啡豆,鄭麗豔特地花了6萬多元,從義大利買了一臺商用咖啡機和磨豆機運回國內,專為進博會的觀眾提供咖啡試喝。現場打咖啡的咖啡師就是她自己。

受益於在第二屆進博會獲得的口碑,鄭麗豔的義大利咖啡產品,在疫情的影響下仍然收穫了20%左右的增幅。

把衣索比亞精品咖啡引入上海的ESSEQARO 咖啡項目經理沈華,借力的同樣是進博會。

「第二屆進博會時,我們只是展示了我們的品牌,當時產品只有一款掛耳咖啡,之後的一年裡,是我們這個咖啡品牌真正意義上的產品開發、形象設計、渠道探索的階段。」沈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讓他驚喜的是,在今年的進博會現場,他已對接上了一批優質的渠道商。

在6天的展期中,沈華送出了6000杯試飲的咖啡,並在線上的直播平臺和線下的咖啡店裡賣出了1200包咖啡豆,這是進博會帶給展商的實實在在的紅利。

按照沈華他們的計劃,今年初步銷售了2個貨櫃的咖啡豆及咖啡產品,2021年的目標則是8~10個貨櫃的貨量,按原料成本來計的總價值超過千萬元。

已經連續三屆參加進博會,並曾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贊助商之一的牙買加藍山咖啡,也在進博會上收穫了「質的提升」。

上海沃倫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文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牙買加藍山咖啡的品牌自2007年就被引入了中國,而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對藍山咖啡的品牌推廣起到了最為明顯的效果,也讓徐文勇他們擁有了與平臺和渠道對接及談判的更大自信。

「很典型的是,不少咖啡粉絲們為了進博會和藍山咖啡專程前來,希望近距離地接觸、認識真正的藍山咖啡。」他這樣說。

由於牙買加藍山咖啡每年的產量有限,因此對徐文勇而言,知名度和品牌度的提升比銷量上的提升更為重要。為了普及咖啡文化,他們專門運營了名為「咖啡粉絲」的公眾號,「粉絲數每年都在成倍增加」。

作為進博會「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臺之一,綠地貿易港的數據顯示,該平臺匯集了來自馬來西亞、南非、哥斯大黎加、墨西哥、哥倫比亞、義大利等10個國家的近100種咖啡產品,包括咖啡豆、咖啡粉以及即飲咖啡等。

其中,來自巴西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成為了進博會期間貿易港銷量最高的爆款;來自墨西哥的咖啡豆產品,則成了第三屆進博會的斷貨王。

「我們在第三屆進博會前進口的一託盤咖啡產品全部賣空了。」 墨西哥國家商會駐亞太區代表處首席代表山姆·馬爾多納多表示,品牌商正在考慮,一旦銷量做大了,將計劃出口墨西哥的生豆,在中國投資生產咖啡產品。

在距離綠地貿易港不遠的另一家進博會常年展示交易平臺——虹橋品匯裡,國人也可以買到44個進口咖啡品牌、159種咖啡單品。在這裡,總共27家咖啡供應商中,超過三分之一為進博會的參展企業。

魔都人偏愛咖啡豆

「我覺得上海對於咖啡的消費能力還是蠻強的。」同時把義大利咖啡豆、咖啡粉、咖啡膠囊和速溶咖啡引入中國市場的鄭麗豔發現,在上海賣得最好的不是速溶咖啡,而是咖啡豆。

咖啡文化在國內的滲透率還不高,但上海的咖啡文化成熟度由此可見一斑。

馬爾多納多對於上海的咖啡消費市場也頗為意外。他表示,來綠地貿易港選購「進博同款」的上海市民中,不少是叔叔和阿姨輩的消費者,他們也更傾向於選購咖啡豆。

咖啡豆在上海的熱銷,讓咖啡機也迎來了高速增長。義大利德龍家電有限公司在今年的進博會上,展出了全球首發的一款專為中國市場定製的冰咖全能機,一臺售價超過6000元,在京東卻輕鬆做到了月銷150臺的業績。

用德龍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宗延平的話來說,和家用咖啡機每年30%的增長速度相比,商用咖啡機更是以倍數級的增速在國內爆發,原因是越來越多的精品咖啡館出現在了上海街頭。

早在首屆進博會結束的一年裡,上海咖啡館數量就增至7800多家。如今在大眾點評網搜索上海地區的「咖啡」二字,則出現了近萬個結果。上海灘的咖啡味正在因為進博會而變得越來越濃鬱。

讓進口商們頗為樂觀的,除了咖啡文化在上海的不斷滲透,還有居於全國首位的消費能力。

上海商學院、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聯合發布的《上海商業發展報告(2020)》提出,2019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3%,居全國城市之首。同時,2019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於全國首位,達到69442元,人均消費支出45605元,同樣位居全國榜首。

