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級產品經理入職新公司,首先做什麼?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誠然,入職新公司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即將開始一段新的旅途。但是網際網路人跳槽頻率高又是普遍的現象,產品作為跟」管理「掛鈎的崗位,試用期面對著許多挑戰。

文章適合於兩年到五年中高級產品經理,看完文章你將了解PM將會遇到哪些入職挑戰、適合的行動清單,以及相關的其他建議。

一、產品經理入職將面對哪些挑戰

每個人入職新公司都會有一段」陣痛期「,過往的經歷不能完全適應於新公司都很正常,畢竟人不是為」工作「而生。而產品經理作為信息中樞和產品設計和推動者面對著比其他崗位更多的挑戰,比如:

首先要克服和老闆之間的信任危機:」老闆對新產品線藍圖的期望「和」新入職PM覺得自己是來重新調研和優化其中一個產品「的落差;怎麼樣去在短期內能夠順暢地連接公司各個部門乃至關聯外部機構;如何快速熟悉新業務、甚至新的行業,能夠做到更多的抽象化歸類和具象化拆解。

二、從推動產品落地的主線來盤點行動清單

站在公司的立場,招聘產品經理的收益在於產品為公司帶來的價值,從產品經理推動產品落地的主線來拆分每個環節需要注意的事項來做到全面、客觀:

另外,公司規模的不同對產品崗位要求也有明顯差異,也體現了產品崗位」非標「特性:

創業公司PM的最好的狀態」一方面設計好產品,另一方面站在老闆角度能夠推動項目落地「;

大公司產品經理更多是公司內部各個部門的信息中樞,對信息處理能力的考量要求更高。

三、其他方面行動注意事項

1. 入職前可以做哪些準備?

除了行業背景信息、關聯產品、工作模板、工具軟體方面的準備以外,還是要圍繞」提高信任度「做更多的準備:

①比如提前一周和主管聯繫,提前幾天帶著調研材料到公司和主管或老闆溝通,了解最近幾周的任務情況,讓自己可以做更充分的準備;

②強烈建議換工作的間隙至少要給自己空出兩周以上的時間,除了總結上一段工作經驗、給自己安排一次旅遊不說,面對新公司新工作,很有必要給自己更多時間做好心態上、工具上的準備

③做好準備入職前2-3周的周末加班產出一些階段成果給直屬領導,表現積極和價值的最好體現。

2. 感覺到很不適應怎麼辦?

起初面對新環境新同事不適應很常見,人都喜歡確定感,如果遇到自己的產出和成長預期和環境對自己的要求差異較大,會遭遇比較多的壓力和衝擊:

①給環境、也給自己更多的耐心。告訴自己人們普遍對短期收益抱有過高的期望,而對長期收益期望太低;

不要用舊公司的做法和標準來衡量新公司,相信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特點,而是要用感激的心態來溝通;

②找一個平時經常交流的朋友幫忙分析實際情況,甚至訴一些苦都沒有關係;

③做更多心態上的調整,盡力而為,哪怕最終不適合也不會窮途末路

④告訴自己緊張情緒會影響正常發揮,緊張時把想法寫在紙上。

3. 實在不適配怎麼辦?

如果入職後才發現環境對你的期望和自己的定位有較大偏離(每個人都有迷茫階段,更何況對年輕人來講需要很多的試錯):

①通過一兩周的體驗,感覺到自己更適合手頭的其他offer,在把手頭的任務做好的情況下有必要趁早跟公司提,也為避免部門替自己通暢更多的溝通渠道;

②自己手頭沒有其他offer,但堅持下來舉步維艱,那麼兩個月是一個比較適合的時間點,一方面對環境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另一方面離職換工作也可以避之不提這段經歷;

③預測一個人適不適合這個環境,主要可以考慮你和同事是不是在價值觀或感興趣的內容上是不是同類人。不適合如同事普遍都嚮往大公司的穩定和專業性,而你看好創業公司的發展空間;同事對代碼漠不關心,而你確喜歡研究背後技術原理等。

4. 前期信任危機緩和後接下來怎麼做?

首先值得為自己鼓個掌,在新環境有了個好開始。但也不高興太早,入職兩三周後你好好考慮下以下幾個方面:

①所負責產品的roadmap怎麼定,需要哪些資源配合你?預期會出什麼結果?是否準備組織一個匯報會

②公司其他項目的熟悉,在腦圖中準備好問題;

③對於前面沒有溝通到位的其他部門同事找機會帶著問題做個中度溝通;

④熟悉了公司對你的定位之後,思考工作之餘往哪些方面突破?適合定怎麼樣的階段性學習計劃

四、總結

產品經理崗位因為」非標「的特點,在入職一家新公司往往會存在各類挑戰,需要提前做好充足準備。如果用一些關鍵詞來總結概況此行動清單,那我會說:「專業性」、「真誠」、「耐心」。

