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資源網2014年10月17日消息:今年,是東航雲南公司「管理提升」深化年,也是地面服務部加強基礎管理上臺階重要的一年。年初,地服部在推進班組建設的過程中,破除陳規,通過自薦公選,變「挑選」為「公選」,讓更多優秀員工在公開、公平、公正的競聘中脫穎而出展顯才能,也是激活後備管理人才的源頭活水。
本次競聘採取組織推薦、個人自薦兩種方式報名,由筆試、面試和民主評議競聘產生。1月1日啟動,從《地面服務部班組長聘用管理規定(試行)》出臺到現有班組長的梳理,再到競聘上崗,整個過程歷時半年。然而,新任班組已經上崗3個月時間,歷經了2014暑運旺季生產保障任務,為此筆者對競聘的過程進行回溯,並對崗位履職進行了探訪?
公開、公平、公正成為關鍵詞
「有正式的人力資源崗位編制,適當的崗位補貼,作為管理人員晉升通道之一……」3月31日,聯合辦公系統地服部發文《地面服務部班組長聘用管理規定(試行)》中明確寫道,再加上分管領導和分部領導不斷的宣傳和鼓勵。
一段時間內,員工積極踴躍報名競聘。「報名和推薦時間為7天,15個班組長崗位第一天就收到了45份報名表和推薦表。」率先啟動班組長競聘的中轉分部經理吳馨這樣形容當時的情形。
「自薦公推關鍵是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分部黨支部書記王亞琴這樣說道。為此,分部在筆試、面試和民主評議的選題設計、分值百分比上進行反覆論證,最終確定了4:5:1考評細則。
考評環節,分部按照地服部要求,請分管部領導、人力資源主管、紀檢幹事監督完成,競聘程序也是完全參照公司領導幹部競聘要求。
「做到將『合適人放到適合崗位上去』的原則,來發現人才、考評人才、選拔人才。」地服部李靜怡總經理作為「自薦公推」的推行者,用上面的競聘考核標準來描述「自薦公推」的意義和目的所在。
地服部副總經理素民作為《方案》的制定者,她認為,班組長競聘更能激發員工的活力,激發隊伍的凝聚力,做到能者上,平者下的管理模式。雖然是一種探索過程,但是地服部有信心把它做好。
「以前班組長好像業務能力強,直接由分部領導議一議就可以直接定,大家都認同;現在僅業務好還不行,還要政治素質要可靠,有團隊管理能力。」剛剛競聘完班組長的羅俊說道。
能從42名員工中角逐成為一名班組長,對羅俊來說無疑是幸運的,幸運背後更多的是實力展現。既然有選任到崗,就會有落選的,對於他(她)們來說是如何去看?如何去想的呢?
筆者找到了幾名在工作中有接觸,相對比較熟悉一些的競聘者進行了解,他(她)們有的是筆試成績不理想,有的則是與選任者0.5分之差惜敗。大家紛紛表示,競聘過程是公開、公平、公正的,我們落選心服、口服。
圖:自薦公選 成效顯著
壓力、信任背後更多的是責任
6月30日,隨著站坪二分部班組長競聘公示完畢,標誌著地服部班組長進入聘用階段,並完成班組建設進程中的重要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薦公推」競聘選出來的班組長隊伍中,80、90後員工佔到了八成,80、90後年輕員工是否能承擔這一壓力下的重任,通過走訪似乎找答案。
「我是競聘出來的班組長,不僅要帶頭做好現場服務保障,還要團結大家凝心聚力。」要客服務分部80後新聘任班組長李資婷談到「公推直選」時,既感到榮幸,又感到「壓力山大」。在她看來,讓這個十幾人的班組在短時間內實現地服部「六型一化」目標,有很多基礎工作需要來做;另一個壓力來自於競聘崗位這個程序,透明並且公開,領導和員工對她帶好這個班組開展工作期待也比較大。
正如要客分部黨支部書記廖力珊所說:「只有業務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優秀員工才能通過『公推直選』走上班組長崗位。」「競聘到崗的班組長,實行一個周期的評議,如果沒有很好的履行崗位職責,也會重新選聘。」地服部趙娟副總經理對班組長考核初步的想法,更進一步的提高了班組長責任心和積極主動性,換句話說更有壓力了。
自從選上了這個班組長,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責任。另一名要客服務分部新任班組長李俊喆說:「如果是工作沒幹好,被大家選下去,說明大家對你不認可或者不信任,那就丟人啦!」
在站坪一分部,有著「特種兵」班組之稱的清汙分隊領頭人柳兆田,感慨說到:「對於此次勝出,完全得益於領導和同事的信任。」也有了解的人則說是他那「言必行、行必果」踏實做人原則。面對信任,柳兆田表示: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責任,需要我來帶好這個班組,按照地服部要求,繼續做好現場安全保障工作,帶好這支團隊。
與柳兆田同時聘任到崗的還有擺渡分隊李治國,在分部擺渡車摸爬滾打10多年,有著豐富的管理能力和現場保障能力,可以說是眾望所歸,對於自己的勝出,李治國坦然一笑,「壓力、信任背後更多的是責任」這樣來解讀自己的勝出。
圖:自薦公選 成效顯著
班組管理能力成效進一步提升
經過暑運旺季考驗,班組長試用三個月的「大限」到來,他(她)們在崗位上履職情況到底如何呢?在班組的管理提升、現場服務水平上及保障能力上是否都有了成效呢?帶著這個疑問,筆者9月19日再次走近他們。
來到一直走在班組建設前列的旅客一分部春梅班組。正值交班前的班後會,班組長萬春梅正在就巡視崗如何對旅客指引進行討論?「出港高峰時候,我也想做到合理去指引旅客快速辦理,可掌握不好。」「有些旅客不聽我們的指引……」會上,大家將自己碰到的問題全盤託出。大家有沒有仔細去觀察存在問題?班組長萬春梅繼續引導大家發言,見大家都沉默,她才拿出筆計本,說道:「其實剛開始我和大家一樣困惑,後來我發現,僅靠手勢指引旅客並不完全能理解,那這時我們就要主動的去幫旅客把行李推你要指引的櫃檯辦理,這個問題就好解決啦!還有就是有些櫃檯看似人很多,但沒有託運行李;反之有些櫃檯人少,但都是大包小包的行李託運,肯定慢一些,這個時候我們指引時就要多觀察,做到合理分配旅客。」聽完班組長萬春梅小結,大家一片譁然,繼而響起掌聲。
管理有如此大的提升,既感到驚奇,也覺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驚奇的是班組管理由被動變為主動,只所以說是意料之中,是這個班組不缺乏創新管理經驗,早在2012年推出了「輪崗學習」、「員工心情板」、「健康檔案」等舉措,唯有不同的是,當時是粗放型的開展,現在抓細節、抓養成。
致力於打造「炫風中轉」的旅客中轉分部,步入分部班組值班室,「上下同心,其利斷金」的班訓赫然入目,班訓也成為新員工上崗前的必修課。創新推出了以滑板車、旱冰鞋和螢光板服務內容,使得緊急中轉旅客由60%提高到了95%。同樣至力於創新服務的要客服務分部凌燕班組,推出了「凌燕小管家 」。
短短一天的走訪,通過與大家交談,均表示:聘任的班組長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有較大提高。
圖:自薦公選 成效顯著
1薦聞榜
(供稿:東方航空雲南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