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12月29日電 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基礎,也是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完成的前提。隨著高職教育規模不斷擴大,生源結構複雜,學生養成教育欠缺、自制力薄弱等因素,學校學生管理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積極探索適應時代要求的高職學生工作管理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從2014年到2018年,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重慶電工職院」)從「六講五不」學生行為規範到「1368」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再到「一體三翼、六講八雙、四步循環」的高職學生素質教育智慧管理模式,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經歷了三次「升級改版」,通過信息化平臺的開發運行,將學生管理工作和學生診斷改進相結合,助推學生素質教育智慧管理整體實現同頻共振、同向同行。
學生管理1.0
熔鑄「六講五不」育人平臺 落細落小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年12月,重慶電工職院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學院(原軟體學院)舉辦了以「六講五不」為主題的第三屆主持人大賽,通過妙語連珠、情景主持、個人才藝表演等環節,不僅選拔了優秀的主持人,還豐富了學院的課餘文化生活,學生也在活動中提升了自己的綜合能力。而這一活動,只是該校實施「六講五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一小部分。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以來,重慶電工職院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理論學習到實踐舉措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如何從學生工作層面真正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學校通過反覆醞釀和斟酌後,於2014年9月正式提出了「六講五不」學生基本行為規範,「六講」即「講紀律、講學習、講健康、講誠信、講文明、講團結」,「五不」即「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不晚歸、不迷網」,以此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校園文化活動是學生的第二課堂,也是大學生展現自我、成長成才成功的重要平臺。」重慶電工職院黨委學工部部長何光明說,「六講五不」並不是一個形式和口號,學校將「六講五不」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融合設計,將「六講五不」主題實踐活動作為特有的校園文化活動,在全校範圍全面鋪開;通過二級學院和班團組織,將其落實到學生管理中,落腳點放在學生的教育上。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在開展「講紀律」活動中,重慶電工職院除了以重大紀念活動為契機,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以外,還確定每年9月為守紀教育月,開展「遵規守紀星」評選活動;組建校園文明監督崗,規範學生日常行為等。在開展「講學習」活動中,學校以「書香校園」讀書活動月、「重電大講堂」、專業社團、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活動等作為活動載體……
「六講五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從小處著手、從細處著眼、從易處發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成效明顯;這一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也受到了團中央的高度肯定。2015年重慶電工職院學生會首次當選全國學聯主席團單位,該校夏靖淞同學當選為第二十六屆全國學聯主席團成員,這也是全國唯一一所高職院校學生會及學生代表分別當選主席團成員單位和主席團成員。
學生管理2.0
構建「1368」學生教育管理模式 四位一體形成育人合力
「學生管理不是某個層面上的事情,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們必須從更高層面去思考教育模式創新的問題。」何光明說,2015年學校提出了「1368」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不僅將「六講五不」的路徑、載體清單化,更從學校的宏觀構架上進行設計,制定學生綜合發展診改相關模板,讓學校、二級學院、輔導員形成合力,推進全校的學生管理工作。
「1」個目標:進行頂層設計 全面實施學生素質教育
2016年,重慶電工職院制定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生素質教育十三五規劃》。何光明介紹,組織體系架構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根本所在,學校按照企業化考評機制,通過指標設定、權重設置、評價流程和評價結果的反饋及運用等環節,優化了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制度體系、運行體系、考核評價體系。
