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出臺有什麼好處? 退押金不再難 代購英文銷售屬違法

2020-12-13 閩南網

退押金不再難了

  近年來電商行業在迎來大發展、大繁榮的同時,也出現了泥沙俱下的混亂狀況。欺詐、虛假宣傳、以次充好、刷單殺熟等問題層出不窮,這讓廣大消費者深感困擾、深受其害,往往輕者破財、重者還會造成人身安全和健康損害。不僅如此,電商亂象的肆虐和蔓延,也嚴重擾亂了電商業良性發展秩序,破壞了電商業誠信交易環境。

  由此可見,網上少數唯利是圖的無良商家就是害群之馬,各種電商亂象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它們不僅是消費者之敵,也是電商業之害,必須除之而後快。應當說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電商法應運而生。

  對於這段時間引發熱議的ofo小黃車押金難退問題,剛剛生效的電商法就給出了解決辦法。該法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按照約定向消費者收取押金的,應當明示押金退還的方式、程序,不得對押金退還設置不合理條件」。「消費者申請退還押金,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退還」。而對於出現難退、不退以及限退等種種問題的,電商法也有規定:「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除此之外,電商法對人們關心的刷單殺熟、捆綁搭售、微商代購等問題均作出規範,對違法違規行為設定了處罰措施,尤其是對於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更是不遺餘力,不但嚴格要求平臺及商家履行主體責任,還規定了最高達200萬元的處罰標準,堪稱力度空前。

  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電商法的出臺與實施,開啟了電商法治元年,相信隨著這部法規的全面落地,會使很多過去困擾人們的電商頑疾迎刃而解,也一定能為人們打造出一個全新的法治電商新天地。(徐建輝)

電商人先學電商法

  對於電商法的實施,相信眾多從事電商經營的電商人未必都知曉電商法的內容和具體要求,這就需要從事電商經營的個人、企業,坐下來好好研讀一下電商法的內容和具體規定,先給自己普普法,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才能不碰觸法律紅線。

  電商法既然已經實施,一切有關電商經營的活動就都將納入到電商法的規範之內,依法操作,才能確保經營安全以及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比如,那些長期通過微信、網絡直播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也都涵蓋在電商法之內,都需要依法進行登記,而不是繼續游離於電商法之外。

  電商法對於一些特殊的情況也作了明確的規定。比如,個人銷售自產的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或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則無須登記。這就體現出了電商法的「寬嚴相濟」和對「小零散」電商經營者的人文照顧。

  希望廣大電商人,以電商法實施為契機,自覺規範經營行為,不搞頂風違規的事,不做打擦邊球的事,從而以自身的守法實踐,推動我國電商市場更加有序競爭、規範發展。(舒心萍)

非法代購風光不再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應當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規定。也就是說,以代購為業者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也需要進行登記和納稅,這無疑給代購行業造成了影響,因此,一些代購者選擇暫停業務,保持觀望,而另一些代購者則投機取巧,用英文在朋友圈發布信息,繼續開展代購業務。

  這種行為無異於掩耳盜鈴,違反電商法相關規定。因此,應該積極採取具體措施,打擊和治理非法代購等違法行為,一方面加強普法宣傳,提升電商法的知曉度,引導代購商家進行登記和納稅,守法經營。另一方面,加強執法,對於一些投機取巧的代購者,應該依法嚴懲,不能讓非法代購者心存僥倖。同時,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鼓勵消費者積極監督舉報,共同重建電商秩序,維護法治尊嚴和消費者權益。(朱 丹)

原標題:電商法來了,我們可以期待什麼?退押金不再難了!