海派的消費觀,更追求獨特品味與享受消費帶來的個人體驗。但這或許還不足以全面解釋上海在商業和消費市場的魅力。

也難怪,上海的國際零售商集聚度達54.4%,國際高端知名品牌集聚度超過90%,大量來自全球各地的網紅餐廳都率先在這裡落地開花。

引領全國的上海「首店經濟」,正在通過營造新的消費場景和美學體驗,激發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潛在欲望和需求,也為全球的品牌孕生最具活力的消費市場。這也即上海的「摩登」之處。

相關焦點

  • 3年新增咖啡企業近1500家,魔都捧紅的遠不只熊爪咖啡
    這家網紅咖啡店誕生於上海,絕非偶然——這是一座獨具海派文化基因的城市,也是引領全國「首店經濟」發展的創新沃土,既吸引了全球各大產區的咖啡豆雲集於此,由此成為全國擁有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也讓「首店效應」成為了魔都商業的新名片。
  • 火遍INSTAGRAM的「蛋筒咖啡」空降魔都!
    6月17日,紅遍INS的#coffeeinacone#正式空降魔都!2款蛋筒咖啡「蛋筒拿鐵」和「蛋筒抹茶」在滬上精品咖啡品牌UNIBROWN COFFEE由心咖啡首發亮相,掀起了咖啡界新一輪的熱點話題。
  • 「魔都來的咖啡集市太拽了,一年只開3天」
    魔都來的咖啡集市  今年只去3個城市,每站限時3天  成都 | 廣州 | 上海  打卡國內獨立咖啡店  魔都來的咖啡集市,每年都會去好幾個城市,今年成都是首站!只開3天,錯過又要等一年了!  店內主營國際咖啡培訓,海外進出口貿易,咖啡館諮詢管理,線上教育,咖啡產品零售,不僅提出將咖啡英語培訓系統化,還為多家企業提供培訓。  擁有SCA認證的咖啡工作室  成都·無嶼咖啡
  • 皮爺在魔都打造標誌性"咖啡博物館" 帶你墜入奇妙咖啡世界
    墜入皮爺的奇妙咖啡世界上海新天地出現了一家別具特色的復古咖啡店,吸引了滬上知名KOL們前去探店。與普通連鎖咖啡店不同的是,一踏入新天地的Peet' s Coffee 皮爺咖啡黑標店,一股濃鬱的咖啡香撲面而來,配合深棕色的店面色調,仿佛瞬間墜入了一個奇妙的"咖啡世界"。
  • 【記憶】魔都咖啡簡史,儂今朝吃咖啡了伐?
    若問「咖啡」在中國哪座城市最流行,上海人是很有發言權的。今天就一起重溫魔都喝咖啡簡史,體驗這段咖啡文化。評論區告訴小布,儂歡喜吃茶還是吃咖啡呢?抗日戰爭勝利後,小型咖啡館在上海灘上劇增。單是從南京路外灘至靜安寺,就有咖啡館30餘家。到1946年10月,整個上海市已有咖啡館186家,加上西餐館,喝咖啡的場所達到297家。
  • 獨家述評|魔都,一杯咖啡的「療愈」
    牆裡有故事》,之後,多家上海媒體前去採訪,央視、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紛紛轉載這個暖新聞。熊爪咖啡店的大名HINICHIJOU(日語「非日常」)。這家店的確不尋常,店裡有兩位殘障人員工,店長是一位聾人咖啡師,曾獲得全國殘疾人職業大賽咖啡衝調項目一等獎。這裡的咖啡一杯只需20元,對殘障人士顧客還免費提供一杯特調咖啡。
  • ...咖啡1.37億杯 百勝中國與義大利咖啡巨頭Lavazza合資再拓咖啡業務
    與Lavazza成立合資公司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作為中國最大的連鎖餐飲企業之一,百勝中國去年門店數量繼續增長,全年新開店1006家。截至2019年末,其管理的餐廳數量已達到9200家,其中肯德基6534家,必勝客2281家,小肥羊、東方既白、塔可貝爾、COFFii&JOY等品牌385家。
  • 魔都喝咖啡簡史
    單是從南京路外灘至靜安寺,就有咖啡館30餘家。到 1946 年10月,整個上海市已有咖啡館 186 家,加上西餐館,喝咖啡的場所達到297家。解放後,咖啡館、酒吧業務清淡。私營飲食業的經營方式與解放初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消費需求情況不相適應,在經營上發生了困難。酒吧、舞廳、夜總會等被取締,西菜咖啡店有不少歇業。
  • 露臺咖啡季來啦,這5家Cafe帶你尋找魔都第一抹秋色.
    主體貨櫃為吧檯和飲料等候區,其他貨櫃則為座位區,外觀為落地玻璃全透明呈現整家店,其中幾處為透明玻璃天窗,消費者可以直接在室內邊喝咖啡邊仰望天空,二層還有露臺座位區。地址:薀川路6號48號樓(近地鐵1號線呼蘭路4號口)
  • CoCo都可的咖啡革命 CoCo café門店4年突破1500家
    喝奶茶的和喝咖啡的,從來都不是一類人。但CoCo都可正在把他們「撮合」到一起。CoCo café已經做到第5年了,在全國門店超過1500家,將近星巴克一半的數量。但是,賺錢嗎?帶著疑惑,我和咖啡產品線負責人洪嘉謙聊了聊。
