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社區團購平臺團長月入過萬?記者親身體驗「真相」了


  「羊毛多,趕緊薅!」劉怡是廣州大學城內一家花店的店長,同時也是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社區團購電商平臺的團長,這是她最近經常對店裡顧客們重複的一句話,「現在是各大平臺的補貼紅利期。」社區團購徹底火了!網際網路「大廠」3倍薪資挖人、團長日薪500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篇《我在小區做團購,月入過萬》的帖子也廣為流傳。做社區團購團長到底賺不賺錢?記者申請了十薈團、美團優選和興盛優選三個平臺的團長,近距離感受了一下社區團購大戰的火藥味兒。

  1。巨頭入場,創業公司「捨命狂奔」

  社區團購併不是一個新事物,2018年前後就短暫火過一陣。但由於當時訂單密度不夠高,社區團購平臺接連出現倒閉潮,興盛優選和十薈團成為為數不多活下來的創業公司,並分別獲得了騰訊和阿里的投資。生鮮是各大社區團購平臺的主要品類。電商顛覆了很多行業,卻一直沒能完全拿下生鮮。毛利低、損耗高、供應鏈複雜的生鮮,是電商領域的最後一塊「硬骨頭」。預售制的社區團購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損耗問題。

  疫情以來,不少用戶開始接受預售制的社區團購。滲透率的激增,讓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重新看到了社區團購的價值和前景,紛紛加速布局:

  6月初滴滴橙心優選上線,程維在內部全員會上稱,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要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7月美團優選上線,並推出「千城計劃」,要在年內快速實現「千城」覆蓋;

  8月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

  10月底,阿里也通過盒馬加入戰局。

  「十薈團不畏巨頭。」十薈團CEO陳郢日前撰文稱,「作為一家創業公司,我們感受到巨大的壓力,但也被激發出了巨大的鬥志!」興盛優選品牌公關中心總經理李浩對記者表示,興盛優選為此專門召開了戰略會議,提出了「用戶體驗,捨命狂奔」的八字方針。興盛優選的新增門店數量,由9月的每周8000家增加到目前的每周1.5萬家。

  各大平臺對社區團購人才的爭搶也異常激烈。有媒體報導,拼多多的多多買菜今年8月在武漢開城後,短短兩周內就將興盛優選武漢一個中心倉的員工全部挖走。無論怎樣,社區團購大戰已經轟轟烈烈地打響,首戰便是對團長的爭搶。

  2。團長成平臺爭搶的香餑餑

  今年5月,周深曾多次聯繫興盛優選想當團長未果。但10月巨頭入場後,興盛優選業務員主動跑到他的生鮮店來,指導他上了線。團長作為社區團購這一商業模式的中間橋梁,一頭連接著企業平臺,一頭連接著終端消費者,近兩個月來成為各大平臺爭搶的香餑餑。不少花店、便利店老闆、菜攤攤主、服裝店主、家庭主婦、餐館,甚至電信營業廳從業者紛紛當起了團長。

  幾大平臺給團長的銷售佣金都在銷售額的10%左右,拓展新團長成了戰役的關鍵。據36氪的推文,盒馬在武漢拓展一個新團長的成本是150元,橙心優選則為130元。而在7月,十薈團拓展一個新團長只需要80元上下。南都周刊記者發現,很多之前做興盛優選的門店老闆,現在也同時在做其他平臺的團長。

  記者迅速在十薈團、美團優選和興盛優選上註冊了團長。記者了解到,十薈團為了迅速吸引更多團長,還推出「萬團計劃」,採用「拉人頭」的方式對團長推薦人進行獎勵。興盛優選對能介紹新門店的門店老闆,也有單獨的拓展工資。在興盛優選的門店老闆面籤會上,相關工作人員給出了多位月收入超10萬的門店老闆名單:「他們就是靠拓展工資。」

  3。家庭主婦、餐館老闆、男裝店主都成了團長

  周深的生鮮店開在佛山一個新小區大門旁,為小區居民供應新鮮肉類和蔬菜。他很早就關注了社區團購,希望通過社區團購給自己的小店帶來一些人氣,後來興盛優選和多多買菜主動找到他開通後,他發現社區團購併沒有給他帶來太大影響:「有的來拿東西可能順便就買點啥,有時線上土豆便宜,就沒人買我的土豆了。總的來說沒有太大影響,也沒賺什麼錢。」

