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關心宏觀大事的朋友,朋友圈經常轉一些一帶一路,供給側轉型,央行加息,教育改革類的文章。
每次刷到他,我都會有一種看新聞聯播朋友圈版的既視感。
最近他的文章,有一個詞頻次開始多了起來,那就是「內捲化」。
用他的話說,內卷就是一個領域中發生了過度的競爭,人們不得不進入了互相傾軋,過度內耗的一種狀態。
這個解釋有點寬泛,好像任何行業走到最後,都會進入這麼一個狀態。
比如最近朋友開的天貓店,流量越來越貴了,商家之間相互競爭,最後把流量費用越推越高,最後賺的錢全部進了阿里的口袋——全買流量了。
比如很多家長一直在抱怨,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就被扔到了一條惡性競爭的路上,你不上就會落後,最後全部錢砸在了焦慮裡,砸在了培訓機構裡。
再比如現在網上的另一套理論——中國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人多空間小,必然會導致內卷,只有像當年滿清進入山海關一樣,去開拓新市場,才能解決內卷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把中國產品銷往全世界,去開闢新的「地」,才能不內卷。
但是這些真的是「內卷」麼?還是就是普通的商業現象,套了個新名詞呢?
萬維鋼老師在最新的專欄裡,專門幫我們重新理了一遍「內卷」的定義,讓我們不至於濫用這麼一個好詞,從而辜負這麼一個好詞。
內卷在拉丁語系裡,真正的意思是「向內演化」,所謂的向內演化,就是創新到頭了,向外演化不出去了,或者不願意去向外演化了,於是開始關注越來越精細,越來越複雜的內部演化。
就像很多藝術品,看似繁複,看似裡面花費了太多的心力,動不動就是畫了幾個小時,幾天,但是裡面沒有創新,就是單調的重複。
也就是說,內卷其實就是低水平的複雜化。
複雜化,是向內演化過程中不斷的自我發展,而低水平意味著裡面就那麼幾套固定的模式,根本就沒有創新。
比如正常的畫家都是用正常尺寸的紙和筆作畫,不管是寫實還是寫意,你欣賞的是畫作的內容——風格或者意義。
但是像微雕,說是雕刻的藝術,更像一種形式的藝術。
今天你在鼻煙壺上寫首詩,明天我再核桃上刻畫一艘船,後天他在頭髮絲上寫一篇長恨歌,這些都是自己和自己較勁,精細是精細了,但是這裡只有你時間和意志力的消耗,卻沒有創造力。
這就是低水平的重複,也是內卷最初的意思。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格爾茨,在1963年出了一本書《農業的內捲化:印度尼西亞生態變遷的過程》,他把內卷這個概念第一次用到了生活領域。
為了寫這本書,格爾茨調查了爪哇島的農業,當時爪哇島也面臨了人多地少的困局,於是人們對土地的耕種變得更加的細緻了,租賃關係也開始變得更加的複雜,合作性的勞動也是一樣。
一方面既然產量上不去,就種的好看點吧。
另一方面,既然就那麼幾塊地,人卻這麼多,於是人基於地的關係越來越複雜了,一塊地有好幾層的租賃關係。
這個和內卷「向內演化」的狀態如出一轍,所以格爾茨把內卷這個詞用在了農業的發展裡。
至於進入中國,那要到1985年,歷史社會學家黃宗智先生,在他的《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裡,也學格爾茨,用「內卷」來定義中國的農業問題。
但是黃先生用錯了,因為黃先生內卷理解為,人多地少,必然內耗,邊際生產率驟減,於是每個人就會越來越窮,唯一的辦法是需要開拓。
內卷和內耗是有區別的,內卷是「有作用」的,爪哇島人口增加的同時,每個人並沒有變窮,還是能夠維持邊際的生產率。
而黃先生研究的問題是「內耗」,內耗的背後是零和博弈,是囚徒困境,是馬爾薩斯陷阱,它和「內卷」是兩個概念。
內耗的危機並不是長期存在,因為內耗是不可持續的,人們終究會走,會反應過來。
但是內卷是可持續的,是一個能夠長期穩定存在的現象。
而且內卷並不一定降低生活水平,內卷的關鍵不在於有競爭,而在於「向內演化」,是精細化,是低水平的複雜。
內耗如果是危機,那麼內卷則是一種無聲的悲哀,一種局內人感受不到的悲哀——他們甚至可能樂在其中。
很多領域,比如奧運冠軍、諾貝爾獎、電影明星等等,雖然競爭殘酷,但是並沒有內卷,因為雖然中獎者極少,但是創新依舊在繼續,人們會為了那個第一向外一直演化。
但是高考就算,考試內容呈現了向內的低水平重複、高精細的複雜化——因為優秀的人才無法盡情的發揮,學神再牛也只能考100分。
當然這種內卷是為了公平,為了公平,就算讓學生們在最美好的年紀,把聰明才智消耗在做題上也無可厚非。
「紅學」——也就是對《紅樓夢》的研究也是內卷,就這麼一本小說,又不是外星人留給你的一個文明的結晶,裡面都是寶貝,人們竟然能夠研究一兩百年。
他們把《紅樓夢》當做《聖經》一樣研究,從最初的文學角度,到現在已經開始研究管理學、經濟學和菜譜藥方了。
其實研究這些學問的人,本可以做更多有創新的研究,而不是在低水平的重複裡蹉跎。
當然這是站在局外人的視角,紅學家這個圈子本身就是一個封閉的圈子,他們有曹雪芹作者大大之光照著,也可以活的很好。
政府部門辦手續,大企業走流程,都是一種必然的內卷,都會為了安全、風險而犧牲效率。
甚至有個留言說,冷軍的畫,也是內卷,那不是「畫」的創新,而是行為藝術上的創新,也是意志力和堅持的勝利,而不是創意。
內耗是迫在眉睫的危機,內卷是更長期的憂患,內卷給我們的教訓是複雜不等於高級,更不等於先進。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複雜,而是創新,不是重複式的入關,而是開闢第二世界,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