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魔都咖啡簡史,儂今朝吃咖啡了伐?

2020-12-15 澎湃新聞

若問「咖啡」在中國哪座城市最流行,上海人是很有發言權的。今天就一起重溫魔都喝咖啡簡史,體驗這段咖啡文化。評論區告訴小布,儂歡喜吃茶還是吃咖啡呢?

1

磕肥、加非、高馡、考非……

1843年後,在滬外國人開設西式飯店。據《上海通志》記載,上海最早經營西式糕點的是英國人勞惠霖(J.Lewellyn)創設的老德記藥店,位於花園弄(今南京東路)1號。老德記以經營歐美成藥為主,兼營醫療器械、化妝品、菸酒、糖果、冷飲等。最開始咖啡被當作「咳嗽藥水」,而隨著西餐的推廣和普及,這種「咳嗽藥水」,逐漸時髦起來。

咖啡進入上海後,初由洋行販售,後咖啡館、西餐社焙炒調製,俗稱「小壺咖啡」。1924年,公和祥餘記咖啡公司創辦,開始批量生產咖啡,也為上海固體飲料生產開了先河。

目前所知最早介紹咖啡的烹飪書籍,是一本由西方人用漢語編寫的西餐食譜——《造洋飯書》,1866年由美華書館出版,編者是美國高第丕夫人(Mrs.Crawford)。這位作者1852年春天隨夫婿來滬。高第丕夫婦二人漢語造詣很高,在華期間出版過多種中文傳教手冊和其他書籍。

1885年版《造洋飯書》內封與英文序文

《造洋飯書》中介紹了268種西菜、西餐的做法。「咖啡」在書中被翻譯為「磕肥」,這應該是在「coffee」在中國較早的譯名之一。書中寫道:

磕肥 猛火烘磕肥,勤鏟動,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熱加奶油一點,裝於有蓋之瓶內,蓋好。要用時,現軋。兩大匙磕肥,一個雞蛋,連皮(註:文意不清,疑為蛋清)下於磕肥內,調和起來,燉十分時候,再加熱水二杯,一離火,加涼水半杯,穩放不要動。

除了「磕肥」之外,在當時的報刊書籍中,「coffee」可謂是名目繁多。《申報》中第一次提及,是在1873年9月22日《電報英京巨銀行閉歇事乃係訛傳》一文中,彼時「coffee」被譯為「加非」。

文中有一句「在英屬國西蘭地方,風傳有種產加非一大莊,已經虧空」

而在1875年11月10日《申報》刊載的一篇《輕生說》中,第一次出現「咖啡」二字。

文中有一句「渴則飲以濃茶,如有咖啡茶則更好」

此外,當時還可以看到「珈琲」「茄菲」等等譯名。直到1920年代後期,「coffee」這一舶來品才有了相對統一的譯名——咖啡。

2

清末民初的咖啡館概覽

1880年後,許多中國人也效仿外國人開起了西餐館。據記載,第一家由華人開設的西餐館是福州路上的「一品香」:「我國之設肆售西餐者,始於上海福州路之一品香……於是有海天春、一家春、江南春、萬長春、吉祥春等繼起,且分室設座焉。」一品香建於1883年,20世紀初從福州路搬遷到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兼營旅館和中西酒席,西餐廳也供應咖啡。

虞洽卿路(今西藏中路)的一品香歐菜社中西旅社,1917年攝

但無論是外僑還是本土華人經營,起初咖啡館都是一種附設,並不具備獨立營業性質。據記載,1886年,公共租界虹口區出現了一家獨立營業的咖啡館,即「虹口咖啡館」,主要對航海人員開放。

檔案文獻顯示,營業性咖啡館的大量出現是在1920年以後。就文獻資料來看,上世紀20年代出現頻率較高的咖啡館有卡爾頓咖啡(Carlton Café)、皇家咖啡(Royal Café)、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Tkachenko Café)、愚園路上的惠爾康咖啡室(Welcome Café)、開設於虹口區北四川路的上海珈琲館和公啡咖啡館等。

