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和酈食其,劉邦創業初期的左膀右臂,都有怎樣的結局?

2020-12-22 林歌作品

鹹陽城是一個真正男人舒展自我的地方,更是英雄建功立業的必爭之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鹹陽城,你等著,我就要來了。

項羽以為楚懷王偏心,好處只讓劉邦一個人去撈。

其實,劉邦也是楚懷王棋盤裡的一粒棋。

從後來宋義和項羽對話中可以看出,楚懷王的如意算盤是,宋義率領的這支精銳部隊明看是北上救趙,暗地是想打掉章邯,然後西入鹹陽成立帝業。

帝業一成,以劉邦之仁,縱使封他為秦王,一時也是可以拿捏得住。哪像項羽,狼子野心,天知道他要鬧得多大的事來。

然而,劉邦這條鹹陽英雄之路是何其艱難。

精銳部隊都給宋義了,楚懷王留給自己的不過是一支無關緊要的部隊。

秦二世又不是劉邦親戚,不是招招手就可以進城去。當初以周章之勇,二十幾萬兵屯軍戲水都不敢打入鹹陽。除非老天爺幫忙,要不我劉三又有何能何德進得了鹹陽城喲?

所以機遇與冒險同在,通往鹹陽之路是一條煉獄之路,同時也是一條帝王將相之路。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概括:前途未必是光明的,道路卻是曲折的。既然如此,那就賭一把吧。人生本就是賭博。

劉三本是草莽出身,爛命一條。我拿青春賭明天,如果輸了,當不了諸侯王,大不了帶老婆孩子回碭山當猴王!

劉邦冬天從碭山出發,他的運氣並不差,一路上遇魔斬魔,遇鬼砍鬼。幾場戰役下來,他從秦軍那裡奪得幾千兵,元氣大增。

春天,劉邦打到了昌邑(山東省金鄉縣西北),上天給他送來了一個人,一個男人,彭越。

彭城之於劉邦,仿若當初英布之於項梁。

彭越最初在昌邑一帶的湖泊中以打漁為生,後來覺得打漁利潤不高,便改當強盜。

陳勝吳廣起義時,秦朝屋漏偏遭連夜雨,誰都想上來搶他東西又要準備踹他兩腳,當時昌邑有一百多個小青年自發拉起一個小隊伍來找彭越,他們對彭越說道:「彭叔叔呀,天下大亂,當諸侯比當強盜利潤強多了,請您做我們的首領帶我們一起舉事吧。」

彭越一看,這不過是一幫湊熱鬧的小青年,哪是虎口奪食之料,於是對他們打著哈哈說道,我老了,你們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是你們的,你們想做就去做吧。我就不拖你們後腿了。

小青年們連忙對彭越說道,彭叔叔怎麼這樣說呢?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你是我們長輩,你不帶我們誰來帶呀。

彭越又謙虛地辭讓道,你們找別人去吧。我幹不了這事。

小青年們堅決地說道,您幹不了,那還有誰能幹呀,首領就非你莫屬了。

彭越推來讓去,就是推不掉首領一職。當然,他的推讓一半是作秀,一半是猶豫不決。

最後,彭越乾脆對諸青年說,既然大家讓我當首領,那我們就先約定:明天早上太陽升起之時,所有人必須按時到此集合,遲到者通斬,你們意下認為如何?

大家嘻嘻哈哈地說道,好好好,就按您彭大叔說的辦。

第二天,太陽升起之時,彭越在約定地點等諸青年。不等不知道,太陽都升得好高了,才十幾個人來。昨天不是有一百多人嗎,他們呢?

來人笑嘻嘻地說,肯定還在路上啦。

彭越只好一等再等,一直等到大中午,最後一個人終於來了。

諸青年仍然一幅無關緊要的樣子,彭越卻臉色陰沉地看著眾人,不發一語。

我昨天說你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朝陽,沒有說過你們是中午的大太陽。一百多個人遲到百分之九十,這樣的軍隊也想舉事作難?我看遇難還差不多。彭越準備發飈了。

彭越問眾人:我昨天的話還算不算數?