結合診斷改進工作,學校完善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生綜合素質認定標準及認定辦法》,學生綜合素質設置了10個學分,按4+4+2分布,即大一4學分、大二4學分、大三2學分,與課程學分並行,納入畢業標準管理。學生綜合素質學分考核主體為輔導員,覆核主體為二級學院書記、副書記,抽樣覆核主體為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
在「十三五」時期,學校還通過實施隊伍建設工程、實踐創新工程、精品培育工程,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職業能力素質、人文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等。通過搭建課程平臺建設,拓展課堂的空間和內容;通過基地平臺建設,開展學生養成教育和素質拓展教育;通過網路平臺建設,使教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在這個規劃中,我們提出了一些目標和具體措施,同時也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機制體制、加大經費投入、增強人員配備等保障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何光明說。
「3」個清單:界定職責範圍 實現教書育人同頻共振
二級學院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責任單位,如何激發二級學院的積極性,將教書和育人形成整體,達到共振效應?為此,重慶電工職院針對二級學院建立了三個責任清單,即權利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
權力清單:明確崗位職責,界定職責範圍。在輔導員加強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給予二級學院足夠自主權。
責任清單:一崗雙責,守土有責,盡職免責,失職追責。
負面清單:學校將對學生思想教育過程中的湧現出的優秀教師和學生作正面宣傳,堅強示範引領作用。但同時,對於在整個實踐過程中表現不夠積極主動的教師和學生情況記入二級學院負面清單庫中,並納入二級學院績效考核。
「這三個責任清單,既有權利也有責任,是對二級學院的約束性條款,是學校放、管、服工作的落地,同時也給二級學院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和空間。」該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劉宏宇介紹,在實施「1368」學生教育管理模式後,學院對管理工作進行了創新,工作更有活力。
「6」個內容:優化實踐機制 部門聯動豐富活動形式
「1368」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後,重慶電工職院進一步落實「六講五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創新實踐載體,優化實踐機制,將「六講五不」的路徑、載體清單化,構築起了「教師引導、朋輩引領、知行合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機制;通過教育活動的規劃,設計和實施,教師能獲取學生思想動態信息,便於判斷學生的思想動態,藉助網絡平臺發聲,掌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權。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2014年,重慶電工職院開展的「六講五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還在探索階段,學生活動的開展更多的是學工部和二級學院來組織;而在「1368」學生教育管理模式下,將其上升到學校層面後,所有活動的開展都圍繞著「六講五不」來進行,學校各部門的聯動更多,活動形式也更加豐富。
以前,重慶電工職院體育與國防教學部主要針對學生身體素質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而在「六講五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上升到學校層面後,該校學工部就和體育與國防教學部合作開展了網球賽、足球賽、籃球賽等活動。此外,在開展「講學習」活動中,學校學工部還與教務處合作,針對考風考紀,開展教育活動。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六講』活動行為內容既是學生綜合素質標準的內涵要求,也是學生管理者具體的管理清單,以此建立『六講』規定約束內容,形成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何光明介紹,自實施「六講五不」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學校學生工作及學生個人成績斐然,麥可思學生綜合素質調查結果和學生就業競爭力指數處於全國高職院校中上水平,學生受到用人單位一致好評。
「8雙」模式:明確執業標準 建立輔導員隊伍準入準出機制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教育者的站位和素質不高,怎麼去培養學生呢?我們要讓教育者先受教育。」何光明說,針對輔導員隊伍建設,學校提出了「8雙」管理模式,即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人員的「雙身份」、教師和導師的「雙師」、專業化和職業化的「雙化」、學生工作部門和二級學院的「雙管理」……「學校開出了教育者提升能力的路徑清單,進而明確其執業標準,建立起輔導員隊伍的準入和準出機制」。
