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動能轉換,青島市金融業主要指標屢創新高

2020-12-19 青島頻道

  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祁琳 實習記者 徐睿)青島「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四場新聞發布會在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由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錦玲;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中心支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張朝暉;青島銀保監局黨委委員、二級巡視員徐強;青島證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萬景初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問題。

  「十三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金融系統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聚焦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引領,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持續提升,金融業主要指標屢創新高。

  金融業貢獻穩步提升

  金融業支柱地位確立鞏固,全市金融業增加值由2015年的588.3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754.3億元,年均增速為9.74%,高於GDP年均增速2.26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雖受疫情影響,金融業增加值仍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實現金融業增加值627.8億元,同比增長8.5%,高於GDP增速6.3個百分點,增速居國民經濟十大行業之首;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由2015年的6.3%提高至7.2%。2019年實現稅收156.3億元,較2015年增加29億元,7家金融機構進入地方納稅50強;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業實現稅收131億元,同比增長13.2%。

  存貸款規模持續增長

  「十三五」以來,每年貸款投放規模均在千億元以上,存貸款年均增速分別為8.56%和11.58%。今年前10個月,本外幣存貸款增量分別達到2535.5億元2802.1億元,是去年全年增量的1.4倍,創歷史新高。青島成為山東省首個存貸款餘額均突破兩萬億元的城市,10月末貸款增速達到15.9%,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新增信貸資金加速投放,為全市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保費收入規模穩步提高

  2019年實現保費收入486.9億元,同比增長10.8%,是2015年(244.1億元)的兩倍,年均保費增速達到19.48%。保費規模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居第2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9位。累計賠付支出由2015年的88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143.6億元,為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保險深度、保險密度分別由2015年的2.6%、2683元/人提升至2019年的4.1%、5125元/人,老百姓的保險意識逐步提升。今年1-10月,全市實現保費收入442億元,在5個計劃單列市中居第2位。

  企業上市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

  「十三五」以來,企業上市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每年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5家以上,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2018年全省證監會發審的6家企業均來自青島市,2019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達到9家,上市公司境內市值增長近70%,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增幅排名第一。今年以來,全市過會及上市公司總數達到65家,居全省首位;新增過會及上市公司14家,佔青島市前三十年境內上市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上市後備資源充足,8家企業在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待審,17家企業在青島證監局輔導。開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舉辦公益培訓近百場,參訓過萬人。組織「青島企業家上海資本市場行」,服務企業精準對接資本市場。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合作設立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評價增信指數體系,提升科創板上市審核效率,推動更多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

  國內外優質金融資源加快聚集

  「十三五」期間,具有示範意義的機構加速聚集。全國首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公司成功落地。青島意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獲批基金銷售業務牌照,成為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擴大開放舉措以來,首家獲批的外資商業銀行全資控股的基金銷售機構。全國銀行業首批資產託管中心、首家由產業發起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首家市級資產管理公司等具有示範意義的專業財富管理機構相繼在青島設立。今年以來,興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中國證監會業務許可牌照,填補了我省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空白;青銀理財開業運營,青島理財行業開啟雙子星時代;山東港信期貨獲中國證監會正式批覆,是27年來全國期貨行業重新開閘設立的第一家期貨公司,青島法人期貨公司實現零的突破;廣發銀行青島分行、平安銀行汽車消費金融中心等獲批籌建,全市金融業態更加完善。

  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建設全面起勢

  2019年,我們舉辦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實施國內創投風投行業體系全、力度大的「青島創投風投十條」,發布全球創投風投行業年度白皮書,著力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今年我們克服疫情影響,創新舉辦創投風投網絡大會,9.7萬餘名嘉賓註冊、千餘創投風投機構參會,會上簽約項目30個,大會的籌備做法被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進行推廣,青島在創投風投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10月末,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超千億,基金管理人338家、管理基金804隻,同比分別增長33.1%和56.1%,增速均居全國首位。發揮創投風投機構的平臺作用,促進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推動資本與產業深度融合。去年以來,通過創投風投機構引進奇瑞汽車、聚能晶源等高端新興產業項目近百個。資本活水源源不斷流入,新興產業節節躥高,資本反哺產業,推動產業迭代升級,青島走出一條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高質量融合發展的路子。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持續發力

  「十三五」期間,組織開展「行長走千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銀企對接專項行動」「金融助推15個攻勢項目發布與對接會」等金企對接活動,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融資支持力度。印發《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實施方案》《青島市金融支持上合示範區發展的指導意見》,強化對重大戰略實施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創新推出「金企通」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搭建起信息化、綜合化金企對接渠道,實施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17條措施,出臺金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促進全市供應鏈金融發展等領域專項政策,大力推動金融機構做好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工作。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引導轄區內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10月末,全市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349億元,增速達到31.8%,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6.5個百分點,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9個百分點。組建189支金融輔導隊,為2144戶企業發放貸款585.7億元。保險服務保障經濟社會作用不斷增強,出臺《青島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2017-2020年)》,擴大種植業險種覆蓋範圍,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實行以獎代補,對農業、農民的保障力度進一步增強。

