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眼中外向活潑的孩子,真的就善於社交嗎?

2020-10-13 鏡入未來

很多家長定義的社交能力強的孩子,都是一些在人群中非常活躍,對人非常熱情,非常善於攀談,社交活動中精力旺盛的孩子。

以上是一個外向孩子的典型特徵,他們很容易成為孩子裡面話題的中心,顯然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得到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同。

但是不是就意味著,外向的孩子,在社交中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呢?

其實外向的孩子主要是依賴外界的評價來獲得內在的能量和滿足感,因此這類孩子很容易出現以自我為中心,過分關注自我表現,忽略對別人內心的關注。

同時在人際交往中,因為經常出現人來瘋的狀態,導致時常讓人產生熱情過度的感覺,很容易滑向社交的另一面,招人反感。

作為外向孩子的父母,對待孩子一定要注意設立孩子的社交邊界,否則任其自由發展,很可能放縱孩子成為惹人嫌棄的熊孩子。


教育這類活躍的外向孩子時,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兩點關注核心,一點是設立孩子的內部邊界,另一點是設立孩子的外部邊界。

內部邊界:在家一定要設立基本的規矩。

所謂內部邊界也就是孩子的安全舒適圈內的邊界,簡單說就是孩子在家裡需要有一些規矩,這是孩子走出去後能否遵守規則的基礎。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人,也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依靠,因此父母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孩子基本很容易接受,尤其是在七八歲之前,基本上父母怎麼說,孩子就會怎麼做,我們千萬不要錯過培養孩子習慣的黃金期。

當然,要想孩子在家裡真正講規矩,那作為孩子的父母,也同樣要做好表率工作,人們常說:沒有好父母,也就不可能培養出好孩子。


外部邊界:在外一定要設立打交道的邊界。

所謂外部邊界也就是孩子離開安全圈之後的行為規範,簡單說就是孩子在外面需要執行一些提前制定好的規則。

當孩子在家裡習慣了遵守規則之後,必然非常有利於孩子在外面適應父母為他定製的外界規則,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負責人,可以在孩子失去對自己控制時,及時制止孩子的過度行為,甚至將其帶離社交現場。

這裡切記不能對孩子不管不問,外向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很難感受別人的內在感受,因此不受控的外向孩子,很容易產生對別人的攻擊性,卻又不自知,如此非常不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


關於外部邊界,重點要關注孩子對別人感受的關注,讓孩子養成觀察周圍人感受的習慣,即使因為本性容易忽略,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向孩子也能培養出超出普通內向孩子的內心感受能力。

總之作為外向孩子的父母,不要被孩子在社交上的表面活躍蒙蔽了雙眼,不是善於自來熟的孩子,就一定是善於社交的孩子,社交不僅僅是交流,還有內心的深層溝通。

因此培養活潑外向的孩子社交能力,為其設立社交邊界,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點讚+關注,感謝大家對「中國關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國義演上海站的支持。

