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來的糖尿病,聊聊那些要命的飲食誤區

2020-12-23 血雨繁花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飲食可能比「天」還大,因為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病情的發展。因此,在糖尿病防治的「五駕馬車」裡,控制飲食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而在這之中卻存在很多我們可能忽視的誤區,對糖友們的血糖控制造成影響。

飯吃得越少,對病情控制越有利

很多人認為:「得了糖尿病就要控制飲食, 控制飲食就是嚴格限制食物尤其是主食的攝入量。」也就是說吃的越少越好, 於是很多患者由於不正確的飲食控制導致營養不足, 機體的抵抗力下降,且發生低血糖和各種的感染。同時人體飢餓時脂肪、蛋白質大量分解,會導致酮症酸中毒。

要正確看待「控制飲食」。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原則是: 適當地限制總的熱量攝入,同時保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的比例平衡。人在過度飢餓時,糖原分解及糖異生增加,會出現低血糖後反應性高血糖,導致血糖的波動,反而不利於血糖控制。

饅頭比米飯更易升高血糖

有些患者偶然發現吃饅頭後比吃米飯後測的血糖值高,因而就只吃米飯、不吃饅頭,甚至不吃所有麵食。

其實,麵粉、米飯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及其升高血糖的指數非常接近,大家感覺到升糖的差別,是因為看上去差不多的米飯和饅頭,原料的量差別很大,這是由於大米和麵粉吸水量不同。50克生米做出米飯有一大碗,同樣多的麵粉做成饅頭卻只有半個,你吃一個饅頭,血糖當然升高的快了。

膳食纖維對控制血糖有利,因此每天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有一種觀點認為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對於糖尿病患者有利,因此每日僅吃粗糧,不吃細糧,似乎不這樣做就難以控制好血糖。

粗糧含有較多膳食纖維,有一定延緩餐後血糖升高,降脂,通便的功效。然而,粗糧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加控制地超量攝取,可能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影響營養素的吸收,特別是鈣、鐵和維生素的吸收,長期如此就可能造成營養不良。

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明確粗糧並非「多多益善」。科學的做法是粗細搭配,一般的比例為粗糧1份加細糧3~4份。這樣既能發揮粗糧的功效,又避免粗糧進食過多產生不良反應。

肉類升糖太快 只吃素不吃葷

肉類含有較多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攝入減少,則會導致機體蛋白質不足,機體抵抗力降低,易發生感染; 而缺少肉類的食品,由於沒有脂肪的飽腹感,患者極易飢餓,這樣不易堅持飲食治療。

只要合理搭配,葷素都可以吃。即使患有糖尿病,也要保證每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的合理攝入,在肉類的選擇上推薦食用魚肉、雞肉等白色肉類,這類肉含有的脂肪量相對較少,更利於血糖水平的控制。

葷油不能吃,植物油多吃沒事

有些糖尿病患者認為,植物油中含有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比動物油要好,因此,只要不吃動物油,就不會有問題。

其實,雖然植物油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但無論動物油還是植物油都是脂肪,1克植物油和1克動物油產生的能量都是9千卡。如果不控制植物油,就容易造成每日總能量超標,使體重增加,甚至導致肥胖,並嚴重影響血糖。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日植物油用量不宜超過30克。對肥胖和血脂紊亂的糖尿病患者,更應將植物油限制在每日25克或20克以下。

水果太甜,不敢吃

調查發現,很多病人患糖尿病後對水果都不敢問津。但實際有些水果中含有豐富的鉻、錳等微量元素,機體缺錳會導致胰島B細胞合成和分泌胰島素減少,影響糖代謝;使胰腺易受氧自由基的損害,降低胰島素的活性,誘發糖尿病。另外水果中的果膠是可溶性食物纖維,具有降低餐後血糖的功效。

當患者血糖控制的比較理想、病情穩定( 不經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況) 時,可在兩餐之間加餐水果,但需要將水果的熱量計算在每日進食總熱量之內。但水果的含糖量和熱量不同,因此選擇水果時也應根據情況適量進食。

