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住宅老屋倒修申報獲批准,合法修建房屋權利受法律保護

2020-12-22 天津律師梁波

【摘要】原告唐某某於2016年申報老屋倒修,經村、街道、規劃局聯合會審,同意原告唐某某在其xx縣xx街道辦事處xx社區十一組規劃建設控制紅線圖內進行私人住宅建設,2017年5月24日,被告城管局以原告唐某某未按規劃紅線圖修建,責令原告立即停工並自行拆除,如不停工,將依法採取強制措施。2019年3月28日法院判決撤銷被告xx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2017年5月24日作出的xx停字(2017)第xxx號《責令停工通知》。

【關鍵詞】行政訴訟,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適用法律,責令停工

行政訴訟:法定職責須為、法無授權不為

一.引言

老屋倒修申報獲批准,原告合法修建房屋受法律保護,本文通過一司法裁判案例對此加以說明 。資料來源於「原告唐某某訴被告xx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城鄉建設行政管理糾紛一案行政判決書(2018)xxxxx行初xx號」。

二.基本案情

(一)原告唐某某於2016年申報老屋倒修,經村、街道、規劃局聯合會審,同意原告唐某某在其xx縣xx街道辦事處xx社區十一組規劃建設控制紅線圖內進行私人住宅建設,用地面積140平方米,建設規模280平方米,原告唐某某遂按照規劃建設控制紅線圖確定的位置動工建設,截止2017年5月23日,原告唐某某僅進行了基礎和第一層立柱建設。

(二)2017年5月24日,被告城管局以原告唐某某未按規劃紅線圖修建,房屋超面積26.2平方米為由向原告唐某某下達了xx停字(2017)第xxx號《責令停工通知》,認為原告唐某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三章第四十條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章第六十四條的規定,責令原告立即停工並自行拆除,如不停工,將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三.裁判結果

(一)被告城管局未能提供xx縣城鎮規劃管理局或其他行政機關作出認定並送達原告唐某某存在未按規劃紅線圖修建,房屋超面積26.2平方米違法違規建設行為的相應法律文書和依據,因此被告城管局2017年5月24日作出《責令停工通知》屬行政行為認定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

(二)另認為,原告唐某某已辦理了《xx縣城鎮規劃區私人住宅建設工程規劃審批單》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被告城管局認為原告唐某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屬於適用法律、法規錯誤。2019年3月28日法院判決撤銷被告xx縣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2017年5月24日作出的xx停字(2017)第xxx號《責令停工通知》。

四.討論

(一)原告訴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應當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被告也是以原告違反該條規定作出的《責令停工通知》,很顯然,被告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時並未調查清楚原告修建房屋時就已取得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這一基本事實,故被告行政行為認定事實錯誤,既然事實認定錯誤,必然導致被告作出上述具體行政行為時適用法律錯誤。

(二)答辯意見:本案被告在下達停工通知之前查看了施工現場,發現原告沒有按照規劃圖施工,且房屋修建面積超過規劃面積26.2平方米,據此被告依據查明的事實作出責令停工的行政行為合法有效,同時因原告沒有在規劃紅線圖內施工,我們認為原告需重新辦理施工手續。我們執法人員要求原告提供現在房屋的規劃紅線圖,但原告提供的現在房屋的藍線圖,原告所建房屋是在藍線圖內建設,藍線圖不具備紅線圖的合法性,所以原告建設的房屋是不合法的,我們作出的行政行為合法有效。

(三)法院認為:被告城管局於2017年5月24日認為原告唐某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向原告唐某某下達了xx停字(2017)第xxx號《責令停工通知》,被告城管局即應向本院提供證據證明2017年5月24日之前行政機關作出認定原告唐某某存在違法違規建設事實的相關法律文書和依據,而本案被告城管局提供的xx縣城鎮規劃管理局的回覆函時間為2017年6月25日,該回復函也未向原告唐某某送達,被告城管局作出的檢查勘驗筆錄和詢問筆錄時間也均在2017年7月2日。法院最終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參考資料】1.徵收拆遷:拆除養殖場的處罰權應歸環保部門而並不屬於街道辦事處。2.法院可適用地方政府規章對行政協議未約定事項依法「填漏補缺」保障被徵收人合法權益。3.徵收拆遷:國有出讓土地已停建五年,收回該地使用權決定合法有效。4.徵收拆遷:祖宅被直接認定屬於廢墟,以消除安全隱患的名義被拆除。