編輯:思想大喇叭

鏡入未來聲明:本號發布的所有作品,都是由全國義演上海站公益志願者作者發布,內容僅代表發布作者本人觀點,如有歧義,請與作者本人聯繫。

相關焦點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其實,因為自己性格內向而擔心會影響娃的父母不止一個,在知乎上也曾看到好幾個人發出這樣的靈魂一問:性格內向,怎麼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是獨處,而外向者的充電方式,則更傾向於社交。但是,儘管如此,貌似開頭那個媽媽提到的幾大顧慮還是沒有解決,那麼我們一個個來說:01、家長內向,孩子也一定會內向嗎?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內向佔優勢的,為內向型;外向佔優勢的,為外向型。內向者往往容易被內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者則傾向於關注人們外部的生活及活動;內向者的日常充電方式,是獨處,而外向者的充電方式,則更傾向於社交。而且科學家發現,內向的人,大腦活動水平比其他人高。
  • 內向不是缺點,家長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作者:綿糖媽媽 關於孩子內向外向的話題討論很多,不少家長都認為孩子內向不好,應該讓孩子變得更加外向活潑一些。其實性格是天生決定的,孩子無法決定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說到底內向和外向都是性格分類中的一種而已,並沒有什麼好和不好的區別。 孩子的性格內向就一定不好嗎?
  • 吳鎮宇兒子費曼自曝社交恐懼,逼一個孩子外向,是對他最大的傷害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在生活中,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外向一點,因為在大家的固有印象就會外向的孩子將來會更加的有前途,因為外向的性格就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社交,這樣他們就能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
  • 逼孩子外向,就是毀掉孩子,你做了嗎?
    總是希望通過一些辦法,讓他們變得更善於社交、更開朗活潑、更討人喜歡。 可是,內向真的就一文不值嗎? 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提出了外向和內向的概念。 外向的人是通過社交來汲取能量,他們熱情、健談、愛交友。
  • 內向性格的孩子VS外向性格的孩子
    我們對於孩子的表揚很多時候都是,這個孩子性格真的活潑、開朗、陽光。於是我們家長每次都急不可耐的希望自己孩子更加活動,更加外向。其實性格真的無所謂好壞,好與壞只是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而已。外向:1、活潑2、好動3、善於溝通4、對任何事物都比較感興趣內向:1、安靜2、喜歡獨立空間3、不善於表達4、容易害羞這麼一對比起來,是不是家長們更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外向性格。
  • 別強迫內向的孩子變外向,內向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擁有自己的優勢
    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導讀:在現在社交關係如此豐富且負責的社會中,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更好的交際能力,能夠從小就擁有自己的朋友圈。於是,他們就會對自己孩子內向的性格感到擔憂,害怕孩子會因為不好的性格而吃虧,就會強迫著孩子去交友變得更積極外向一些。但這種做法往往最後的結果都不盡人意,有的孩子甚至會因此而受到傷害,難道性格內向的孩子就真的有問題嗎?其實,我們作為家長別強迫內向的孩子變得外向,因為內向同樣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內向的性格同樣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
  • 吳鎮宇兒子費曼自曝有社交恐懼症,12歲的年紀真的讓人心疼
    在不久前,費曼更前的一條視頻,視頻裡費曼自曝有舞臺恐懼症和社交焦慮,並且配文道:「考慮一下我感覺吧!」才12歲的費曼竟然有社交恐懼症真的讓人意想不到,可想而知他的壓力是有多大,發這段視頻的原因是因為前不久有網友看了貝兒唱歌的視頻後,讓費曼也展現一下自己的才藝,所以費曼才自曝有社交恐懼症的視頻,讓網友明白他為什麼不表演才藝,真的是個讓人心疼的孩子。
  • 想讓孩子活潑開朗,能言善辯?家長教育方式要這樣