不甜就能隨便吃

其實引起血糖升高的是麵包、餅乾及無糖食品中的面和餡料,而不是甜味劑。所以口感不甜的食物也會升高血糖。

為了減少排尿,口渴不敢飲水

其實多尿並非體內水多,而是血糖高所致。避免多飲多尿關鍵是控制高血糖。少飲水血液濃縮易出現高滲,糖尿病人的食物宜忌中唯有水不限,應鼓勵多飲水。

多吃了食物,要加大口服降糖藥劑量

一些患者在感到飢餓時,常忍不住多吃飯。此時,他們可能自行加大原來的服藥劑量,誤認為多吃點降糖藥就可以把多吃的食物抵消。

事實上,這樣做會加重胰腺(島)的負擔,還可能引起低血糖及增加藥物毒性作用,加重病情。

走出飲食營養誤區,掌握糖尿病飲食原則,合理調配,糖尿病患者也能吃出健康,吃出美味!

相關焦點

  • 糖尿病的10個飲食誤區 你錯了幾個?
    2017年,我國糖尿病化死亡率為10.25%。在我家,我媽就是糖尿病,所以,平時對糖尿病也會比較重視。我發現,大家對糖尿病的飲食有非常多的誤解,比如認為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不能吃肉,只能吃素的;甜食更是一口都不能吃。這是不是真的?今天,我給大家總結了關於糖尿病和飲食的10大誤區。
  • 盤點關於糖尿病的10個飲食誤區
    2017年,我國糖尿病化死亡率為10.25%。在我家,我媽就是糖尿病,所以,平時對糖尿病也會比較重視。我發現,大家對糖尿病的飲食有非常多的誤解,比如認為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不能吃肉,只能吃素的;甜食更是一口都不能吃。是不是真的這樣恩?今天,我給大家總結了關於糖尿病和飲食的10大誤區。誤區一:糖尿病就是因為糖吃多了。
  • 盤點妊娠期糖尿病飲食調理的幾大誤區(上篇)
    妊娠期糖尿病在全球都有高發趨勢,通過飲食調理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整體管理的一個最基本的部分,又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有數據表明有大約85%以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通過單純的醫學營養治療即可將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但很多孕媽想法比較簡單,認為我少吃幾口,或者不吃主食,只吃水果蔬菜就能降糖,結果一味地減少熱量,反而出現了酮症。
  • 那些關於2型糖尿病流行的誤區,看看你中了幾個?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面對這些建議或者民間偏方,有時還真的是摸不著頭腦,有些還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直接全盤接受了,這顯然不符合我們對2型糖尿病的護理和治療的正確做法。 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盤點一下那些關於2型糖尿病的誤區,看看這些誤區中,你中了幾個呢?
  •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喝粥了?糖尿病的4個飲食誤區,需要多加留意
    糖尿病屬於一種代謝性疾病,也比較常見,治療起來不僅麻煩,還非常耗時間。患上糖尿病之後體內的血糖值就會偏高,想要穩住血糖,日常飲食不能馬虎。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對糖尿病的了解並不是很深,在飲食方面也會陷入一些誤區,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要及早糾正較好。
  • 糖尿病怕吃主食?了解升高血糖五個飲食誤區,讓餐後血糖平穩
    如果被診斷為糖尿病之後,就要進行一整套的治療方案了,除了醫生的用藥及打胰島素治療指導之外,日常的生活幹預也非常重要。 飲食幹預就是糖友們非常棘手的一個問題,而吃得少,吃得素一些,被很多人當作是飲食養生的一個方法。
  • 吃素到底可不可控制糖尿病?醫生說:飲食誤區,別踩雷!
    嚴格的控制飲食,一向以來都是預防以及治療疾病的基本方式之一。所以控制糖尿病的關鍵,就是要配合醫生們的建議,控制飲食。不過有許多的糖友們對於飲食過於重視了,由此會導致一些不正確的做法,最近有人越來越疑惑,因為網上與生活中,都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吃素也可能不健康」、「吃素三年得了脂肪肝」、「那些吃素的人後來都病了」……那麼,吃素對身體到底有沒有好處呢?
  • 吃出來的糖尿病,少吃主食可以嗎?4個飲食方法,控制血糖不反彈
    目前糖尿病在中國有很高的發病率,因為糖尿病往往會出現高血糖,也就讓大部分人出現了一個認識誤區,認為糖尿病是因為吃主食而導致的,結果就開始減少主食的攝入量或者乾脆不吃主食,這種做法會引起什麼後果呢?
  • 飲食禁忌 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十大飲食雷區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是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飲食一定要控制好,否則會影響到病情。那麼你知道糖尿病飲食如何搭配嗎?你知道糖尿病吃什麼嗎?你知道糖尿病有哪些飲食禁忌嗎?今天小編告訴大家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十大飲食雷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糖尿病飲食治療七大原則,照著它吃,吃出健康!