  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加快國家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城市建設,積極拓展基於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技術的普惠金融服務。培育和引進金融科技市場主體,推動聚量集團等項目籤約。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獲批,30餘家銀行上線開展「企業信用信息授權查證」「出口應收帳款融資」「服務貿易稅務備案電子化」等應用場景試點業務。聯合相關部門打出政策「組合拳」,制定50餘項政策精準支持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建設,營造產業數字金融良好生態。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加快新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位化的「資金鍊」,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市場主體,為百姓生活提供更美好的金融體驗。

  金融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密集舉辦青島·中國財富論壇、金家嶺財富管理論壇等活動,青島成為國內財富管理專業化論壇以及研討活動最為密集的城市,營造了濃厚的財富管理發展氛圍。以財富管理試驗區為改革創新共贏平臺,積極面向境內外開展交流活動,與3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財富管理合作關係,與倫敦金融城、盧森堡、新加坡、韓國等境外區域在機構落戶、業務創新和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出臺《青島市金融業加快對外開放實施方案(2018-2022年)》,拓展對外招商合作,聚集國際優質金融資源。圍繞「財富青島」城市品牌建設,積極搭建各類宣傳推廣平臺,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金融風險防範化解紮實有效

  強化底線思維,將改革創新與風險防範統籌考慮,堅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區域金融市場穩健運行。編制《青島市重大金融風險防控應急預案》,動態完善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全力做好金融風險監測預警,推動設立金融審判庭和國際金融仲裁院,在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打擊金融違法犯罪行為、完善財富管理法律保障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出臺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實施意見,開通青島金融安全衛士公眾號,向市民廣泛宣傳普及防範金融風險知識,將防範非法集資工作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調動各方合力,多措並舉、綜合施策、主動作為,銀行業不良貸款持續壓降,青島在推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了金融形勢總體穩定。

  當前,青島金融業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結合青島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借鑑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經驗,我們考慮提出青島金融業發展的三個鮮明方向,要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和未來金融科技中心。

  一是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鞏固創投風投發展良好勢頭,辦好青島·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擴大平臺效應,引導帶動一批優質股權投資機構、創業團隊和項目來青,營造成全創新創造創意、「搞活一座城」的良好氛圍。發揮科創母基金撬動社會資本作用,支持原始創新和高科技項目成果轉化,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資本服務體系。加強青島資本市場服務基地、赴港上市服務中心等平臺建設,提供精準高效專業的上市服務,增強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意識和能力。用好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評價增信指數體系,推動更多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擴大直接融資規模,開創青島資本市場發展新局面。

  二是建設國際財富管理中心。藉助財富管理試驗區平臺,進一步爭取政策,優化發展環境,推動金融業資源聚集和對外開放。爭取引進更多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資產託管中心等優質資源,打造專業財富管理產業集群。持續拓展與倫敦、新加坡等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合作,積極引進境外優質金融資源。繼續辦好青島·中國財富論壇,加強宣傳推介,持續打造「財富青島」城市品牌,提高「財富青島」在境內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三是建設未來金融科技中心。持續推進國家金融科技試點城市建設。吸引國內外金融公司在青設立科技賦能平臺、金融科技事業部和金融科技公司。引導金融機構進行數位化轉型,綜合運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質效。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引導金融機構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提供數字金融服務。推動金融科技企業與工業網際網路綜合平臺及行業子平臺合作,實現金融與工業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發展。

  面向未來,我們對青島現代金融產業的加速崛起充滿信心。今後五年,金融業發展前景廣闊。我們將抓住青島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以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力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和未來金融科技中心,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注入新的資本力量!

