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遊說: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

2020-12-22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 究究謝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一個書呆子的自白陸遊說: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大概是因為小時候虧欠得太厲害吧,我長大後竟然成了個不折不扣的書迷。不管走到哪裡,用不了多久就會囤積一大堆書。來廈門後,生活相對穩定,經濟也寬裕了些,家中的藏書也就急劇地膨脹起來――目下已到了嚴重擠佔生存空間的地步!可是,每當我愛人想開口抱怨時,我就振振有詞地先發制人,轟出連珠炮:書香門第就是這樣養成的!書是最好的家具!退一萬步說,我不抽菸不喝酒不嫖不賭,就這麼一點嗜好呢。明朝的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說過:「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你總不希望自己嫁的是一個無深情、無真氣的人吧!聽了我這番理直氣壯的高論,她也就不說什麼了。

記得臺灣作家趙淑敏女士說自己渴望「葬身書海」:「人死假如能夠書葬就好了,我的書一定可以將我好好葬埋。這想法當然得算奇特難行,可是我確實有這樣想法。到另一個世界去了,仍能坐擁書城,那將是一處多麼可愛的永遠的家!」這種文字當然會在我心中引起共鳴的。我今生也沒啥奢求,但願生前日日可以讀好書,死後有人能以顧隨先生的輓聯悼我:昔為書生,今為書死。也許什麼時候碰上大地震,我就能求仁得仁了。只是可憐我家樓下的鄰居一點也不想這樣,卻要整日提心弔膽,猶如生活在達摩克勒斯懸劍之下。「嚶其鳴矣,求其友聲」。我這幾年自然也交了一批臭味相投的書蠹朋友。其中有位朋友,在我家附近開特價書店。他不僅總是給我最優惠的折扣,還經常推薦好書給我,著實讓我的藏書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上了新臺階。也就是這位朋友,慫恿我給自己的書房取個雅號。我原本以為:自己一個學理工的,怎好附庸風雅?他卻不以為然,覺得我和當前一些浮躁淺陋的人相比,幾乎可以算得上是文理兼通、學貫中西了;還說可以請人給我刻藏書印、題寫書齋名。我一下子就被灌得飄飄然,不禁怦然心動起來。可等我興衝衝地著手這項工作時,才發覺實在比給孩子取名還難。那天我苦思冥想了好一會,終於開了點竅,想出了「瓢飲齋」這個名字。當時主要是出於以下兩個方面的考慮。其一是「任憑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飲」。看到光自己的藏書就夠讀八輩子了,難免要興起「書海無涯,回頭是岸」的感慨。也許這樣一個齋名會有助於抑制我買書的衝動,也更堅定擇善而讀的決心吧。其二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孔夫子誇他弟子顏回的話。我不敢與賢者比肩,但還是希望自己能有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的。後來,我發現自己崇敬的鄭板橋先生也為「瓢飲」寫過這樣的詩句:「渴疾由來亦易消,山前酒旆望非遙。夜深更飲秋潭水,帶月連星舀一瓢。」那是《訪青崖和尚和壁間晴嵐學士虛亭侍讀原韻》四首七言絕句中的一首。剛好我那段時間在翻譯過一本關於行星的科普著作,加上自己一向崇尚田園生活,對「帶月連星舀一瓢」這一句特別有好感。於是,我就儼然以「瓢飲齋」齋主自居起來,甚至還胡謅了一首題為《風雨夜讀》的打油詩遣懷:秋風蕭瑟秋雨飄,陋巷燈昏染清宵。愁人獨坐寒窗下,且向書海飲一瓢。好在目前的出版業還算繁榮,雖然存在大量劣質圖書充斥市場的現象,卻也不愁找不到足夠多的好書供我輩閱讀消遣。就讓我以袁鷹先生的「餘年朝暮無他願,補讀平生未見書」自勉,在瓢飲齋裡舉瓢牛飲過足書癮吧。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人常說「人無癖不可與交」?老祖宗的話,其實很有道理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歷,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經驗雜談,從而讓我們更好地獲得美好的人生。當然,很多經驗都是基於一定的歷史環境中產生的,因此倘若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之時,這些說法還是否適用,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