眾人:當然算。

彭越:好。我昨天說,今日早上遲到者,按令當斬。但是你們大部分都遲到了,不可能都斬首。我就拿最後一個遲到者斬首示眾,以示軍威。

諸青年一聽哄然大笑起來:彭大叔,還是算了吧。下次我們不遲到就是了。

還笑!立即給我殺。

彭越命令殺掉最後一個遲到者後,馬上設壇祭祀蒼天,正式宣布起義。

眾青年此時才發現彭越果然是來真格的了,個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頭都不敢抬起來仰望彭大叔。

從此,彭越就拉著這支以遲到出名的軍隊出去搶地盤。

他一邊徵戰,一邊收編各路諸侯散亂之兵。積少成多,竟然變成了上千人的軍隊。

這時劉邦來了,彭越乾脆投了劉邦旗下幫助他攻打昌邑。

後來,彭越被劉邦封為魏國的相國,準許其可以自由行動。

彭越發揮出他的軍事才華,沒多久就拿下了梁地,在後來楚漢爭霸之際,彭越更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時的劉邦對上項羽毫無勝算,雖然百戰百敗,但始終還能東山再起,就源於蕭何在後方的支持。

但還有一點,項羽雖百戰百勝卻始終不能將劉邦的根基打破,這就是彭越的功勞。

彭越在項羽的後方不斷侵擾楚軍,在劉邦和項羽對峙之際抓住戰機攻破楚地17城,一時之間諸侯皆為之側目。

當時項羽回師救援時,果斷放棄所得城池迅速跑路,項羽只得再回過頭來對付劉邦,但這時候彭越又跳了出來,又連破楚地20餘城,更是佔領了項羽的糧草重地,待到項羽回頭時再一次棄城跑路,項羽氣的火冒三丈,但也拿彭越無可奈何。

彭越一方面在後方不斷侵擾項羽軍隊,拖住了項羽大軍的步伐,所以不能將劉邦一舉消滅,另一方面在後方切斷了項羽的糧道。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糧草,試想士兵們吃都吃不飽,再兇猛的老虎也會變成病貓,給項羽大軍造成的影響完全不亞於韓信。

彭越秉承著你來我就跑,你走我就打的原則,將遊擊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論古代遊擊戰術使用者靈活作戰戰果之豐厚,彭越當屬第一人,可以說彭越就是遊擊戰術的鼻祖。

在楚漢爭霸過程中,他所發揮的作用完全可以和韓信比肩,如果沒有他在後方的幹擾,項羽完全可以一路西進將劉邦一舉殲滅。

如果沒有他在後方斷了楚軍的糧道,項羽大軍定然不會在垓下敗得如此慘烈。

如果沒有他靈活的遊擊戰術,韓信重重包圍的戰術也不能得以應用,所以說彭越被譽為漢初三大名將之一實至名歸。

而且彭越自始至終都是非常獨立的,從拉起隊伍到最後他始終都是靠自己,他一生秉承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原則,將遊擊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並且他邊打仗邊收編散兵,讓自己的軍隊越打仗人越多,不得不說彭越真是個奇才。

彭越最後的結局是悲慘的,劉邦為收攏權力將異姓王一一誅殺,彭越被扣上謀反的罪名流放,途中被呂后派人截殺剁成了肉醬,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異姓王是沒有活路的。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後話。

現在接著說彭越幫著劉邦攻打昌邑的事兒。

劉邦和彭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啃不掉昌邑這塊礙骨頭。

從碭山一直順風順水地打到昌邑,還沒遇到過對手,怎麼昌邑的牙像是石頭做的敲也敲不掉呀?