    糖尿病患者一直苦惱於如何飲食 其實糖尿病飲食沒那麼複雜 只要懂得科學搭配食材 了解食物營養原理 日常生活中就能很好地控制血糖
  • 【102健康】糖尿病如何正確飲食
    濟源新聞綜合廣播《樂享健康》節目,今天邀請專家黃利波,和你聊聊「糖尿病如何正確飲食」 受訪專家:黃利波 最新調查顯示,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超過1個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糖尿病國家,但糖尿病患者診斷率、治療率和達標率都很低。
  •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指導及原則
    糖尿病患者飲食4大誤區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而飲食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正因如此,各種關於糖尿病人飲食的說法層出不窮,有科學依據的,有民間流傳的,正確的、錯誤的,都不斷動搖著患者的思考。本期我們特邀請幾位專家,對降糖飲食中的疑惑提供一些科學建議。
  •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控制血糖,這幾個「飲食誤區」你都中幾個
    糖尿病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血糖偏高,但是血糖偏高就一定是糖尿病麼?其實不是的,血液中的糖稱之為血糖,大部分情況下是葡萄糖,人體的細胞活動需要的能量大部分來自於葡萄糖,所以血糖是保持人體器官正常運轉的基本要素。
  • 糖尿病治療常見的八個誤區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有不少患者對於糖尿病的治療存在錯誤的認識,導致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造成不良的影響。下面介紹八種糖尿病治療中常見的誤區。誤區之一:血糖已控制正常可以不吃藥,不打針了。
  • 糖尿病不可以喝粥?糖尿病不能吃肉?得了糖尿病,不建議吃這4種食物
    依照現如今的情況來看,糖尿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正因為如此,糖尿病患者的各類信息也受到各種人的關注。關於糖尿病的網絡傳言不在少數,特別是關於他們「吃」的傳言,都知道飲食對於血糖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所以在食物方面需要糖友們去科學選擇、靠譜搭配。
  • 糖吃多了會得糖尿病?關於糖尿病的4個誤區,請避開
    關於糖尿病,雖說大家對於疾病倒是聽過不少,但是認知卻少有全面,甚至現在,仍然有不少人還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識。對於糖尿病,容易出現哪些誤解?1、得糖尿病是因為吃多了糖:吃多了糖,確實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但患糖尿病不單單只是因為吃糖。
  • 糖尿病要想血糖好,飲食要有「度」!
    控制飲食 背景介紹 隨著國民健康素養的不斷提高,醫療相關行業各級人員的大力宣教,現如今幾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得了糖尿病後要控制飲食,控制飲食的目的是通過合理的計算使食物攝入量與人體能量需要、體力活動之間達到平衡,促使血糖水平達到或儘可能接近理想水平。
  • 年輕人不會得糖尿病?糖尿病誤區知多少
    35歲的楊天真為治療糖尿病切掉了半個胃,23歲的電競選手Uzi因糖尿病退役,7歲女童患糖尿病進ICU搶救......並且糖尿病目前無法完全治癒,我們能做到的只是了解更多糖尿病的知識,將糖尿病防患於未然,得了糖尿病也無需悲觀,可以做到科學、規範地控制。 下面跟阿虎醫考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關於糖尿病的誤區。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飲食控制與營養均衡
    許多糖尿病患者認為吃降糖藥物,打胰島素針劑,即可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但是,我們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其吃藥、打針的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其中的原因絕大多是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不了解,甚至有許多的認識誤區,從而導致血糖的水平控制不良,並出現併發症,從而影響生活質量和健康。
  • 糖尿病就是血糖高?走出糖尿病防治四大誤區
    四大誤區 誤區1 糖尿病就是尿糖高或者血糖高 「糖尿病不僅是血糖或尿糖高,而且是一種漸進性、隱匿性、全身性疾病,需要進行科學、規範的綜合防治。」郭姣解釋說,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形成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多項代謝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