該校智能製造與汽車學院的輔導員白玥婕正是「8雙」管理模式的受益者。「『8雙』管理模式的提出,看得出學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重視,其最終要實現的是輔導員的職業化和專業化。」白玥婕說,「8雙」管理模式不僅明確了輔導員的定位、職責,輔導員的工作內容也有非常規範的制度。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為實現輔導員的職業化發展,重慶電工職院為每位輔導員發放了《輔導員工作手冊》,明確了輔導員的職業標準;同時為輔導員開展上崗培訓、專題培訓、高級研修培訓等校內培訓,並提供校外培訓的機會。此外,學校還制定了《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輔導員考核辦法》《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輔導員聘任管理辦法》,完善激勵保障機制,落實專職輔導員職務職級「雙線」晉升要求,對輔導員職稱評聘、晉升,實行單獨計劃、單列指標、單獨評審。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而為了提升輔導員的專業化水平,重慶電工職院2015年成立了輔導員思想政治研究會,給輔導員提供交流的平臺。此外,學校每年都會舉辦輔導員技能大賽,除了基礎知識的考核,還有現場應變能力、案例分析、談心談話等,並鼓勵輔導員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在「8雙」管理模式的激勵下,白玥婕先後獲得「重慶市2016年度優秀輔導員」和「2017年度重慶市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的稱號。談起自己的成長與變化,白玥婕說:「以前我可能就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就行了,但現在我更多地去思考怎麼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優秀、更完美一些。」
學生管理3.0
「一體三翼 六講八雙 四步循環」模式 實現學生素質教育智慧管理
重慶電工職院作為全國質量診斷改進試點院校之一,如何將學生管理工作與診斷改進相結合,讓學生主動進行自我診斷和修復?這是學校在積極思考的問題。2018年,學校提出「一體三翼 六講八雙 四步循環」學生素質教育智慧管理模式,將「六講五不」學生行為規範和「1368」學生教育管理模式進行「改版升級」,同時依託大數據平臺進行動態反饋,形成從外部影響到內部聯動的新型育人模式。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一體三翼」協調共振性 構建數據平臺實現智慧管理
「『一體』是以開展學生素質教育作為目標,提升學生管理的實效性;『三翼』是指輔導員、二級學院和黨委學生工作部聯動預警響應機制,開展及時有效的學生素質教育。這種育人模式要求在一個宗旨下進行三個層面聯動,達到協調共振的效果。」何光明介紹,搭建大數據平臺則是實現「一體三翼」的主要依託。
近年來,重慶電工職院開發了學生管理平臺、學生診斷與改進平臺,並藉助食堂消費信息系統、校園一卡通系統、公寓門禁系統、考勤系統等平臺,整合智慧校園資源,採集學生在校行為軌跡、人脈關係、消費記錄等,通過綜合整理、精準抓取有效信息,輔導員、二級學院和黨委學生工作部及時判斷學生在素質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學生及時開展素質教育管理、育人實踐、學分認定等工作。
「我們建立了公寓門禁系統,要求學生進出打卡,如果學生沒有打卡我們就會對數據進行異常分析,了解學生是否在校,掌握學生動態。」何光明說,今年學校投入370多萬,打造了智慧用電信息管理系統,如果學生在宿舍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系統檢測後會自動斷電,學生在斷電後會主動到學工部進行處理。
在大數據平臺上,如何實現學校、二級學院、輔導員聯動?何光明介紹,如果學校或二級學院發現學生有違紀情況,會將其錄入到信息管理系統,學校、二級學院和輔導員都可以掌握學生違紀情況,看到處理後的反饋情況;如果發現有心理異常的同學,學校也建立了三個層面的預警機制,「以前我們是通過傳統的紙質方式進行報送,效率較低;現在效率更高更精準。」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採用PDCA四步動態循環法 建立素質教育智慧管理診改模板
「『六講八雙』是指通過學生『六講五不』校園活動開展、輔導員隊伍『雙化』發展,發揮整合作用,是在『1368』學生管理模式基礎上的整合升級。」何光明介紹,而「四步循環」是結合診斷改進新提出的理念,是運用PDCA循環質量診斷改進辦法,將高職學生素質教育由被動管理變為主動管理。
2018年,重慶電工職院智慧校園綜合信息平臺成功上線運行,根據「五橫五縱」診改要求,明確了職能部門、二級學院、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程教學、幹部、教師、職員、輔導員、學生10類診改主體;針對學生類診改,學校明確學生綜合素質學分10分作為必修學分,根據學校倡導的「六講五不」,制定了加分和減分標準,修滿學分方可畢業,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綜合素質個性化培養。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我們在診改平臺上分了常規性、改進性、發展性三大板塊,學生如果遲到多了,在常規性中他會發現自己在紀律方面存在問題。」何光明說,學生發現問題後可以在診改平臺上進行「制定診改計劃(P)→診改實施(D)→診斷檢查(C)→改進循環(A)」四個流程,形成螺旋式定時改進,同時也為實現和保障素質教育質量提供直接的量化標準和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
此外,學生還可以根據學生管理平臺提供的數據信息,及時查閱、知曉自己的綜合素質的得分情況,對自己已有的行為表現進行總結,對未來的行為表現做出診改。「這樣的管理模式真正實現了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變得更加主動;同時在我們管理過程中,也避免了人為因素和感情成分,對學生和輔導員的評價更客觀公正,讓評價更具有公信力」。(陳琦 劉鋮鋮)
(責編:胡虹、張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