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說話,要個玩具算什麼,買!
路上碰到有趣的玩具,也會給孩子帶回去,看著他高興,心裡也是樂開花的。
沒過多久,家裡的各個角落裡就堆滿了玩具。
家裡玩具三角龍,翻鬥車
慢慢的發現,孩子的好奇心很難滿足,
玩具帶回家,新鮮兩三天,就沒興趣了,
只要路過有玩具的店,就黏住了:「我要這個....我要那個」,家裡玩具越來越多。
四個奧特曼
四個奧特曼都有不同的名字,什麼捷德奧特曼、賽羅奧特曼....反正都是很重要的奧特曼。
樓下的小朋友在一起玩,嘴裡都一樣喊著:「我是奧特曼,你是怪獸」,打來打去。
大人只有在旁邊笑:「都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
扔在角落很久沒有動過的玩具
曾經還和賣玩具的店長商量:能不能搞個玩具租賃?
店長笑了:不大可能,玩具壞了算誰的?
回去著那些缺胳膊少腿的玩具,確實是這樣。
還有,誰會讓自己的寶貝孩子玩別人玩過的玩具咯?
玩具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一扇窗,關掉肯定是不行,一直這麼買也不是好辦法。
缺胳膊斷腿的玩具很多
現在一個孩子的家庭很多,孩子除了下樓和小朋友玩,
回到家,孩子還會纏著大人一起玩。
大人經常會扮演怪獸的角色,和家裡的「奧特曼」對戰,要麼就陪著孩子看動畫片。
上了一天班的家長經常的感嘆:這娃精力怎麼這麼好!
讓孩子單獨看電視或者玩手機?更擔心:不說話將來孤僻的怎麼辦?
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是玩具
跟孩子玩奧特曼遊戲,看動畫片,家長很快就投降了,
不只是精力的問題,更多是這些遊戲太幼稚,被動陪孩子玩太累了。
家長的誤區,並不是只有買來的玩具才能讓孩子開心。
一根木頭,孩子也會玩上半天,對於孩子來說,這也是玩具。
孩子對於自己沒有接觸過的東西都是充滿興趣的,看著大人洗菜孩子也會跟著試試,
對於他來說,這也是玩。
看著大人洗菜孩子也會跟著試試,這也是玩
兩天前跟孩子為了買玩具的事情發生了爭執。
老故事重演:孩子看上了一個電飯鍋的玩具,非要買!
作為一個有經驗的老爸非常清楚的感覺到:這個玩具新鮮程度不會超過一天!
以此為理由拒絕,他自然又是哭得稀裡譁啦。
網上看到的,不知道是魔術還是實驗
回到家以後想起網上看到的一段視頻:裝滿水的塑膠袋用鉛筆捅了幾個洞卻不漏水。
自己也半信半疑,這是實驗還是魔術?
順手拿了買菜的塑膠袋,裝了半袋水,叫孩子找支鉛筆來:「你猜鉛筆插進去會不會漏水?」
孩子興奮得不得了:「我來,我來...」,結果試了兩次沒捅進去。
我讓他拎著袋子,親自操刀,捅進去了,果然沒漏水....
以後打算找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和孩子一起做,當然前提是安全,得仔細甄別。
跟電有關的不行,
跟火有關的不行,
玩玩水應該是可以的。
不知道這會不會是一個好辦法。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變被動為主動,帶著孩子玩比跟著孩子玩有意思。
如果你有更好的辦法,評論區見,當然曬曬孩子的玩具也挺有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