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能力是我們一生中最值得培養的能力

2020-08-27 家樂Frank


今天群裡發布了新的一期「每日話題」,我覺得這個內容值得我們深入去思考:

到目前為止,你真正掌握的、熟練的,甚至是精通的技能是什麼?掌握它的經歷,對你後來習得其他技能有什麼樣的幫助?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幫助?

這個技能,當你習得之後,你幾乎經常用每天用,就好像身體上的器官那樣。當你身體比別人的多了一個器官,你說你的能力是不是比別人強?

對我來說,我自己僅靠閱讀英文書籍以及一些網上教程,從而自學習得了英文閱讀能力。我的英文水平也不過是剛剛過及格線的英語四級,但是我依然看不懂英文書籍,我在學校裡學的英文到我畢業過,基本都「還給」學校老師了。

直到我30歲那年,我在一個付費群裡,參加了幾期邏輯課,內容就是一起閱讀英文版的邏輯書籍。在我上幾篇文章裡,我一直強調付費買課,其實就是一條捷徑,你買的是別人的經驗,然後你可以少走一些彎路。正因為我付費了,才會時刻關注著自己是否有收穫,關注著我學到的是否值回票價。

結果是,三輪下來,我一直跟著朗讀,一直聽錄音,不懂的單詞就查字典,不懂語法的地方就翻語法書......就這樣,我就莫名其妙地習得了英文閱讀能力,照著別人教導的方法,自學英文成功了。至此以後,我再也不買中文翻譯版的外國書籍了,直接購買英文原版的書籍。

這就是我的一段自學經歷。


即便我可以閱讀英文原版書,但是很多時候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依然要查看字典和語法書。同樣即使我讀中文書籍,也會遇上一些不懂的詞和概念,我依然請求搜尋引擎的幫助。

當你掌握了一項技能,並不是說你完全地掌握它,它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你有機會去理解和研究那個領域更深層次的東西,而且有很多你不懂的東西,需要你慢慢地去摸索,它更像一個起點--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起點

在那之後,我開始明白了一些規律,我可以照搬這個自學的思維來學習其他技能。

1、保持恆心

學習本來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它沒有義務向你提供任何愉悅和樂趣。學習,需要抽取你大部分的注意力和耐心,以及大量寶貴的時間。

人類天生有厭惡損失的心理,如果一件事情付出太多卻無法快速收回成本,寧願放棄不做,所以很多人半途而廢,甚至還在慶幸自己能快速逃離。大多數人低估了學習所需要的時間,它比任何人想像中的要長。

2、克服起點

萬事開頭難,學習一項技能最困難的就是開始的時候,挺過了開頭,後面都沒有什麼意外。為什麼?人喜歡確定性的信息,進入一個未知領域,每個人都有恐懼的心理,自己面對的是更多的不確定性,並且還不能儘快解決,只能放著那裡不管。

我們開始的時候,對新事物完全一頭霧水,但是只要我們咬緊牙關,把一個一個難點重點解決掉,自然而然會對這個事物產生一點點的熟悉感(日久生情?),慢慢地就會習慣,習慣了就不會再害怕恐懼,直至有信心去面對它。

3、積極搜索和提問

有時候,搜尋引擎是你的最大幫手,特別是谷歌搜索(別問我上不了,自己找辦法解決,才是一個合格的自學者)。我認為這是一個自學者必須要精通的技能--學會提問和精通搜尋引擎。

尊重時間,不僅是別人的時間,還有自己的時間。當你提出一個好問題,別人也能精準地回答你。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問什麼,你還叫別人怎麼回答?強人所難嗎?所以尊重別人的時間等於尊重自己的時間。

至於搜尋引擎,你想知道問題的答案一切都在網際網路上。相信我,你這麼一個普通人,你在地球上遇到的任何一個問題一定有其他普通人比你更早地遇上,而且已經有人把優質的回答放在網際網路上,甚至不止一個答案,靠你自己能力把它挖出來,而這個工具就是搜尋引擎。

有何不懂?問谷歌,實在不行再問百度(廣告太多會浪費時間)。怎麼問?在谷歌搜索中輸入「how to ask question」,輸出結果的第一條信息就是了:


