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態差,可能是沒有吃過苦,這三種辦法可以讓孩子平復心態

2020-09-26 小熊育兒日記

文/小熊育兒日記

我們都希望孩子在面對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可以表現出完美的狀態,最起碼不要因為一些事情的出現而造成內心不平穩。但是現實生活中,的確有很多孩子的心態是比較差的,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樣子也是被動的。
吳先生就發現孩子身上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那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樣子總是很糟糕,尤其是心態這方面出奇的差。

最近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就因為作業實在是太有難度了,所以孩子被急哭了。看到孩子哭泣的樣子,吳先生也感覺到非常疑惑,只是寫作業而已,至於把自己搞得這麼被動嗎?為什麼孩子的心態會這麼差呢?

其實現如今關於這樣的事情也是有很多的,有很多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就是心態比較差的。大多數父母都會因此感到困擾,為什麼孩子的心態又這麼差呢?其實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

為什麼孩子心態差?

1.父母過於溺愛

其實孩子之所以心態比較差,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父母在平常的生活當中太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了。

因為很多父母都喜歡把孩子當作是寶貝,不希望孩子受盡任何困難,而且越是這樣的做法,就會越是導致孩子在面臨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所以溺愛本身就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這只會讓孩子的處境變得更加被動。

2.自身性格因素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自身性格因素的原因,導致孩子會出現心態差的狀況發生。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較悲觀的,在面臨問題的時候,如果不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問題,那麼他們的內心就會出現很多戲碼,譬如覺得自己是無能的。而一旦出現了這樣的情緒,那麼他們就會變得心態差,甚至會出現自我否定的狀況發生。

3.鍛鍊次數少

如果說孩子在平常的生活當中鍛鍊的次數比較少的話,他們也會出現心態差的一面。因為孩子本質上是沒有經歷過任何困難的,當困難逐漸出現在了他們的視線當中,他們就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了。

所以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現被動的因素,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畢竟孩子也不願意面臨困難。


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孩子出現心態差的狀況都是有著根本的原因的,不過很多父母都會覺得這只是一件小事,沒有必要過多的在意。但是事實證明,如果一個孩子經常心態差的話,那麼所引起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

心態差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如果說一個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總是表現出一副心態差的樣子,那麼最容易引起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通過自身的能力去解決問題。

因為這些孩子心理素質都是比較差的,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就會出現一種僵持的狀態。尤其是在沒有父母庇護的時候,他們就會感覺到十分的孤獨,單憑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會顯得特別被動。

所以說他們做事的效率要比一般的孩子要差很多,而且也非常容易讓其他的孩子遠遠地甩在身後。

而且現在心態差的孩子還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那就是不願意離開父母的庇護。這對於孩子的今後成長來說絕對是沒有一點好處的,因為孩子必須要培養出屬於自己的獨立性,畢竟父母不可能跟隨著孩子一輩子。

而這些孩子總是喜歡把父母當做自己的擋箭牌,一旦在人生中少了父母的存在,他們將會寸步難行。這不僅對未來的生活沒有任何保障,就是連在事業上也不會起到太好的作用。
所以說孩子的心態差,對於他們今後的成長絕對是沒有任何益處的。不過很多父母都顯得比較難看,到底應該通過怎樣的辦法才可以使得孩子變得心態好呢?其實也是非常簡單的。

如何讓孩子擁有好心態?

1.引導孩子淡然面對一切

如果想要讓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又有著一個好心態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孩子去淡然的面對這一切。在人生當中的確會遇到一些磕磕絆絆,如果能夠把這一切全都看淡的話,那麼孩子在面臨問題的時候,就會以最好的狀態去解決這些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不斷的告誡孩子,不要讓孩子把失敗太當做一回事,這樣的話是非常有助於他們的成長的。

2.適當吃苦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去吃一些苦,如果孩子總是在一個溫室的環境下成長的話,這樣只會讓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去解決。

而我們懂得讓孩子吃苦了,那麼孩子的承受能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強,這樣的話即便是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以一種更好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問題,而不會展現出一種被動的狀態。所以儘量不要對孩子過於溺愛,讓他們適當去吃苦,這絕對不是在害他們。

3.多帶孩子去歷練

還有一種方式也可以使得孩子擁有著一個良好的心態,那就是不斷的帶著孩子去歷練,讓他們去觸碰一定的難題。在歷練的過程當中,我們不僅需要讓孩子去吃苦,還需要開拓孩子的眼界,並不斷錘鍊孩子的內心。

要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人生當中需要歷練的次數是有很多的,所以是躲不過去的。只有孩子完全地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麼今後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才會以更加優異的方式去面對這些問題,而不是選擇畏首畏尾的躲在一旁。

