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社會學發展的學術檔案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追本溯源來講,義大利的社會學同中國的情形一樣也屬於舶來品。在學科合法化的爭取中,義大利的社會學曾被指責一味地吹噓和誇大美國理論,不管它的支持者還是批評者,都無一例外地將其作為舶來品來看待。本文藉由義大利社會學學科發展的介紹,觀它山之石,審視這一來自地中海—南歐國家的學科動態,以此來比照和深入理解社會學在我國的發展軌跡與歷程。

正如諸多學者的預判,義大利社會學有著輝煌的起源、複雜的過往和異常矛盾的當下。義大利知名社會學家有主張「精英循環論」的帕累託和莫斯卡,提出基尼係數的基尼,還有國人鮮有聞之的歐力威蒂(Olivetti)以及菲拉羅帝(Ferrarotti)。現如今,活躍在世界舞臺上的知名社會學者也不乏義大利人,如國際社會工作教育聯盟主席安娜瑪利亞·坎帕尼尼。從世界範圍來講,一個南歐國家的社會學學科綜合實力可見一斑。然而,從帕森斯以來,國際社會學的重心開始從歐洲轉移到美國,諸多理論和方法也是一味地「最炫美國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把目光投向這個地中海—南歐國家的社會學,重點從學術刊物、學科教育以及學派和協會這三個方面來窺探和了解它的學科浮沉。

期刊促成社會學學術圈的建立

義大利有三大出版集團共同推動著社會學的學科發展,在引入外國理論和學科自我建設上都作出了巨大貢獻。首先,歐力威蒂的出版公司Edizioni di Comunita是義大利最大的社會學學科出版公司,在學術出版領域一直處於先鋒地位。該社出版一系列大眾和精英讀物,包含迪爾凱姆、韋伯、曼海姆、貝克爾的經典著作。這裡也一度是義大利社會學家的盛大秀場,除了刊發歐力威蒂本人的研究成果,還包括一些知名學者的作品,如聖·阿誇維瓦(Acquaviva)的宗教社會學著作《工業文明中的神聖日食》、伽利諾(Gallino)的《經濟與工業社會學調查》。作為第二大出版社,穆裡諾出版社(Mulino)翻譯出版了帕森斯的《社會行動的結構》、莫頓的《社會理論和社會結構》以及拉扎斯菲爾德的一系列作品。而自詡「帕森斯主義者」的伽利諾則把他翻譯的《社會系統》交由歐力威蒂的公司出版。第三大出版社是Einaudi,該社有著很清晰的左翼傾向,義大利共產主義思想家、意共總書記葛蘭西的《獄中札記》就是由這個出版社發行。它的很多編輯都是知名的義大利共產黨文人。此外,它還推廣了法蘭克福學派的諸多學者如馬爾庫塞、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的作品。其他值得關注的還有韋伯社會學方法論著述、戈夫曼的《庇護》。

與此同時,在義大利也有一批表現突出的社會學學術刊物,如《社會學季刊》(Quaderni di sociologia)、《社會學和社會研究》(Sociologia e ricerca sociale)、《社會研究爭鳴》(Bellettino delle recerche sociali)。上述期刊側重學科綜合發展情況,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子學科領域的期刊,如《農業社會》(Societa urale)著重介紹農業、農村、農民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說,這些期刊為社會學學術小圈子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結構化因素,大部分社會學者都在學術刊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擔任編輯或者編委會成員。一方面,學者們能夠藉此建立一個以高度的小團體忠誠度為特徵的學科同盟,他們推舉學術代理人並使其在圈內的符號資本的分配中擁有十足的話語權。另一方面,學者們也可以通過期刊來識別學術團隊,他們通過發表,尤其是在特定刊物上的發表,確立了自己的學術標識,融入並置身於一定的學術網絡之中。

學術研究中心為社會學學院化做準備

二戰前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義大利的社會學都不是作為獨立學科出現的,雖然基尼和他的團隊有少量的側重量化研究的學術活動,但由於法西斯勢力的操縱,學科發展呈現真空狀態。社會學首先作為統計學院的一門基礎課程出現,課程的教授多數是由編外講師(libero docente)擔任。這種職位並不是學院的正式職位,類似於德國的privatdozent(德語為編外講師)。