#參考文章#

《為什麼換了新工作前三個月裡不要攢錢》熊太行

《給創業公司產品經理的七條建議》劉飛

本文由 @汽車產品俠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B端產品經理入門的第一年做了什麼?
    編輯導語:作為產品經理,你入門的第一年都做了什麼呢?本文作者作為B端產品經理,為我們分享了他入職第一年,作為一個產品新人的一些經驗和想法,希望能對一些剛入門B端產品經理或者對產品經理行業感興趣的人帶來一些參考。
  • 產品經理的主要競爭力是什麼?因業務因級別而異
    我個人認為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在我理解,不同的業務需要不同類型的產品經理,核心競爭力這個事,是因業務因級別而異的,去查市面上的產品經理招聘崗位,多種多樣:我個人會先將產品經理分為:初級、中高級、總監級。
  • 產品經理在創業公司做新產品的正確姿勢
    文中所述只不過是移動網際網路從無到有到紅利將盡開始退潮,業務引擎由產品技術驅動,轉向精細化運營驅動的客觀趨勢,只是面對行業變化,有的人被拍死,有的人仍在堅持,有的人開啟新的方向。B端項目在投融資市場越來越熱,傳統C端批量地轉B端產品經理成為越來越明顯的趨勢,偶爾也能聽到某些身居高位的C端產品經理(譬如產品總監、產品VP)轉B端因水土不服被開掉的消息。
  • 在小的IT公司做產品經理,是一種什麼感受?
    在網際網路領域,一提起產品經理,很多人都會認為產品經理的工資很高,產品經理對整個公司的發展很重要,產品經理以後的發展機會會很好,所以很多外行人都想轉行進入網際網路行業做產品經理。但是對沒有項目實踐經驗的人來說,除非你特別優秀,或許你還有機會去大公司感受一下做產品經理的感覺,一般的人,只能先進入小公司鍛鍊一段時間,然後再找機會去大公司發展。那在小公司做產品經理,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
  • 產品經理是誰?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人?產品經理調色板
    ——王淮,《打造facebook》當下行業中產品經理多如牛毛,而好的產品經理卻鳳毛麟角,造成了產品經理人才供給市場上高低檔次的不均衡。好的產品經理能盤活一個公司,報酬待遇上至百萬,卻良將難求,普通的產品經理只能完成一些簡單任務,待遇自然也不過爾爾。
  • 剛入職新公司如何快速適應新環境呢?
    面試過了,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入職新公司後,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適應新環境呢?一、首先就是心態的轉變無論你是作為應屆畢業生還是職場老手,新入職一家公司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自己的心態。在工作中要放平心態,不要總想著每個人都有一隻眼睛看著你,什麼都不敢做,上個廁所都要想著我是不是去的太頻繁了,其實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眼睛盯著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沒必要把自己想的那麼重要。二、儘快熟悉公司各種規章制度並嚴格遵守相信在入職的時候,HR都會告知你一些關於公司的規章制度。
  • 線下課程|從開會這件小事,看80%中高級產品經理都欠缺的「管理」能力
    明確每個會議主要解決什麼問題,然後評估其重要性,再決定是否出席。參會前,大概了解會議內容綱要,有些會議可能本身方向就不是很明晰,要拒絕參與,讓其重新內部溝通,進行二次整理後再做參會決定。03 只開最後一次決策會議中高級產品管理者,由於專業性比較強,很容易看到團隊成員跟進項目中不好的細節,可能上來就直接否定這裡那裡,或者直接給出自己的意見和方向,讓他們去修改和迭代。或者甚至自己上手去做。這樣其實不利於團隊的成長,還可能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
  • 新手產品經理的職業規劃
    如果以上幾條,你全部命中,那麼恭喜你,你骨骼清奇,是一塊做產品的寶貝。如果你命中了大幾條那麼說明你有做產品經理的潛質。如果你只命中了一兩條,那麼也恭喜你,你資質平平,需要多加練習,才能敲門做產品。有的朋友要說了,我沒有命中以上幾項,也照樣在做產品呀,這點不可否認,一些公司對產品經理的招聘要求並不高,這類公司往往只要功能型產品經理,說白了就是畫原型,疊功能的產品。但是如果你想要職業更進一步,該補的短板還得踏踏實實的補上。
  •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談「產品經理」
    在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這幾年,尤其是賈伯斯橫掃世界之後,產品經理成了一個明星職位。幾乎每一個網際網路公司都有類似的崗位設置,入職門檻似乎也不算太高,因為它並不對技術背景作嚴格要求。 很難說清楚什麼才是產品經理,可能也是因為產品的概念很難界定,它可大可小,既可能是某個看得見的產品也可以是某種看不見的服務。
  • 當產品經理在賣場做產品測試……
    寫字樓裡,產品經理的工作大抵如此了:設計→執行→復盤→迭代。當然,對於一個產品經理來說,能夠將這四個環節做好,每一步都做踏實,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了。但是,如果產品經理走出寫字樓,帶著你的產品一起,在真實的環境中直接面對用戶時,你又會遇到什麼呢?今天,我想聊聊自己在北京物美大賣場做產品測試的故事。