劉邦鬱悶了。

劉邦鬱悶不是因為昌邑土地到底有多肥沃,而是可惜了一個搶兵的機會。

當初周章一路打向戲水的時候,就是一路搶兵過去才集成了二十萬大軍。劉邦現在手頭兵源緊缺,人多好辦事,當然也希望多能搶一點就搶一點。

不過沒關係啦,丟了昌邑,前面或許還有更好的機會,把心情放樂觀一點朝前看吧,前程會變得更加通闊的。劉邦決定放棄昌邑繼續西進。

時間就是生命和金錢,千萬不要因昌邑這粒芝麻而丟了鹹陽這個大西瓜。

乘著二月春風,劉邦丟下彭越揚軍繼續西進。春風送爽好運來,劉邦經過高陽(河南省杞縣西南)時,上天又給他送來了兩個人,酈食其和酈商兄弟。

酈食其是個落破讀書人,讀書人又怎麼樣?劉邦最討厭的就是讀書人。動不動就子曰子曰,曰你個頭,我看你還是有多遠滾多遠吧。

但劉三你別把天下的讀書人都歸為一類人,酈食其還是不錯的。因為他學習的不是孔學,也不是法學,而是縱橫術。

春秋諸子中,縱橫家不算是顯學,但是戰國時的張儀和蘇秦把縱橫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從而使它在春秋三教九流中佔有重要的一席。

縱橫家的鼻祖鬼谷子,其人何姓何名已不詳,只知道他隱居鬼谷寫出一部《鬼谷子》而出名。

張儀和蘇秦同出鬼谷子門下,然而這兩個同班同學日後走向了兩條不同之路。張儀去秦國找到工作,主張連橫。蘇秦秦波於六國之中,主張合縱。

何為連橫,何為合縱?

按韓非子的說法就是,連一國之強攻諸侯之弱就是連橫。就像秦國,一個幹六個,夠強了。合眾弱攻一強就是合縱,就像打架一樣,一個幹不過你一個,六個群歐你一個總可以吧。

但戰爭就不像蠻夫鬥歐,不是人多就能夠贏。蘇秦憑著三寸不爛之舌遊說諸侯,掛六國相印率出徵秦國,他還不是被張儀擊敗了。

縱橫家大多出身低賤,最典型的要數蘇秦。

當初蘇秦第一次出去遊說諸侯失敗後,回到家後老婆看到他都不想煮飯給他吃,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及兄嫂,對他也是愛理不理。要想成功,未必自宮,但一定要加倍付出,蘇秦立志一定要混出個樣子來,於頭懸梁錐刺股是日夜苦讀《鬼谷子》。

不知過了多少時日,蘇秦自認為辯功已練到爐火純青,決定再度出山。

憑著那三寸不爛之舌,蘇秦在諸侯面前慷慨陳辭,激情四射,口沫橫飛,終於打動了六國。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蘇秦掛六國相印榮歸故裡後,老婆,父母,兄嫂等人見他都不敢直起身,而是全彎著腰迎他進門。

蘇秦不禁發出一聲感慨:落魄的時候都沒人搭理,顯達的時候,那些人就把你如捧日月星辰。真他媽的是世態炎涼啊。

法家和縱橫家學算是同行人,他們都是學帝王之術賣身於帝王之家。

但是他們又有一個共同特點,為了一個共同夢想,不惜同學之情砸對方飯碗。

張儀幹掉蘇秦,李斯也幹掉了韓非子。

沒辦法呀,市場不相信眼淚,要怪就怪老天爺,為何沒有把他們錯開投下人間。

酈食其滿腹陰謀詭計,卻不幸淪落到高陽的一個街道辦事處工作。

很巧的是,以前張耳和陳餘被秦軍懸賞捉拿時,也是在某個街道辦事處工作藏匿。

看來,單位不在於小,能容身則靈。只要你是塊料,遲早都要跳出去的。

酈食其當然是塊好料,他一直沒有另謀高就,是因為心目中的那個好買主還沒有出現。所以,形形色色的諸侯軍從高陽開過,他都沒瞧上一個主。

那就再等等吧,是金子總要發光,他相信等待會有奇蹟發生的。

這一天終於來了。劉邦在高陽郊外駐軍,其屬下有一個軍官正好是酈食其所管轄街道上的人,酈食其找到這位軍官說道:「我蹲在高陽這麼久,從高陽經過的諸侯不止十個了,但他們都是一些齷齪之徒,我都沒一個看上眼。我聽說沛公待人很傲慢,但還是挺平易近人的,又有雄才大略。能不能麻煩你去告訴他,我願意把自己賣給他!我教你這樣在沛公面前給我打廣告:我同鄉個有老頭子六十多歲了,高一米八(長八尺)。人人都說他是個瘋子,但他自己卻說自己不是瘋子。」