熟練列表的8條,你就能熟練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


我之所以說自學能力是最值得培養的能力,是因為我們一下子不可能把它熟練,但是我們有必要地去培養它。

沒有自學能力的人是沒有未來的。時代不斷變遷,科技革新,每一分鐘都有新事物產生,但是絕大多數人的思維和認知都停留在很久以前的一個階段裡,不更新就註定被時代淘汰。

我們之所以自學,並不是做一個全能的人,樣樣精通這是不可能的,我們的時間不允許我們任性。至少我們可以知道社會的變化,認知它的一些大概內容,然後從中選擇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領域去深造。

社會不是學校,沒有人會督促你前進,沒有人會提醒你要進步,弱肉強食的社會,恨不得淘汰一些底層的人,少一分競爭就多一份機會。而我們只有不斷進步才會追上前浪,也不至於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那你說,自學能力是不是最重要最值得培養的技能?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
    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培養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自學正在成為一種越來越流行的讓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方式。 現代的學生藉助網際網路可以輕而易舉地查閱資料,學生具有訪問如此多資源的條件,獲得唾手可得的大量信息,可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輕鬆地自主學習。
  • 如何培養自學能力?
    原本是為了讓孩子跑得更快而代替他跑,結果反而耽誤了孩子腿部力量的發展,讓孩子失去了「自己跑」的能力。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長此以往,總有一些孩子辛辛苦苦考上了大學,卻因為無法跟上學習進度而選擇退學。究其原因,並不是因為智商不夠,而是自學能力的缺失造成的。
  • 自學能力的培養步驟
    自學能力的培養可以分為四步: 1讀長篇小說的個別章節,記住小說裡的人物及其發生的事件和時間,能完整地講述給他人。2讀國際熱點地區的新聞。把新聞的內容全弄清楚時間越短,就證明自己的自學能力越強了。3讀自己最高學歷學習期間學過的一門課程的教材,通過列表或畫圖,將書中各知識點的邏輯關係、因果關係、條件關係等全部聯繫起來。這既複習了以前所學的知識,又檢驗和培養了自學能力。
  • 主動培養自學能力的六大步驟(完整版)
    說到學習,主動自學相比跟著教師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會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因為你不可能一輩子待在學校裡面跟著老師學習,你總有一天會步入社會,當你進入社會後自學能力的重要性就非常明顯了。那麼怎麼樣才能有一個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去自主學習。
  • 自學能力決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
    周國平在他以「教育即生長」為主題的演講裡提到,他認為一切教育的本質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的本質都是自學。對於學校來說,成功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擁有自學的能力,而對於每個家庭教育來說,也是同樣道理。父母不會陪伴孩子一輩子,有些路,終究需要孩子一個人去走。所以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 如何培養速讀的自學能力?
    說到自學能力,很多人以為只是指一個人獨立學習並獲取知識的能力,其實自學能力還是一個人多種智力因素的結合和多種心理機制參與的綜合性能力,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說過:「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 自學能力-你值得擁有
    [摘 要]自學能力是一項綜合能力。它包括觀察、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自學不僅僅是一般地獨立閱讀和課內看書,而是課前設計好的一系列有序啟動各種環節的實施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實施的主體是學生。  [關鍵詞]物理教學 學生自學能力  當今,新的科學技術層出不窮,新的知識迅猛發展,新的信息與日俱增。
  • 如何培養快速閱讀的自學能力?
    說到自學能力,很多人以為只是指一個人獨立學習並獲取知識的能力,其實自學能力還是一個人多種智力因素的結合和多種心理機制參與的綜合性能力,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說過:「不要教死知識,要授之以方法,打開學生的思路,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 自學能力佳,走遍天下都不怕│孩子自學能力培養攻略
    點擊右上角,分享本頁面內容最近網上一個來自南非的DJ簡直火爆了,各種混音炫技,不輸於職業DJ高手,而且他只有2歲,對,你沒看錯,只有2歲……
  •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Self-study)從娃娃抓起
