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牽手惹得禍,大手一牽小手脫臼?聊聊小兒「牽拉肘」

2021-01-15 羊城關節陳慶真

元旦假日剛剛過完沒幾天,陳醫生一朋友夫妻倆個帶剛剛3歲的小寶逛街,上下樓梯時為了逗著玩,大人在兩邊拽著小寶的手一階階樓梯上,結果樓梯沒上一半,小寶一邊的胳膊肘動不了,哭的哇哇直飆淚,電話馬上就打過來了,我告訴他很可能是橈骨小頭半脫位即「牽拉肘」,安排他到馬上到醫院一看,果真如此。

牽拉肘在臨床中非常常見,大半夜看急診的不少,陳醫生工作十幾年來,已經記不清有多少親朋好友的小孩中過招了,最多的一個小男孩前前後後不下10幾次,現在都讀中學了,今天就抽空給大家科普一下小兒「牽拉肘」。

小兒「牽拉肘」臨床上叫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多發生於4歲以下的幼兒。橈骨小頭半脫位,並無關節囊的破裂及橈骨小頭的明顯移位,傷後肘關節無明顯腫脹與畸形。X線拍片,亦不能顯示關節的病變。6歲以後兒童,因橈骨小頭髮育,故不易發生半脫位。

【病因病理】

因4歲以下的幼兒橈骨小頭髮育尚不健全,橈骨小頭與橈骨頸的直徑幾乎相等,有時橈骨頭甚至還小於橈骨頸,在橈骨頭周圍有橈骨環狀韌帶,附著於尺骨的橈骨切跡的前後緣,此韌帶同切跡一起形成一個漏鬥形的骨纖維環,包繞橈骨頭,因為橈骨頭髮育不全,關節囊與環狀韌帶比較鬆弛,易發生橈骨頭半脫位。

當幼兒前臂被過度向上牽拉時(如穿衣、跌跤或上樓梯、甚至洗澡時,肘部在伸直位受到牽拉力的影響),則橈骨小頭易從包繞橈骨頸的環狀韌帶中滑脫,環狀韌帶被嵌夾在肱橈關節面之間,障礙橈骨小頭回復原位,即形成橈骨小頭半脫位。