所以說在面對這些心態不好的孩子時,我們更應該需要用一種尖端的手段去引導他們。千萬不要覺得心態差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任何壞處的,因為只有擁有著良好的心態,才能夠更輕易地解決問題。
你在面臨著心態差的孩子時,會用怎樣的方式來讓他們逐漸變得心態好一些呢?歡迎下方婦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愛笑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的心態?
    前言:好心態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更加容易成功,只有把心態放平了,在做事情時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夠欣然接受,而且會越挫越勇,但如果心態不好,做什麼事情都會一事無成,而且有時候還沒有等到結果,自己就已經煩躁了。好的心態並不是一下子就養成的,是需要從小培養的,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心態呢?
  • 悲觀心態如何形成?父母謹防孩子這些想法,才能保證孩子不出事
    2.父母給的壓力太大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我們給孩子壓力實在是太大的話,那麼孩子也是很有可能變得悲觀的,因為憑藉他們的能力是沒有辦法承受這些壓力的,畢竟孩子在小的時候心態也是比較脆弱的。所以千萬不要覺得給孩子壓力就能夠給孩子動力,這是一種比較愚蠢的想法,因為這樣的想法可以實實在在地壓垮自己的孩子,並且讓孩子陷入無盡的深淵當中。3.生活在不充實的世界當中還有一些孩子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充實的世界當中,這也可能導致孩子變得自卑和悲觀。
  • 曾國藩家訓——吃過這「三種苦」,孩子未來會有大作為!
    而一個孩子真正的成長,本質即透過苦難,尋找到生命真正的意義,實現自己的價值,用堅韌和豁達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享受生活。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吃苦」教育,十分有必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這三種「苦」父母捨得讓孩子吃,將會幫助孩子邁過人生的坎坷。
  • 孩子情緒低落,可能是心態悲觀所致,這些方法有助孩子平穩情緒
    不過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的情緒經常變得低落,也很是讓父母沒有辦法。孫先生就發現孩子的身上存在著一個較大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經常會表現出一副情緒低落的樣子。最近孫先生和孩子在同一個餐桌上吃飯的時候,就發現孩子無精打採的。孫先生很想知道孩子經歷了什麼,這樣才能方便開導孩子。
  • 當媽後最差的心態是「熬」,最好的心態是「等」,你是哪種?
    但實際上當了媽後,我們會發現這根本就是謊言,是麻痺當媽們的一種謊言。當媽後,我們的日子就再也沒有消停過,3歲以前,我們為娃的吃喝拉撒玩各種操心,3歲以後上了幼兒園,我們開始操心孩子的行為習慣培養、社交能力培養。
  • 我們再愛孩子也要讓他吃這三種苦
    當你努力不懈......人生才不枉過!」泡在蜜罐裡的孩子是永遠也長不大的,適當的讓他們吃點苦,才能避免被糖漿淹沒。因為孩子早晚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獨自面對他自己的人生,也需要學會吃下生活的苦,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需要孩子學會在黑暗中找到通往出口的那束光。
  • 學習實踐學生e積分管理,要轉變三種心態
    在我學習實踐e積分的幾年中,我深深感受到,學習實踐學生e積分管理,不僅僅是改變方法那樣簡單的事,同樣重要的是教育教學理念和心態的轉變。心態變了,世界就變了。心態變了,方法才會真的隨之變。我簡單梳理了一下實踐學生e積分管理必須要轉變的三種心態。
  • 孩子喜歡攀比怎麼辦?這是「孔雀心態」,父母用3招教育
    ,因此父母應該及時調整孩子的心態,讓孩子改變自己的&34;。父母可以通過這三個方式入手:父母除了需要對其進行教育、引導之外,還需要及時潑一些冷水給孩子,讓孩子能夠看清事實,認清自己。每個人都會遭受挫折,都不可能一帆風順。
  • 慣子如殺子,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能享大福
    今天你吃不了的苦,未來就是你成長的攔路虎,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你所經歷的苦,在未來的某一個角落,一定會一種你所不知道的方式來回報你。慣子如殺子,白巖松育兒經:孩子小時候多吃三種苦,長大能享大福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在某一節目現場時,就談到了自己的育兒觀,他認為要讓孩子及早的吃苦,這樣孩子們在未來的成長道路上,才會展現出極大的能力。
  • 孩子愛笑是好事,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家長注意這三點
