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的故事:紅蓋頭的由來

2020-12-20 騰訊網

人物簡介

帝辛(?―公元前1046年),本名子受,別稱受德、帝辛、紂王、商紂王、殷紂王,諡號紂,在位時間為公元前1075年至公元前1046年,是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帝辛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打退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民族融合。在牧野之戰中,商軍潰敗,帝辛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人物生平

帝乙的長子是微子啟,微子啟的母親地位低下,因此不能成為繼承人。少子曰辛,辛的母親是正後,辛成為繼承人。帝乙死後,子辛立,這就是帝辛,就是紂。《史記·本紀》中說:「帝乙長子曰微子啟,啟母賤,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後,辛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帝辛自幼聰敏過人。《荀子·非相篇》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史記·殷本記》也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帝辛繼位後,定都於沫,後改沬邑為朝歌(今河南淇縣)。帝辛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特別是討伐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保衛商朝的安全。帝辛統一東南以後,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民族融合。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西方11個小國會師孟津,乘機對商朝發起進攻,史稱牧野之戰。此戰商朝大批俘虜倒戈,周軍攻至朝歌。帝辛登上鹿臺,投火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帝辛死後,葬於淇水之濱,今墓尚存。

商紂王的故事

紅蓋頭的由來

傳說,商紂王時期,有個力能扛鼎勇冠三軍的將軍,名叫聞仲,是紂王的叔叔。商朝一多半的江山都是靠他打下來的,紂王十分敬重這個叔叔,文武百官對他也都是服服帖帖。唯獨有一樣,聞將軍怕老婆是出了名的,朝野皆知。有一次,聞仲打勝仗凱旋,紂王率文臣武將親自到郊外迎接。然後大擺宴席,為他慶功。席間,有個同僚竟跟他開起玩笑,說他怕老婆。引得眾人哄堂大笑,聞仲方才的得意之色頓然消失一大半,訕訕地不知如何應答。

群臣耍笑叔叔的這一幕,紂王全看見。一向暴脾氣的紂王暗想,叔叔真的怕老婆到這種程度?我倒要看看我的嬸嬸長什麼模樣,怎麼對待叔叔。酒終人散,紂王回宮換了一身平民衣裳,微服摸索到太師府。剛走到叔叔家門口,透過門縫,他就看到,一向高大威武的叔叔,正半跪在嬸嬸面前,給老婆大人請安。紂王沒法再看下去了,扭身回宮。第二天,一道聖旨傳達下來,命滿朝文武官員,統統帶著夫人一起上殿,不得藉故不來!官員們不知就裡,都乖乖地帶著內人前來,齊刷刷一片像辦集體婚禮,這其中,自然包括皇叔聞仲及其夫人。金殿內,文臣武將們攜夫人參拜過紂王,剛要落座,突然聽見紂王向身邊武士喝令道:將那個可惡的女人押上堂來!目光兇兇,揮臂指向聞仲身邊的嬸嬸。

聞仲夫人被幾個壯漢扭胳膊摟頭地從人堆裡押上臺前,紂王起身,呵斥道:我叔父出入槍林箭雨,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別說其他臣子們個個對他恭敬佩服,就是孤王我,也對他另眼高看,十分敬重;你一個婦人,何德何能,竟敢在家裡欺負羞辱他;一個堂堂的將軍,半跪在你的面前,成何體統!此前聽說過叔父在家怕你,我滿以為是玩笑,昨日親眼得見,真是令人髮指!