    導讀:想讓孩子活潑開朗,能言善辯?家長教育方式要這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讓孩子活潑開朗,能言善辯?家長教育方式要這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吳鎮宇兒子自爆生病,12歲少年患社交恐懼,養廢孩子就逼他外向
    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這都是家長培養的結果,但是一個內向的孩子往往都會被家長看成是一種性格的缺陷,甚至開始強迫孩子變得外向,殊不知這樣的行為才是真正可能將孩子養廢的方式。其實吳鎮宇對孩子內向的性格有著非常深切的擔憂,不忍心改變孩子,但是不改變有生怕孩子會因此受到傷害,然而有這樣想法的父母還有很多,但是內向的性格真的就是缺陷嗎?
  • 內向的孩子該不該變得外向?教育專家:別逼孩子外向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外向一點,活潑開朗,能言善辯,人見人愛。他們大都認為,外向的孩子在生活中更招人喜愛,走上社會也更「吃香」。畢竟現實是,當你走上工作崗位,光靠實力是不夠的,還要有優秀的人際交往能力。所以很多家長經常對那些內向的孩子說,「你要變得外向一點,不要整天悶悶的,要多交朋友......」。
  • 家長最大的誤區:內向的孩子,真的沒出息嗎?
    看到別的孩子大大方方的和人打招呼成為朋友圈的「社交明星」,再看看自己孩子的沉默寡言,形單影隻,你是不是也在懷疑他不夠優秀。是啊,在現實社會中,外向性格的人是公認的強勢群體,他們活潑、熱情、熱衷交往,看起來合群,而內向者沉默寡言,往往被貼上「問題孩子」、「沒出息」、「不合群」的標籤,在家長們的對比中,外向孩子完勝,而內向孩子完敗。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孩子性格「內向」不是壞事,家長不必逼孩子變「外向」
    一說起孩子的性格,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是個開朗外放的性格。在很多人眼裡都認為只有性格外向的人才能更好交到朋友,如果自己家孩子是內向的性格很多家長就會愁眉苦臉,想著怎麼樣能把孩子變成善於交際的外向的人。難道所有孩子都要外向才能適應社會嗎?有部追蹤拍攝了長達十多年的紀錄片告訴我們的答案不是這樣的。
  • 舒輔 | 孩子內向,真的是壞事嗎?
    但孩子內向,真的就是壞事嗎?當我們發現一個人是比較內向時,很容易給他貼上以下標籤,不喜歡說話、很害羞、很無禮等等。其實內向的孩子並不是家長所看到的、想像的那樣,在家長眼中,那些內向的孩子仿佛與世界隔絕開,享受一個人的世界,對社交提不起興趣。
  • 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
    導讀: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外向:纏繞孩子一生的性格詛咒
    我繼續追問:你不能接受他變得內向是嗎?朋友一下就頹了:內向的人吃虧呀,這個社會這麼看重人際關係,孩子內向的話就交不到朋友,將來怎麼辦?為了孩子能夠更聰明活潑,家長還是應該讓孩子更外向一些。如果說有什麼能把家長徹底「擊沉」,那除了「孩子死亡」外,就是「孩子不聰明」了。家長聽到班主任這麼說,感覺天都塌了,那一刻她忽然覺得那些能被班主任告狀的家長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長,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孩子。
  • 99%的人簡歷中都會撒的謊:「性格外向,活潑開朗」
    在自我評價的那一欄裡,開頭就赫然寫著:「本人性格外向,活潑開朗,喜歡與人交際。」 「在我們每年收到的幾百份簡歷裡,幾乎99%的人都會用這句話作為開篇來偽裝自己。」
  • 毀掉一個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逼他外向
    總是希望通過一些辦法,讓他們變得更善於社交、更開朗活潑、更討人喜歡。 可是,內向真的就一文不值嗎? 卡爾·榮格在1921年的《心理類型學》中提出了外向和內向的概念。 外向的人是通過社交來汲取能量,他們熱情、健談、愛交友。
  • 孩子內向不懂社交從小被欺負,長大更吃虧,家長這樣做孩子更外向
    孩子內向,不喜歡說話,怎麼辦?關於孩子內向這個話題有無數的家長向我諮詢孩子的性格問題,媽媽總是因為孩子的內向感到特別焦慮、苦惱,卻又無能為力。外向的孩子熱情、活潑,語言表達能力強,總是更受周圍人的偏袒,被更多目光澆灌,得到更多的青睞與垂愛。相反內向的孩子就會被貼上膽小、自卑、沒禮貌的標籤。
  • 外向的孩子比內向的孩子好嗎?家長需要知道
    媽媽也經常鼓勵佳佳改掉內向的「缺點」,外向一些,多交朋友,但是佳佳沒有什麼改變。媽媽非常惆悵,擔心孩子太內向,以後發展受限,也擔心她會吃虧。內向和外向的孩子個性氣質不同,主要是在於獲得能量和釋放能量的方式不同。外向的孩子喜歡熱鬧,喜歡融入環境,在人群中獲得快樂。同樣的外向的孩子需要環境去釋放自己,通過表達,活躍,積極的表現獲得關注,關注帶來成就感,進而讓孩子更加喜歡外向的交流方式,結交的朋友多而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