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完成廣州人居住分布圖:中產階層聚居36街道

2020-12-16 東方網

原標題:中大教授完成廣州人居住分布圖:中產階層聚居36街道

  核心摘要:「2000~2010年,廣州人聚居區空間分布呈現郊區化發展的態勢,但仍以中心城區為主。這個群體的特徵很明顯:擁有大量的組織資源和文化資源,邊豔說:「這些地區是國家社會管理人員和知識分子為主的中產階層聚居區。

學者研究為城市空間發展、人口管理及規劃提供參考

  「2000~2010年,廣州人聚居區空間分布呈現郊區化發展的態勢,但仍以中心城區為主。高收入者大多集中在珠江沿岸城市中心區,呈帶狀及馬賽克式分布。」經過兩年研究,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周春山及博士邊豔完成了廣州人聚居區空間分布地圖。

  周春山解析,我國目前城市社會空間分異現象開始顯現,新的城市社會空間結構正在形成。「做這項研究,能為城市人口管理、城市規劃等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提供參考」。

  因此,他們同時還對城市貧困人口的空間分布做了對稱研究。

  周春山教授與邊豔博士生以廣州市街道辦事處(鎮)的範圍為研究單元,對廣州市的社會區分異做了研究。

  中產階層聚居36街道

  「廣州中產階層聚居空間分布主要集中在農林街、梅花村街、建設街、華樂街、黃花崗街、新港街、五山街等36個街道。」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博士邊豔在調查中發現,這些街道是機關事業單位、商務辦公樓、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密集地區。

  她介紹,這個結論並非憑空推測,而是採用人口普查等數據,以街道(鎮)為單位,經過一系列的複雜計算。「主要運用了因子生態分析法的計算方式。從數據中就可以顯示,這個聚居區內擁有大量的組織資源、經濟資源和文化資源,是權力、財富、聲望的高度混合」。

  所以,這個群體的特徵很明顯:擁有大量的組織資源和文化資源,邊豔說:「這些地區是國家社會管理人員和知識分子為主的中產階層聚居區。」

  根據分類劃分計算後,邊豔的研究發現:2000年~2010年,這十年間,廣州的中產階層聚居空間分布開始向郊區發展,但目前,仍以中心城區為主。

  「老城區出現中產階層化現象,並且集中在『交通和商業網點』周圍。」邊豔說,這與西方國家中產階層聚居區並不相同。「在西方,中等收入階層大多趨向於高速延伸的環境良好的郊區,而廣州並沒有出現絕對郊區化的趨勢,高收入中產階層主要聚居在珠江沿岸城市中心區。」

  私營企業主多住老城區

  與中產階層聚居區相對應的是,普通服務業階層聚居區則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區的華洲街、官洲街、登峰街以及近郊區的南沙街、小谷圍街、石井街等15個街道。「這個群體大多是擁有中等教育水平,主要從事普通服務業」。

  邊豔分析道:事實上,與普通服務業階層經濟資源、文化資源和組織資源相比,農業勞動階層,其聚居區空間分布主要集中在近遠郊區。「聚居區內多以上世紀70年代住房為主,初等教育水平,失業人口比重高,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

  「廣州還有一些傳統的個體私營企業主階層的聚居區」。邊豔指出:這個群體很有特點,主要是私營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他們積累了大量經濟財富,卻擁有少量文化資源。從空間分布來看,「這個群體主要集中在24個街道,其中16個街道集中分布在老城區,如沙面街、嶺南街、華林街、多寶街等,而這些街道大多是廣州的舊CBD。」

  中產階層主導城市空間結構

  談及對廣州中產階層研究的目的,周春山認為,中產階層在城市社會的空間結構中起著主導作用,他們的消費傾向、生活價值取向與其他階層不同,他們對城市社會結構、經濟結構、生態環境的影響,必然會對城市規劃和社會理念產生重大作用。

  「比如政府在做城市發展規劃、住房規劃等社會經濟發展專項規劃時,都會參考這些研究。」周春山說,曾經有一個房地產項目,房地產商在做規劃時,就找到他仔細詢問了此類研究。