酈食其真不愧是廣告大師,說自己不瘋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真的瘋了。就像喝酒醉的人總愛說我沒醉,瘋子也是一樣道理,大多瘋了還說自己不瘋。

另外一種可能是世外高人。能給自己做廣告的還還是瘋子嗎?他肯定就是隱藏民間的高人啦,現在正是諸侯用人時,劉邦一聽不馬上召見他才怪呢。

然而劉邦這位軍官卻好心對酈食其說道:「酈伯伯呀,你有所不知。我們家沛公不但爛酒好色,他還特別不喜歡讀書人。有一次有個戴儒帽的讀書人去見他,沛公不但不歡迎他,還把他的帽子摘下來當尿壺撒尿。我勸您老人家還是別去招惹他了。」

酈食其信心十足地說道:「不用替我擔心,你儘管按我說的去做就行了。」

劉邦這位軍官只好就按酈食其所說的去跟劉邦說了。

果然不出酈食其所料,當劉邦到高陽驛站招待所休息時,就立即派人去傳酈食其過來見他。

酈食其走進高陽招待所時,只見劉邦正坐在床上,床底下有兩個小妹給他做足底按摩。

見此情此景,酈食其連平常下屬對上司的拜禮也免了。

他只是拱一拱手,語氣僵硬地對劉邦說道;「你是來幫秦國打諸侯的,還是幫諸侯打秦國的?」

果然不是一般的瘋子,劉邦一聽就怒了。

他大聲喝道:「臭老九,你明明知道天下被秦朝欺負太久了,所以諸侯們才聯合起來打秦國,你卻說我幫助秦國打諸侯,難道你腦袋進水了嗎?

酈食其不氣也不惱,他不慌不忙地說道:「你既然是率仁義之師打無道之秦來的,那就不應該以這種惡劣的語氣傷害長者。」

劉邦聽了恍然大悟,連忙停止足底按摩。他穿上衣服,一邊恭恭敬敬地請酈食其入座,一邊對酈食其說對不起。

儒子可教也。

酈食其既然是來尋買主來的,也不能做得太過分。

他也準備好了一份自薦書遞交給劉邦,不過這份自薦書不是書面材料,而是口頭材料。

他滔滔不絕地給劉邦講了一通縱橫術,劉邦聽得又高興又興奮。這真是個難得的人才呀,說的東西都是我聽都沒聽說過的。

沒讀過書的人就是好忽悠,酈食其只憑縱橫家一本《鬼谷子》和一段戰國時代張儀連橫蘇秦合縱的故事,就把劉邦搞得服服帖帖了。

於是劉邦又請酈食其喝酒吃飯,他問酈食其道:「你看我現在這個樣子,有什麼好辦法教教我嗎?」

酈食其說道:「你目前手中糾集的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而且人數還不過萬。就憑著這麼丁點人就想打進秦國,那無異於把頭伸到老虎的嘴裡去。」

這話太打擊人了,好不容易搶來好幾千人你竟然說是烏合之眾。

不過也是實話,當初楚懷王叫劉邦收拾這麼一支爛軍隊,大約也是讓他自生自滅的意思。不過不要緊,且聽酈食其慢慢給你劃謀劃謀。

酈食其又說:「依我看呀,目前你必須把一個重要地盤搶到手,它就是陳留(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陳留地處天下要衝,連接四面八方,而且城中糧食又多。我跟陳留縣長關係不錯,請讓我幫你去勸降。如果他不降,我就幹掉他內應,你從外攻,陳留勢必被我們拿下。」

劉邦聽得酈食其這番話,心裡那是一個樂。

酈食其這哪是要把才能賣給他,簡直是拿命來博取他歡心。好一個免費的上門好貨,就按他說的辦,只要拿下陳留,我封你酈食其為大使。

一個願出謀出力,一個願升官封爵,買賣成交。

於是,酈食其便去做陳留縣長的思想工作。

陳留縣令一聽酈食其勸降,馬上拉下臉來吼道,叛秦可是滅族之罪,我怎麼做得這種對不起皇帝和祖宗之事?

陳留縣長真是個老鼠膽。天下反秦已如火如荼地進行到第三個年頭,連朝裡的趙高都自知秦朝將日落西山,他卻還想助秦為紂不知死活?