  • 經典百書|陸遊詩中的生命意識
    陸遊身處南宋小朝廷苟安於半壁江山,南北分治已成定局的時代,抗金復國的事業已沒有實現的可能性。可是陸遊始終不肯屈服、認命,他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態度堅持著自己的報國理想,並在其詩作中千百次地重複這個主題,試看兩例:讀書三萬卷,仕宦皆束閣。學劍四十年,虜血未染鍔。不得為長虹,萬丈掃寥廓。又不為疾風,六月送飛雹。
  • 陸遊:詩酒趁年華,歸來仍少年
    人無癖,不可交。陸遊能文能武,性格豪爽,在眾人眼裡,有朝一日他一定大有作為。在陸遊自己心裡,人生夢想只有一件,那就是抗金復國!抗金復國!抗金復國!感情上的失意讓他陷入低潮,卻也成為厚積薄發的一個積累階段。所以說,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不順的時候,不妨挪一個位置、換個角度去走,人生就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
  • 交友必要有書癖
    交友必要有書癖於恢看書絕對能夠上癮,並且上癮的程度不亞於菸酒。看書看習慣了,一旦沒有書看是很難受的,正像喜歡抽菸的人需要煙料來刺激口腔一樣,喜歡讀書的人也需要新的內容來刺激不安分的大腦。手邊的書一旦看得熟練,熟練到可以直接看目錄就能知道章節的內容,這就是我所謂的沒有書看。起先我只知道「四大名著」,等到把這些書看過,於是就轉向唐詩宋詞、諸子百家、《古文觀止》,直到近來翻看《二十四史》。我不屬於學者型的人才,做不到一頭鑽進故紙堆裡尋找「真理」,所以我只能憑藉個人的興趣來隨意翻閱。
  • 人無癖,不可交;人無疵,亦不可交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陸遊在夔州 不服水土悽然思歸
    都說三峽一帶酷暑炎熱,誰能料到寒冬時節會如此凜冽?寒風把我的臉都吹得乾裂了,愛美的我愁得不想出門。手指被凍得僵直,只好將手藏在袖子裡。寒冷把骨頭都冷到了,感覺皮膚上都有了病。沒有辦法,只能燒起柴火,整天哆哆嗦嗦地坐在火爐旁烤火。  與頭年冬天生病不同,這一次生病讓陸遊整整臥床了40多天。為讓身體早點好起來,陸遊在問醫吃藥的同時,還進行了中國傳統的灼艾療法。
  • 人生要有一個良好的癖好,人無癖則無趣
    剛剛看了一檔綜藝節目《野生廚房》,裡面林依輪在那笑汪涵,說汪涵在上一季節目中直接吃剛從竹子裡面找出來的竹蟲,一個個手指那麼大,汪涵直接往嘴裡塞。旁邊的人打圓場說,這是是他個人愛好。汪涵搖搖頭說:這不是愛好,這是個人癖好。汪涵說明朝張岱說過一句名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 徐愷的癖與疵
    要寫他時冒出兩個感覺,一個是像把上過五星級賓館的人領到農家院兒,一個是剛上灶的人給特級廚師做菜吃。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是大作家張正隆曾經寫進過書裡的人。張正隆在《人望幸福》一書中,有7個人被點出名列在題目當中,其中有一個就是徐愷,題目叫《想當科學家的徐愷》。怎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從上學總是考第一,而且總是雙百,老師認定他將來是當科學家的料,他自己也有這志向。
  • 受虐癖和施虐癖
    我們想像出一種直線欲望,從主體開始,劃出永恆的直線,最後聯結人所共知的各種痛楚,然後我們便以為抓住了欲望客體,斷定這就是受虐狂欲求的客體。總而言之,斷定他所希求的,我們絕無興趣。這個定義還有一個漏洞,它使一般的形而上欲望與真正的受虐癖,即便在理論上也無法區分了。結果是人們一發現欲望和惡果之間的關係,就大談受虐癖,而且斷定這個關係為主體所感知。
  • 晚年的陸遊,寫下人生最寂寞的一首詩,寂寞得讓人心疼!