  「廣州的社會結構仍是『金字塔』狀的。」所以,在他看來:廣州的中產階層一定不是大多數,而是相對小眾,偏向高端的人群。「這部分人在全國的比例可能只有10%~20%。」

  究竟哪個人群是中產階層?這個問題正好戳中了他們研究的「痛處」和「難處」。「我國對中產階層沒有統一的劃分標準,這就是其中之一。」周春山說道:「此外,國民收入統計不完善,很多灰色收入無法記錄。」

  「中產階層並不等同於中等收入者,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上的概念。還包括地位聲望、職業狀況、教育程度、社會交往、消費方式等多個方面的考量。」周春山說。

  由此,他們對中產階層進行了多緯度的描述:「2010年廣州市中產階層的界限應該是人均年收入達到17萬元以上,中產階層家庭年收入總額達到51萬元以上。教育層次為大學本科以上,職業主要是國家機關管理者(含一般公務員)、企事業管理者、專業技術人員(高級知識分子)和部分的商業服務人員。」

  20年前開始概念起步

  事實上,周春山的這項研究起始於上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我做博士論文時就開始關注的研究。」周春山笑道,「那時候總是跑到街道辦、居委會搜集材料,結下了深厚的淵源。」現在,他的學生又接下了這一「棒」。

  對廣州社會空間結構的分析一直持續到周春山的教學階段,在2006年,他發表在《地理學報》的論文中,就分析到,我國的社會區分異的主要成因並不主要是社會地位,也不是種族,而是政府對城市的管理和城市規劃等調控機制,以及轉型期的經濟改革、住房體制、戶籍制度等等。

  當時,他就提出,中國城市的社會區總體上分為四個部分:城市中心為老城區,老城區外圍為工薪階層居住區和中產階層居住區,再外圍為近郊居民居住區和外地人口集中區,最外圍為遠郊農民居住區。「現在,就是把研究細化到廣州市區」。

  周春山介紹,現有的以街道辦事處(鎮)為基本單位來進行社會研究,顯得地域單元有點大,研究結果只能反映出廣州市社會區的大致情況。接下來,他們以街道下的居委會為單位(一個街道可能有20多個居委會)做更小範圍的研究,希望得出更深入的中產階層分布情況。

  「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關注中產階層,已經走在研究的前沿。」周春山介紹,我國中產階層概念提出得比較晚,上世紀90年代基本上還在起步階段。「差不多從『十六大』報告正式提出『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政策提出後,才開始破冰。」

  為何研究?

  為提升中心城區價值

  周春山回顧,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對中產階層的研究才開始「破局」,並轉入主流研究。

  「大家都開始關注社會階層、社區階層化等與城市發展密切的城市社會問題」,周春山說,與此同時,也開始研究城市貧困問題。

  「正是國外對中產階級對研究給了我們巨大的啟示。」周春山感嘆。西方對中產階層的研究,正是基於對實際問題的解決。

  在上世紀20年代,西方學者提出隨著城市中心外來人口持續增加,人口壓力增大,造成城市中心區住房緊張,建築密度增大,居住環境惡劣。因此低收入新住戶開始融合入較高級居住區。

  這種現象在倫敦、巴黎、紐約等世界上所有發達城市都已經出現。大量的中產階級遷至郊外,造成城市中心區原有生產用地和生產用房使用率降低。

  「當時為了提升中心區的競爭力,政府採取措施刺激城市中心區更新與重建,一些富裕的中產階層開始購買中心區貧民住宅進行改造。」周春山說,借鑑西方的經驗,我們做研究可以更好地做到「以人為本」,滿足各個階層的需求,避免重蹈覆轍。