沒辦法了,既然想死,那就成全他吧,殺!

類似當初劉邦打沛縣的一幕又出現了。

酈食其殺掉陳留縣長後,把人頭丟到城外。劉邦在城外拿著人頭對城上的士兵嚇唬道:「再不開城就連你們一起做了。」

陳留縣城上那幫士兵兄弟嚇壞了,只好投降劉邦。

真是好運要來擋都擋不住,這時酈食其的弟弟酈商不知出何目的,也帶著四五千人來投奔他來了。

據陳留,收酈商,劉邦的軍力又翻一倍。

劉邦果按諾言行事,封酈食其為廣野君,負責劉邦外交工作,到劉邦需要的任何角落去。

封酈商為將,負責守衛陳留。

酈商你得小心哦,陳留可是我的後方根據地,搞生產,促發展這個工作就交給你了,好好表現吧,我不會虧待你的。

就這樣,酈食其這個高陽酒徒忍辱負重多年,憑著一身酒膽,兄弟倆從此走上發跡之路。從今往後,誰還敢叫我臭老九,誰還敢叫我破落戶!世人笑我多瘋癲,我笑世人看不懂,你們現在到底看懂了我酈食其沒有?

但對於劉邦來說,春風正吹過他躊躇滿志的胸膛,這個浪漫的春天,將結束他多年陰霾連天的歲月。明天,明天的明天,世界將因劉三而改變!來吧,世界,我還不算太老,我才剛剛學會歌唱。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我將認真的珍惜每一個機會;我的未來不是夢,我的心跟著希望在抖!