  • Facebook資深產品經理:卓越的產品經理 VS 普通的產品經理,看這4點...
    我們通常會問自己,這個人好到你會請假半天,開車到他家門口求他入職嗎?如果任何面試官都沒有這個衝動的話,我們沒必要錄取這個人。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挺好的產品經理,沒有什麼硬傷,但是談不上出類拔萃,所以我們都拒絕了。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就想講講卓越的產品經理和普通的產品經理之間,到底有啥區別。1. 痛點真實存在嗎?
  • 產品經理3000問|做產品的過程中,你可能遇到這些問題
    從操作層面應對實際的功能和需求,拆解的功能點一定要小,在0到1的過程,將每一個功能點拆解得更小,用儘可能短的時間去驗證,降低拆解驗證功能的成本和提高可控性(第一個版本一定是很重要的),例如一周之內甚至是2~3天解決某一功能。在產品開發升級過程中,最根本的方法是讓團隊形成共識,讓團隊成員樹立擁抱變化的意識,用更好的心態去應對變化。
  • 產品經理面試:助你收割5份offer的產品經理跳槽指南!
    首先,我們選擇產品經理崗位,一定是身處於網際網路大環境之中的,你如果非說一個藍翔學美甲的,過來轉型做產品經理,那麼不好意思,這個問題我真解答不了…我通常回答這個問題,是從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來回答的。網際網路大環境當中的崗位,大致劃分的話,那無非就是,技術崗,產品崗,銷售崗。
  • 如何用產品思維入門產品經理?
    在校大學生怎樣規劃產品崗求職?在思考這類問題時,我想到了:把招聘產品經理的公司看做用戶,把自己看做一個待開發的產品,用產品思維做一份規劃並落地執行。產品規劃:從戰略、範圍、功能、流程等角度來想清楚,要在什麼場景下,用什麼解決方案來解決哪些目標用戶遇到的什麼問題。項目管理:等產品進入到設計、開發階段後,產品經理需要發揮項目管理能力,協同UI、開發、測試等跨團隊人員,推動把產品「生出來」。
  • 入職一個月,產品新人的任務與思考
    作者從一個新人產品經理的角度出發,對自己入職一個月以來的工作進行了復盤並總結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與大家分享,希望本文內容對你有所啟發。產品經理,使命必達。入職產品一個月了,為此我希望做每月總結,去記錄這個月的工作內容、工作狀態和個人成長。
  • 產品經理,如何做管理?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全文共 3172 字,閱讀需要 7 分鐘—————— BEGIN ——————記得以前有朋友說,為什麼想做產品經理,是因為這個崗位名稱有「經理」兩個字,意味著是管人的;後來才知道:產品經理,是做產品的,不是做經理的。
  • 360最大「產品經理」周鴻禕:聽員工「吐槽」也是一種用戶調研
    「如果把公司看成是一個產品,那我就是這個公司的產品經理,員工就是我的用戶,而做產品最重要的是有同理心,需要知道用戶怎麼想、怎麼吐槽的,我才能知道怎麼去改進。」上臺演講的PC瀏覽器的產品經理張經緯,深有同感。他是360第97號員工。記得剛入職時,衝勁特足,他的目標,是希望找到一個像巴頓將軍那樣可以帶著他衝鋒陷陣的老闆。入職沒多久,他像所有360新入職員工都經歷過的那樣,被拉到了深山裡訓練,「往死了練,扛著圓木滿山跑,鑽鐵絲網,下面是爛泥漿,我們在裡面爬」,他調侃道,「身心承受著雙重煎熬」。
  • 據說絕大多數的產品經理都不知道什麼是產品經理!
    現在公認最早的一位產品經理,是1927年寶潔公司出現的。而且當時還不能叫產品經理,只能算品牌經理。其實在國內,產品經理的興起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在業內自稱是產品經理的有張小龍、周鴻禕、傅盛。當然了,作為產品經理,日常的產出包括但不限於:產品框架圖、產品流程圖、產品原型圖、產品需求文檔、項目跟進文檔。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要求,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除了日常的這些硬性工作產出之外,個人建議要養成定期回顧和反思的習慣。這樣能幫助我們回顧之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總結和分析,能夠在日後的工作中避免,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
  • 產品經理面試問題及答案大全
    【參考答案】首先,我是會在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同時深耕C端,在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同時(強調你為公司做貢獻),也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產品技能(體現自己的上進心)。【參考答案】如果我有幸入職的話,在工作方面,我會先熟悉下公司業務,根據自己理解梳理下公司的產品和競爭對手的產品,輸出一份體驗報告和競品分析報告,發現公司產品當前不足,並出優化方案進行優化,同時查看公司相應產品文檔,加深對於產品的理解。
  • 從VR產品經理轉成商務,我才知道公司是做什麼的
    昨天晚上,他用WordPress現學現做了個網站,擺上了公司案例,花了不到三百塊錢。此前他一直覺得這是個高科技。 現在,王晶也不再為VR是否高科技而煩惱了。曾擔任VR產品經理的他,希望能靠自己發掘新客戶,籤下單子,拿到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