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旗下的零售巨頭,平均每天入帳4億,阿里騰訊都爭搶其股份

2021-01-07 騰訊網

一旦蘇寧的轉型在未來成功,該公司可能會超過阿里巴巴,成為中國新的零售巨頭。事實上,近年來,包括大潤發、永輝集團等在內的本土零售企業在國內市場發展良好。目前,他們正在擴大各自的零售規模。但也有一家規模一樣很強大的零售企業,在國內零售業一直是尤為低調。而這家企業就是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屈臣氏。

肯定有很多的女生都喜歡到屈臣氏買東西,但是同樣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其實屈臣氏是李嘉誠的資產,對於李嘉誠的印象,可能很多的人都知道李嘉誠最初是從房地產行業起步的,但是後來經過了多年的發展,這位傳奇億萬富翁的行業已擴展到能源、港口、電力、電信、基礎設施等行業。李嘉誠擁有大量的隱形資產,所以也有很多的人說,如果李嘉誠願意的話,他可能早就是世界首富了。

如今,李嘉誠旗下有著22家上市公司。而且還有無數其他未上市資產,但很少有人知道李嘉誠還有屈臣氏這個零售帝國。事實上,屈臣氏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最早的話可以追溯到1828年,當時是廣州的一家大藥房,後來搬到了香港。隨後,屈臣氏逐漸停止單純的藥品銷售,擴大業務範圍,逐漸成為了真正的零售百貨品牌。

1989年中國第一家屈臣氏在北京開業;2014年3月淡馬錫用440億向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黃)購入屈臣氏集團近25%股權。2015年和黃和長江實業業務合併。兩集團資產最終將分拆為兩間以開曼群島為註冊地的新公司,同年,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長和)與長江實業地產在港上市。長江和記、長江實業、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四大上市公司同屬於李嘉誠控制的長和系旗下。2018年3月,李嘉誠決定由長子李澤鉅作為其商業帝國的接班人。

屈臣氏作為長江和記旗下的國際零售及食品製造機構,在歐亞市場經營6000家店鋪,包括香港、中國內地、臺灣、澳門、泰國等;在中國內地430個城市擁有超過3000家店鋪和逾6000萬名會員,涉及商品包括保健產品、美容產品、香水、化妝品等業務。自成立以來,屈臣氏的發展順風順水。

實際上李嘉誠並不是直接盤下屈臣氏,而是通過收購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從而間接得到屈臣氏。當時和記黃埔是香港最大的上市企業之一,其業務遍布全球,從貨櫃碼頭經營商到零售行業都有它的產業。上世紀60年代,和記黃埔收購了屈臣氏。那時候和記黃埔的市值是長江集團的10倍之多,為了拓展自己的商業帝國,李嘉誠和合伙人購得和記黃埔將近一半的股份。

得益於李嘉誠的商業頭腦,屈臣氏接下來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30年前中國內地掀起了改革開放的浪潮,女性對於美容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這樣的機會李嘉誠當然不會錯過。在那一年,屈臣氏來到內地開了第一家門店。此後的30年時間裡,屈臣氏如春筍般在全國一二線城市中湧出,成為在內地擁有3600多家零售連鎖巨頭。

眾所周知最近幾年電商對於實體行業的衝擊很大,屈臣氏同樣不可避免。2015年屈臣氏營收出現下滑,不過這樣的態勢並沒有持續很久。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到店消費,屈臣氏將科技元素運用到門店當中,包括和網易以及小米等網際網路企業合作,退出相應的主題店。

根據2018年的業績顯示,屈臣氏去年實現銷售1689.91億港元,折合人民幣大概是1441億元,同比增長了8%,保持了平穩的增長。在李嘉誠所有的板塊中,屈臣氏不是最賺錢的項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屈臣氏是李嘉誠手中的一個王牌,在2018年的時候,屈臣氏開始和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都展開了不同種類的合作。

2019年3月21日屈臣氏的大股東淡馬錫放出拋售股份的信息至今,阿里巴巴、騰訊蠢蠢欲動,看上的無非就是屈臣氏的6500萬會員數據,有了這些數據,精準營銷再簡單不過了,還怕到時候自己的化妝品生意不好做?