    大學的學習內容就是我們的生活。在這所大學裡,處處是考場,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問題就是我們的考題。在每個人的成長中,人人為我師,優秀的人是榜樣,普通人的故事就是一面鏡子。我們要在與人打交道,與人溝通,與人處事中,為自己爭得學分,為自己考出成績,所有內容都是自學,而且有時候答案還不是唯一。所以這就要求你有超強的自學能力(Self-study)。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這6種親子教育技巧值得一學
    孩子自學能力的成績體現,在7-18歲中逐步表現出了差異性。而孩子自學能力的培養,從小時候就應該開始,我們家長要有意識地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如下六種技巧,讓人受用一生。一、肯定孩子的努力,鼓勵孩子去嘗試、去探索。
  • 自學的能力,才是職場人最稀缺的能力
    不是課程沒有用,你是不具備自學的能力(以下簡稱自學力)。錯把過程當結果是我們自學最容易犯的錯。你是「學了」還是「學會了」,「學會了」是你不但懂得概念,還懂得如何付諸實踐。大部分人連「學了」都沒達到。而一些能力強的人,不但能夠快速有效地學習,還能把能力變現。
  • 比起知識,培養自學能力更重要
    在採訪中,羅爸爸表示,孩子做到了每天必須保證2個小時的戶外玩耍,但作業也沒有落下。兒子在班中的學習成績算不上是優秀一類,但他的自學能力不錯。這與讓孩子在戶外活動,讓他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培養的精神和習慣離不開。
  • 自學能力的培養之路
           自學本身就是一個磨礪自己,成就自己的一個過程。選擇自學就是選擇拼搏之路的人,就象登山的人一路辛辛苦苦,但是當他站在山腰回望,他會覺得在他的腳下還有很多人。
  • 孩子自學能力培養的關鍵期是什麼時候?應該怎樣培養?
    我們要知道,自學能力和模仿能力是不一樣的,學齡前的孩子就不用考慮了。自學能力的培養當然是越早越好,但是也是要看情況的。孩子自學能力培養的關鍵期是小學時期,具體要怎麼培養呢?一年級孩子的家長可以找一些孩子喜歡的帶拼音的故事和孩子一起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最為關鍵的一步。一年級沒有能獨立寫作業的孩子,家長也不用著急,二年級的時候甚至三年級的時候可以慢慢來訓練,但是四年級就必須得做到了。一但孩子自己養成獨立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和閱讀的習慣,孩子的學習能力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 有效方法分析如何培養青少年學生自學日語的能力
    培養青少年學生自主學習日語的能力,是一項綜合性的認識能力,是一項很重要的智力活動,而日語自學能力是指青少年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主動地學習日語知識、培養日語技能、提高日語水平的能力。二、培養青少年學生根據讀音規則,拼寫單詞、記憶單詞的能力指導青少年學生,根據五十音圖規則拼寫和記憶單詞,並逐步形成能力,可以使我們的教學事半功倍,通過拼讀規則,來拼寫和記憶單詞,是行之有效的途徑和科學方法。
  • 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摘要:初中物理,是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更多生活技巧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教師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因素。自學能力,是教育者對學生的一個要求,而這個要求在新課改之後就提出來的,同時也是對教師的要求,要求教師在課堂中以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主,儘量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讓學生激發藏在自己身體裡的潛能,幫助自己更好、更快的學習新知識,讓自己重新認識物理該學科,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 語文成績好的學生都會自學,培養語文自學能力不只是會標自然段
    語文成績好的學生自學能力都比較強,所以培養孩子們良好的自學能力很重要。那麼小學生該如何培養語文自學能力呢?我認為要讓孩子們認識到,學習不是老師的事,不是給家長學習,而是給自己學習。學習語文的重要性首先要灌輸給孩子,其次再傳授正確的方法,讓孩子們獨立實踐。最後孩子掌握了自學的能力後,也會培養起其他的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綜合素質才能得到提高。
  • 自學是高層次的學習,自學力是後疫情時代的新關鍵能力!
    未來充滿了變數,教科書的知識和既有的認知已經無法幫我們解決所有的新問題,自學力將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新關鍵能力!他是漫畫大師,更是一位自學大師!自學離不開閱讀,大量閱讀書籍是達成自學最簡便、最有效的途徑。白取春彥建議,沒有必要從閱讀淺顯的書籍,再逐漸升級為晦澀難懂的書。很多人礙於膽怯心理,習慣於只做自己能輕鬆應付的事情,一再喪失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其實,正因為晦澀難懂,才具有閱讀的價值,讀過後那種茅塞頓開、脫胎換骨的美妙感覺是對自學者最大的鼓舞,其中更蘊含著進步的契機。
  • 拖延症晚期,初中生必看的自學能力培養方法
    總結和歸納也可以分類到整體觀念裡,總結歸納能力如何對自學能力來說尤其重要,我們對所學內容的掌控直觀呈現在我們整理歸納的內容裡。所以調整心態也是自學能力的一部分。預測和提前一步是自學的指向標,強化自學能力不是要我們拋棄老師的教學節奏,二者緊密聯繫,所以需要做好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