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自古就將人們的情緒總結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
情緒表達展示了一個人當下的心境,對於小朋友們來說,情緒表達則更像是一張「晴雨表」,讓爸爸媽媽們立馬就能讀懂孩子此刻的心情是開心還是難過,並對孩子的情緒及時做出回應。如果孩子感到很開心,爸爸媽媽就會繼續陪他玩耍;如果孩子表現出難過,爸爸媽媽就會想辦法去安慰他。
人們通過情緒表達而相互了解,同時又相互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希望孩子能自己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也希望孩子可以看得懂他人表達出來的情緒的含義,避免孩子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
如果孩子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他很可能在開心的時候大喊大叫,難過的時候依然大喊大叫,讓別人無法理解他的行為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情緒,也會引來他人的一樣的眼光。
如果孩子看不懂他人的情緒表達,就可能在別的小朋友感到傷心難過的時候,他卻在一旁哈哈哈大笑,這樣的行為會顯得十分奇怪且沒有同情心,也容易使得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排斥。
小薇媽媽給她講繪本故事的時候,小薇特別喜歡看媽媽誇張的表情,每次都聚精會神的看著媽媽「表演」,小薇也學會了很多的情緒表達,如傷心了就哭「嗚嗚嗚...」,開心就笑「哈哈哈...」被嚇了一跳會說「呀!」
睡覺前,媽媽給小薇找了一個新繪本,正念給她聽。這一次,媽媽希望小薇可以來表演故事中的角色情緒。
這個繪本故事講的是一隻小貓咪找他丟失的紐扣。小貓咪的紐扣不見了,哭了起來。故事講到這個情節的內容時,媽媽指著小貓咪說「小貓咪的紐扣不見了,它哭了。它是怎麼哭的?」媽媽先模仿小貓咪哭,接著小薇也指著貓咪說「貓咪~哭,嗚嗚嗚...」後來小貓咪在街上看到了小兔子,手上拿著棒棒糖,小貓咪以為是它的紐扣。
於是,小貓咪把小兔的棒棒糖搶了過來。媽媽說:「小兔子的糖被搶走了,它好生氣。」小薇馬上做出了生氣的動作「哼~」最後,小貓咪和它的爸爸媽媽開車出去玩。在海裡遊泳時,發現了一個瓶子,瓶子裡裝著他的紐扣,小貓咪看到了它的紐扣笑了。媽媽說到笑的時候,小薇開心的笑了,嘴裡還一直說:「太好了,小貓找到自己的紐扣了!我太開心了!」。知道小貓咪找到了它的紐扣,小薇是真的替小貓咪感到開心。
繪本故事中有著豐富的場景和劇情,是孩子最好的情緒表達學習工具。
小薇的媽媽每次在給孩子講繪本故事的時候,都會特別強調故事中各個角色的情緒表達,並且表演給孩子看,引起孩子極大的興趣。同時媽媽又引導孩子模仿,讓孩子在故事中學會了這些情緒表達。
要知道,世界上沒有不喜歡聽故事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那個繪本故事。爸爸媽媽們只需要稍加努力,就可以把講繪本故事這件事變成孩子喜歡的精彩的表演,讓孩子不僅能聽到一個有趣的故事,還能感受到故事中的角色情感的變化。
比如,講的故事中,提到某個角色特別開心,爸爸媽媽也要做出特別開心的表情;講到某個角色很調皮,去嚇唬別的小朋友的時候,爸爸媽媽也可以做一個受到驚嚇的表情或者嚇唬別人的動作,讓孩子真正的體會其中角色的情緒變化和情緒表達。
最後,我們可以逐漸地讓孩子也參與到故事世界中來。繪本故事中的角色難過了,讓孩子也做一個難過的表情,故事中的角色開心得跳起來,那我們就引導孩子去表達這份開心的情緒。這樣,我們就能通過繪本故事,讓孩子學會情緒表達。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