相關焦點

  • 阿里和騰訊到底在爭什麼
    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在內的一個財團正考慮競購淡馬錫擬出售的屈臣氏股份。此次交易淡馬錫將通過出售所持屈臣氏約10%股份獲得大約30億美元資金。騰訊可能會聯手一些投資基金共同對屈臣氏的股份發起收購,而同樣表現出收購興趣的還有阿里巴巴。
  • 阿里、騰訊積極布局線下零售 將布局中小雜貨店?
    「但線下零售本身就已處於多家零售商混戰,加之電商巨頭對從線上電商到線下電商,對線下零售的理解無法一步到位,與線下零售商尋求合作便是推進其線下零售發展,深度發力線下零售的一個最好的辦法。」李燕川介紹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也表示,線下數據資源也是巨頭入局線下零售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線下數據更加真實,接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了解消費者周期性、規律性的購買行為。
  • ...的天空飄著兩片雲「T」和「A」 實體零售是投靠騰訊?還是依附...
    (歐尚零售)、潤泰集團宣布達成新零售戰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團將投入約224億港元(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股份。高鑫零售市佔率在目前國內零售行業中排名老大,旗下有歐尚、大潤發兩大品牌,在國內29個省市自治區運營446家大賣場,2016年度營收超過1000億元,但最終選擇了把自己交給線上巨頭。
  • 谷歌最新財報:平均每天入帳5個億,還是不及預期
    因為營收未達分析師此前預期,這一財報發布後,Alphabet股價在盤後跌超4%,市值削減400多億美元。平均每天入帳5億美元,仍不及分析師預期財報中顯示,Alphabet第四季度總營收為460.75億美元,相當於每天入帳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92.76億美元相比,增長了17%。
  • 阿里騰訊爭搶屈臣氏麥德隆 打的是什麼主意
    屈臣氏集團是香港長江和記有限公司旗下一個以保健及美容為主的一個品牌,是李嘉誠兒子李澤鉅的公司。它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經營超過12000間零售商店。截至2018年上半年,屈臣氏在內地開了3377家店鋪和逾6,400萬會員,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保健及美容產品零售連鎖店。
  • 280億增持!阿里控股高鑫零售,線下零售改造漸入佳境
    10月19日,阿里巴巴(09988.HK,下稱「阿里」)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已同意透過其子公司淘寶中國投資總計約280億港元(36億美元)向AuchanRetailInternationalS.A.及其附屬公司收購吉鑫控股70.94%股權,吉鑫控股持有高鑫零售約51%股權。交易完成後,阿里將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72%的股權。
  • 阿里騰訊看中屈臣氏什麼
    來源:北京商報在屈臣氏大規模轉型試水之際,3月20日,有消息稱,淡馬錫正考慮以30億美元出售屈臣氏的持股,騰訊及阿里可能會參與競購。對此,阿里、屈臣氏兩家公司均回應稱「對市場傳言不予置評」。分析認為,若屈臣氏獲取其中一家投資,可以拓寬其渠道,此外,無論阿里與騰訊是否真的參與了競購,兩大巨頭都為屈臣氏賺足了眼球。大佬「高頻」動作根據媒體報導,知情人士表示,騰訊在內的財團正考慮競購淡馬錫擬出售的屈臣氏股份。此外,由於尚未做出最終決定,所以潛在買家不一定會提出切實的報價。
  • 「資本力量」阿里增持高鑫零售,新零售大亂鬥大幕拉開?
    來源:財華網阿里巴巴終收入高鑫零售。昨日,阿里巴巴發布公告,宣布將通過子公司淘寶中國作價280億港元收購吉鑫控股公司70.94%的股權。收購完成後,阿里將直接和間接持有高鑫零售72%的股份,實際控制高鑫零售。高鑫零售將並表到阿里財務報表。
  • 4月投融觀察:巨頭企業持續擴大版圖 海外支付成阿里、騰訊新戰場
    騰訊在本月投資力度較大,共計投資10起,騰訊在零售領域的投資版圖逐漸擴大,對於小程序的扶持力度也逐日上升。4月2日,微盟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騰訊通過其子公司 THL H Limited 增持微盟集團9682萬股已發行普通股,加上此前 Tencent Mobility Limited 已持有的5866.5萬股,騰訊目前共計持有微盟1.55億股,持股比例7.73%,成為微盟第二大股東。
  • 阿里從百度和騰訊手中搶下餓了麼全部股份!
