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難中保穩定、難中求突破,越是艱險越向前。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泰安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硬仗。2020年,主要經濟指標由負轉正,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經濟發展逆勢上揚,令人振奮。
2020年1月26日,泰安市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緊急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全力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單位聞令而動,全程參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
越是非常之時,越要穩住經濟基本盤,在穩中求進。
2020年3月20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級響應解除後,泰安召開的第一個大規模現場會議,就是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動員大會,把抓產業、抓工業、抓項目建設、抓大企業放在突出位置。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泰安相繼出臺《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十二條意見》《落實「六保」任務實施意見》等文件,全面梳理涉企政策204項,開發「泰安政企直通車」政策服務平臺,將政策主動精準推送到企業。
重大項目是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泰安出臺《關於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實行重點項目市級統籌「綠卡」制度,讓部門圍著項目轉、要素跟著「綠卡」走,提供超前、精準、高效、優質的服務。
泰安實行重點工作專班推進、重點項目領導包保等制度,先後對產業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管理、鄉村振興、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工作,由市級領導同志牽頭掛帥,親自協調、帶頭落實,帶動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形成比實幹、賽實績的良好氛圍,推動重點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深入落實省委九大改革攻堅行動,設立9個工作專班,有序推進各項改革任務。在全省率先鋪開並全面完成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全市11家開發區、功能區全部實行「黨工委(管委會)+公司」新體制。各開發區、功能區以新的體制運行後,「幹多幹少不一樣」,幹部職工積極性明顯提升。
2020年6月,東華大學與康平納集團牽頭共建的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正式落戶泰安,這是我國在印染領域唯一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11月,潤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氨基葡萄糖生物製造技術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榮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12月,石橫特鋼特種用鋼產能置換一期項目竣工投產,全省首個鋼鐵數字工廠在泰安揚帆起航。這一年,泰安成為全國首批22個「科創中國」試點單位之一。泰安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綠色工廠數量均居全省首位。
越是非常之時,越要咬定目標不鬆勁,勇做新時代奮鬥者。
「十三五」以來,泰安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面動員,紮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全市71578戶14543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354個省級貧困村、251個市級貧困村摘帽退出。
2020年,泰安聚焦群眾期盼、社會關注的難事實事,全力打通交通「主動脈」,暢通城市「微循環」,共打通城市「斷頭路」11條,擂鼓石大街中段、財源大街西段、迎勝路南延工程先後通車。在鄉村,全市2785個行政村完成道路「三通」建設,鋪築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濟泰高速、董梁高速新寧段、董梁高速寧梁段、青蘭高速萊泰段改擴建工程相繼通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到2020年底泰安境內高速公路總通車裡程達到470公裡,實現了「縣縣通高速」。
住房問題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住有所居」承擔著人民群眾對住房的期待。泰安市委、市政府刀刃向內解決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堅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原則,創新「流程再造」,採取「容缺受理」,通過專班集中會審,打通了小區辦證的障礙。此項工作惠及7.5萬戶家庭近23萬人,解開了百姓「心結」,贏得了群眾「點讚」。
如今,泰安的環境越來越好,文旅設施日益齊全,宜居宜遊的城市底色魅力綻放。2020年,泰安增添了兩處網紅打卡地——西湖景區、泰安老街。遊客下山後,暢遊泰山西湖,盡享視覺盛宴;漫步泰安老街,感受人間煙火味。虎山公園、紅門廣場升級後全新亮相,泰山冰雪文體中心開門迎客,成為市民遊客休閒旅遊的好去處。泰山引水上山、汙水下山工程竣工,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困擾泰山用水難、排汙難等問題,實現了「清水上得來、汙水下得去」。
2020年11月20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泰安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在此次全國文明城市評選中,泰安市以全國第8名的優異成績入選。在縣級市和縣評選中,新泰市、肥城市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20年12月31日,泰安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強調,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泰安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徵程的關鍵一年。泰安將聚焦「七個走在前列」,打造「五個名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向「取得突破」邁進,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難中保穩定、難中求突破,越是艱險越向前。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泰安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硬仗。2020年,主要經濟指標由負轉正,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經濟發展逆勢上揚,令人振奮。