霞飛路(今淮海中路)643號的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

1910年,卡爾頓咖啡廳的菜單一份

開咖啡館的外國人大多為法、俄、意、日僑民。這些咖啡館主要集中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北四川路上。

20世紀30年代,在虹口猶太聚集區附近的一家咖啡館

而開設咖啡館的中國人則主要以廣東人為主。比如北四川路的上海珈琲館,就是廣東籍作家張資平在1928年與創造社成員合股開設的。

說起「沙利文」大家可能覺得陌生,但說起生產「光明牌」冷飲的國營上海益民食品廠,一定就親切了許多。其的前身就是沙利文食品廠。1914年,美國人沙利文開設沙利文精美糖果店,幾經易主、改名,1925年時,正式定名「沙利文麵包餅乾糖果公司」(Bakeries Co. Federal Inc. U.S.A)。在19世紀20年代的上海,比起沙利文的糖果、餅乾,更受青睞的是沙利文咖啡館。沙利文咖啡館一共有兩家:一家開在南京路上,通常被稱為東沙利文;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的一家則被稱為西沙利文。沙利文咖啡館的特色之一,就是咖啡都是用小壺煮的,以保持咖啡豆的原香。

1947年上海市行號地圖中南京東路229號的東沙利文

1947年上海市行號地圖中南京西路(原靜安寺路)883號的西沙利文,其對面是皇家咖啡館

霞飛路上的DD'S,也是舊上海最出名的咖啡館之一,上海人叫「甜甜斯」。其位置在國泰電影院斜對面,話劇、電影演員是那裡的常客。DD'S咖啡館在大門設計和建築外觀上採用西方半圓拱形結構,內設螺旋形旋轉樓梯,鄰街裝著敞亮的長玻璃窗,室內還有衛生間、電話等現代設施,及強烈西式風格的油畫、擺件、器皿等。

3

咖啡館裡的紅色記憶

咖啡館多位於租界。咖啡館不僅僅是上海市民休閒娛樂、聚會聊天的活動的空間,更為很多革命活動起到了特殊的掩護作用。

比如魯迅常去的「公啡咖啡館」就是當年「左聯」聚會的地方。1929年10月,左聯首次籌備會就在這裡舉行。據夏衍回憶,籌備會一般每周一次,幾乎都在「公啡」二樓包間。馮乃超也在回憶中提到過「公啡」:「顧客很少,我們倒是常去……幾乎被我們包下了。」

公啡咖啡館舊址,現為上海時裝商廈 。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沙利文咖啡館。它的英文名很有意思:「Chocolate Shop」

4

上海咖啡廠:曾經一枝獨秀

抗日戰爭勝利後,小型咖啡館在上海灘上劇增。單是從南京路外灘至靜安寺,就有咖啡館30餘家。到1946年10月,整個上海市已有咖啡館186家,加上西餐館,喝咖啡的場所達到297家。

上海咖啡廠生產的「上海牌」咖啡,以及風靡一時的麥乳精、菊花晶,也產自這裡

而知名的「上海牌咖啡」,生產自上海咖啡廠。在20世紀60-80年代,幾乎全國各地所有的咖啡,都來自這裡。

上海咖啡廠的前身,是1935年浙江人張寶存在靜安寺路創辦的「德勝咖啡行」。張寶存從國外進口咖啡生豆,焙炒加工,有罐裝與散裝,並以「C.P.C.」註冊商標,銷售給上海的西餐廳、飯店和咖啡館。同時,德勝咖啡行還在靜安寺路上設有門店德勝咖啡館(C.P.C. Coffeehouse),零售與堂飲咖啡。

德勝咖啡行的進貨單

1958年,「C.P.C.」商標改為「上海牌」商標。1959年3月,「德勝咖啡行」更名為地方國營「上海咖啡廠」,成為全國唯一以「咖啡」命名的企業。

後來,上海咖啡廠開始生產低成本的「咖啡茶」。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有三星糖果廠生產鵝牌咖啡茶。到了60年代,開始由上海咖啡廠生產,改為上海牌咖啡茶。