  來源: 廣州日報網絡版 作者: 杜安娜 編輯: 張偉雄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福布斯定義中國中產階層:年收入1至6萬美元
    因此文章認為,在中國年收入在1萬到6萬美元,都可能當上中產,但衡量中產階層永恆不變的標準是,能不能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進行自由支配消費。誤區二:職業[藍領沒有中產?]各行各業都有中產階層除了以收入為衡量標準外,文章還質疑了南京大學周曉虹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中產階級的職業定義——管理和技術行業的專業人士、企業家、私營企業主和公務員。文章稱,與美國不同,中國中產階級集中在大城市,相對西方中產階級更年輕。在一定程度上,中產階級是一個西方概念,中國人對其存在誤讀。
  • 上海蟻族居住地調查:聚居在大學生求職公寓
    一年前的暑假,上海大學曾組織並完成了「大學生蟻族調查報告」,探討大學生能力培養方向及「蟻族」聚居地的合理規劃問題。在這份提供給《瞭望東方周刊》的報告中,「蟻族」被定義為「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
  • 算一算:你是中產階層嗎?
    本文選擇居住地城市核心區配套設施完善,達到標準住宅面積,房齡不超過5年,中等檔次偏上的住宅確定為標準住宅,作為社會大眾的追求目標,並以此為基準,僅考察維持家庭(或個人)社會價值、社會地位和社會聲望的收入和物質基礎,以社會階層指數形式,將社會劃分為超貧階層、貧產階層、中產階層和富裕階層四大基本階層,十四個社會階層,其中超貧階層劃分為暗黑階層、赤貧階層、極貧階層三個階層,貧產階層劃分為下貧產階層
  • 我所親眼目睹的中國階層分化:富裕階層、中產階層、平民階層子女...
    於是小創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是,捧著金碗吃飯的富裕階層,捧著銅碗吃飯的中產階層和捧著瓷碗吃飯的平民階層,究竟是如何在起跑線就被拉開距離的。或者換句當下更流行的說法,平民階層子女、中產階層子女、富裕階層子女,是如何輸贏在子宮的。另外,當下媒體熱議的話題還有一個焦點:平民階層、中產階層、富裕階層究竟該以怎樣的標準劃分?
  • 中產階層的標準是什麼?張維為說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對於中產階層的認定標準,就算是其中之一。我們很多人,經常嘴上調侃:「我哪裡算得上中產階層?」但其實我們內心對於自己是否屬於中產階層,是非常在乎的,至少我就是如此。因為這關乎一個人對於自己人生的評價,以及別人對他的認同和肯定。畢竟,人處在這個社會中,難免偶爾會思考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位置。
  • 你算得上中產階層嗎
    在中國,一個合格的中產階層,應該擁有什麼級別的財富積累和生活水平?人人心中都有一套主觀標準:從隨意採購高檔海鮮水果,到有車有房有優質學區,各種大城市生活側面均可充當某個年齡段的中產標尺,也因此紛紛淪為焦慮重災區。
  • 智庫報告|金磚國家中產階層發展概況和困境
    李春玲根據金磚國家的轉型特徵,使用職業指標定義中產階層並進行比較。  巴西和中國的中產上層指的是「新中產」,包括專業人士和經理階層;中產中層指的是「老中產」,包括小業主和自僱階層;中產下層指的是「邊緣中產階層」(常規非體力僱員)。
  • 陸學藝:中產階層是職業概念 不能以錢來劃分
    嘉賓簡介:陸學藝,著名社會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主要觀點:中產階層是一個職業概念,而非收入。副教授月收入2000,欠一屁股債,還是中產。開計程車的人,不管收入多少,都不是中產。
  • 如何界定「中產階層」的標準
    當前,學界關於中產的提法眾說紛紜,如中間層、中產階層、中產階級、中等收入階層、中等收入群體等等,尚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稱謂(以下統稱「中產階層」)。之所以造成這一現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劃分標準及其依據各有不同。
  • 中國中產階層十年後達4億(圖)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最新發布報告稱,在未來十年,中國中產階層及富裕消費者數量將從1.5億增長到4億以上,其中三分之二將居住在小城市。報告還發現,大城市的中產階層消費者與小城市的中產階層消費者之間存在顯著差別,小城市的中產階層及富裕消費者更願意增加消費支出並進行消費升級。這份名為《小城市大收穫:把握中國快速增長的新機遇》的報告指出,未來十年,中國中產階層及富裕消費者群體將新增2.7億消費者,這與目前美國同類消費者的數量相當。這裡中產階層及富裕消費者的定義是扣除稅收和通脹因素後家庭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
  • 如何定義中產階層?2020年中產階層有望達4億人