  周深所在的佛山新小區附近沒有大型菜市場,近兩個月以來,小區周圍1000米內湧現出幾十個像周深一樣的社區團購團長,僅興盛優選門店就有13個。不少小區附近的門店店主和時間自由的家庭主婦,都當起了團長。麗江花園是廣州番禺區一個成熟的大型小區,周圍1000米內有25家興盛優選門店。除了常規門店外,麗江花園電信營業廳和一家男裝店也加入了進來。

  在佛山順德,一家網吧也成了十薈團的自提點。不過記者購買的日用品送到這裡後,網吧工作人員表示並不知道十薈團,平臺登記的聯繫人也表示不知情。而正常來說,申請成為團長需要當事人通過手機驗證同意。

  作為團長的記者進入了一個十薈團團長微信群,群裡經常熱鬧非凡。「在這裡發橙心優選的東西,真的好嗎?」負責十薈團新團運營的工作人員看到後,立即要求亂發消息的團長「撤回」。而這已是兩天來群裡第三次出現類似情況,總有團長有意無意地將其他平臺的優惠信息發到十薈團群裡。「(這麼多平臺)簡直就像雨後春筍一樣,有點眼花繚亂。」江蓉在麗江花園經營著一家餐館,前不久幾家平臺先後找到她入駐時,她真有點蒙。「主要是為了方便鄰居們,一天能有幾十單。」現在她不光當起了四個平臺的團長,自己也經常在社區電商平臺上買菜買水果,「現在80%都在上面買,這麼便宜為什麼不買呢?」不過對於店裡要用的肉類,她還是堅持通過自己的老渠道買新鮮的。

  4。月入過萬不容易

  記者的社區團購小店前不久正式開張。兩天過去了,卻沒有任何訂單。儘管系統會自動定位到距離最近的團長,但平臺並沒有帶來自然的客流量。「快去照顧我的生意,直接配送到家,我還可以拿佣金。」給朋友發完微信後,記者總算迎來了首筆訂單,自己也下了兩單。

  在和其他團長的交流中,記者發現,要想做好社區團購團長,需要在小區人緣好、懂社群運營,還要提貨方便。此後連續幾天,記者在小區業主群裡發送優惠連結,並且配上了紅包。一天後,終於有一位鄰居在十薈團下單,通過新人優惠購買了500克大米和700克茄子,總花費0.2元。

  總算有人下單了,但記者接著發現,送貨取貨是一件麻煩事。物流司機只會把貨送到小區門口,需要自己下樓拿貨。由於小區不同樓棟都有門禁,其他樓棟的鄰居取貨時頗為不便。而小區門口的門店老闆,當團長就不會存在這些問題。

  事實上能通過當團長賺到錢的,往往都是小區門口人緣好的門店老闆。從美團優選團長端後臺,可以看到所在城市的團長提成排行,排名靠前的基本上都是百貨店或便利店店主,最高的兩個單日提成均超過了400塊。

  記者12月7日通過朋友下單的4件商品,總提成1.03元。12月9日,美團優選上佛山區域共有35名團長提成收入超過100元。「能賺多少錢?!幾毛錢幾塊錢一單,你做多少才能賺100塊錢?」相比當團長的佣金,開花店的劉怡更看重自己在這場社區團購大戰中能薅下多少「羊毛」,並此機會提升花店的知名度,「我希望大家在這裡買東西,順便也買我的花;哪怕不買花,知道這裡有一家花店也行。」「這東西沒啥搞頭。」陳明在杭州下沙大學城經營著一家水果店,同時也兼任著美團、橙心優選兩家社區團購平臺的團長。一個月團長做下來,他一共賺了300多塊錢。

  另一位湖北黃岡的便利店主則看得比較遠:「說句實在話,就算你便利店不做這個,也會有其他人來做,那時對你便利店的衝擊只會更大。時代在變,所有人都應該改變,一成不變,那就是被淘汰。」