【作者聲明】本文僅供學習交流,若有侵權之處煩請告知刪除。文中隱去當事人名稱、屬地信息。插圖無版權糾紛。

相關焦點

  • 房屋拆遷,怎麼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讓百姓的補償最大化?
    徵地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應該了解法律法規,其重要意義就在於,遇到拆遷方不公平的、違法的對待時,能夠有方向、有效率的進行反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所以,建議廣大被拆遷人,在得知自己房屋在拆遷的規劃範圍,就要積極地去學習與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
  • 城裡的你,該如何合法留住村裡的宅基地?
    也就是說,經批准,城鎮居民,包括回鄉落戶的離退休、退職職工和軍人以及回鄉定居的華僑,都可以申請宅基地建房。可以合法使用農村集體土地建住宅,進而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1.2 1999年1月1日起,禁止城鎮居民使用農村集體土地建住宅,禁止城鎮居民取得宅基地。
  • 最高法院發布產權保護行政訴訟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重大部署,更好營造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進一步發揮司法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加強對產權保護的司法監督,促進提高全國法院產權保護行政案件辦理質效,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從全國範圍擷選了一批產權保護行政訴訟典型案例,今天正式向社會公布。
  • 【學習】最高人民法院產權保護行政訴訟典型案例
    (三)典型意義行政機關與民營企業依法籤訂的行政協議應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應對符合法律規定解除行政協議給民營企業合法產權造成的損失依法給予補償,切實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產權。行政協議具有雙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特點,審理行政協議案件可適用審理民事合同糾紛的相關規則,因此,屬於可適用調解的行政案件。
  • 沒有批文,拆遷時強行徵收房屋合法嗎
    政府在公共利益需要的情況下才能徵收拆遷房屋,並且向有關部門申請,獲得批准後才能實施房屋徵收拆遷工作,給予被拆遷人經濟補償,那麼沒有批文,拆遷時強行徵收房屋是不是合法?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沒有批文,拆遷時強行徵收房屋合法嗎在沒有取得相關部門審批的情況下,強行徵收拆遷房屋是違法的行為
  • 深圳城市更新條例3月1日起施行,「個別徵收+行政訴訟」破解拆遷難
    為了更好保護城市更新物業權利人合法權益,《條例》明確物業權利人可以自主選擇產權置換、貨幣補償或者兩者相結合的搬遷補償方式。同時,規定搬遷安置最低補償標準——已登記的商品性質住宅物業(即紅本住宅)採用原地產權置換的,按照套內面積不少於1:1的比例進行補償,其他合法建築和歷史違建的搬遷補償標準,由市場主體與物業權利人參照本市房屋徵收相關規定協商確定。
  • 房屋遭遇強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遭遇強拆,為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應及時諮詢專業律師,提起行政訴訟。相對信訪、行政複議而言,行政訴訟對拆遷戶權益的保障更加全面、具體、有法可依,同時也是獲得合法合理補償的一個可靠路徑,大家可以先就強拆事件及時諮詢專業律師,必要時進行委託,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2、遭遇強拆,如何取證有效?
  • 房屋拆遷,究竟怎麼拆才符合法律規定?怎麼補償才符合百姓利益?
    徵地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了解法律法規的重要意義就在於,當遭遇拆遷方不公平的、違法的對待時,可以有方向、有效率的進行反擊,保護自身合法權益。所以,建議廣大被拆遷人,在知道自己房屋被劃入拆遷規劃範圍的那一刻起,就要積極的去學習與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現在有關徵收拆遷的法律是越來越完善了,尤其是2020年1月份起正式實施修改後的《土地管理法》,這為被拆遷人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 房屋手續不全,拆遷時就不受法律保護嗎?即將拆遷的人必須知道
    房屋證件不齊,拆遷時就不受法律保護嗎?過去農村在宅基地建設的時候,幾戶不需要批准建設,自行建設就可以,造成了房屋手續不全的問題。當面臨徵遷時,手續不全的問題往往會導致無法獲得合理的補償,甚至沒有任何補償,當成違法建築強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遇到「拆違」代徵拆時,應如何維權的問題。
  • 法國日本行政訴訟臨時法律保護制度
    大陸法系的行政訴訟臨時法律保護制度,是指在行政訴訟程序終結前,法院可依申請或依職權而採取的防止被訴行政行為執行,或一定條件下的先予執行,或一定條件下的財產保全等臨時性法律保障措施,以有效保護當事人權利或公共利益的法律制度,在法國稱臨時處分或緊急審理制度,在日本稱臨時救濟或臨時權利保護制度。