社會學者一開始多數在大學以外(主要是一些研究中心)就職,藉由這些機構,學者們開始尋求關係網絡的擴展和項目資金來源。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機構主要有以下三個。第一個是米蘭的國家社會保障中心(CNPDS)。該中心在義大利社會學研究中有特殊地位,通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穆裡諾協會合辦學術研討會,有一批學者為擁躉。第二個是博洛尼亞的穆裡諾協會(Il Mulino)。它有天主教背景,創立者也多為哲學和法學出身,早期學術活動集中在協會同名的文化雜誌上。該協會通過吸引企業家來推動義大利社會科學發展,立足於協會同名的出版公司,打造了一系列的社會學合集。協會內部學者參照哈佛大學社會關係學院的學術分工模式,有著涇渭分明的研究領域及學術代理人。第三個是位於伊夫雷亞的社會關係辦公室(Ufficio Relazione Sociali)。該協會由歐力威蒂財團創立,傾向於應用社會學和現代化發展相關的領域,突出義大利社會學的實踐特色。核心人物歐力威蒂本人也週遊世界尋求該機構與外界的長期合作。這些學術研究中心已經儲備了很多社會學者,他們以此積累學術和政治網絡,為社會學的學院化做好了準備。

社會學系在二戰後的前十年裡並沒有建立,直到1962年特倫託大學首次成立了獨立的社會學系並開始授予社會學本科學位。自此,社會學在其學科全面合法化的道路上邁出了裡程碑式的一步。社會學者進入高校學術圈後,其職位系統分別為終身制教授、編外講師、非終身制副教授、終身制助教和沒有工資的助教。這種傳統設置也一直飽受詬病,Giglioli(1979)將之描述為「自相矛盾的中心化和碎片化」,形式上高度的中心化,管理上奉行巴爾幹主義但是卻重視個人主義。此時其他地方的高校還只在剛剛取得自主權的政治科學學院裡開辦社會學課程,隨著米蘭、博洛尼亞、安科納等大學紛紛開辦社會學專業,面向社會學者的學術就業市場也逐漸打開。社會學者們也開始向著職業化做出全面努力,如研究中心、學術網絡、學術刊物、專業研究機構和有著堅實基礎的國外合作關係,義大利的社會學慢慢也進入學術視野。

學派處於變化之中

1958年,義大利成立了社會科學協會,目的是對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進行制度化推廣。而義大利社會學會的成立事宜卻一直延遲到1979年才開始討論並於次年成立。時至今日,義大利社會學在全國散布著多個學術陣營和利益集團,主要包含三大流派。首先是米蘭和都靈本地的土著學者,他們吹噓自身的古羅馬血統的文化貴族身份且具有很強的國際人脈。其次是以號稱「義大利社會學之父」的阿迪哥(Ardigo)和他的追隨者為代表的天主教社會學者,他們部分是傳教士,作品主要發表在《社會學和社會研究》上。依託於阿迪哥的學術網絡,該流派主要涉獵文史哲等人文研究、日常生活和反思社會學。最後是以阿尼奧利(Agnoli)為代表的應用學派,主要研究勞動力市場、大眾傳播、官僚組織結構及社會政策、醫學社會學等方面。不同於前兩個派別,它的代言人頻換且內部有一些不成文的非正式規則。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流派的學者們都面臨著學術職業化發展的道路。由於處在不斷變化的學術網絡中,他們的發表策略、研究方法論以及學者踐行角色都在發生微妙變化。

通觀義大利社會學的發展,每個階段和側面都更像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安排。今天的義大利社會學,按照義大利社會學家科素和波託裡尼的說法,正像將要橫穿墨西拿海峽的奧德賽,一面是吃人的斯庫拉(Scylla)女妖,另一面是兇險的卡利布提斯(Charybdis)旋渦。社會學者們面臨著學術化或者非學術化、理論反思或者應用研究、作為人文學科的社會學或者作為社會科學的社會學的多重區分局勢。多面神雅努斯(Janus)一樣的義大利社會學需要解決的問題變得日益複雜,更需要新時代的社會學者做出明確定位。