所謂咖啡茶,其實就是一些咖啡豆磨成極細粉,和糖粉壓成方糖塊,喝的時候像速溶咖啡一樣直接放一塊進滾水裡。

福建生產的鵝牌咖啡茶,如今還有銷售。

5

東海咖啡館:一代上海人的記憶

改革開放以後,來滬從事商務活動、旅遊觀光的外國遊客大量增加,給上海的西餐市場也帶來無限生機。菜館開設音樂茶座,配套供應咖啡、飲料、西點,上海咖啡業逐漸恢復。

南京路上的「東海咖啡館」,是一代時髦青年劈情操的地方。其前身是蘇籍猶太人在1934年開設的馬爾斯(Mars)咖啡館,專營俄國大菜、羅宋湯等。1954年,猶太老闆回國後,咖啡館改東海飯店,1988年改稱「東海咖啡館」,經營咖啡、西點,兼營西菜。東海咖啡館選用海南島、雲南咖啡豆,現磨現煮,香氣四溢,新老顧客近悅遠來。1998年,東海與德大西菜社合併轉制為德大西餐有限公司。

東海咖啡館以工薪階層為服務對象,1980年前後的菜單價格:清咖1角8分,奶咖2角3分,頂配的冰激凌咖啡也只要5角1分;紅燴牛肉1元1角,炸豬排1元8角,鄉下濃湯2角7分,餐包6分。就是到了2007年,這裡的咖啡也只賣10元一杯,很多老上海天天到東海報到。

今天各種各樣的咖啡正像雨後春筍一樣的冒出來,各具特色的小咖啡店,更是散落在大街小巷、商場樓宇,隨處可見。

隨著咖啡文化普及,咖啡的製作方法也越來越多地為人所熟知:意式、手衝、冷萃、虹吸……而愛喝咖啡的人也越來越講究:不同的製作方式會帶來不一樣的純淨度,不同咖啡產地的豆子都有自己的獨特風味,不同烘焙程度呈現不同的酸苦醇香,甚至不同的濾紙質地都能影響一杯咖啡的好壞……

對於當代人而言,喝咖啡早已不再是趕時髦的象徵,甚至也不止是一種口舌享受,或許這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就像每天早上選擇喝牛奶還是喝豆漿一樣。