  記者調查中發現,與大城市相比,在中小城市社區團購滲透率更高。富臨大都會是四川綿陽市中心的一個小區,周圍買菜購物很方便,整個小區也不大,僅2300餘戶,而小區樓下一家水果店和菜鳥驛站每個月通過做社區團購團長,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可以抵房租水電了。」

  業內人士分析,一二線大城市居民生活節奏快,做飯少;相比之下中小城市居民乃至城鎮農村居民做飯頻次高,而且對價格更敏感,因此社區團購的滲透率更高。記者注意到,不少中西部小鎮乃至農村裡,已經有了社區團購提貨點。

  ■思考

  供應鏈體系和履約能力是關鍵

  戰鬥已經打響,誰能最終突出重圍?在興盛優選的李浩看來,供應鏈體系和履約能力,是成敗的關鍵。這也是不少業內人士的共識,供應鏈體系決定著運營成本,履約能力決定著用戶體驗。目前,社區團購平臺大多是承諾前一天晚上11點前下單,次日下午4點前送達。實際上很多平臺難以完全做到。12月7日,記者在十薈團購買了水果和玉米,次日只送來了水果,玉米9日才送達。7日當天,記者還在多多買菜購買了一箱礦泉水,到了9日仍未送達,只好申請退款。

  12月10日下午,記者所在的佛山十薈團團長群中,有不少團長反映,貨物超過16點仍未送到:「人家等著做飯呢。」對此,十薈團售後人員在群裡解釋:「新團較多,司機路線可能還在調整,會慢慢好起來的。」

  隨著社區團購大戰愈演愈烈,近期輿論對社區團購也有不少爭議。12月11日,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發文表示,「社區團購」爭議背後,除了對於菜販群體利益深刻改變的討論外,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而在10月1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的 《網際網路走進千家萬戶》一文中,剛提到了市民通過美團優選等社區團購平臺購買日常食品和用品的正面案例。

  人民日報評論文章發布後,網傳美團、拼多多等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相關公司人士均對記者表示該消息為謠傳。記者注意到,美團優選、多多買菜頁面仍在美團、拼多多APP首頁醒目位置。

  另據南方都市報報導,近日有多家糧油和食品生產企業抵制拼多多、美團等社區團購補貼賣低價,要求經銷商嚴格控制向社區團購供貨,防止串貨、補貼擾亂價格體系,導致惡性價格戰

  業內人士感嘆,社區電商的一場大戰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到來,補貼、燒錢、快速擴張過後,會是一派繁榮,還是一地雞毛?

(文章來源:半島晨報)

