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電商不做直播帶貨等於白幹?大牌主播影響力已接近一線明星

2020-12-17 一等美貌王多魚

直播帶貨並不是這兩年才興起的。直播最早是以電視節目出現的,現在的直播帶貨也像極了曾經風靡一時的電視購物。2000年以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電視節目逐漸被網絡直播取代。最早的直播電商可以追溯到2016年,原本平臺是想以「直播+內容+電商」的形式來提高用戶粘性,將流量變現。隨著直播逐漸被大眾接受,直播的形式也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精細化,2018年開始,各大主播帶貨逐漸興起,到2019年達到高潮。尤其是以薇婭、李佳琪為首的主播,其帶貨的影響力絕不亞於一個一線明星。

我曾有幸親身體驗過,一個本不起眼的產品,經過主播一兩分鐘的體驗解說,上架幾十秒就被一搶而空!不得不承認,直播帶貨確實掀起了電商行業的新浪潮,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直言「2020不做直播不看直播,等於白過!」,但網絡直播帶貨,真的是未來電商行業的趨勢嗎?

自直播帶貨興起以來,有做得風生水起的人,當然也有直播頻頻翻車的情況,李佳琪不粘鍋翻車事件,薇婭直播間假貨、抄襲事件,包括很多一線明星直播首秀也是一樣頻頻翻車。網絡直播的初衷是,讓主播提前體驗試用,再把感受、心得分享給屏幕前的消費者,讓消費者在購買前了解商品的詳細情況,再選擇購買。

但隨著行業的興起,很多網紅產品誕生擾亂了市場,不斷有質量、假貨問題誕生,消費者也開始對直播的商品產生了懷疑,相比之下,很多人更願意看「打假」,更願意知道哪些產品不好,而不是一味地聽別人說哪些產品有多麼多麼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直播帶貨存在太多廣告營銷的性質,主觀意識太強,反而會影響消費者的判斷,很多消費者往往只聽信表面,買很多看似很好實際卻用不上的東西在家閒置,或者說買到手發現它實際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但並不是商品本身不好,而是主播們賦予了它太多的光環,讓消費者對它的期望太高。

每一次浪潮過後,總會歸於平靜,所以商品質量問題不解決,網絡直播勢必要走下坡路。

網絡直播帶貨影響的當然不單單是消費者,影響最大的還是商家。眾所周知商家找主播帶貨是需要坑位費的,這時候MCN公司的紅利就來了,他們只需要包裝一批「網紅」,根據粉絲數、ROI等給商家報價,一場直播的坑位費都可能幾十萬。等直播開始,MCN公司就開始操作了,購買大量人氣來充場面,刷單,營造火爆的氣息,讓商家以為賺大發了。然而幾天過後,逐漸開始退貨、退款,於是MCN公司既賺到了坑位費,還賺到了商品的佣金,簡直是好套路,最後吃虧的還是商家。

