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討|9.1.2 分層隨機抽樣(2019版新教材)

2021-02-20 陽光備課

一、教材分析

教材截圖

(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

教材分析:

1.內容

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

2.內容解析

分層隨機抽樣是藉助輔助信息將總體先分為若干個子總體,然後在每個子總體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方法分別抽取樣本,再把所有子總體中抽取的樣本合在一起作為總樣本,從而得到總體的一個樣本的隨機抽樣方法.

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在大規模調查中經常使用,因為它可以在每層內獨立進行調查,方便組織實施,而且除了能得到總體的估計外,同時還能得到每層的估計.如果分層合理,使得層內差異小,層間差異大,則分層隨機抽樣不會出現「極端樣本」,對總體的估計效果優於簡單隨機抽樣.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繁多,有時需將多組數據匯總,這時也可以運用分層思想,把組別看成層,在對每層數據的個數、平均數、方差等進行運算的基礎上,得到全部數據的平均數、方差等.因此,分層隨機抽樣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隨機抽樣方法.

根據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分層隨機抽樣的特點及方法,分層隨機抽樣的樣本均值。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了解分層隨機抽樣的特點、適用範圍及必要性;

(2)通過實例,掌握各層樣本量比例分配的方法,掌握分層隨機抽樣的樣本均值;

(3)在簡單的實際情境中,能根據實際問題的特點,設計恰當的抽樣方法解決問題;

(4)通過經歷分層隨機抽樣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感受樣本的隨機性,提升數據分析素養。

2.目標解析

達成上述目標的標誌是:

(1)通過抽樣調查的具體實例,知道對於個體差異較大的總體,實施簡單隨機抽樣時可能出現「極端樣本」,此時若能利用輔助信息進行合理分層,可以改進抽樣方法,

(2)在分層隨機抽樣調查的過程中,能明確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和步驟:

①將總體按照一個或者多個指標分成若干個子總體,使得每個個體屬於且僅屬於一個子總體;

②確定每個子總體的樣本量:在每個子總體中按照比例分配方法(每層樣本量都與子總體的大小成比例)確定樣本量;

③在每一層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抽取個體,

(3)通過總樣本均值計算公式的簡單推導,明確總樣本均值等於每層的樣本均值的加權平均,並會用比例分配分層隨機抽樣的樣本均值估計總體均值。

(4)通過多次模擬兩種抽樣方法,觀察每次抽取的樣本觀測值,體會樣本的隨機性和規律性,並藉助統計圖表比較兩種抽樣方法的樣本均值估計總體均值的效果,能舉例說明簡單隨機抽樣和分層隨機抽樣的區別和聯繫,並能根據實際需要,設計恰當的抽樣方法獲取樣本,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通過多次分層隨機抽樣和多次簡單隨機抽樣所得樣本均值與總體均值的比較可以發現,分層隨機抽樣的估計效果並不是每一次都優於簡單隨機抽樣,而是從整體上或者從多數意義上優於簡單隨機抽樣,由於分層隨機抽樣是對簡單隨機抽樣的改進,按確定性思維習慣,學生很容易認為針對同一總體的分層隨機抽樣一定優於簡單隨機抽樣.兩個隨機量的比較與兩個確定量的比較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節課的第一個難點是,從統計意義上理解在合理分層的情況下分層隨機抽樣的估計效果優於簡單隨機抽樣.

