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專家葉子義博士敘述專注力的重要性

2020-12-16 騰訊網

(一帶一路記者:郭園園北京報導)

臺灣資深專注力教育專家葉子義博士近期在北京師範大學與全國800多名幼兒園長及教師們分享了專注力的重要性, 並對專注力課程做了教學示範。

什麼是專注力?

葉子義博士強調什麼是「專注力」,專注力是指個體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認真、可持續的心理狀態,它是判斷人類對一件事情的持續程度,這種持續度是通過後天可培養的。專注力是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等其他智力因素的必要條件和先導,如果沒有專注力,人就聽不到、看不見,無法回憶,難以思考。專注力好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也會比較強, 做任何事情也會盡全力完成。

葉子義博士指出專注力缺失,對孩子的學習和人生危害無窮

1、不能完成老師分配的任務

經常分心,做事有始無終,丟三落四,忘記分配的任務。

2、會出現學習困難的現象

學習粗心大意,經常看錯、看漏,聽錯、聽漏,抄錯、抄漏,出現識字障礙、閱讀障礙、書寫障礙、算數障礙,上課思想開小差、不能堅持聽講,很難安排好日常學習和生活,做作業拖拉磨蹭,作業、考試常因馬虎大意而丟分等。

3、導致孩子自卑

任務完成不好,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讚揚,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很多孩子一自卑就更加完成不好任務,從而惡性循環。

4、引發多動症

注意力不集中,常指注意力障礙,是多動症的核心症狀。上課期間孩子經常坐不住,在座位上小動作多或扭來扭去,動個不停,很難安靜,在一些不該動的場合亂跑亂爬,精力過分充沛,經常話多,說起來沒完,好插話或喧鬧, 別人對他講話時,常常好像沒在聽或沒聽見,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如搶答、排隊。

5、致使人際關係不佳和家庭環境的緊張

衝動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緒不穩定,容易與同學發生衝突;經常搞小動作,造成師生關係不和諧,自控能力差,給父母造成極大壓力。研究表明,75%的犯罪者兒時有嚴重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現,注意力不集中如不及時糾正,半數以上殃及成年。