    孩子愛笑是好事,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家長注意這三點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這樣一句話,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所以很多的家長都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運氣不是很差,所以家長們也是想了很多的辦法,讓孩子能越來越好,那麼如何讓孩子愛笑,培養孩子積極向上的一個心態呢?家長要注意這三點。
  • 媽媽再愛孩子,這些苦也要讓他們吃,沒吃過苦的孩子可能一敗塗地
    小王手裡都是東西,而且車也馬上就要來了,於是就跟兒子說下回再吃,但兒子卻有些不高興,吵著要吃,兒子跟小王墨跡了很多,看到媽媽沒有買的意思,竟然直接跳下了鐵軌。還好旁邊的工作人員立即將孩子抱了出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孩子太「玻璃心」,怎樣教會孩子保持良好心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朋友家的孩子非常的情緒化,每次考試沒考好就容易哭,在學校不開心了也容易哭喪著臉,情緒低落。家長其實也沒有給他太大的壓力。反倒是孩子自己容易鑽牛角尖想不開,朋友夫妻倆還不是那種非常嚴格的父母,考不好就非打即罵的,她們從來沒有在考試成績不好方面來懲罰或是責罵孩子。這就是所謂的「玻璃心」,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這樣的人還真不是少數。
  • 曾國藩家訓:讓孩子吃這「三種苦」,Ta會感激你一輩子
    一個孩子真正的成長,在於透過苦難,過濾出生命真正的意義,用堅韌和豁達去面對人生。父母對孩子的「吃苦」教育,十分有必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三種「苦」父母捨得讓孩子吃,將是他們一生的福氣。吃過讀書的苦,才能抵抗生活的難前兩天,參加兒子的班會,老師強調最多的一句話是:「經過了『寒暑假連休』,孩子們的學習態度、學習質量都在明顯下降。希望家庭們引起重視,幫助孩子快速調整狀態,否則,就會越來越差。」
  • 孩子學習不專注?那麼就打破「克拉克魔咒」,進入「瓦倫達心態」
    學習也是一樣,平時學的很好,可到關鍵的考試時,因太在意考試結果,心理素質差,掉了鏈子,沒有考出正常水平,甚至錯失了寶貴的機會。這就是「克拉克魔咒」,它指的是差的,導致失敗的心理素質。這就需要孩子在學習和考試的過程中,進入「瓦倫達心態」,並長久保持,孩子就很容易專注於學習,不會因差的心理素質導致不理想的結果。什麼是「瓦倫達心態」?「瓦倫達心態」是心理學上的概念,即專注於某件事(工作或學習),而不過分糾結、在乎事情產生的影響和後果。這個概念是源於一個故事。
  • 白巖松:要是真的對孩子好,一定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千萬別心軟
    有付出就有回報,他最終成功了,所有吃過的苦,都成為他成功路上的墊腳石。自己吃過苦,才會更注重教育。本來可以給兒子優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環境,白巖松卻不走尋常路。他很早就選擇將兒子送出國,讓兒子一個人在國外接受教育,獨自生活。
  • 孩子經常易怒,可能是情緒管理能力差,這三招可以為孩子降溫
    文/小熊育兒日記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東西,但是如果孩子經常出現憤怒的情緒,這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很多孩子在生活當中都會出現易怒的狀況發生,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沒有辦法。孫先生就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那就是易怒。
  • 高三沒有端正心態,越努力成績越難提升
    只是如果不能端正心態,能成績往往提升得極慢。有一類孩子比較浮躁,覺得自己有些小聰明,基礎也不錯,於是想著忙裡偷閒,時不時溜出學校玩耍。認識名復讀的孩子,第一年成績還算可以,只是沒能考上心儀的大學,最終選擇復讀。
  • 放下一個人最好的辦法:空杯心態
    如果你依然愛著對方,請你一定要務必、堅定、清晰確認著自己還愛著,那麼辦法也就來了,你仍可以努力一次試試看,給自己一個機會,甭管是死心的機會,還是包容的機會,都是可行的。那麼,空杯心態又是什麼?所謂的空杯心態,是指挑戰自我的永不滿足,有強烈的好奇心,有很強的創新的願望,改變現狀的願望,是對自我的不斷揚棄,是忘卻成功,是不斷給心靈「洗澡」。其實,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改變自己,對自己進行揚棄。什麼意思呢?
  • 如何讓孩子成為「學霸」?白巖松:堅持讓孩子吃這3種苦
    :「想讓孩子更優秀,就要堅持讓孩子吃這三種苦。」如何讓孩子成為「學霸」?白巖松:堅持讓孩子吃這3種苦1、吃讀書的苦讀書不僅能夠讓孩子獲得物質上面的提升,同時也能讓孩子的精神得到大幅度的升華,書中能夠獲得知識,能夠增長見識,更能夠改變一個人的氣質,想成為學霸,那一定就要吃得了讀書的苦。
  • 孩子愛攀比的背後,可能是「孔雀心態」在作祟,家長試試這樣引導
    ------引言什麼叫孔雀心態?從衣食住行,吃穿用度方面很可能會讓孩子進入一個相互比較的誤區。這種心理也被稱作是「孔雀心態」,那麼家長在平時的育兒過程中,該如何避免這種孩子產生這種心態呢?而且還可能導致孩子在長大之後也成為一個習慣性向領導或強勢的一方進行邀功的人。這是一種極其幼稚和不成熟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