  • 行政訴訟:房屋徵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時,應當強調保護原告的利益
    三.被告觀點原告房屋坐落在x市x區道路、綠地公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徵收範圍內,已經被告合法徵收。被告發布了徵收決定和補償方案,並與絕大多數被徵收戶達成了房屋徵收補償協議,依法開展房屋拆遷工作。原告主張的利息獎勵金和財物損失以及停產停業損失沒有法律依據。
  • 房屋土地在被徵收時,你知道自己都有哪些基本權利嗎?
    有句諺語說的好:「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睡覺的人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也明確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准的徵收土地方案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應當享有的這項權利,主動行使。另外,如果對房屋評估結果不滿意,可以申請覆核,對覆核結果不滿意的還可以申請鑑定。
  • (對違章建築嚴格依照國家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程序,認真進行了勘驗和調查,程序合法)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典型案例94
    被告澧縣縣鄉公路管理處答辯:一、甘某某違法事實證據確鑿,根據現場勘驗及調查取證,足以認定原告的附屬房屋系1993年以後重建的;二、限期拆除決定書程序合法;三、限期拆除決定書適用法律正確,原告的附屬房屋自1993年後建成以來,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有關公路兩側禁止修建建築物的規定,根據從舊兼從輕的的法律適用原則,適用公路法並無不當
  • 房屋被強拆、土地被強徵,不知道這些法律知識,只能吃啞巴虧
    非法不合理的房屋強拆、土地徵收。拆遷補償和合理,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在法律實踐和司法實踐中,拆遷行為給被拆遷人造成的損失,適用徵收行為的有關規定。國家明確禁止以下三種類型的拆除:1.禁止強迫拆除和其他行為。
  • 行政審判專欄 | 行政訴訟中起訴條件的審查
    與民事訴訟相比,行政訴訟卻用專章規定了受案範圍,說明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作為起訴條件之一,有其存在的特殊重要性。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決定了司法權與行政權的界限,正如「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是法治國家的憲法和法律賦予行政管理相對人的一種權利,但是這種權利通常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果法律沒有將某種爭議納入行政訴訟範圍,相對人就沒有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權利」[6]所以,並不是所有的行政行為都可以接受司法審查。
  • 民法典新增居住權規定,合法居住他人房屋受法律保護
    市民甲的祖父通過遺囑將其名下的房屋留給甲,甲的祖父去世後,其第二任妻子乙仍居住在該房屋內,甲取得該房屋的房產證後,數次要求乙騰房,乙不同意,於是甲便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乙立即遷出房屋,並承擔案件的訴訟費。
  • 最高法閻巍:土地管理法修改對集體土地徵收行政訴訟案件的影響
    這些變革使得因監督此類行為而產生的行政訴訟案件,在徵地批准行為和相關公告行為的可訴性、預徵收協議的效力、農民住宅安置的合法性等方面面臨著不少新問題。本文對上述問題進行了系統梳理,並理論聯繫實際,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研究。
  • 八下3.1《公民基本權利》
    (1)含義: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①內容: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 行政訴訟:收到《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後,起訴予以撤銷
    【關鍵詞】行政訴訟,拆遷補償,補償決定,房屋拆遷,房屋徵收一.案情介紹原告XXX起訴稱,XXX合法所有的房屋納入XX縣XX鎮XX棚戶區改造項目徵收範圍。XX縣政府於2018年8月14日向XX作出《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
  • 行政訴訟:在法院作出準予強制執行裁定前,實施房屋拆除行為違法
    涉案房屋所在的土地屬於國有土地性質,2018年12月17日,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相關規定,x區政府作出《徵收房屋補償決定書》,並依法向張某某進行送達、公告,但張某某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