葉子義博士幽默風趣的二天課程分享, 讓園長及老師們意猶未盡,課後老師們紛紛的請教葉博士幼兒專注力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臺灣【學前教育專家】_文烜教育盡職盡責
    臺灣【學前教育專家】,文烜教育盡職盡責,2019年7月,上海童心圓教育發展中心成立,隸屬於上海文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臺灣文烜教育, 安吉縣一所幼兒園的孩子在玩耍。誰也不會想到,來自浙江省安吉縣的幼兒遊戲教育正在風靡歐美。
  • 專家傳授幼兒森林教育「法寶」
    近年來,國內部分家長和早教機構也對讓孩子回歸自然的森林教育表現出極高的興致。11月7日,中國家庭教育研究所與北京家園共育教育科技中心在北京主辦「亞洲自然與森林教育論壇」,來自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的多位專家和從業者向百餘名幼兒園園長們分享了幼兒自然體驗教育的實踐與心得。    會上,中國綠色時報社邵權熙博士向大家介紹了中國豐富的森林、溼地、荒漠及生物多樣性資源情況。
  • 臺灣自閉症教育專家來湖北荊門講學
    中國臺灣網9月2日荊門消息 8月28日至29日,臺灣自閉症教育專家楊宗仁教授,應荊門市特殊教育學校和荊門市自閉症互助協會的邀請,來荊門進行了《自閉症兒童遊戲與文化介入》輔導講學。  楊教授針對自閉症教育特點,進行了自閉症的核心障礙、社會定向能力幹預、分享式注意力幹預、遊戲教育幹預等內容的講解輔導。
  • 中科院入股多特專注力,倡議家長提前重視兒童身心健康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福建應用發展中心」正式完成揭牌儀式  福建中科多特教育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福建應用發展中心的合作方,旗下品牌多特兒童專注力是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專注力項目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 教育學家們早早就發現了專注力的重要性,國內外研究學者們多年來不斷摸索探究,希望掌握孩子們專注力培養的關鍵,能夠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天才。
  • 北師大兒童教育心理專家:培養專注力要趁早,學前階段是黃金時期
    其實,這些都是專注力不足的表現。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專注力不足問題?不得不承認,小孩子專注力不足是一種普遍現象,它並非個例,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那樣。法國專家艾文認為,孩子專注力不足,原因可以分為下面幾點:1.生理因素人類所有行為都歸神經系統控制,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其理解為大腦的反饋刺激,而幼齡兒童的大腦發育尚不完善,因此,他們的行為往往很難達到家長想要的標準。
  • 淺談兒童專注力的重要性,讓孩子提高專注力的訓練和培養方法
    專注力這是孩子必須培養好的習慣,這個能力的培養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專注力這是一種好的習慣,也是一種能力。這種習慣能夠使得孩子在高度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專注力也是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素質。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刻意地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的,因為專注力不僅能使孩子學習成績更好,而且也能使孩子更聰明有自信。
  • 臺灣黃仁傑博士與我們一起探討心理學何去何從?
    你是心理諮詢師?這是個好職業,未來前景一定很好的!」「是啊,是啊,現代社會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心理輔導的人越來越多!」「這些年,各行各業都開始意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性了,心理學的春天很快就要來臨啦!」……作為心理諮詢師或心理學愛好者的您是否覺得這些話特別熟悉?
  • 專注力對於一個孩子的重要性
    那麼如何提高專注力呢?主要有兩方面。迷宮需要孩子對整幅圖進行觀察分析,所以孩子必須花費大量時間看圖來研究出路,所以孩子更多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圖上,,對於專注力非常有幫助。通過反覆練習以及不斷提升迷宮的難度,來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同時「條條大路通羅馬」,迷宮的多條出路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嘗試著以更多不同的路線找到迷宮終點。
  • 素質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
    在教育市場中,關於K12的教育機構與產品有很多,但是關於素質教育的卻很少。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始終把素質教育作為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根本任務。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一聊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 臺灣私人定製形象專家-顏正安博士9月27日至9月29日蒞臨皇家天使
  • 臺灣博士就業難 未來10年將減招博士
    1月15日,「教育部」在全臺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上透露,未來10年將減招博士,減幅達37.4%。臺灣博士過剩的話題又一次引發關注。我記得,這個話題其實早在二三年前就被熱議,還催生了一個新詞——流浪博士。  孫立極(臺北):是的,所謂流浪博士,指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在社會上晃蕩的博士。據調查,臺灣博士生畢業1年後,待業或失業率達4.5%,比高職中職畢業生的失業率還高。
  • 敘述教育故事何以稱得上研究?
    關於「敘事」的定義有很多,但歸結到最基本的內核及操作定義,就是「敘述」「故事」。教育敘事即是教育當事人或教育研究者「敘述」發生在教育中的「故事」。「故事」構成「敘述」的內容,「敘述」賦「故事」以意義。「敘述」是指告訴、表達、呈現;「故事」不僅僅意味著事件或情節,而是指有「故事性」的事件,更是指富有「教育學意義」的事件。
  •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專家來渝 科普「如何提高兒童專注力」
    孩子玩手機該如何引導家長該如陪伴孩子學習,才能提高孩子的專注力?3月9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育示範基地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美國耶魯大學兒童中心訪問學者程黎教授,應邀來渝,在北濱路金源時代購物中心青苗薈舉行題為《提升注意力,激發腦智能》的公益講座。
  • 法國專家:臺灣選舉的重要性越來越低
    臺灣歷次選舉結果的影響不過實際上,臺灣歷次選舉結果對北京和許多國家關係的影響,要比許多媒體所暗示的小得多。在2018年地方選舉中,國民黨獲得了對民進黨的壓倒性勝利,然而前者在兩年前的議會選舉中卻失去了多數席位。
  • 卓越巧問教育第三屆全國幼兒專注力大挑戰在即,把專注力玩出來!
    你真的了解孩子的專注力水平嗎?孩子的專注力,究竟怎樣才算ok?這個問題,對於不同的家長,可能有千百個答案。有的人覺得,孩子能在喜歡的事情上專注,就算專注力好;有的人覺得,孩子能坐下來認真看書,就算專注力好;而有的人則覺得,當你給到孩子任務,他能專心致志地完成,才算專注力好。
  • 眾多博士班註冊掛零 臺灣人才為啥不願讀博士
    在臺灣可未必。臺教育部門12月4日公布的2015年度大專校院系所新生註冊率顯示,許多「邁向頂尖大學計劃」的學校博士班招生慘澹,甚至掛零。  為何現今臺灣的優秀人才都不願去讀博士了呢?專家分析稱,臺灣大批名校出現博士班招不到人的狀況,是受近年來少子女化、產業轉型、大學教職減少等因素的影響。
  • 濱州市「幼兒運動與專注力培養遊戲化課程」 園長論壇舉辦
    9月23日上午,全市「幼兒運動與專注力培養遊戲化課程」園長論壇在開發區裡則中心幼兒園召開,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的七十餘名幼兒園園長參加。
  •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蒙臺梭利教育四個方法值得學習
    那麼,孩子的專注力到底該如何來保護?蒙臺梭利教育法是怎麼保護孩子專注力的?蒙臺梭利教育是如何保護幼兒的專注力的呢?蒙臺梭利教育保護孩子專注力因此蒙臺梭利博士曾經表示,她的教育方式也可以稱為「環境教育」。何謂有準備的環境?所謂有準備的環境,其實就是要起到一種橋梁的作用,目的就是使成人的世界適合兒童的發展。
  • 孩子的專注力如何培養?蒙臺梭利教育四個方法值得學習 美嬰教育
    蒙臺梭利教育法是怎麼保護孩子專注力的?如何理解專注力,專注力是什麼?簡而言之,專注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被某個物品抓住,他就會專注地不斷重複練習。當孩子反覆不停地操作同一件事時,便能夠進入「專注」的境界裡。蒙臺梭利教育是如何保護幼兒的專注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