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猜謎語。由於謎語雅俗共賞,妙趣橫生,猜謎語已經成為一項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唐詩是中國詩歌的巔峰,其中李白、杜甫、王維等文學大家流傳了難以計數、膾炙人口的詩篇,很多人對唐詩的喜愛達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唐詩中有意象淺顯的作品,也有不少朦朧甚至晦澀的詩歌,加上唐代距今已有一千餘年,閱讀唐詩需要了解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唐代文人的情感世界,甚至唐代文學的表達手法,於是有人面對那整齊劃一的唐詩望而卻步。
而謎語也是如此,製作謎語者由於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謎語妙趣額橫生,意境幽遠,但也有很多謎語不僅謎面不堪,而且謎面和謎底牽強,讓人覺得無趣。如果將那些膾炙人口的唐詩與謎語結合起來,是不是相得益彰呢?
唐代詩魔王維曾經寫過一首五言絕句詩《畫》:「遠看山有色,近看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盡」。這首詩如果掩住題目,就是一首絕妙的謎語詩。這類唐詩詩文充滿意境,而題目就是題眼,也是謎底,謎面中絕對不會出現題目中的文字。
閱讀自媒體文章,總是遇到類似「全詩無一個趣字,但字字句句充滿樂趣」這樣的標題,這是唐詩鑑賞一類的文章,這類文章賞析的其實就是一首謎語詩。如「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這首詩謎的謎底是「風」。
唐代詩人喜歡寫詩,民間也流行寫詩,唐代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時代,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農夫漁民,嬉笑怒罵、七情六慾,無時不詩,無地不詩。他們還喜歡將詩歌製成謎語,增加生活的樂趣,達到了無事不詩,無人不詩的境界。
李白喜歡飲酒,但他到了一家酒店,卻沒有酒喝。當時天氣炎熱,渴得詩仙七竅生煙,他於是對店家說:「一人一口加一丁,竹林有寺沒有僧,女人懷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時生」。那店家一聽知道是謎語,於是就端上一瓶醋:客官盡可品嘗。
現代社會流行摘取現成的唐詩句子製成燈謎,稱之為「成句謎」,用以區別通過遣詞造句而製成的「自撰謎」。比如從李白的《靜夜思》中摘取「床前明月光」製成謎面,要求猜一個漢字,其中「床前」為廣,而「明月光」為日,合起來就是一個「曠」字。
這種謎語因為有「前」這樣的方位詞以及有「光」這樣的筆畫取捨意思,猜出謎底並不十分困難。而現代流行的唐詩燈謎,常以會意為主,就洋溢著濃厚的文學氣息,同時謎面和謎底很接近地氣,貼近生活,既充滿詩情畫意,也充滿了生活的趣味。
有些謎語相對簡單,如以白居易的名句「能飲一杯無」為謎面,謎底為口語「幹嗎」;而以王維的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製作為謎面,打一外國地名,謎底為「巴爾幹」,意思是:巴望你幹掉這杯酒」,這些詩謎深受普通大眾的喜愛。
也有些謎語十分複雜,製作謎面的人想像力極為豐富,他們將同類詞組製作成環環相扣的謎語和謎底,難度明顯增加。如以李白的那首七絕《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為謎面,猜四個少數民族的名稱,這類謎語只有那些資深謎友才能猜出。
最後還有一種唐詩謎語,通過謎面猜唐詩,這種謎語難度更大,需要熟知唐詩,至少那些膾炙人口的名句要爛熟於胸,這樣才能完成謎語。列出幾個謎語,大家不妨試一下:
謎面1:入入入(李白詩)。謎面2:丟臉(崔護詩)。謎面3:生活必需品 (白居易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