【臨床表現】

1、外傷史:常常有被牽拉損傷病史。

2、症狀:受傷側肘關節疼痛,肘關節呈半屈曲位,前臂處於內旋位。傷兒哭鬧,不能屈肘、舉臂,上臂不能完成上舉擁抱動作,也常拒絕別人觸動傷肢及拒絕檢查。

3、傷肘外側部即橈骨小頭處有壓痛,但無腫脹和畸形,或很輕微的腫脹,前臂不能外旋,肘關節被動屈、伸活動時,疼痛加重及傷兒哭鬧。肩部及鎖骨部均為正常。

4、若有明顯外傷史者,應作X線檢查,以排除橈骨頭、橈骨頸及肱髁上骨折。

本病之診斷,結合病史、症狀及體徵,診斷不難。但須與肩前部筋肉滑脫或肩關節滑膜嵌夾所致的小兒上肢不能抬舉進行鑑別。

【溫馨提示】

1、小孩發生牽拉外傷後出現肘關節疼痛,應該立刻到醫院找專業的骨科醫師診治。

2、復位後,一般不須固定,家長在3日內千萬要避免過度牽拉患兒傷肢,以防止半脫位復發。必要時的時候患肢可以用三角巾懸吊保護3-7天。

3、提醒給位家長,在給小寶寶穿衣、洗澡、跌跤或上樓梯、玩耍時,千萬避免過度牽拉患兒的前臂,儘量拉孩子的腋下或上臂。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寶寶床上翻跟頭,摔出「牽拉肘」
    近日,瀏陽江曉年輪骨科醫院急診接診了一名18個月大的小患者。這名小患者早上在床上翻跟頭,不小心踩到枕頭側身摔下了床,孩子疼得直哭,左手無力下垂無法活動。經過診斷,孩子被確診為牽拉肘。「這一病症,在孩子學步期間多發,其中最直接原因就是拉拽和摔倒。」瀏陽江曉年輪骨科醫院急診主任曹銳新提醒,家長不要拎著孩子的胳膊走,牽扶孩子時要扶上臂(肘部以上)。
  • 大手拉小手當心「牽拉肘」 提醒:日常生活中要警惕這幾個小動作
    關節脫位也稱脫臼,4歲以下的寶寶由於橈骨頭上端尚未發育完全,肘關節囊及韌帶均較鬆弛薄弱,穩定性和保護性都比較差。因此,肘關節的橈骨小頭半脫位是1歲-4歲小孩肘關節脫臼中最常見的,又被稱為「牽拉肘」。廈門市疾控專家提醒家長,日常生活中,要警惕易致脫臼的幾個小動作:  1.動作生硬為寶寶穿、脫衣服;2.拉著寶寶的手臂玩「蕩鞦韆」「拔蘿蔔」「拉大鋸」等遊戲;3.走路時,家長不正確的牽手方式;4.孩子跌倒時本能地用手掌或肘部撐地。  發現孩子在活動中涉及牽拉動作時,突然啼哭且告知疼痛,拒絕別人移動他的肘部或不肯用患側手拿取物品時,那麼家長就要想到有脫臼的可能。
  • 冬天脫衣太用力寶寶胳膊拉脫臼!這樣牽拉寶寶很危險,家長要小心
    進入冬天以來,婦幼保健院康接診了不少手臂脫臼的患兒,主要是因為脫衣服或走路牽拉胳膊用力過猛導致胳膊脫臼,俗稱「牽拉肘」。 穿衣服怎麼會引起手臂脫臼呢?主任表示,這些孩子大多是因為衣服穿的太厚,牽拉胳膊造成的。還有的是因為孩子走路跌倒,大人突然拉胳膊,想阻止孩子摔倒,造成了胳膊脫臼。
  • 科普一下|寶寶在床上玩耍 手臂竟然發生牽拉肘
    紅網時刻7月3日訊(記者 何青 實習生 劉靜)近日,瀏陽江曉年輪骨科醫院門急診接診了一名18個月大的小患者恩恩,由於早上恩恩在床上玩耍的時候,翻跟頭踩著枕頭,一腳踩歪了,導致左側身體朝下摔在了床上。當時胳膊就無力地垂下來、不能活動,疼得她直哭。
  • 牽拉寶寶掌握度 防止出現牽拉肘
    但是在這時,也容易出現寶寶突然哭鬧不止,不讓碰,大一點的孩子甚至會用一隻手託著另一支胳膊,說胳膊動不了了,那麼寶寶可能就出現了牽拉肘。河北省兒童醫院骨科主任孟釗提醒廣大家長,在寶寶4歲以前,牽手玩或給寶寶脫上衣時,一定避免過於用力牽拉寶寶的前臂,防止出現牽拉肘。
  • 別再經常牽拉小孩子的小手了,這種動作很危險,小心孩子得牽拉肘
    為什麼大人牽孩子小手會發生牽拉肘呢很多人在小孩子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會牽著孩子的小手幫助孩子走路,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很容易把小孩子牽拉出牽拉肘,也就是說牽拉出橈骨小頭半脫位。在人的前臂有兩根骨頭,拇指的一側叫做橈骨,橈骨在近肘關節處叫橈骨頭,橈骨頭下方有一條環狀韌帶。1~4歲的孩子骨骼韌帶發育還不是特別的健全,如果用特別大的力來牽拉孩子,會使橈骨頭從環狀韌帶中拖出來,就導致橈骨小頭半脫位發生。
  • 我就拉了下孩子的手,沒想到就進了醫院
    湖南長沙有一位4個月大的寶寶,因為媽媽穿衣服時稍用力拉扯了孩子的手,導致了孩子左手脫臼,孩子瞬間哭鬧不止,左手耷拉著,不能動,也不讓人碰。送醫院檢查後得知,寶寶竟然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了。(新聞來源:浙江新聞)在上面的新聞評論裡,好多媽媽和網友都分享了自家寶寶的經歷,心大的家長真的有很多很多啊 。
  • 小兒腦癱4大表現
    雖然臨床表現錯綜複雜,但腦癱小兒一般都有以下四種表現。  一、運動發育落後、主動運動減少  運動發育落後表現在粗大運動和(或)精細運動兩方面。判斷運動發育是否落後的指標很多,每個動作在不同年(月)齡中表現又不一樣,但一些主要指標在臨床應用時應熟練掌握。
  • 孕婦遭戒指「咬」手 都是水腫惹的禍
    而就在前兩天,一對年輕夫妻趕到江漢中隊,丈夫請求為懷孕的妻子取下「咬」手戒指。醫生:都是水腫惹的禍武漢市中心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熊國平說,這是孕婦水腫惹的禍。他提醒各位準媽媽,從健康角度說,在孕期尤其是孕晚期不要戴包括戒指的任何首飾。
  • 牽拉孩子會導致橈骨頭半脫位嗎?骨科醫生為你講解,橈骨頭半脫位
