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入職新公司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即將開始一段新的旅途。但是網際網路人跳槽頻率高又是普遍的現象,產品作為跟」管理「掛鈎的崗位,試用期面對著許多挑戰。
文章適合於兩年到五年中高級產品經理,看完文章你將了解PM將會遇到哪些入職挑戰、適合的行動清單,以及相關的其他建議。
一、產品經理入職將面對哪些挑戰
每個人入職新公司都會有一段」陣痛期「,過往的經歷不能完全適應於新公司都很正常,畢竟人不是為」工作「而生。而產品經理作為信息中樞和產品設計和推動者面對著比其他崗位更多的挑戰,比如:
首先要克服和老闆之間的信任危機:」老闆對新產品線藍圖的期望「和」新入職PM覺得自己是來重新調研和優化其中一個產品「的落差;怎麼樣去在短期內能夠順暢地連接公司各個部門乃至關聯外部機構;如何快速熟悉新業務、甚至新的行業,能夠做到更多的抽象化歸類和具象化拆解。
二、從推動產品落地的主線來盤點行動清單
站在公司的立場,招聘產品經理的收益在於產品為公司帶來的價值,從產品經理推動產品落地的主線來拆分每個環節需要注意的事項來做到全面、客觀:
另外,公司規模的不同對產品崗位要求也有明顯差異,也體現了產品崗位」非標「特性:
創業公司PM的最好的狀態」一方面設計好產品,另一方面站在老闆角度能夠推動項目落地「;
大公司產品經理更多是公司內部各個部門的信息中樞,對信息處理能力的考量要求更高。
三、其他方面行動注意事項
1. 入職前可以做哪些準備?
除了行業背景信息、關聯產品、工作模板、工具軟體方面的準備以外,還是要圍繞」提高信任度「做更多的準備:
①比如提前一周和主管聯繫,提前幾天帶著調研材料到公司和主管或老闆溝通,了解最近幾周的任務情況,讓自己可以做更充分的準備;
②強烈建議換工作的間隙至少要給自己空出兩周以上的時間,除了總結上一段工作經驗、給自己安排一次旅遊不說,面對新公司新工作,很有必要給自己更多時間做好心態上、工具上的準備;
③做好準備入職前2-3周的周末加班產出一些階段成果給直屬領導,表現積極和價值的最好體現。
2. 感覺到很不適應怎麼辦?
起初面對新環境新同事不適應很常見,人都喜歡確定感,如果遇到自己的產出和成長預期和環境對自己的要求差異較大,會遭遇比較多的壓力和衝擊:
①給環境、也給自己更多的耐心。告訴自己人們普遍對短期收益抱有過高的期望,而對長期收益期望太低;
②不要用舊公司的做法和標準來衡量新公司,相信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特點,而是要用感激的心態來溝通;
②找一個平時經常交流的朋友幫忙分析實際情況,甚至訴一些苦都沒有關係;
③做更多心態上的調整,盡力而為,哪怕最終不適合也不會窮途末路;
④告訴自己緊張情緒會影響正常發揮,緊張時把想法寫在紙上。
3. 實在不適配怎麼辦?
如果入職後才發現環境對你的期望和自己的定位有較大偏離(每個人都有迷茫階段,更何況對年輕人來講需要很多的試錯):
①通過一兩周的體驗,感覺到自己更適合手頭的其他offer,在把手頭的任務做好的情況下有必要趁早跟公司提,也為避免部門替自己通暢更多的溝通渠道;
②自己手頭沒有其他offer,但堅持下來舉步維艱,那麼兩個月是一個比較適合的時間點,一方面對環境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另一方面離職換工作也可以避之不提這段經歷;
③預測一個人適不適合這個環境,主要可以考慮你和同事是不是在價值觀或感興趣的內容上是不是同類人。不適合如同事普遍都嚮往大公司的穩定和專業性,而你看好創業公司的發展空間;同事對代碼漠不關心,而你確喜歡研究背後技術原理等。
4. 前期信任危機緩和後接下來怎麼做?
首先值得為自己鼓個掌,在新環境有了個好開始。但也不高興太早,入職兩三周後你好好考慮下以下幾個方面:
①所負責產品的roadmap怎麼定,需要哪些資源配合你?預期會出什麼結果?是否準備組織一個匯報會?
②公司其他項目的熟悉,在腦圖中準備好問題;
③對於前面沒有溝通到位的其他部門同事找機會帶著問題做個中度溝通;
④熟悉了公司對你的定位之後,思考工作之餘往哪些方面突破?適合定怎麼樣的階段性學習計劃
四、總結
產品經理崗位因為」非標「的特點,在入職一家新公司往往會存在各類挑戰,需要提前做好充足準備。如果用一些關鍵詞來總結概況此行動清單,那我會說:「專業性」、「真誠」、「耐心」。
#參考文章#
《為什麼換了新工作前三個月裡不要攢錢》熊太行
《給創業公司產品經理的七條建議》劉飛
本文由 @汽車產品俠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