訓斥完,紂王當即下令:砍掉這個婦人的頭!武士手起刀落,嬸嬸的人頭被齊頸砍下。婦人脖頸處鮮血直冒,武士拿來一塊白綾裹於其上,殷紅的血轉眼就染紅三尺白綾。紂王當即發布號令:為藉此染紅的綾綢警示天下女子,婚後不再羞辱小看男人,自今日起,但凡女孩出嫁,頭上一律都要頂著紅綢,遮蓋頭臉,入住夫家,聽候丈夫使喚,盡心伺候夫君!新娘紅蓋頭的習俗,就是這樣形成並一代一代傳下來。

歷史評價

姬發:「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

子貢:「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尚書》:「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

墨子《墨子》:「昔者殷王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上詬天侮鬼,下殃傲天下之萬民,播棄黎老,賊誅孩子,楚毒無罪,刳剔孕婦,庶舊鰥寡,號啕無告也。」

司馬遷《史記》:「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夏桀、殷紂手搏豺狼,足追四馬,勇非微也;百戰克勝,諸侯懾服,權非輕也。」;「帝辛湛湎,諸侯不享。」

皇甫謐《帝王世紀》:「帝紂能倒曳九牛,撫梁易柱。」

夏侯湛《新論》:「紂亂太熟爛矣,武王乃往伐之。」

司馬貞《史記索隱》:「帝辛淫亂,拒諫賊賢。」

毛澤東:「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商紂王是很有本領的人,周武王把他說得很壞。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後失敗了。」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編寫不易,看到這裡的你,去右下角給老師點一個「在看」吧!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拜堂成親「揭紅蓋頭」,用秤桿好還是筷子好?女人更可能選擇筷子
    可能新郎自己都不知道新娘是個什麼樣的人,所以在揭蓋頭之前,無論是新郎還是賓客都很著急,因為只有揭了紅蓋頭才知道,新娘是美還是醜,在這之前只能憑空想像。這種懸念為婚禮添加了無限的魅力。同時揭紅蓋頭這種習俗也不知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悲哀。儘管所有人都急不可待,但是這紅蓋頭可不是直接用手揭的,民間習俗中有很多這樣的規定,其中以兩個方法為主。
  • 商紂王殘暴昏庸?還是另有故事?
    說到商紂王,大家第一個反應是啥?酒池肉林?還是寵愛妲己?還是比幹挖心?但是這真的是真實的商紂王嗎?紂王名帝辛,商朝末代君主。歷史上記載他長得又高又帥,還很聰明,也是個很有才幹的君主。在他的統治時期,啟用了很多平民當官。
  • 毛澤東評價商紂王
    大家受《封神記》的影響,對商紂王的印象一定是:殘暴荒淫、寵信奸佞、一無是處。但史書記載,商紂王早年那可是能文能武。毛澤東主席用辯證的歷史觀全面評價商紂王,肯定他的前半生,否定他的後半生。毛澤東認為商紂王能文能武,在早期,他率軍平定東夷,鞏固了商王朝的統治,並間接地把中原文化傳播到江淮流域,因此,是有歷史功績的;而在後期,他濫用職權為自己享樂而不顧百姓死活,殘暴獨裁導致怨聲載道,寵信奸佞而逼死忠良,所以死有餘辜。毛澤東對商王朝的失敗的直接原因歸於商紂王好大喜功,攻佔太多城池,導致兵力分散;另外,商紂王對待俘虜政策也不對,導致大量俘虜臨陣倒戈,最後在牧野慘敗,自己也自焚而死。
  • 《封神演義》中,商紂王為何要炮烙忠良?
    就像商紂王,無論多麼喜歡翻案的學人,都無法把商紂王描繪成一個明君、賢君。他犯下的罪孽,實在太多。只是,當我們靜下心來一一查看商紂王犯下的那些罪孽時,卻將驚訝地發現,商紂王其實根本不昏庸,一點不糊塗。他做出的許多惡行,都是他當時認為最應該做的。
  • 成語故事:馬放南山
    故事 殷商時期,暴君商紂王每天只知道吃喝玩樂,過著奢華荒淫無恥的生活,紂王對忠臣們的話毫不理會,只聽信他的愛妃妲己的話。
  • 「水滴石穿」你以為只是成語故事嗎?商紂王卻把它變得殘忍無比