(責任編輯:DF078)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平臺做團長真能月入過萬?
    劉怡是廣州大學城內一家花店的店長,同時也是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橙心優選等社區團購電商平臺的團長,這是她最近經常對店裡顧客們重複的一句話,「現在是各大平臺的補貼紅利期。」社區團購徹底火了!網際網路「大廠」3倍薪資挖人、團長日薪500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篇《我在小區做團購,月入過萬》的帖子也廣為流傳。做社區團購團長到底賺不賺錢?
  • 月入過萬很輕鬆?寶媽身兼7社區團購平臺團長 利潤僅三千多
    原標題:月入過萬很輕鬆?寶媽身兼7社區團購平臺團長,利潤僅三千多   「現在這塊蛋糕已經很多人在分,貨源其實也就那些,至於平臺要怎麼搶客,我認為要先搞定團長。
  • 社區團購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 月收入輕鬆過萬
    (原標題: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月收入輕鬆過萬)
  • 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 月收入輕鬆過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月收入輕鬆過萬「得社區者得線下,得團長者得社區。」「最近有十幾個平臺在遊說我給他們當『團長』。」團長月入可達上萬元下午2點,在東湖高新區清水源小區一期2棟門前,徐文娟正對照著4頁訂單表,將各種蔬菜生鮮一一分裝,然後通知鄰居們到此自助取貨。「最初接觸社區團購,僅僅是為了『自救』。」回憶起今年新冠疫情期間繁雜的事務和緊張的心情,徐文娟記憶猶新。
  • 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月收入輕鬆過萬
    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巨頭正在扎堆推進生鮮社區團購業務,像徐文娟這樣的團長成了各家爭搶的「香餑餑」。團長月入可達上萬元下午2點,在東湖高新區清水源小區一期2棟門前,徐文娟正對照著4頁訂單表,將各種蔬菜生鮮一一分裝,然後通知鄰居們到此自助取貨。
  • 社區團購再次出現:這個「搶」菜農生意的行業,有人靠它月入過萬
    從古到今來看,買菜這個行業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即使科技發展讓機器代替了大量傳統行業,但是買菜的生意一直是經久不衰,但是最近「社區團購」的話題在網上引發了熱議,今天團購下單買菜,明天到提貨點提貨,相信很多人都用手機軟體體驗過了,網際網路巨頭都加入到了買菜這個行業,讓我們不禁覺得好奇,菜農的生意是不是真的要被搶走了。
  • 社區團購火了!有人月入過萬,有人熬不住關掉實體店
    △一社區團購的群裡,團長正在推送搶購信息。最近一段時間,社區團購引起了廣泛關注。小區居民在小程序以團購方式購買生活用品和蔬果菜肉的方式,在重慶不少小區火了起來。趙爽加了小區裡的兩個團購微信群,屬於兩個不同的團長(組織大家一起團購的人),團長會隨時將各個團購裡的團購信息發到群裡,讓大家選購。而在記者走訪的多個小區裡,每一個團長都不會只單一推送一個團購小程序的信息。在渝州新都小區裡,兩個團長就長期推廣著不少於四個團購小程序的商品。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訪的多個小區,都不止一個團長,而大多數團長都有兩家以上的社區團購供貨渠道。
  • 聚焦社區團購 | 記者兩天體驗8個平臺,總結了這些優點和「槽點」
    原標題:聚焦社區團購 | 記者兩天體驗8個平臺,總結了這些優點和「槽點」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5日訊 (深圳商報記者 袁靜嫻 鍾華登)「今天又有新券,截止時間還有幾個小時,大家別錯過優惠時間」,雙12前夕,幾乎所有的社區團購的微信群都比平時更熱鬧
  • 聚焦社區團購|記者兩天體驗8個平臺,總結了這些優點和「槽點」
    社區團購為何如此火熱?商品是否真的「平靚正」?購物體驗又如何?帶著這些疑問,讀創/深圳商報記者用兩天時間體驗了8個社區團購平臺。記者注意到,每個自提點都有一個團長,但這些社區團購平臺裡,強調團長身份並以團長名字為自提點的,只有十薈團。寶能生鮮和錢大媽商城則主要依託原有的線下門店開展團購業務,店長或店員擔任了團長的角色,他們坦言,在線下門店貨架有限的情況下,社區團購可以豐富商品的品類,並能維持與社區用戶的互動。
  • 「社區團購」平臺的買菜體驗怎麼樣?
    近來,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入局這一市場,只不過換了一個名稱,叫「社區團購」。今年6月,滴滴打造的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7日,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進軍社區團購賽道;8月,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小程序「多多買菜」也已上線;9月,阿里宣布成立盒馬優選事業部,布局社區團購。有消息稱,京東也正在籌劃社區團購項目「京東優選」。