鹹陽城,我劉三離你越來越近了,我的未來就要慢慢地變成現實。

相關焦點

  • 酈食其曾為劉邦獻上一計,被張良稱為亡國之計,這是怎麼回事?
    一盆涼水澆了劉邦一個懵圈:酈食其,這招難道不是你的「下邑之謀」的擴大版嗎?張良一臉嚴肅:你被酈食其忽悠瘸了,該死的傢伙,你如果用了他的計謀,就洗洗脖子等項羽來砍吧。劉邦心想,看來你張良也不是個心胸寬廣的人吶,不就是當初嶢關之戰,你倆有分歧,雙方有點「文人相輕」嘛,我倒要看看你有什麼說辭。
  • 韓信早有謀反之心?用鍋燉了劉邦的寵臣,劉邦死前就有殺他之心
    韓信,在整個漢朝的歷史上都是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幫助漢高祖打敗項羽,建立了漢朝,結束了秦末時期的戰亂。可就是這樣一位國士無雙的大將,最後卻死在了劉邦夫人的手裡,那麼,韓信到底有沒有謀反之心呢?在漢朝即將有統一的時候,韓信奉命去攻打齊王的時候,本來劉邦已經和談好了,沒必要進行戰爭,可是韓信擁兵自重,趁著齊王沒有做準備的情況下攻打齊王,逼齊王燉了酈食其,而酈食其是劉邦最喜愛的臣子,當時韓信還逼迫劉邦立自己為為王,自稱齊王。一個異姓王。
  • 說到談得來,沒有比漢朝謀士酈食其與齊王更談得來了
    比如,彭越經常騷擾楚國,田橫並不幫助楚國打擊,反而提供地盤給彭越養精蓄銳,就更不用說會去幫助楚國去進攻漢軍了。田橫這麼做,並非沒有原因,他和劉邦並沒有什麼讎隙,對項羽則是既恨又怕,因此,他希望的只是楚漢之爭能夠儘快打出個明確結果,自己好去坐收利益。然而,韓信的步步緊逼,讓田橫的美夢破滅了。
  • 韓信和劉邦的恩怨:是劉邦演的飛鳥盡?還是韓信要劉邦的江山?
    從以上幾個功臣看,燕王臧荼、潁川侯利幾、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原本都是項羽麾下的降將,其中燕王臧荼、潁川侯利幾和淮南王黥布都有反劉邦之實。梁王彭越是被手下告發有謀反之心,劉邦本是將他流放,只是後來被呂后吹了枕邊風才改了主意,可是他還是沒有殺彭越,因為雖然彭越被告謀反,但是並沒有過得硬的證據。這也看出劉邦不是隨意殺人的人,結果呂后又再安排彭越的門人告彭越謀反,這才讓劉邦殺了彭越。韓王韓信雖然不是項羽的降將,可是他勾結匈奴謀反是事實,同樣,趙相陳豨在代地起兵謀反也是事實。
  • 他是狂生,為劉邦獻上一計,被張良勸阻,最終被韓信害死
    我的家鄉有位酈先生,年齡已經有六十多歲,身高八尺,人們都稱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說並非狂生。,酈食其在聽說了劉邦的性格和種種事跡後,覺得劉邦很對自己胃口,尤其是劉邦傲慢看不起人,又有遠大謀略和志向的一面,讓酈食其覺得志同道合,所以投靠了劉邦。
  • 酈食其的「天才計劃」,張良卻說是「亡國之計」,劉邦有些意外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存在正反兩面的,當我們思考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是需要正反面都去思考,有的時候一個方案可能表面看起來十分不錯,但是經過深入思考後,卻會發現其實這個方案還存在很多問題。歷史上這樣的事情更是數不勝數,比如劉邦身上曾經就發生過一件,原本酈食其是劉邦身邊特別厲害的謀臣,幫助劉邦提出過很多不錯的計謀計策處理事情,可是酈食其這次提出的這個「天才計劃」,卻被張良當面說是「亡國之計」,這是為何呢?
  • 最難熬的成皋滎陽之戰:劉邦與項羽間的王者對決
    堅守滎陽的,有四個人留下了名字:一個是紀信,李代桃僵,假冒劉邦出城,被項羽擒獲後,燒死。另一個是魏王豹,因為朝漢暮楚,劉邦逃離滎陽後,就被守城的周苛和樅公殺了。另外兩個當然就是周苛和樅公,這兩個人,跟紀信一樣,死得很悲壯。
  • 劉邦和朱元璋為什麼都不能和手下兄弟共富貴?
    作為歷史上得為最正的兩位皇帝劉邦和朱元璋,都有大肆殺戮功臣的行為,真的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嗎?」先來說說劉邦劉邦是沛郡豐邑人(今江蘇豐縣),54歲才開創漢朝當上皇帝。他的成功屬於大器晚成。
  • 說服七十餘城投降的酈食其為劉邦獻上一計,卻被張良稱為亡國之計
    滎陽之戰中,酈食其為劉邦獻上一計,被張良稱為亡國之計,因此劉邦也沒有採納。這件事記載在很多史料當中,像《史記》、《資治通鑑》等,甚至清末的蔡東藩的歷史小說《前漢演義》都有詳細記載。 酈食其是劉邦帳下頂級說客,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說客之一。
  • 劉邦最初協助救趙 巨鹿戰後劉邦入關中亦是血戰
    西進的首戰並不順利,劉邦聯合盤踞巨野澤(山東巨野縣)的彭越協同進攻昌邑,不過這個時候彭越也不過千把人,雖然是強強聯手,怎奈兵力有限,並沒有攻下昌邑。暫時失利後的劉邦整軍再戰,仍然無法攻取昌邑,只好繞道向高陽(河南杞縣西南)前進。
  • 劉邦的大謀士酈食其曾為他獻上一計,為何被張良看作亡國之計?