責任編輯:冷芳杞

相關焦點

  • 電商法實施了,中小賣家、微商、代購、刷單、退押金都有規定了
    電商法實施了,微商、代購、刷單、退押金、大數據殺熟都有規定了。關於電商法,這部期待已久的規則終於實施了,討論了好幾年,因為是新生事物,沒有參考,所以腳步一直很慢。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周漢華認為,除了電商平臺上的商家,那些通過微信、網絡直播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都涵蓋在內,還有一般所稱的海外代購都是電商法的適用對象。
  • 電商法實施後,「失業」代購的出路在哪兒?
    《電商法》對營業執照、納稅及商品的限制,讓大多數個人代購望而卻步。「失業」的代購們,如何選擇未來的出路?《電商法》的另一面如今,電商不再是個新鮮詞了,很多企業把電商部都改成了新零售部。新零售要線上線下相結合,而《電商法》最核心的內容,也要求線上線下經營者權責一致。
  • 電商法實施後,微商、代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隨著2019年的到來,電商法也正式開始實施。在朋友圈,有一大波暫時不清楚電商法具體影響裡的代購,為電商法研究了一套文案,讓人捧腹大笑。但同時,這也引發了小編的思考,到底電商法是如何影響朋友圈那些微商和代購從業人員呢?
  • 電商法實施後,「失業」代購的出路在哪兒?-虎嗅網
    「失業」的代購們,如何選擇未來的出路?《電商法》的另一面如今,電商不再是個新鮮詞了,很多企業把電商部都改成了新零售部。新零售要線上線下相結合,而《電商法》最核心的內容,也要求線上線下經營者權責一致。毫無疑問,《電商法》的目的就是監管,規範網際網路商業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除了明確電商商家的權利義務,《電商法》還對平臺責任、數據監管以及披露進行限制。今年我們經歷的共享單車押金難退,滴滴順風車事件以及各種大數據殺熟,都能在《電商法》找到相關的內容,而詬病已久的微商假貨問題將得到進一步遏制。
  • 《電商法》來了 微商改用英文賣貨?
    代購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也需要進行登記和納稅,一些代購暫停業務,保持觀望,而一些自營電商平臺則認為《電商法》對自己是利好消息。  《電商法》還對商家刪差評刷好評、捆綁搭售、大數據殺熟、押金退還等消費者關注的問題做出了規定。不過,專家表示該法規是電商領域的基本法,其中仍有一些細節需要進一步解釋說明。
  • 《電商法》實施後淘寶代購現關店潮 跨境電商銷量增幅明顯
    今年1月1日起,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今後,從事個人代購、微商也須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營業執照,依法納稅,違法將面臨著最高200萬的罰款。
  • 從ofo如何秒退押金,說電商不退押金存在的法律責任
    近日,經常有網絡文章,媒體報導,ofo小黃車面臨著押金難退,這讓他的用戶非常煩惱。不少網友告訴小編,即使很早就點擊退款按鈕,但退款的申請超過一個多月,仍然未收到退回的押金,也曾多次聯繫客服就是打不通電話。但是這幾天居然有人有人可以秒退押金,這是怎麼回事呢?
  • 「代購法」實施,代購行業面臨哪些衝擊?
    「海外代購」——在中國可謂是相當火爆,也促生了代購職業的產生。今年「代購法」實施之後,卻讓許多代購都直呼代購難做,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需求代購的消費者,這部法律到底說了些什麼呢?找法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電商法正式實施,對行業產生影響的十大關鍵詞是什麼?
    該報告用十大關鍵詞來解讀《電商法》的實施對行業所產生的影響:電商納稅、微商代購、信譽評價、二選一、商品搭售、砍單、電子支付、押金退還、快遞延期、大數據殺熟。從電商法出臺到現在,微商、代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熱點,也能看出這一行其實已經滲透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微商們紛紛賣起了「土特產」
    進入新的一年,總有一些新的規則出現,例如讓微商、代購們瑟瑟發抖的《電商法》就從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了,具體有哪些影響? 《電商法》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但這部法律不是專門針對代購或微商的,只是將這些以前屬於監管「灰色地帶」的領域納入了監管範圍,規定「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