相關焦點

  • 實現跨越發展 「十三五」青島金融業指標屢創新高
    青島新聞網12月16日訊(記者 黃曉)今天下午,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青島金融系統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金融業主要指標屢創新高。此外,為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全市金融業「雙招雙引」,青島出臺了《青島市促進金融業社會化專業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實施指引》,對促成金融項目落戶的引薦人最高給予500萬元的獎勵。
  • 青島市人大代表劉佳音:搶佔5G智慧農業先機,推動農業新舊動能轉換
    青島市人大代表劉佳音  大眾網青島·海報新聞1月20日訊(記者 王熠)19日,青島市人民代表大會十六屆三次會議召開,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劉佳音建議,青島市應大力支持農業人工智慧和農業晶片的研發和立項,推動農業物聯網的發展,搶佔智慧農業發展的先機,推動農業領域的新舊動能轉換。
  • 高新區: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引擎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高新區聊城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2018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聊城市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重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大力培育新動能,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工作
  • 常修澤:關於新舊動能轉換的問題研究
    首先,應從全球和全國的時代高度把握中國為什麼必須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把握新舊動能轉換的意義和它的迫切性。  第一個背景,先說天下大勢,從全球把握新舊動能轉換戰略。  一定要從全球的發展,特別是人類面臨矛盾和科技革命大勢,從時代演變的方向來把握新舊動能轉換戰略。
  •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促進條例(草案)
    第一條 為了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促進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批覆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 山東溫和酒業新舊動能轉換 用創新成就新未來
    中新網3月12日電 「新舊動能轉換,是經濟比重的轉換,更是新舊思想的轉換」。新春伊始,新舊動能轉換建設已然在溫和酒業貫徹的風生潮起,「引資金、引人才、引技術、促進更快更好地科學發展」,溫和酒業從釀造技術、資源整合、營銷策略等多個方面制定全新的發展戰略,開啟全方位轉型升級之路。
  • 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 山東濟南亮出成績單
    據濟南市發展改革委消息,國務院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以來,濟南市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動省會城市發展的長期戰略,以創新為根本驅動,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構建新動能主導省會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呈現力度持續加大、舉措持續深化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謀新篇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濰坊報導作為國內第三大經濟體的山東,近年來正不斷吹響新舊動能轉換的號角。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同意設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
  • 演化增長視角下的新舊動能轉換
    原標題:演化增長視角下的新舊動能轉換   當前,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被視為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和實體經濟升級的重要途徑。根據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新舊動能轉換正在穩妥推進,經濟結構得到一定的優化和改善,我國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 2020年泰安主要經濟指標由負轉正,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
    2020年,主要經濟指標由負轉正,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經濟發展逆勢上揚,令人振奮。在全省率先鋪開並全面完成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全市11家開發區、功能區全部實行「黨工委(管委會)+公司」新體制。各開發區、功能區以新的體制運行後,「幹多幹少不一樣」,幹部職工積極性明顯提升。  2020年6月,東華大學與康平納集團牽頭共建的國家先進印染技術創新中心正式落戶泰安,這是我國在印染領域唯一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
  • 發揮學科人才優勢 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舊動能煥發生機 新...
    「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強勁引擎。」學校在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時,達成了共識。在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時,學校研發運用信息技術,加快新舊動能迭代更替,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礦業見長」的山東科技大學把信息技術率先運用到煤礦開採上。記者在「智慧礦山」研究團隊辦公室看到,研發人員正在討論「智慧礦山」系統平臺的開發方向。
  • 深化改革創新 臨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
    深化改革創新 聚焦服務保障臨沂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近年來,臨沂市按照「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的定位,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從做好頂層設計入手,突出重點、統籌謀劃,不斷優化完善政策服務體系
  • 4個績效評價等級25個評價指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有了管理...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31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今天從山東省財政廳網站獲悉,近日,山東省財政出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管理績效評價暫行辦法》,用以加強和規範省新舊動能轉換引導基金管理,提高基金運作效率,防範基金運營風險,切實增強基金對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牽引作用
  • 李鴻谷:動能轉換要在新舊之間找到平衡點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濰坊報導12月3日,由中國經營報社和山東省委宣傳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共同主辦,濰坊市委宣傳部協辦的「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就新舊動能轉換的經驗做法展開深入交流。
  • 濟南農商銀行:歷下管轄行三項舉措,支持新舊動能轉換
    原標題:濟南農商銀行:歷下管轄行三項舉措,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金融支持新舊動能轉換是深入貫徹落實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充分發揮金融促進經濟增長作用的具體行動,也是金融業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加快自身經營轉型和創新發展的內在要求。
  • 新舊動能如何加速轉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24日,國家發改委就培育壯大新動能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指出,今年以來,中國著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明顯加快。今年前7個月,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1.6%和8.6%。數字背後是一幅風起雲湧的壯闊圖景。
  •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中建國際投資(山東)有限公司亮出「成績單」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明明 青島報導  2017年以來,山東省委、省政府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為統領,明確提出發展新經濟的主攻方向、內涵和要求。2018年2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正式吹響了山東向高質量發展的進軍號。
  • 煙臺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
    煙臺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膠東在線12月8日訊(記者 鄔勇 賈楚航) 煙臺市政府新聞辦12月8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煙臺市「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之年。請介紹一下煙臺新舊動能轉換取得了哪些成效?煙臺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田序潤回答。
  • 古邵鎮:創新思想觀念 實施新舊動能轉換
    創新思想觀念,同步優化營商環境。2020年,古邵鎮黨委突出「實在、實幹、實績」的三實導向,營造風清氣正、擔當作為的高質量發展環境。設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踐行「一次辦好」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意識,當好企業和群眾的「店小二」「服務員」,不斷提升優化營商環境,叫響「早幹棗好 嶧幹能成」新名片。  推動要素集聚,培育特色主導產業。以企招商,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
  • 棗莊市婦聯調研新舊動能轉換巾幗科技創新企業
    棗莊市婦聯調研新舊動能轉換巾幗科技創新企業 2018-08-24 1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