    「阿里從百度和騰訊手中,以現金收購了餓了麼的全部股份。」   涉及股票:阿里巴巴(BABA),百度(BIDU),騰訊(OTC:TCEHY)   一位內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已同意購買外賣創業公司餓了麼的全部股份,藉以其同城快運的服務來擴張和完善阿里自身「點對人」最後一段的快遞網絡布局。
  • 騰訊100億入股海瀾之家,打響服裝變革第一槍!
    騰訊和阿里的新零售大戰 這樁當下國內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公司與實體商業巨頭的聯姻,引發了整個零售業關注,但要是這事兒擱兩年前,說出來估計都沒人信!兩個巨頭都在不斷以新零售為核心通過收購和入股的方式進行圈地,可以說稍微有點規模的商超幾乎都被騰訊和阿里所控制。
  • 4年 735 億,阿里買成了中國最大的線下零售生意
    高鑫作為中國第一大線下零售商,股份賣給阿里的時候折價 25%高鑫所經營的大潤發和歐尚超市主要集中在華東區域,江浙滬皖魯的門店數量佔 50% 以上、門店營業面積超過 520 萬平方米。其開設的門店數量為 446 家,超過沃爾瑪中國的 439 家,為中國第一大線下零售商。
  • 阿里、騰訊都要收購的屈臣氏,究竟是塊怎樣的香餑餑?
    阿里、騰訊都要收購的屈臣氏,究竟是塊怎樣的香餑餑?阿里巴巴和騰訊集團同時看上了屈臣氏,作為國內的兩大科技巨頭同時「盯上」的獵物,屈臣氏究竟是一塊什麼樣的香餑餑?3月20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考慮出售屈臣氏10%持股,作價打算30億美元。目前參與競購的有阿里、騰訊等巨頭。有風聲透露,本月的屈臣氏管理層介紹會將會有潛在買家受邀參加。阿里、騰訊都看上了屈臣氏?
  • 電商巨頭線下零售版圖不斷擴大,大型超市後還將布局中小雜貨店?
    「但線下零售本身就已處於多家零售商混戰,加之電商巨頭對從線上電商到線下電商,對線下零售的理解無法一步到位,與線下零售商尋求合作便是推進其線下零售發展,深度發力線下零售的一個最好的辦法。」李燕川介紹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也表示,線下數據資源也是巨頭入局線下零售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其中,電商新零售為阿里的核心航道,卻又遭受了騰訊系裡京東、拼多多等的正面抗擊,因此,這一領域成為阿里對外投資的重中之重,從傳統商超轉型新零售的銀泰蘇寧,到賣家居建材的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其投資的這些公司,業務上都天然與阿里存在重疊及合作空間,且主要位於中國。
  • 阿里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給外國人「打工」不丟人,阿里巴巴和騰訊背後的大股東確實都是外國人,但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國際科技公司中,阿里和騰訊依然是國內偉大的科技企業。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持有阿里巴巴20%的股份;南非的米拉德控股集團,持有騰訊50%的股份。
  • 賺一個億,需要多久?騰訊7小時、阿里5小時,而它只需45分鐘!
    進入21世紀之後,國內眾多企業迅速崛起,立足於各行各業的頂尖,這些企業賺一個億並不是什麼難事,例如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這些國有企業利潤都非常高;此外,還有阿里、騰訊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得益於網際網路的春風,近年來發展迅速,賺得盆滿缽滿。那麼對於這些企業來說,賺一個億需要多久呢?
  • 10萬億阿里騰訊帝國:普天之下,莫非AT之土?
    人們每天打開的手機應用,或多或少都與AT有關,或者是AT旗下的業務,或者是AT投資的項目。定外賣的美團、砍一刀的拼多多是騰訊系,刷微博、逛淘寶是阿里系,哪怕是喝的喜茶、聽的網易雲音樂、租房用的貝殼,都有AT的影子。普天之下,莫非AT之土;率土之濱,莫非AT之臣。
  • 李嘉誠的資產都轉移去了哪裡
    以下是騰訊新聞整理的2013-2017年李嘉誠的撤出布局: 零售 2000年,李嘉誠旗下屈臣氏集團收購英國SaversHealth連鎖店,該公司在英國有超過480家店鋪。 2002年,屈臣氏收購英國保健美容零售商Superdrug,該公司是英國最大的兩家連鎖店之一,擁有超過800家門店。
  • 打造騰訊帝國:2017年馬化騰平均每月買10家公司
    例如:騰訊以 1.43 億美元戰略入股金山軟體旗下遊戲開發工作室「西山居」;戰略入股遊戲公司「掌趣科技」,投資 4.9 億人民幣受讓 2% 股份;向舊金山手遊開發商「Pocket Gems」投資 9000 萬美元,加上 2015 年騰訊向其投資的 6000 萬美元,騰訊總共持有 Pocket Gems 38% 的股份;收購英國遊戲開發商「Frontier Developments」9% 的股份,交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