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臺灣外省人」,外界的印象至今停留在侯孝賢、楊德昌等「臺灣新電影」的中心人物。
旅日作家東山彰良,也是《火影忍者》劇場版電影《血獄》的編劇。
我曾經長期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在臺灣電影裡,經常出現山東口音挺重的老頭子,例如侯孝賢作品《冬冬的假期》(1984)裡的瘋女寒子之父親、興起了環島熱潮的《練習曲》(2006)中娶了原住民妻子的業餘雕刻家。前些時候看了龍應臺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2009)以後才曉得,原來他們是跟著國民黨部隊渡過了臺灣海峽,後來回不到家鄉去了的原少年兵。獲得2015年上半期日本直木三十五文學獎的長篇娛樂作品《流》,是這麼一個山東老兵的孫子用日文撰寫的成長小說,可讀性非常高。
作者東山彰良原名叫王震緒,1968年生在臺灣臺北,5歲時移居日本九州,從9歲起在福岡縣長大;西南學院大學經濟學研究院畢業後,到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班留學,卻中途退學下來,而後任職於航空公司,亦在大學兼課教中文,還替警察當過漢語翻譯。2002年發表的第一部推理小說《逃往作法》在日本賣了20萬本,並贏得寶島社主辦的「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大獎銀牌;2009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路旁》則獲得了頒給優秀推理小說的大藪春彥賞;如今被視為中堅小說家。
雖說是臺灣出身的作家,看東山彰良的照片,皮膚白皙、個子高瘦,顯然是一副中國北方人模樣。這回以1975年臺北為背景的長篇小說《流》受到注目,各家媒體紛紛報導作者的身世,此間讀者方才知道:原來他爺爺是山東省出身的國民黨軍人,在臺灣長大的父親曾一度經歐洲到山東老家尋根,使得在日本成長的第三代想要寫出跨過臺灣海峽的家世小說。
1975年蔣介石去世,17歲的葉秋生住在臺北老地區大稻埕,開布行的「外省人」爺爺葉尊麟在自己的鋪子裡給謀殺,做孫子的下決心:有朝一日,非得親自找出兇手不可。猶如在侯孝賢電影《童年往事》(1985)裡或者楊德昌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裡,小說《流》中的臺灣中學生圈子也充滿著暴力,恐怕跟當年兩岸仍然對峙、全民當兵的世相直接有關係,何況在臺北日式老房子的天花板上,人們經常發現1945年日本人給遣返時候無法帶走而留下來的真貨日本刀。
雖然作品裡的臺灣社會殺氣騰騰,人際關係亦相當複雜,但是小說《流》始終給讀者以非常爽快的印象,因為它本質上是一部年輕人成長的小說。17歲的主人翁受好朋友牽連而被精英學校給開除,又不明不白地被從小要好的女朋友甩掉,甚至重複被鬼魂騷擾。然而心中一直保留著一顆純粹的心靈,使他一步一步成長,逐漸翻身為一名有為的青年。前幾年在臺灣走紅的影片《艋舺》(2010)也一樣描繪了戒嚴時代末期的臺北中學生和黑社會分子相接觸的狀況,小說《流》卻在土裡土氣的臺灣現實中,發掘出來了美國成長小說的經典《麥田裡的守望者》一般的天真和健康。
東山彰良回答日本媒體的訪問說:自己取的筆名反映著對山東老家的憧憬和驕傲。對於「臺灣外省人」,外界的印象至今停留在侯孝賢、楊德昌等「臺灣新電影」的中心人物。《艋舺》的導演鈕承澤,雖然是1966年在臺北出生的外省人第二代,但是當執導起《愛》(2012)之際,似乎輕鬆飛越臺灣海峽而恢復中國人身份,恐怕跟旗人名門的血統和曾作為童星參加過多部「新電影」的經歷有關係。相比之下,東山彰良倒一直保持著「臺灣外省人」的自我意識;對他來說,故鄉是曾不看見而早被失去,因而絕對回不了的地方。這大概是他長期居住日本,沒有親身經歷臺灣社會近三十年的變化所致。
在小說《流》中,主人翁的爺爺在臺北火車站南邊,位於軌道旁的中華商場裡開設廟宇要賺善男信女的錢。中華商場是當年臺北很著名的大商場,既繁華又複雜,好比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1994)裡的香港尖沙咀地標重慶大廈。目前頗受國際注目的臺灣作家,1971年出生的吳明益,就以中華商場為背景寫短片小說集《天橋上的魔術師》(2011)出的名,今年在日本翻譯出版以後讀者反應又特別好,據說已經三刷了。吳明益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還說可能有原住民血統。他小時候,父母親在中華商場裡開鞋店,包括老七明益在內的一家九個人都在小鋪子裡過日子。小說《流》的作者好像也對中華商場有第一手的回憶,但是在外省人第三代而言,那兒是異鄉中的異鄉。反之,對吳明益來說,中華商場就是充滿著兒時記憶的家鄉,雖然已經給拆掉,卻在他作品裡擁有了永遠的生命。兩個同代臺灣作家的視線在他們記憶中的大商場交叉,給讀者建立起虛構世界裡的臺北地標來。
臺灣出身的直木獎作家,之前有1955年以《香港》贏得了獎賞的邱永漢。他是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出生長大,光復以後從事臺灣獨立運動,被國民黨政府通緝而逃亡去香港,後來到日本發表小說和食經,打出名氣,之後往實業界發展,在日本和中國臺灣、大陸地區都創下事業,晚年被譽為「財神」。60年以後獲獎的東山彰良,成長背景完全不同,無非是包括臺灣在內,整個東亞地區過去60年的轉變很大所致。於是說,以東亞近現代史為背景的新穎小說,出現的餘地也非常大了。東山說,《流》的主人翁葉秋生的原型是他父親,而他真正要寫的其實是山東漢子——祖父。即使他這次不能贏得直木三十五賞,我相信他的小說事業今後會繼續發達。大家耐心期待看葉尊麟活躍於山東和臺灣的格鬥長篇小說吧。(文/新井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