    酈食其的辦法就是讓劉邦學習商湯和周武王「復立六國之後」,以此讓六國的臣民對劉邦感恩戴德,到時候劉邦就可以稱霸天下,而項羽也不得不臣服於劉邦。 酈食其的這個策略聽起來是很完美的,而且是有先例的,商湯當年滅了夏桀,將夏的後裔封在了杞國,周武王滅商之後也將商的後裔封在了宋國,這都收穫了滿滿的人心。
  • 釋讀中國歷史132:劉邦彭城之戰後重整旗鼓,就要跟項羽奪天下
    漢王劉邦經過彭城大戰的失敗,退回到滎陽,原先歸附劉邦的塞王、翟王、西魏王等,紛紛倒戈,又投靠了項羽。留守關中後方的蕭何竭盡全力做好後勤保障工作,新的兵員和糧秣源源不斷輸送到前線。接下來,狡猾的劉邦跟項羽打起了遊擊戰,他在正面戰場跟項羽周旋,派彭越和另兩支部隊,深入到西楚領地不斷騷擾項羽的後方威脅楚軍的糧道,這讓項羽來回作戰,疲於奔命。劉邦這邊其實也很困難,項羽的戰力實在太強了,劉邦先是在滎陽差點被項羽活捉,之後又在對陣中被項羽射中胸口,險些送命。
  • 秦末說客酈食其落得被烹殺的下場?有三個原因,其三才是根本原因
    酈食其為劉邦獻計說降了陳留令,讓劉邦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天下交通要道陳留,並在楚漢爭雄期間建議劉邦攻取滎陽、佔據敖倉,作為以後的據點和糧草供應點。從此劉邦對其也倍加信任,他也就成為了劉邦手下頂級的說客。瞧不起儒生的劉邦那麼這麼一個厲害的說客,怎麼會在齊國被烹殺呢?這裡面蒯通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酈食其之死到底有三個原因呢?
  • 劉邦為什麼能成功?他給我們什麼啟發?
    大家都認為劉邦是一個流氓,是一個一無是處卻成功的人物。如他自己所說:他帶兵打仗不去韓信、治理國家不如蕭何、智謀不去張良,可是他卻成功了。他成為400年漢朝的開創者,史稱漢高祖。一無是處的人不可能成功,劉邦能成功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一,流氓本性,靠著義氣創業。
  • 「謀聖」張良為劉邦奪取天下,建立大漢,所獻十大謀略有哪些?
    而「謀聖」張良所做一切也不枉劉邦對其厚愛,他為劉邦奪取天下,建立大漢,貢獻了十大謀略:1、攻取南陽,免除後患。趁項羽和章邯率領秦軍主力決戰之際,劉邦和張良率軍準備進攻鹹陽。抵達南陽郡時,南陽郡守退入宛城(今河南南陽)固守。劉邦見宛城一時難以攻取,打一年繞過宛城繼續西行。
  • 劉邦對韓信毫不手軟,而對「開國第一候」蕭何,為何網開一面呢?
    劉邦這個人,大家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只同患難不能共富貴」,瞧瞧韓信、英布、彭越這仨哥們,都是幫助他打天下的功臣,但下場一個比一個慘。尤其是彭越,還被呂后這個「死亡藝術家」剁成肉醬。老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劉邦對韓信三人下手,自然有他本人猜忌過重的原因在,但他們自己的許多作法也的確招人猜忌。韓信、彭越、英布,都是劉邦所封的異姓諸侯王。漢朝實行「郡國制」,即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的政體。分封制下,各路諸侯王不僅有獨立的行政權,更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
  • 【杞縣人物】酈食其 酈商
    鄉裡的賢士豪傑都知道他狂放豁達而又博學雄辯,倒也不敢小看他。後來,沛公劉邦帶兵攻打到了陳留的郊外,而沛公手下有個親侍騎士恰好是他的小同鄉,酈食其對騎士說:「我聽說沛公足智多謀有大見識,這才是我願意追隨的人。你若見了沛公,就說:『我家鄉有位酈生,六十多歲年紀,身高八尺,大家都叫他狂生,他自己卻不認帳。』」騎士說:「沛公不喜歡讀書人,不能以儒生的身份來說」。酈食其說:「你只管像我教你的這樣說」。
  • 酈食其被烹,是韓信做得太絕,還是自作自受?
    酈食其是劉邦帳下的謀士,自恃謀略超人,常想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其他諸侯,就是傳說中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吧。但是這次,劉邦已經將北部戰場交由韓信負責,有他酈食其什麼事呢?可是這個酈食其卻拎不清,他在韓信負責的北方戰場上曾幹過兩件事。
  • 劉邦重振雄風,一月即摧城滅國,韓信滅魏國為何能如此迅捷高效?
    第二位是彭越,對於此人,張良這樣介紹道:「彭越,是漢王的老相識,之前,他曾與齊地的田榮約定,一起反抗項羽的楚國,如此,只要漢王聯合策略得當,那彭越也能助我們攻滅項羽。」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 面對張良的高明推薦,劉邦深表贊同,並立刻派人分別聯絡英布和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