  • 社區團購,大部分團長沒有掙到錢
    社區團購這場當前最火熱的零售創新業態,團長毫無疑問是整條鏈路上最重要的角色,是面向終端消費者最關鍵的要素。各大巨頭交鋒的第一戰場,也正是對團長的爭奪。 目前,除了賽道頭號玩家興盛優選公布其團長數(超過30萬+,每周新增1萬左右)以外,新入局的網際網路巨頭,對其發展的團長數量都閉口不談,而將數據重點放在訂單量上。
  • 社區團長月收入可達「5位數」!社區團購,到底藏著哪些大商機?
    有很多人都在問,社區團購是一門流量生意嗎?其實接觸過電商行業的人都知道,這個時代流量有多麼的重要,尤其是流量型的網際網路企業,在用戶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必須尋找新的物流增長點了。最近,社區的消費者們又被盯上了,疫情之下線上買菜,使得社區團購這一類的社區生鮮電商再次成為了主戰場。今年5月,滴滴宣布在成都上線「橙心優選」,短短三個月後,美團也有動作,在武漢接手了美團買菜,轉型為「美團優選」並切入了社區團購賽道。可以說,如今的社區團購混戰變得更加的激烈了。
  • 社區團購團長每月賺幾千!但憂心平臺割韭菜 「自己就是那把韭菜」
    團長收入來自於用戶下單的提成,一般低於10%,在平臺的拉新廣告中,「團長月入3000不是夢」的標語,讓不少想發展副業的小店老闆躍躍欲試。近日,澎湃新聞記者深入與幾位來自上海和武漢的社區團購團長聊了聊,他們兼職團長的同時,還運營著小超市,洗衣店甚至麻將館。有些團長早在一兩年前就開始接觸社區團購,但生意有所起色已是今年疫情之後。
  • 社區團購浪潮裡的「團長」們
    濟南歷城某小區的張琳是一位寶媽,在家全職帶孩子,後來她接觸到社區團購,並逐漸成為團長。她說不指望這個掙錢,主要是方便帶孩子。 最開始她做的是「百米匯吃」這個區域性的社區團購。「百米那個時候很火,號稱是山東最大的社區團購平臺。」2020年8月,隨著新的社區團購平臺上線,她接觸了美團優選,10月份又遇上了橙心優選。
  • 風口上的社區團購,瘋狂的「團長製造機」
    各大巨頭轉而下以重注,將社區團購的戰火燒向在佔地更廣、用戶基數更大的縣城和鄉村。今年7月,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隨後提出「千城計劃」,宣布年底前實現社區團購的全國覆蓋;「多多買菜」祭出10億補貼,以低價策略打穿消費者心理防線,兩個月之內,開城數量達60個;滴滴入局更早,4月就已殺入團購戰場。CEO程維更放話:投入不設上限。
  • 一座樓上10個「團長」!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爭搶
    一分錢的黃瓜、9毛9的蘋果、一塊錢的柚子……當下,社區團購在濟南又掀起新一輪高潮,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紛紛搶佔市場,消費者在越來越多的團購平臺間應接不暇。記者也對目前社區團購的發展狀態進行了觀察。
  • 濟南社區團購大火:上百家平臺搶市場,一座樓10個「團長」
    一分錢的黃瓜、9毛9的蘋果、一塊錢的柚子……當下,社區團購在濟南又掀起新一輪高潮,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紛紛搶佔市場,消費者在越來越多的團購平臺間應接不暇。記者也對目前社區團購的發展狀態進行了觀察。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團購平臺優勝劣汰「濟南近年來市場上出現過的團購平臺有上百家。」劉子瑤說,這些年,在濟南的團購平臺出現過不少,也淘汰了一批,本土品牌如百米匯吃、小熊樂、芙蓉興盛,全國性品牌如美團優選、多多買菜、十薈團等。
  • 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
    「社區團購突然火爆:十幾個平臺搶一團長,月收入輕鬆過萬」。與電商平臺相比,社區團購的運營模式更輕、更接近用戶需求,成本低而效率高。越來越多網際網路巨頭正在扎堆開展生鮮社區團購業務。社區團購是指一定數量的消費者通過社區或社會中的一些提供團購服務的組織機構,以低折扣購買同一種商品。
  • 社區團購「斷供」進行時,團長求生1元也送貨上門
    2、「團購大戰」不斷吸引團長加入,這就不再是一個躺賺的工作,1元錢也要送貨上門。社區團購到底會走向壟斷還是驅動競爭?會創造價值還是自我毀滅?6月,滴滴旗下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上線,它們與老牌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一起,成了圍剿居民菜籃子的「新四國大戰」。
  • 社區團購上演「百團大戰」,賣菜商戶轉身變「團長」
    就在此時,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加大布局力度,在之前的買菜業務之外,開拓新的「社區團購」模式。   社區團購更下沉   根據已有的公開資料整理,美團、拼多多等頭部網際網路企業已經上線了新的社區電商平臺,甚至打車軟體滴滴也早早跨界布局。   今年6月,滴滴上線的社區電商「橙心優選」開始在成都運營,9月開始向全國其他地區快速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