    《幽居初夏》是陸遊晚年在老家山陰(今浙江紹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正如詩題「幽居初夏」,這首詩主要圍繞了陸遊所居住之地初夏的「幽景」展開描寫。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這首詩便是一個很好的範例。雖然它描繪的景色是幽景,但是它所抒發的情感也是幽情。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家喻戶曉,讓人讀後豁然開朗
    其實,在此之前,秦檜壓根不認識陸遊,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是孫子的名次在陸遊之下,可見秦檜有多壞。由於秦檜動了手腳,導致陸遊名落孫山,這種滋味太難受,陸遊只好繼續等待,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四年後,秦檜一命嗚呼,陸遊的機會終於來了,朝廷讓他擔任寧德縣主簿,雖然官職不高,但不管怎麼說,陸遊總算踏入仕途,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只要肯努力,以後有很多晉升機會。
  • 人無癖,不可交
    張岱說:「人無癖,不與可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一個人若是沒有愛好,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對世界不再好奇,對生活不再熱愛,活得如一潭死水。這樣的人不值得交往,因為他對外物尚且如此無情,更不可能對人深情。
  • 包偉民 | 陸遊的「鄉村世界」
    據陸遊說,「太傅出入朝廷四十餘年,終身未嘗為越產」,這當然是立足於執政官的層級而言,相比於一般仕宦之家,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他又說:「餘承先人遺業,家本不至甚乏,亦可為中人之產。」 [2] (P150)陸遊這份「中人之產」的具體內容,主要無非是屋舍與田產兩項,但文獻中留下來的信息相當有限。鄒志方已對其屋舍有了比較全面的討論,下文再作一些補充。
  • 蘇軾與陸遊《卜算子》比較
    為比較兩位詩人面對困境時心境的異同,下面以本周語文課上所學的蘇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和陸詞《卜算子·詠梅》為例。    蘇軾因寫詩獲罪被貶黃州,內心的悽涼與惶恐是無人知曉的,即使他保持著樂觀與豁達,仍驚魂未定,惶惶不安。而陸遊的仕途充滿坎坷,並非一帆風順,處處受排擠,遭奸人所害的他以梅花自喻,寫下了這首愛國詩歌。
  • 陸遊45歲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流傳千古,讓人擺脫迷茫和焦慮
    但是,在放榜之前,權臣秦檜強行把陸遊的名字劃掉,難道他與陸遊有深仇大恨嗎?其實,在此之前,秦檜壓根不認識陸遊,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只是孫子的名次在陸遊之下,可見秦檜有多壞。 由於秦檜動了手腳,導致陸遊名落孫山,這種滋味太難受,陸遊只好繼續等待,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 初中作文素材:人生路上成長的名言
    人生路上成長的名言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在不斷的成長中獲得進步。如同樹的生長,只有不斷地吸收陽光與養分,才能越發茁壯不畏風霜。   讓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進步吧!相信自己,相信希望。未來的道路上我們將會越來越強大,為了夢想,也為了希望!   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 蘇軾、李白、陸遊的「吃貨」人生: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對詩人來說,飲食是口腹之慾,是舌尖享受,更是生活態度——人生在世,美食與詩不可辜負!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惠崇春江晚景》有史料記載,蘇東坡喜歡吃河豚,有人請他吃,他大嘆:「死了也值得!」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 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
    這得益於他一生孜孜以求、堅持不懈愛書、藏書,且博覽群書,博古通今,這從陸遊關於書籍的詩詞中可見一斑。陸遊愛書、嗜書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可以說如痴如狂。他在《鈔書》一詩開頭寫道:「書生習氣重,見書喜欲狂。」陸放翁絲毫不忌諱這一點,他自稱「書痴」「書顛」,且引以為豪。
  • 老人言:世上最窮的人,是不會玩,沒有嗜好的人,人無癖不可交!
    俗語所以作為傳統文化的一脈,源遠流長,是老百姓要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思考,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叫,人無癖不可交,那這句話呢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老話說,由藝進道,就是說有意義的興趣愛好呢是可以滋養生命的,正如花兒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
  • 一支金針醫天下,空間靈泉百病消!四本女主自帶隨身空間種田小說
    一支金針醫天下,空間靈泉百病消!四本女主自帶隨身空間種田小說大家好,小編我又來推書了,不知你們看我推薦的小說開不開心呢?,很高興能夠給各位大大帶來能在閒暇時享受悠閒時光的小說,今天我會給大家帶來一些超好看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