在用樣本數據估計總體均值時,一方面,因為總體均值等於各層均值的加權平均,即

,

相關焦點

  • 教學研討|分層抽樣
    《分層抽樣》研討素材一.教學內容解析在信息化社會,數據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凡有大量數據出現的地方,必會用到統計.統計由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三部分工作構成.在這三項工作中,收集數據是整理和分析的前提和基礎.
  • 教學研討|9.2.4總體離散程度的估計(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2)對於通過試驗、簡單隨機抽樣等途徑獲得的樣本數據,會計算樣本方差和樣本標準差對於兩組數據匯總得到的數據,能通過兩組數據各自的樣本量、平均數和標準差(或方差)計算兩組數據合併後所有數據的平均數和標準差(或方差).能用樣本數據的方差和標準差估計總體的方差和標準差,在此過程中體會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 教學研討|9.2.2總體百分位數的估計(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用電子表格軟體或R軟體計算數據1,2,2,2,7,9的第0,20,40,60,80和100百分位數分別為1,2,2,2,7,9,所以第20至第60百分位數均為2.而用教科書的計算方法,第0,20,40,60,80和100百分位數也分別為1,2,2,2,7,9.
  • 《分層抽樣》說課稿
    《分層抽樣》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分層抽樣》。新課標指出:高中教育屬於基礎教育,具有基礎性,且具有多樣性與選擇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 高中數學《分層抽樣》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教師之夢微信公眾號在之前也發過不少教學設計模板和一些萬能模板,需要的同學可以在後臺回復教學設計進行查看。《分層抽樣》教學設計了解隨機抽樣中的分層抽樣的特點和適用情況,並會用分層抽樣解決實際問題。在經歷分層抽樣的特點的探索過程中,提升概括能力和應用能力。思考:如果要調查某校高一學生的平均身高應該怎樣調查?
  • 【R語言實用技巧】隨機排序、隨機抽樣與分層抽樣
    已有多年數據分析與R語言的實戰經驗,畢業後將從事數據分析工作。個人公眾號:星雲實驗室對給定的樣本隨機排序、隨機抽樣、分層抽樣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非常常見,本文將以若干案例來介紹實現這幾種常見需求的簡單解決方案。
  • 教學研討| 7.1.2複數的幾何意義(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教材分析:1.內容 複平面,複數的模,共軛複數,複數與複平面內點、平面向量的一一對應. 基於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複數的幾何意義和在複平面內表示複數.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 目標 (1)理解複數的幾何意義. (2)在複平面內表示滿足一定條件的複數.  2.
  • 教學研討|1.3.2集合的基本運算 全集、補集(2019版新教材)
    01研討素材一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部分教師未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集合的基本運算」第二課時。二、目標和目標解析1.目標(1)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全集的含義,理解在給定集合中一個子集的補集的含義,能求給定子集的補集;(2)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補集」運算,體會直觀圖形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培養數形結合思想,提升直觀想像素養;
  • 教學研討| 6.2.1 向量的加法運算 (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 2.內容解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平面向量概念的基礎上,對平面向量這個新獲得的數學研究對象,從運算的角度進一步展開研究.我們知道實數因為有了運算,威力無窮.類比實數的運算,藉助向量的物理背景,可以定義向量的運算.
  • 教學研討|6.1平面向量的概念(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教材分析:1.內容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幾何表示,相等向量和共線向量的概念.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了解向量的實際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幾何表示.
  • 教學研討|2.3.1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均值
    ▍來源:網絡 研討素材一《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均值》教學設計 設計者:薛克研 指導教師:佟玉臣 一、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一節概念新授課,均值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重要概念之一教材從學生熟悉的平均值出發,從身邊的實際問題中抽象了取有限值得離散型隨機變量均值的概念,這需要一定的概括和抽象能力,鑑於學生的概括、抽象能力不是太強,因此學生對概念的形成和理解會有一定的困難。 三、 教學總體設想 本節課從總體上講是一節概念教學課。
  • 教學研討| 6.4.3.2正弦定理(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教材分析:(1)關於正弦定理的探究教科書首先從三角形中等邊對等角引出「在△ABC中,設A的對邊為a,B的對邊為b,求A,B,a,b之間的定量關係
  • 教學研討| 7.2 複數的四則運算(第1課時)(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 綜上所述,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複數代數形式的加、減、乘、除的運算法則及其運算律,複數加、減運算的幾何意義.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 目標 (1)掌握複數代數表示的四則運算的運算法則和運算律,體會轉化與化歸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數學運算素養. (2)發現複數的四則運算和多項式的四則運算的共性,體會類比的思想方法.
  • 教學研討|3.1.1 函數的概念 第1課時(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部分教師未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    基於以上分析,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用集合語言與對應關係建立函數概念.二、目標和目標解析1.目標(1)建立「對應關係說」觀點下用集合語言表述的函數概念.(2)理解 的含義,能用函數的定義刻畫簡單具體的函數.
  • 教學研討|5.5.2 簡單的三角恆等變換(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教學中應對此作出引導、抓住機會,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2.三角恆等變換在數學中的應用舉例    此處安排例9和例10兩個例題,它們使得三角函數中對函數y=Asin(ωx+φ)性質的研究得到延伸,體現了三角恆等變換在化簡三角函數式中的作用。這些在學習解三角形的知識後還會有一定的運用空間.
  • 教學研討| 6.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 基於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平面向量運算的坐標表示.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幾何意義.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標表示.
  • 教學研討| 5.7三角函數的應用(2019版新教材)
    推薦:數學教師必備 | 手機版《高中數學教學手冊》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     2.問題2的教學      問題2是研究交變電流i隨時間t變化的問題.題目給出某次實驗測得的交變電流i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並要求學生求交變電流i隨時間t變化的函教解析式,以及當t取特殊值時交變電流i的值。     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圖象,並由圖象得到i=Asin(ωt+φ)中參數A,ω,φ的值,進而求出當t取特殊值時交變電流i的值。
  • 教學研討|5.5.1.1兩角差的餘弦公式(2019版新教材)
    推薦: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部分教師未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勾股定理進行簡單的推導.   當角a與β的終邊重合時,即α=2kπ+β,k∈Z,可得 cos2α+sin2α=1(或cos2β+sin2β=1),即兩角差的餘弦表達式仍然成立,從而得到任意兩角差的餘弦表達式—兩角差的餘弦公式。
  • 統計基礎:【11】分層抽樣
    分層抽樣,也叫類型抽樣。就是將總體單位按其屬性特徵分成若干類型或層,然後在類型或層中隨機抽取樣本單位。
  • 教學研討|8.3.2圓柱、圓錐、圓臺、球的表面積與體積(2019版新教材)
    一、教材分析教材截圖(考慮到研討時部分教師未帶有2019版課本,這裡對教材截個圖):1.內容  第1課時 稜柱、稜錐、稜台的表面積與體積;  第2課時 圓柱、圓錐、圓臺、球的表面積與體積.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掌握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並能利用這些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了解柱體、錐體、臺體、球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探究過程中的類比、一般化與特殊化、極限等數學思想方法,並嘗試使用這些數學思想方法進行數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