  • 不止「熊掌咖啡」,魔都這些「愛心咖啡館」同樣溫暖!
    photo via 走起用戶@行走的唐老闆 其實在咱大魔都,還有很多家這樣的愛心咖啡館,或給予殘疾人士就業機會店內70%的服務員及咖啡師都是聽障人士: 自3歲起就因病失聰的服務員高亭,曾隨舞蹈藝術團前往美國、匈牙利等30個國家,還作為選手參加北京帕運會、上海世博會等活動。
  • 投資25億,3年布局4000家:麥當勞的麥咖啡哪來的勇氣?
    11月16日,麥當勞旗下麥咖啡正式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投資25億元,在中國大陸布局超過4000家門店,提供高性價比的手工咖啡。 在城市布局方面,今年麥咖啡將首先重點拓展一線城市,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有近1500家麥咖啡,2020年將會覆蓋南京、杭州、福州、廈門、天津、成都、蘇州等二線城市。麥咖啡將會依託麥當勞的開店資源進行快速擴張,目標是要打造「有麥當勞的地方就有麥咖啡」。
  • 2018SUMMER咖樂集市 來自魔都咖啡文化的盛夏心藝
    原標題:2018 SUMMER 咖樂集市 | 來自魔都咖啡文化的盛夏心藝上海有關咖啡的歷史文化悠久。1843年上海開埠,作為舶來品的咖啡便成為當時趕時髦的新派人趨之若鶩的新事物;1876年興發咖啡番菜店在二洋涇橋開業,西餐開始在上海灘的推廣和普及,咖啡也慢慢為眾人所接受和喜愛。素來擅於革新的上海人,在咖啡這一舶來品上,也把海派文化的個性和風尚注入其中。
  • 包裝、跨界、細分,線上咖啡攪動千億咖啡市場
    線上的網紅咖啡中,永璞、時萃等新銳品牌用甜甜圈、飛碟等創意包裝展現著風味之外的咖啡美學,也激活了「外貌協會」的消費力。CBNData消費大數據發現,近三年,帶有新式包裝的產品在天貓的消費人群與銷售規模一路走高;近兩年來,其人均消費就上漲了80%以上。
  • 日本超人氣「國民咖啡」來了,大陸首店又在魔都!
    各位咖啡愛好者們,又有大事要宣布啦日本 超人氣 「國民咖啡」品牌Doutor 宣布 中國大陸首店 落戶上海在日本擁有 56年 歷史,1361家 門店連續三年 穩居日本 受歡迎 咖啡 第一名寶座誕生於1962年的Doutor coffee,是伴隨整整3代日本人成長的咖啡記憶。在日本每走幾分鐘就能看到他家店鋪,便利店一般的存在足以證明他的地位。作為家喻戶曉的咖啡品牌,他家也早已成為火爆INS的網紅咖啡及「打卡聖地」。
  • DEK咖啡,一家有自家品牌咖啡的企業
    為什麼說DEK咖啡是一家有自家品牌的企業呢? 因為DEK是歐洲第一家推出凍幹咖啡的公司,以推出帶塑料蓋的咖啡罐而取得了廣大咖啡愛好者的喜愛,也是第一個使用感應密封的咖啡生產商。
  • 咖啡新老品牌加速布局,一線城市仍是競爭主戰場
    Tims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幾年將在中國市場開設1500家門店,還會嘗試 Tims Lab 和 Tims Go 等不同類型門店。2020年Tims 咖啡將在北京市場開設 20 家門店。在Tims緊鑼密鼓布局北京市場的同時,中藥老字號品牌北京同仁堂也開始了在咖啡領域的布局。
  • 有麥當勞的地方就有麥咖啡,麥咖啡擬投資25億元加碼中國咖啡市場
    來源:證券日報旌鑫國內咖啡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11月16日,麥當勞子品牌McCafé(麥咖啡)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手工咖啡。
  • 全球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僅次於星巴克,未來要在中國開1500家店
    其市值已跌破千億美元,未來18個月將永久關閉約400家美洲傳統門店。另一邊則是新玩家入場。7月底,加拿大國民連鎖咖啡品牌Tim Hortons正式進入北京市場,世貿天階店和長楹天街店兩店同時開業。值得一提的是,該品牌此前已獲得來自騰訊的獨家投資,並將藉助微信生態在數位化創新上進行深度探索。
  • 麥當勞、肯德基、同仁堂等爭相賣咖啡,中國咖啡市場究竟有多香?
    就在前天(11月16日),麥當勞自有咖啡品牌McCafé(麥咖啡)宣布,未來將投資25億元,加速布局中國內地咖啡市場,預計到2023年,全國將有超過4000家麥咖啡提供的手工咖啡。前幾日,肯德基旗下咖啡品牌KCOFFEE也宣布涉足速溶咖啡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