(作者單位:青島理工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20年6月3日總第1939期 作者:劉蕾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王處輝 孫曉冬:近三十年社會學學術研究的發展軌跡與本土化反思
    通過對《社會學研究》雜誌創刊30年以來2248篇學術論文的分析,考察社會學重建以後的學術發展變遷歷程,研究發現:不同領域的學術主題在重建後都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並且突出了中國社會學的主體性格、實用性格與學術性格;研究方法呈現出規範化傾向,注重理論框架或假設與經驗材料的相互結合,推動了社會學學科的科學化進程。
  • 聚焦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湖北省社會學學術年會在華中農大舉行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趙勝豪 通訊員呂夢涵 盧逸軒)10月22日上午,湖北省社會學學會成立40周年學術年會暨2020年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農村社會學論壇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會議以「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為主題,圍繞如何推進落實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及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這一重要現實問題展開討論與交流。湖北省社會學學術年會現場。
  • 湖北省社會學學術年會在華中農大舉行
    湖北日報訊(記者韓曉玲、通訊員蔣朝常、呂夢涵、實習生盧逸軒)10月22日至23日,湖北省社會學學會成立40周年學術年會暨2020年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農村社會學論壇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的主題,共同探討如何推進落實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學術年會由湖北省社會學學會、中國社會學會農村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主辦,華中農業大學承辦。來自全國19所高校及研究所的200餘名師生和社會學工作者參加了交流研討。
  • 湖北省社會學學術年會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辦!
    10月22日上午,由湖北省社會學會及中國社會學會農村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我校承辦的湖北省社會學學會成立40周年學術年會暨2020年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農村社會學論壇在校舉辦。(學通社記者 汪梓言 攝)參會代表正在聽會(學通社記者 汪梓言 攝)南湖新聞網訊(學通社記者 呂夢涵 盧逸軒)10月22日上午,由湖北省社會學會及中國社會學會農村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我校承辦的湖北省社會學學會成立40周年學術年會暨2020年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農村社會學論壇在我校舉辦。
  • 義大利留學——博洛尼亞大學社會學與經濟法學院
    社會學與經濟法學來源於長久以來國內外對於社會學、法學和經濟學研究。 回首傳統,展望未來,社會學與經濟法學科在國家和國際學術討論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移民和公民程序§在公共和私人經濟中,稅法與社會的關係§攻擊性犯罪,安全政策和受害者保護程序§文化政策、消費政策、城市變化以及數字時代的新生權利§健康、幸福和新的生活方式§商業發展
  • 山西省社會學學會學術年會舉行
    本報訊 12月6日,省社會學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舉行,學會會長、博士生導師喬瑞金教授做題為《變與不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辯證法釋讀》的輔導報告,來自省社科院、省社科聯、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單位和高校的60餘名學者專家暢所欲言,圍繞「轉型發展與社會治理現代化」展開探討,深入交流。
  • 山西省社會學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召開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創新社會治理的戰略部署,推動我省社會治理現代化理論研究工作,12月6日,山西省社會學學會舉行2020年學術年會。圍繞「轉型發展與社會治理現代化」主題,來自山西省社科院、山西省社科聯、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10多所高校和省市政府有關部門60餘名社會學者專家以及一批年輕的博士生進行了學術交流和建言獻策。
  •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學術地位與理論貢獻
    馬克思恩格斯在大量經驗研究的基礎上,以歷史唯物主義名義深刻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在俄國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實踐中得到了繼承與傳播,並在西方社會學特別是當代西方社會學研究中產生了廣泛影響。明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本質特點、學術地位、歷史發展和廣泛影響,是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推進和創新中國社會學研究應當認真面對的重大課題。
  • 重磅|《邁向人民的社會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四十年學術...
    彙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建所40年來科研成果精粹反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梳理社會學界學術成果,推進學科發展新書推薦》彙編了1980年至2018年期間,該所研究人員發表在社會學領域重要學術期刊上的400餘篇文章,反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的快速轉型和巨大變遷。