    不久前,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給所謂的「高收入群體」帶來不小的恐慌,並引發「中產階層」的集體吐槽。儘管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微博)專家對此進行了闢謠,但是由此引發的話題仍持續發酵。
  • 社科院學者稱2020年中國人三分之一是「中產」階層
    為了解正在不斷壯大的中國中產階層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環球》雜誌記者專訪了陸學藝教授。《環球》:中產階層這個概念在中國的演變可謂百轉千回。在您看來,中國中產階層是如何定義的,是否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界定標準?陸學藝:由於歷史原因,過去我們的「中產階級」曾被簡單地歸為資產階級。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產階層」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如果僅從收入的角度來測量中產階層,得到的就是「中等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清華大學李強教授新著《當代中國社會分層》一書的重要研究對象。中等收入群體在社會學裡屬於「中產階層」研究的範疇,李強教授從事中產階層的研究已40餘年,為這一領域貢獻了許多影響深遠的學術作品,這本著作是李強教授在社會分層和中等收入群體研究領域的集大成之作。該書於2019年底由三聯書店出版,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學術圈及社會各界的巨大反響。
  • 上海中產階層佔上海人口12% 年收入10萬元
    上海中產階層佔上海人口     專家普遍認為,上海人心目中的所謂「中產階層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曾主辦過上海中產階層生活方式研討會,試圖從社會經濟學角度賦予這個階層一個清晰的定義。     據研討會上提出的看法,上海的中產階層人數保守估計不下百萬,這樣一個消費群體,正從生活習慣、消費模式、審美趣味等方面跟白領階層進行著置換。
  • 耶魯大學教授分析:中產階層很難贏富人?窮人很難翻身?
    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Daniel Markovits發現,自己所教的學生,大多數來自精英家庭和頂尖大學,包括自己在內,所擁有的優越的經濟條件和地位,都受益於「精英制度」。在新出版的《精英制度陷阱》一書中Daniel表示,這樣的制度本身,既把普通孩子拒絕於精英圈之外,也讓新貴階層被迫加入嚴酷的終生競賽,沒有人是真正的贏家。
  • MBA觀點|張翼:中國社會階層是流動的,中產階層焦慮的根源在哪裡?
    下層社會的向上發展,又支持中國社會新生成了一個龐大的中產階層,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社會轉型與結構再造過程——這個過程也可以解釋為是階層再造和階層再結構化過程。中國社會的穩定發展使這個結構再造工程創造了無數發展機遇,也對社會成員的社會流動形成了基礎性支持。
  • 2020年中國中產階層或達4億人 哪些人算中產階層?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1月15日訊  不久前,一條因「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群體,要加稅」的新聞,給所謂的「高收入群體」帶來不小的恐慌,並引發「中產階層
  • 月薪多少才能算是中產階層?
    如果是按照世界銀行和胡潤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年收入12萬至50萬元(月薪1萬至4.1萬)以內都算是中產階層,年收入達到50萬以上算是高收入階層,而年收入達到600萬至一個億以上則屬於是富人或者富豪。顯然如果是按照胡潤的這個標準,中國的中產階層人群可以說相當稀少,也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 李實:中國有無中產階層 取決於用什麼方式劃分
    首頁>時評 李實:中國有無中產階層 取決於用什麼方式劃分 2010-08-05 17:43   來源:中國廣播網    【大 中 小】       嘉賓簡介:李實,北師大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國收入分配。
  • 全球中產財富分布圖 中國中產階級數量最多
    資料圖  全球中產財富總額排名前10位有哪些國家呢?全球家庭財富分布如何?  報告以美國作為基準國家,按當地擁有5萬—50萬美元的財富標準(按2015年年中的價格計算)來界定中產階層成年人。全球中產階層成年人的數目已由2000年的5.24億人增加1.4億(27%),至2015年的6.64億,相當於成年總人口的14%。  全球中產階層的財富自2000年以來,由44.4萬億美元增至80.7萬億美元,目前佔全球財富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