    許多孩子在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很容易摔跤,所以大人們會經常領著患兒走路或者是上臺階,如果孩子發生猛然的跌倒,在跌倒瞬間猛然大人們會拉住患兒手,會容易導致孩子的手出現受傷的情況,或者是從床上拉起患兒,拉胳膊伸袖穿衣;或抓住患兒雙手轉圈玩耍等等原因都可能會引起孩子出現橈骨頭半脫位的情況,由於一些直接的或者是間接暴力因素所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牽拉孩子的時候需要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
  • 一家人得癌都是它惹得禍
    北京衛視一檔「一家四口全得癌」節目播出後,癌症又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究竟是什麼原因至此一家人會慘澹得癌,難道是會傳染!之後,各大醫學專家共同證明得出一個結論,竟然是廚房惹的禍!是什麼樣的廚房,以至於成為生命安全的重大隱患。
  •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為什麼明星產後的身材都是光速恢復,自己的肚子怎麼就像撒了氣的氣球一樣松松垮垮,產後大肚腩收不回去。 產後肚子又松又垮,都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 腹直肌分離:妊娠晚期,胎兒在子宮內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都被極度擴張,兩側腹直肌會逐漸脫離腹線
  • 又是柴垛惹得「禍」?
    又是柴垛惹得「禍」?若是處理不當,小摩擦便會「升級」成大矛盾。近日,通化縣人民法院就審理一起小摩擦「升級」案件。案情回顧2020年7月某日,王某見到自己堆在公用空地上的柴垛被莊某挪動,便找莊某理論。雙方溝通未果便互相推搡,在推搡過程中莊某被王某拽到,莊某欲起身時,再次被王某按倒,致使莊某後枕部頭皮挫傷,隨后庄某報警。
  • 小孩子手臂意外脫臼,家長是「兇手」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這些場景:-1-在商場裡,一個小孩子坐在地上哭鬧不走,家長為了趕緊解決這個局面,強硬地拉起孩子的手就走了。可是,沒想到的是,這一拉讓孩子哭鬧更厲害了,家長還以為是孩子故意鬧彆扭,可是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2-或者你牽著孩子上樓梯,牽著孩子跨過一階一階的樓梯,沒想到孩子不小心踩空了下,你拉著孩子的手連忙一提,沒想到孩子一下子哭了……你可能還在納悶,孩子怎麼就突然哭得那麼厲害呢?你不知道的是,你那輕輕一拉,可能拉傷了孩子!
  • 數錢手發軟!累的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我們形容一個人錢非常多,就經常會這樣說你數錢數到手發軟了,而透過這種現象,很多人認為這是累的,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數錢手發軟!累的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此圖來自網絡 早在5年前,家住沛縣的王先生就有這種感覺:手部無力,就連數錢都覺得費勁,最後嚴重到扣紐扣、使用筷子都力不從心。
  • 四歲孩子被家長玩成「習慣性脫臼」,痛苦一生!這個動作真做不得
    菌菌之前接診過一個小患者,一個月就診兩次,都是因為胳膊肘脫臼。剛開始菌菌還是以為是家庭暴力,詢問之後才知道,罪魁禍首是「活潑」的寶爸。一個不小心就會發生橈骨小頭半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胳膊肘脫臼」。很多情況下,胳膊肘脫臼只是因為家長的牽拉姿勢不正確。
  • 《都是放屁惹的禍》
    這是一本很好玩又漲知識的書。說它好玩,是因為其中的語言比較幽默詼諧,比如「地球發燒了」「都是放屁惹的禍」等等童稚語言可以讓孩子嘻嘻哈哈的聽到最後;說它漲知識,是因為裡面涉及到有全球變暖的氣候知識、牛的體態結構知識、以及如何改變全球變暖的思考等等。我們對環境破壞所造成的惡果,在不久的將來就要由孩子來面對、承擔。
  • 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都是專業惹得禍?網友:大錯特錯
    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都是專業惹得禍?網友:大錯特錯近日,一則中科院博士後到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當輔警的事,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不少網友認為中科院博士後去當輔警是大材小用。也有網友認為,中科院博士後當輔警全是專業惹的禍。在這些網友看來,生物學就是天坑專業,就業難,難就業!這樣的先例並非沒有。曾經有個叫張曉勇的清華畢業生就是因為學的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後找工作屢屢碰壁,最終淪為某小區保安,也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 「虎媽」趕火車拉脫臼孩子胳膊,這些危險動作需警惕
    在醫生的查看下,發現孩子的左臂橈骨確實發生了脫臼,但由於車廂現場沒有處置條件,醫生只能幫孩子做了初步固定。在列車到達下一站後,這對母子下車去了醫院做進一步治療,目前已無大礙。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情景還真不在少數,估計不少家長還都吃過這種教訓,但更可怕的是:脫臼過一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