2020年1月26日,泰安市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緊急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全力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單位聞令而動,全程參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總體戰、阻擊戰。
越是非常之時,越要穩住經濟基本盤,在穩中求進。
2020年3月20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級響應解除後,泰安召開的第一個大規模現場會議,就是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動員大會,把抓產業、抓工業、抓項目建設、抓大企業放在突出位置。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泰安相繼出臺《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十二條意見》《落實「六保」任務實施意見》等文件,全面梳理涉企政策204項,開發「泰安政企直通車」政策服務平臺,將政策主動精準推送到企業。
重大項目是帶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泰安出臺《關於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實行重點項目市級統籌「綠卡」制度,讓部門圍著項目轉、要素跟著「綠卡」走,提供超前、精準、高效、優質的服務。
泰安實行重點工作專班推進、重點項目領導包保等制度,先後對產業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管理、鄉村振興、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等工作,由市級領導同志牽頭掛帥,親自協調、帶頭落實,帶動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形成比實幹、賽實績的良好氛圍,推動重點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深入落實省委九大改革攻堅行動,設立9個工作專班,有序推進各項改革任務。在全省率先鋪開並全面完成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全市11家開發區、功能區全部實行「黨工委(管委會)+公司」新體制。各開發區、功能區以新的體制運行後,「幹多幹少不一樣」,幹部職工積極性明顯提升。
2020年6月,東華大學與康平納集團牽頭共建的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正式落戶泰安,這是我國在印染領域唯一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11月,潤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氨基葡萄糖生物製造技術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榮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12月,石橫特鋼特種用鋼產能置換一期項目竣工投產,全省首個鋼鐵數字工廠在泰安揚帆起航。這一年,泰安成為全國首批22個「科創中國」試點單位之一。泰安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綠色工廠數量均居全省首位。
越是非常之時,越要咬定目標不鬆勁,勇做新時代奮鬥者。
「十三五」以來,泰安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面動員,紮實推進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全市71578戶14543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354個省級貧困村、251個市級貧困村摘帽退出。
2020年,泰安聚焦群眾期盼、社會關注的難事實事,全力打通交通「主動脈」,暢通城市「微循環」,共打通城市「斷頭路」11條,擂鼓石大街中段、財源大街西段、迎勝路南延工程先後通車。在鄉村,全市2785個行政村完成道路「三通」建設,鋪築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濟泰高速、董梁高速新寧段、董梁高速寧梁段、青蘭高速萊泰段改擴建工程相繼通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到2020年底泰安境內高速公路總通車裡程達到470公裡,實現了「縣縣通高速」。
住房問題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住有所居」承擔著人民群眾對住房的期待。泰安市委、市政府刀刃向內解決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堅持「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原則,創新「流程再造」,採取「容缺受理」,通過專班集中會審,打通了小區辦證的障礙。此項工作惠及7.5萬戶家庭近23萬人,解開了百姓「心結」,贏得了群眾「點讚」。
如今,泰安的環境越來越好,文旅設施日益齊全,宜居宜遊的城市底色魅力綻放。2020年,泰安增添了兩處網紅打卡地——西湖景區、泰安老街。遊客下山後,暢遊泰山西湖,盡享視覺盛宴;漫步泰安老街,感受人間煙火味。虎山公園、紅門廣場升級後全新亮相,泰山冰雪文體中心開門迎客,成為市民遊客休閒旅遊的好去處。泰山引水上山、汙水下山工程竣工,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困擾泰山用水難、排汙難等問題,實現了「清水上得來、汙水下得去」。
2020年11月20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泰安市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在此次全國文明城市評選中,泰安市以全國第8名的優異成績入選。在縣級市和縣評選中,新泰市、肥城市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20年12月31日,泰安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強調,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泰安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徵程的關鍵一年。泰安將聚焦「七個走在前列」,打造「五個名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向「取得突破」邁進,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