    商紂王可謂是歷史暴君之一啊!大家都知道他好女色,對妲己更是言之必從。商紂王特別的傲慢且酒肉為池,生活的極其奢靡,把國庫的銀兩敗的不剩什麼了。他在政事上從來都不聽從朝臣們的勸誡,而且也發明了不少的殘酷刑法,手段特別的辣眼睛,真真的是可畏至極!
  • 被《封神演義》黑得非常慘的商紂王,歷史上真實的人設什麼樣?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故事和商紂王有關。提到這個皇帝,很多人都會恨得牙痒痒,畢竟在我們經常看到的電視劇《封神演義》中,或者我們從小看的一部動畫片《哪吒傳奇》中,商紂王都是一個殘暴且毫無人性的人設。商紂王顯然也把自己祖輩們的這些基因繼承了下來,受到了百姓的愛戴。而且我們都知道,商代的時候非常喜歡用活人祭祀,但是從考古中卻可以發現,商紂王時期的活人祭祀非常的少。而且在商紂王的治理之下,商朝的發展達到了一種強盛的地步。按理說,國家越來越強盛了,商紂王對百姓也好,那為什麼最後還是被武王給打敗了呢?
  • 關於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下面這些,你了解多少呢?
    商紂王是中國古代昏暴之君的代表,古往今來許多評說這個歷史人物的時候,對他的印象大致都擺脫不了暴君的這個範疇,許多史書與文藝作品,均將他描寫的極端暴虐荒淫。可是,商紂王真的有如此罪惡滔天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來聊一聊商紂王。商紂王,名受,號帝辛。是商代的最後一位君主。
  • 雪見的紅蓋頭,龍陽的心如死灰…
    「回頭看不曾走遠,依依目光此生不換,要分散不習慣,怎麼算都太難,分開之後更勇敢,願這愛世代相傳……」,不知不覺,《仙劍三》都已經播出12年了,小編相信直到今天依舊還有人在重溫這部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組那些你從未記得的劇照,比如雪見的紅蓋頭,龍陽的心如死灰……
  • 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文武雙全、開疆拓土、一代雄主
    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文武雙全、開疆拓土、一代雄主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並不是像《封神演義》裡邊的那個樣子。商紂王實際上是被「黑」了數千年的一代雄主,原來我們都錯誤地理解商紂王了。一、文武雙全的商紂王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他從小就長得目清眉秀、比較帥氣,並且從小就喜歡「舞文弄墨」,精通十八般兵器。商紂王長大之後,據說是力氣非常大,在文的方面也是很有才華,可以說是「文武兼備」。《封神演義》是神話小說,並不能當作歷史演義來看。
  • 殘暴不仁的商紂王,身上竟然還有這麼多優點!
    文章作者:琢磨君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商紂王——帝辛。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個荒淫無道、殘暴不仁的昏君,而且是一位亡國之君,即商朝的最後一位帝王。人們經常把商紂王與夏朝的亡國君桀王放在一起,把「桀紂」當作是昏暴之君的代名詞。
  • 古人女子結婚要蓋紅蓋頭,這種習俗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作用?
    古人女子結婚要蓋紅蓋頭,這種習俗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作用 ?文|歷史小謎面歷史對人人們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古代人們的生活習俗也有很 多流傳了下來,並且我們生活中的文化都是從古代延續下來的。這個風俗習慣就是,古代女子結婚要蓋紅蓋頭,這種習俗是怎麼 來的?又有什麼作用?在南北朝之前,除了帽子之外,人們從來 都沒有把東西蓋頭上的做法,而這種做法最先出現在南北朝時期 ,是齊國的婦女最先這樣做的,不過當時並不是蓋整個頭,而是 只蓋住頭頂,目的是為了禦寒,以免被風寒所困擾,等於說就是預防感冒的。