資料:上海通志館

原標題:《【記憶】魔都咖啡簡史,儂今朝吃咖啡了伐?》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魔都喝咖啡簡史
    若問「咖啡」在中國哪座城市最流行,講「腔調」的上海寧是很有發言權的。海派作家程乃珊在《咖啡的記憶》一文中寫道:三年困難時期上海仍有咖啡,為利激銷售,買一聽上海牌咖啡可發半斤白糖票;在咖啡店堂吃咖啡可額外獲得四塊方糖和一小盅鮮奶。
  • 《咖啡簡史》:不緊不慢的咖啡時光裡,應該讀些什麼?
    所有名為XX簡史的書,總是能博得我的好感,感覺自己會從,認知,邏輯,思維方式,三觀都發生改變。然而不是所有的簡史,都一定要傳遞硬核知識,密集輸出,讀者也要滿懷求知若渴的心情,慎重地打開,認真品讀。它也可以如散文隨筆般自由靈動,如好友訴說般親切自然,生動地將細小知識點融入真情實感的日常感受,又有所得,又流暢舒適的閱讀體驗——《咖啡簡史》這是一本融合了咖啡歷史、咖啡文化、咖啡製作與品鑑技巧的咖啡學百科全書。
  • 日本超人氣「國民咖啡」來了,大陸首店又在魔都!
    各位咖啡愛好者們,又有大事要宣布啦日本 超人氣 「國民咖啡」品牌Doutor 宣布 中國大陸首店 落戶上海在日本擁有 56年 歷史,1361家 門店連續三年 穩居日本 受歡迎 咖啡 第一名寶座誕生於1962年的Doutor coffee,是伴隨整整3代日本人成長的咖啡記憶。在日本每走幾分鐘就能看到他家店鋪,便利店一般的存在足以證明他的地位。作為家喻戶曉的咖啡品牌,他家也早已成為火爆INS的網紅咖啡及「打卡聖地」。
  • 火遍INSTAGRAM的「蛋筒咖啡」空降魔都!
    6月17日,紅遍INS的#coffeeinacone#正式空降魔都!2款蛋筒咖啡「蛋筒拿鐵」和「蛋筒抹茶」在滬上精品咖啡品牌UNIBROWN COFFEE由心咖啡首發亮相,掀起了咖啡界新一輪的熱點話題。
  •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大小不一的錯落在各個弄堂拐角,短短十幾米的弄堂,五金店、裁縫鋪、理髮店、雜貨店應有盡有,鄰裡之間路過門口,洗著菜都會熱情的打招呼,問候一聲:「儂今天吃了伐?」
  • 獨家述評|魔都,一杯咖啡的「療愈」
    這家店的確不尋常,店裡有兩位殘障人員工,店長是一位聾人咖啡師,曾獲得全國殘疾人職業大賽咖啡衝調項目一等獎。這裡的咖啡一杯只需20元,對殘障人士顧客還免費提供一杯特調咖啡。如今,熊爪咖啡門口天天排長隊,還有人專門從外地坐高鐵來打卡。店長說,HINICHIJOU還將開設分店,而每一家分店,都會邀請殘障人士來擔任店長。希望通過開這樣的店,給殘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 皮爺在魔都打造標誌性"咖啡博物館" 帶你墜入奇妙咖啡世界
    (原標題:皮爺在魔都打造標誌性"咖啡博物館" 帶你墜入奇妙咖啡世界)
  • 魔都咖啡魅力「上新」:3年增咖啡企業近1500家
    來源:第一財經魔都咖啡魅力「上新」: 3年增咖啡企業近1500家副題: 上海已是全國擁有咖啡店最多的城市。這家網紅咖啡店誕生於上海,絕非偶然——這是一座獨具海派文化基因的城市,也是引領全國「首店經濟」發展的創新沃土,既吸引了全球各大產區的咖啡豆雲集於此,由此成為全國擁有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也讓「首店效應」成為了魔都商業的新名片。
  • 「魔都來的咖啡集市太拽了,一年只開3天」
    魔都來的咖啡集市  今年只去3個城市,每站限時3天  成都 | 廣州 | 上海  打卡國內獨立咖啡店  魔都來的咖啡集市,每年都會去好幾個城市,今年成都是首站!只開3天,錯過又要等一年了!  PART 02  打卡國內網紅獨立咖啡店  魔都網紅街上的咖啡加油站
  • 咖啡記憶
    上學期的期末考挪到了這學期的開學,不少學生都已經返校,咖啡屋正在招聘服務員,於是和兩個同學約著一起去應聘,勤工儉學端盤子的記憶只剩下忙忙碌碌,或許那會兒的鞋子也不太舒適,一個晚上常常站得腳疼腿酸,對咖啡倒沒有留下多少印記。不過,那終究算是與咖啡的初相遇吧,也於是,每當看到「咖啡屋」,時不時會想起大學的時光。
  • 上海爺叔有三寶,咖啡CN調一調丨附本周四活捉阿翹攻略
