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食物能代表一個城市的意象?說到上海大家下意識會想到生煎包,那在上海除了生煎包還有什麼在平凡巷弄裡,便宜地道的必吃美食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三種讓人回味的小吃,現在帶大家來看看吧!
1. 老上海的甜蜜記憶:奶油小方
一塊看似不起眼的奶油蛋糕,如何從1986年風靡到如今三十幾年的時光?在過去1980年代的中國,鮮奶油蛋糕很少見。現在,鮮奶油蛋糕很普遍,但販售奶油小方的蛋糕店紅寶石仍吸引著死忠顧客與慕名而來的新客人,原因在於他的鮮奶油。
紅寶石的創辦人是英籍華裔的過秉忠,1960和父親移民英國,在改革開放後才回來,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經濟系,從英國引進西方糕點的設備和技術,在上海精華地段靜安區開了紅寶石蛋糕店,1986年伊莉莎白二世來到上海訪問時,紅寶石蛋糕店受到委託為女王做了三層奶油蛋糕,紅寶石的奶油蛋糕是女王認證過的呢!一開始客源是外國人,但憑著用動物鮮奶作原料製作出的奶油,就贏過當時市面上充斥含有大量脂肪酸的人造奶油,一塊奶油小方大約13塊錢,是一般民眾消費得起的甜品。
楊樹浦路和四平路附近有一家紅寶石的店,店面不算太大招牌與裝潢都帶點復古的味道,點了蛋糕後,可以在座位區享用,紅寶石座位區的桌布是紅白格子相間,把奶油小方放在上面拍照很好看,奶油小方一個盒子裡有兩小塊,筆者平時吃奶油蛋糕都會把奶油刮掉,怕胖之外也覺得有些奶油死甜油膩,淡奶油小方的奶油吃起來清爽,搭配海綿蛋糕體剛剛好,紅寶石蛋糕店除了奶油小方以外,也有販售其他糕點,整體價格都算實惠,建議大家第一次去的話一定要嘗嘗奶油小方,再搭配其他糕點也是不錯的選擇。
2. 隱身寺廟中的勁道素麵
在上海的玉佛寺不僅可以禮佛,而且可以品嘗寺裡的素齋餐點。玉佛寺鄰近上海火車站,是知名的佛寺,提供的素齋也遠近馳名,平日上午人比較少,有一個提供素齋的餐廳,一樓主要是提供小點麵食蓋澆飯,二樓是點菜的餐廳適合多人用餐,在初一十五大香期是暫停供應的,去之前可以看一下農曆,招牌雙菇面和素包,面點的價格人民幣15~20塊錢,素包三個6塊錢,算是便宜的價格,但餐點可不馬虎,招牌雙菇面的湯頭是勾芡呈現濃稠狀,面體是一般粗細的黃面,上面鋪著香菇、杏鮑菇和黑木耳,湯頭口味偏重,但面料的味道很好。
素包裡的菜是雪菜,皮不會太厚,但吃完三個有點太飽了,再點之前可以評估自己的食量。
用完素齋後,如果沒有信仰上的限制,可以到玉佛寺裡走走,雕刻的佛像與建築和臺灣一般的廟宇有些差別,也比較少看到燒金紙的習俗,除了玉佛寺,附近的莫幹山路M50也是散步消食的好地方,不定期的展覽和牆壁上的壁畫,喜歡藝術與攝影的朋友,會喜歡的。
3. 在上海的澳門蛋撻
莉蓮蛋塔來自澳門,卻佔領了上海各大地鐵站,想到以前早上要擠地鐵去實習的時候,都會在地鐵匆匆買幾個蛋塔當早餐,如果趕上好的時候,買到剛出爐的莉蓮蛋塔,在剛烤好的狀態外皮酥脆,塔裡的餡料溫度正好吃起來也不燙口,莉蓮蛋塔有兩種口味,原味和起司,起司口味是在原味的基礎上鋪上一層微焦的香濃起司,筆者吃過兩種口味,還是覺得原味比較好吃。
來到上海旅行的話,也不用費心去找哪裡有莉蓮蛋塔,基本上知名的觀光地點附近的地鐵或是店面,都能發現莉蓮蛋撻的蹤跡,莉蓮也是提供外帶,沒有地方可以坐著吃喔,可以把蛋塔外帶到附近的公園或是有椅子的地方享用,來到上海也能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