  • 背後原因竟與商紂王有關係
    在不少歷史劇上經常看到古代新娘子出嫁都會披上「紅蓋頭」,到了現代甚至將其入歌,民歌《掀起你的蓋頭來》相信不少人朗朗上口,但事實上,被視 為浪漫喜慶象徵的紅蓋頭,背後由來源自於一個血腥故事。
  • 說一說曾被黑了三千年的商紂王,這才是真實的商紂王
    商紂王在我們眼中的形象就是暴虐、兇殘、好色等標籤,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真的是天天只會酒池肉林,殘害忠良嗎?周朝取締商朝是真的一步步打下來那樣的名正言順嗎?  商紂王從小就面貌清秀,長大後更是才華橫溢、力大無窮。
  • 商紂王被稱為「人皇」?司馬遷:他都沒有九個頭,不是人皇!
    商紂王又叫帝辛,其實他真實的姓名叫「子受」,姓子名受。我們看他們家族的這個姓就知道,不屬於上古八大姓,是帝舜賜給他們的姓。既然姓都是帝舜賜的,他憑什麼敢稱「人皇」?我們常說的三皇五帝,司馬遷只記載了五帝的故事,三皇他沒有寫,為什麼呢?因為那些聽起來就是神話。在文字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人們都是以口口相傳的形式傳遞信息,人與人之間如此,上一代傳給下一代也是如此。
  • 一代暴君商紂王說:「寶寶心裡好苦!」
    中國歷史上關於暴君的代表人物,絕大多數人,第一個想起來的,應該就是那位斷送了商朝600年基業的商紂王。關於他的惡行,各種記載滿滿當當,寵幸妲己,殘殺忠良,這位紂王每天不是扒皮就是剜心,要麼就是將各種酷刑,當個娛樂節目觀賞。真正讓商紂王暴君形象廣而告之的,是來自明代的一部神魔小說《封神演義》,這部小說就是圍繞著「武王伐紂」展開的。
  • 牧野之戰,商紂王為何慘敗?我們可能誤會了他千年!
    周武王率領4.5萬軍隊在牧野地區打敗了商紂王的17萬軍隊,不僅贏下了以少勝多的戰役,而且也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從而開啟了大周王朝。這裡就有許多小夥伴疑問,為什麼周武王可以如此輕鬆憑藉4.5萬軍隊打敗商紂王呢?
  • 商紂王對女媧娘娘大不敬,女媧為啥不殺了他?你瞧瞧是誰在罩著他
    商紂王一生中的「貴人」肯定是九尾狐狸妲己了。有妲己跟沒有妲己,商紂王完全是兩個樣。雖說,在擁有妲己、被妲己迷惑之前,他也剛愎自用,殘暴專制,但好歹還是能聽取他人的意見,做出一些雖過分但不甚過分的事情。女媧是殷商的庇護神,如果希望大殷商能夠長治久安,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真該好好祭祀一番女媧娘娘的,商紂王前期不信邪!管他什麼庇護神不庇護神的,不都一個樣?但後來,他也是在眾多大臣的勸說之下,進行了祭祀。可祭祀時候,商紂王又展現了自己猥瑣、變態的心理,對著女媧娘娘的神像,竟產生了不健康的心理,甚至當著女媧娘娘的神像,當即吟詩一首,言辭極為輕佻。
  • 筷子的由來是什麼?為何筷子「上圓下方」?作為炎黃子孫都要明白
    那麼,你知道筷子的由來嗎?為何筷子要製成「下圓上方」?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筷子的故事。一、「筷子」的歷史由來古籍《韓非子·喻老》記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可以看到,筷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紂王時期,當時的紂王已經在使用象牙筷了。
  • 眾叛親離有多可怕,看商紂王就一目了然
    ——《孟子》武王伐紂滅商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然而,周朝在當時只是商朝諸侯國裡比較強大的一個。周武王最終會通過牧野之戰,一戰而得天下,迫使商紂王自焚於摘星樓,一夜之間江山易主。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周武王有準確的情報收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