    咖啡哪能可以用「吃」的啦!幼兒園語文大概不及格伐!呵呵噠,殊不知上海人就是如此「吃」「喝」不分,阿拉不僅喜歡「吃」咖啡、「吃」茶,還喜歡「吃」老酒、「吃」生活嘞……(最後一個跑偏了不好意思)咳咳,言歸正傳,我們這就來看看,上海人到底為撒喜歡「吃」咖啡~到底哪能
  • 2018SUMMER咖樂集市 來自魔都咖啡文化的盛夏心藝
    原標題:2018 SUMMER 咖樂集市 | 來自魔都咖啡文化的盛夏心藝上海有關咖啡的歷史文化悠久。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上海人的記憶裡,帶一塊「紅寶石」小方或「凱司令」西點,去德大、東海吃咖啡,聊聊家長裡短、說說社會形勢、「扎扎臺型」,是當時交際圈的時興。這種滲透在多數上海人骨子裡的咖啡日常沿襲至今。
  • 宜家餐廳咖啡過期一個月!上海監管部門立案! - 小儂精選
    看到這條消息,   小儂整個人都裂開了~   事情是這樣的:   12月3日,一名消費者在宜家上海楊浦商場喝咖啡時,無意中發現,工作人員所替換的咖啡原液竟然過期了。   經再次約談調查,宜家餐廳經理稱已對剩餘過期咖啡原液做銷毀處理。   據宜家餐廳經理敘述,12月3日上午9時左右,舉報人在餐廳吃飯,工作人員在更換咖啡原液時,舉報人發現更換的咖啡原液和已經使用完的咖啡原液都已過保質期。餐廳經理在上午10時與舉報人聯繫,了解舉報人的身體狀況是否有不良反應。舉報人表示當時的身體狀況並無異樣,並要求此次事件按照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 全球50+咖啡館齊聚,20場咖啡名人分享,這場盛會正在集結!
    11月12-14日,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E7館,2019 FHC上海國際咖啡美食文化節即將開幕,全球50+知名咖啡館齊聚,給咖啡愛好者帶來一場盛宴。有容乃大企圖讓你品嘗來自美國、英國、丹麥、瑞典、德國、愛爾蘭、義大利等50個不同烘培廠牌的精品咖啡。 12、咖啡喝伐Hefa Coffee
  • 不止「熊掌咖啡」,魔都這些「愛心咖啡館」同樣溫暖!
    Charity Café 魔都愛心咖啡館 Love Can Fights photo via 走起用戶@行走的唐老闆 其實在咱大魔都,還有很多家這樣的愛心咖啡館,或給予殘疾人士就業機會
  • 3年新增咖啡企業近1500家,魔都捧紅的遠不只熊爪咖啡
    這家網紅咖啡店誕生於上海,絕非偶然——這是一座獨具海派文化基因的城市,也是引領全國「首店經濟」發展的創新沃土,既吸引了全球各大產區的咖啡豆雲集於此,由此成為全國擁有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也讓「首店效應」成為了魔都商業的新名片。
  • 在魔都上海花40塊錢,在洞穴裡喝咖啡,一杯澳白就能檢驗水準
    魔都上海,一座你永遠不會覺得無事可做的城市,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精品咖啡館。 村上春樹曾說過:「如果一座城市沒有願意開咖啡館的人,那這個城市無論多有錢,都只是一個內心空虛的城市。」
  • 小辰光一道追過的冷飲 儂儕記得伐?-孫凌波 赤豆 棒冰 鹽水 老法師...
    原標題:【記憶】小辰光一道追過的冷飲,儂儕記得伐?  據上海發布消息,三色杯、白雪冰磚、娃娃雪糕……夏天到了,有沒有想起搿點小辰光拉著阿爸姆媽吵著鬧著要吃的冷飲?模子大一號的大頭鹽水棒冰,料翻一倍的重赤豆棒冰……搿點翻出花樣經,讓人吃得煞根的棒冰,儂又儕記得伐?
  • 六神花露水出冰咖啡了!喝了能驅蚊嗎?
    這兩天小儂被一則新聞驚呆了六神居然和肯德基跨界聯手共同推出咖啡味的花露水以及六神冰咖啡!!!OMG!!!提神的六神花露水和提神的咖啡在一起了!那得多提神呀。。。圖:網友@無鹽菠蘿而更令人好奇的六神咖啡全稱是「六神清檸氣泡冰咖啡」又是六神、又是氣泡、又是咖啡的據說有著顛覆性的口味!
  • 這條不足200米的上海裡弄,卻是魔都最幸福的地方!
    這條不足200米的上海裡弄,卻是魔都最幸福的地方! 這條不足200米的上海裡弄,卻是魔都最幸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