任何一個看似火爆的行業,都會存在你看不見的深水區。直播帶貨究竟能否長久,宇伯不敢去說,但對於商家來說,我只能建議做好品牌,把握好質量,不要過於依賴主播帶貨。網絡直播的趨勢究竟如何,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超300位明星6.18直播帶貨,動了誰的「蛋糕」?
    影視明星的加入會不會動了專業電商主播的「蛋糕」?行業監管又能否跟上電商直播高歌猛進的步伐呢?明星動了專業主播的「蛋糕」?「脫口秀只是意外,帶貨才是真愛。」2019年12月份舉行的「Sir電影第二屆文娛大會」帶貨分論壇上,脫口秀達人肖驍金句不斷。
  • 超拼網深度剖析:為什麼明星直播帶貨越做越差?
    電商直播帶貨需要什麼?為什麼明星直播帶貨越做越差?眾所周知,電商帶貨需要人、貨、場三個要素。人,即主播,了解產品的基礎上能說會道之外,有流量有粉絲則更好貨,選品如何選擇更符合你的粉絲,其次壓到什麼價格才有說服力,選的品牌怎樣,售後有沒有保證等,這是個問題。場,直播的場地場景如何,甚至直播的流量資源、前期宣傳造勢如何等。
  • 被錯估的」 明星直播」帶貨
    而在這過程中,看客們不應該過分錯估一樣東西的發展,更要觀全局看到其中的價值所在。 內容直播的興起已有些時日,近兩三年電商直播全面興起。2019年底預估電商直播遇冷的預言沒有成真,2020年初的疫情,線上渠道的不斷開發也將加速了直播的用戶和商家湧入。
  • 素人主播輕鬆斬獲20萬澳幣 護膚大牌EAORON成旅澳主播帶貨首選
    在直播電商成就薇婭、李佳琦等帶貨頂流造富神話的光環下,越來越多國外跨境電商從業者開始將眼光瞄準龐大的中國市場和火爆非常的中國直播平臺。中國作為澳大利亞旅遊的最大客源國,擁有非常多澳洲產品的忠實用戶,也催生了大批在澳跨境電商從業者。隨著疫情的發酵,許多中國消費者對於澳洲商品的需求仍然不減,在澳跨境電商從業者開始思考除了朋友圈能私域流量外,如果利用直播平臺對接更多市場需求。於是,近段時期以來,以留學生、代購為主體的眾多中小帶貨主播在各大直播平臺出現,並展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 店寶寶:明星直播帶貨,創新是第一生產力
    從直播環境搭建,到流程腳本設計,再到主播講品互動,可以看出胡海泉都是花了心思的。他將創新精神融入進去,試圖打造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直播。直播帶貨,更需要自己的特色風格2019年,從辛巴婚禮邀約明星帶貨開始,明星與直播帶貨的接觸點開始大幅增加。
  • 主播帶貨攪動佛山電商格局
    視頻直播、主播帶貨正在改變中國電商競爭格局。在剛剛過去的「雙11」,網紅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間吸引4315.36萬粉絲,薇婭的直播間有粉絲3683.5萬;而5天前的快手電商購物節,辛巴的單日直播銷售額突破4億元。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
  • 明星直播帶貨,得先學會這個公式
    從這個公式出發,會有些簡單的觀察結論可以得出:能成功帶貨的明星主播和網紅直播在某些關鍵方面有極高相似度,如:1、親民的感染力。不管是誰直播,影響力定位依靠親近和取悅粉絲、接地氣和具有親和力的內容,會讓粉絲即使只是在直播間看著明星(或主播)都會覺得很舒服。
  • 直播電商2020:主播網紅湧入杭州 想和帶貨女神薇婭一樣圓夢
    2020年,主持人夏煒煒逃離了原來那個朝九晚五的舒適圈,加入主播行列;新人大秦從四月份來到杭州,從對直播一無所知,到如今成為抖音直播品牌服務公司的合伙人;在抖音擁有100萬粉絲的「打工人」任海龍在猶豫了半年之後,終於辭掉了大連造船廠的工作,決定來杭州做一名帶貨主播;2020年,抖音頭部的MCN機構無憂傳媒旗下的三個頂流網紅:「大狼狗鄭建鵬&言真夫婦」
  • 明知故問 | 請明星直播帶貨到底是不是個坑?
    薇婭直播賣火箭以4000萬價格秒拍、「央視男團主播」帶貨3小時賣了5個億、新晉帶貨主播羅永浩首秀創下抖音最高帶貨紀錄……直播帶貨頻上熱搜,「買它買它買它」儼然成為當下的網絡熱詞。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電商直播市場規模達到769億元,2016至2019年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35.2%。
  • 新形勢下的直播電商:直播帶貨被管控,直播電商的機遇將會如何轉變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近10份監管文件出臺。針對當前汪涵、李雪琴、李佳琦、辛巴等大主播頻頻翻車事件,國家果斷出手,先是中消協率先發布了一則《「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列舉了明星直播圈粉惹,刷單售假頻「翻車」的案例。