  • 《電商法》落地48小時,有代購因朋友圈發廣告被封號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電商法對電子商務的範圍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包括了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並將代購和微商明確納電入商法的監管範圍。那麼,《電商法》實施兩天來,給代購帶來了哪些衝擊?它究竟改變了什麼?上遊新聞記者帶您聚焦《電商法》正式落地的48小時,代購們的悲歡與觀望。
  • 電商法落地後,朋友圈代購們如何了?淘寶、唯品會跨境購或迎新生
    ,有的選擇觀望平臺對代購規定的細則,有的則選擇直郵服務,還有的選擇永久關店,沒人敢在違法的邊緣試探。不過,一些代購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就在《電商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天,微信朋友圈代購間流傳一股「手繪」風,用畫圖代替商品實物的圖片,或者用外語介紹商品信息。
  • 再見了,香港代購!剛剛,國家正式出手……
    >「我要去香港了,有什麼需要幫忙帶的嗎?」「代購法」韓國的化妝品,澳洲的奶粉,日本的馬桶蓋還有朋友圈裡的泰國、歐洲、美國代購通通沒能僥倖新的「電商法」會有什麼影響?、微商越來越難了...《電商法》的出臺並不是說嚴厲打壓電商平臺反而給我們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消費環境除了對電商、代購、微商等立法還有一些新規都很有好處!
  • 新《電商法》實施 不會英文都別想做代購和微商了?
    代購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也需要進行登記和納稅,一些代購暫停業務,保持觀望,而一些自營電商平臺則認為《電商法》對自己是利好消息。《電商法》還對商家刪差評刷好評、捆綁搭售、大數據殺熟、押金退還等消費者關注的問題做出了規定。不過,專家表示該法規是電商領域的基本法,其中仍有一些細節需要進一步解釋說明。
  • 朋友圈裡的代購和微商要「黃」了?
    劃重點:1、不管是什麼代購《電商法》的出臺並不是打壓電商平臺而是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消費環境除了對電商、代購、微商等立法還有一些新規都很有好處《電商法》實施以後代購、微信朋友圈賣假貨、劣質商品恐怕不會那麼容易了的確,監管越來越嚴格我們買到假冒偽劣商品的機率也會越來越小2.電商平臺承擔
  • 不僅僅是微商代購,《電商法》會帶來什麼行業劇變?
    眾多淘寶上的代購也下架店內全部商品,只留下冰冷的公告——有的選擇下架商品觀望平臺對代購規定細則,有的選擇轉型提供直郵服務,也有的選擇永遠的閉店,沒有人敢在違法的邊緣試探。有朋友向他透露:「國內市場或許將對奶粉保健品做出明確規定,如果沒有中文標籤,或者不是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的奶粉保健品,一律不得銷售。」除了代購之外,海外快遞行業也遭遇了挫折。
  • 電商法落地 代購行業將加速洗牌 有微商為躲監管改用英文賣貨
    無論是在微信朋友圈裡賣貨,還是在直播平臺帶貨,抑或在淘寶開代購店,都將被列為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電商法,經營者一旦違規最高罰款200萬元。部分代購表示,由於暫時還不知道「登記」等規定如何具體操作,打算暫時「觀望」一下。還有人發現,為了躲避監管,一些代購甚至用英文在朋友圈發送商品信息,直接「手繪」貨品。「不會英文都別想做代購和微商了!
  • 今年起電商法落地 你朋友圈的代購微商還好嗎?
    不過,在五花八門應對電商法的同時,不少代購也對電商法  的細節持觀望和期盼的態度。 「一方面電商法可以引導代購走向正規化;另一方面,目前代購市場魚龍混雜、亂象叢生,是該管管了。 」一位電商人士這樣說。而有些代購為了避免在廣告中出現產品名稱等敏感字眼,直接變身靈魂畫師,努力臨摹產品外觀的同時,也引發了一波「神文案」:除了用英文、日文等發廣告外,「倩碧」的黃油被描述成了「隔壁村倩倩的弟弟,有油、很清新」;「悅木之源」的化妝水被描述成「蘑菇和靈芝燉的湯,家裡還有兩碗」;雅詩蘭黛小棕瓶精華被描述為「一個棕色瓶子,特別滋潤,擦在水之後,有個成分叫二裂酵母溶胞提取物」;「露娜」的潔面儀被代購們宣傳為鹿晗的弟弟
  • 電商法倒計時,代購的煎熬:觀望、轉行、上班去
    「再見了親們,從2019年1月起我將不再做代購生意。祝大家未來一切安好。」12月20日,資深代購馬青(化名)在自己的客戶群裡宣布了這個決定,「沒辦法,今後代購市場監管越來越嚴,賺不到什麼錢了。」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電商法中明確規定「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均為電商經營者,必須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
  • 電商法實施後還能不能代購
    現象   朋友圈的代購畫風突變,有的已清倉大處理  「重要通知:2019年1月1日起,為迎接電商法的實施,我的朋友圈將會設置3天可見並進入暫時停更狀態。」做輕奢女包代購的「輕舞」在新年第一天的凌晨,更新了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