  • 《唐人街》是如何煉成的:UCLA社會學教授周敏的學術之路
    而且,和如今日趨多元化的美國社會學界相比,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社會學界是一個"太白、太老、太男性"的精英圈子,這一系統性偏見也嚴重影響了當時社會學界的學術品味和對研究對象的選擇。作為一個黃皮膚的年輕女性移民學者,周敏本來在學術發展上就面臨著巨大的制度性壁壘,而選擇研究唐人街這一移民社區,更是看來風險性較高的課題。
  • 上研好書 | 文軍:理論自覺與社會學學術場域的再反思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派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學繁榮發展的一個基本標誌,也是中國社會學走向世界的鋪路石,更是中國特色社會學強化理論自覺,彰顯學術自信的具體展現。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學,沒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學派團隊,就很難凸顯其優勢和特色,更難以在世界學術體系中樹立一定的地位。
  •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舉辦北京市社會學學會2020年學術前沿...
    本網訊(記者李卓謙)10月10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承辦的「服務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社會學——北京市社會學學會2020年學術前沿論壇暨常務理事會會議」在北京召開。寧秋婭對與會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指出中國農業大學的社會學學科立足其研究傳統與特色、發揮國家頂尖農科大學優勢,圍繞「三農」與社會發展主題,致力於構築中國農村社會學與發展社會學的國際話語權和中國社會學研究實踐的理論提煉及其國際傳播,形成了基礎紮實、特色鮮明的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社會效益的學術成果,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為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農村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 新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學發展
    新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學發展 2019年09月27日 08:3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李友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馴化」媒介社會學:理論旅行、文化中間人與在地學術實踐
    在中國新聞傳播學科的發展中,學術翻譯就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黃旦,丁未,2005;黃雅蘭,2019;劉海龍,2006;Qiu,2016)。特別是,傳播學就是經由1980年代以來的「西學東漸」之旅,才得以真正進入中國。對此,可從兩方面來評價學術翻譯的影響軌跡。一方面,學術翻譯要進入乃至鑲嵌到中國的「在地」學術語境當中。
  • 完善學科體系更有益於體育社會學發展
    完善學科體系更有益於體育社會學發展來源:光明日報 2016-11-12 仇軍  完善學科理論體系,規範學術基本概念,界定和拓展研究領域,豐富和發展基本理論,變革和創新研究方法是一門學科發展成熟與否的重要標誌。
  • 武漢大學社會學學科開啟發展新篇章
    >   ■本報記者 韓天琪 通訊員 張楊波 近日,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揭牌儀式暨基層治理現代化高端論壇在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報告廳舉行,開啟了武漢大學社會學學科發展新篇章
  • 發展社會學研究的新取向
    圖片來源:CFP如何賦予發展社會學學科研究以新的理論蘊含和分析視野,更新學科的研究內容及形態,形成新的突破點,成為發展社會學學科發展和轉換的關鍵。如將20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現代化理論的出現作為發展社會學誕生的標誌,那麼,今天這一應時代之需而勃興的帶有極強經世特色的學科也已走過七十餘載。回望發展社會學的發展軌跡,其發展有盛極一時的學術擴張,也有黯然失色的學科衰退。大約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二戰後以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研究為主旨的發展社會學便開始面臨嚴重的危機。
  • 中國特色社會學的形成與發展
    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社會學發展歷史,如何建設與中國國情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緊密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學,始終是我國社會學界面臨的重大課題。 突出社會學的中國特色 社會學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西方傳入我國的。
  • 中印邊界問題檔案文獻整理與研究課題組赴上海師範大學進行學術...
    ,認為自建檔案資料庫對學術研究的價值不可估量。此次學術交流活動得到了上海師範大學的高度重視,副校長陳恆教授會見了此行全體成員,並參與了學術交流活動。  10月14日上午,該校法政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的領導和師生與課題組在徐匯校區舉行了座談會。座談會由人文與傳播學院劉子奎教授主持,法政學院副院長朱新光出席並介紹了該校國際關係、東歐、東南亞研究等領域的發展情況。
  •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即將推出專業學術期刊...
    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心承辦的社會學專業學術雜誌《社會學評論》即將正式刊行。這是繼上世紀80年代初期《社會學研究》和《社會》雜誌創辦發行以後,我國社會學界的又一本擁有正式刊號的專業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