  • 直播帶貨的魔幻2020
    從2015年12月試運行的淘寶直播首次提出「 主播直播賣貨 」的形式,到2019年直播電商「C位出道」,迎來爆發期,再到2020年新冠疫情使得線下消費受限,直播電商應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古言,喜迎人氣爆棚的春天。目前,我國已有超過8.1萬家直播相關企業。其中,年內新增直播相關企業超6.5萬家,是2019年全年新增數量的近10倍。
  • 直播帶貨+綜藝,主播們能否打破「5分鐘魔咒」?
    作者 | 夏曄婕(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編輯 | 董婧,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電商直播從2016年發展至今,已經歷四年的成長和積澱。人們常說電商主播風光,但據統計顯示,每場直播的觀眾人均駐留只有5分鐘,這便是始終圍繞著主播們的「5分鐘魔咒」。
  • 名人明星紛紛入局!數讀直播帶貨究竟有何魅力?
    一 數說直播電商行業 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總規模已達4338億元,預計到2020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達9610億,中國在線直播用戶規模將達到5.24億人,其中以明星名人為代表的KOL帶貨模式也將給消費者帶來更直觀的購物體驗
  • 電商營銷進入4.0時代 直播帶貨走紅背後企業願用虧損換流量
    長江商報記者陳妮希「現在的頂級主播比請明星還難。」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讓商家絞盡腦汁,如何在短時間內成為「銷量之王」,很多品牌寄望於「網紅直播帶貨」。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1000億元,同比增速近400%;81個直播間帶貨收入過億元,引無數企業「竟折腰」。
  • 吳曉波主持直播電商辯論會,帶你看透直播行業現狀
    薇婭、李佳琦拼命想出圈,想做綜藝,為什麼?就是想獲取更多的流量,主播的更高身份是明星。那麼流量明星已經在圈內,已經跨越這一步,所以流量明星帶貨,本身就是在做一件降維打擊的事。再者,流量本身就是帶貨效果的重要保障,有流量保障才有銷量希望。特別是增量市場變存量市場以後,已搶佔存量市場流量的明星,自帶流量下場,明顯具備更快的粉絲沉澱和更強的私域黏性,在未來必將更具優勢。
  • 讓直播不只帶貨 更「帶」品牌!京東直播汪峰專場牽手寶潔
    來源:金融界網站不只帶貨,更「帶」品牌,京東直播汪峰專場牽手寶潔深挖直播營銷潛力 2020年,電商直播火了!但在這場大潮中,京東直播「另闢蹊徑」,讓直播不只是帶貨,更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營銷場,讓眾人看到了直播熱背後的真正價值。 7月31日晚8點,獨家入駐京東直播,擔任「京東秒殺首席直播官」的汪峰將帶來第二場直播專場。這一次,京東直播花樣再翻新——與寶潔進行深度合作,打造品牌直播專場,共同探索「平臺+品牌+明星」的直播營銷之路。
  • [網際網路2020]直播火了又火:平臺主播都想追風口 帶貨只是路徑之一
    直播是個神奇的網際網路形態,既跌宕又夠幸運,2016年被捧上神壇,2018年因直播答題經歷速生速死,又在2020年受益於帶貨重回風口,要說直播是2020年網際網路最火的行業一點也不為過,火到普通用戶對「單場直播交易額屢破新高」「大佬明星親自下場帶貨」這類年初的重磅新聞審美疲勞。
  • 「明星帶貨」模式不創新則末路
    又一起明星直播帶貨翻車案例被曝光。蘇藍是一家直播代運營平臺的副總經理。從10月17日開始,她先後和蔣麗莎、楊坤、三江鍋、羅永浩等合作了多場直播,為某知名家電品牌的新品保溫杯帶貨。從蘇藍提供的一份統計看,公司為五場直播共計付出32萬5000元坑位費,實際銷售額還不到10萬元。
  • 帶貨主播的直播間,還能走出多少「完美日記」、「花西子」?
    深入了解發現,白小T這一品牌背後的公司——拇指衣櫥(浙江)服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至今只有4年左右的發展時間,這麼短的時間似乎也不足以讓白小T發展成為一個有很大知名度或影響力的服飾品牌。除了抱怨以外,這位業內人也從自己的這次的經歷中明顯感知到:「很多新的品牌正在通過直播帶貨打造自己的出圈之路,這種趨勢在完美日記上市後開始被加速。」
  • 直播帶貨「綜藝化」,主播們能否打破「5分鐘魔咒」?
    第3014期文化產業評論 電商直播從2016年發展至今,已經歷四年的成長和積澱。人們常說電商主播風光,但據統計顯示,每場直播的觀眾人均駐留只有5分鐘,這便是始終圍繞著主播們的「5分鐘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