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厝村農會舊址

2021-02-17 歐氏宗族

.海陸豐革命根據地是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確定的全國13塊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海陸豐是中國大規模農民運動和武裝鬥爭的發源地,是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誕生地,是中國最早開展土地革命的試驗田,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廣東省的紅色資源大市。在建黨初期、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海陸豐人民,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進行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在海陸豐地區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歷史和珍貴的革命遺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紅色資源的挖掘搜集工作。從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市普查辦先後兩次將普查篩選的新增革命遺址資料上報省委黨史研究室。6月2日,經省委黨史研究室兩輪嚴格審核後,最終審定我市革命遺址82處其中的,歐厝村農會舊址被列為陸豐市革命遺址之一,在海陸豐地區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歷史和珍貴的革命遺址。。

      歐厝村農會長歐福康,農會員歐戇、歐清泉、歐宰、歐大光、歐媽發、歐娘成等人,積極參加農民自衛軍、赤衛隊,堅決同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為保衛海陸豐蘇維埃政權作出不懈努力。

歐厝村革命烈士榜

1、歐福康,男,1878 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25年參加農民自衛軍,1927年10月25日在歐厝圍村被捕殺害。犧牲前為歐厝村農會會長。

2、歐名戇,曾用名歐戇,男,1882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25年參加農民自衛軍,1927年在東海被捕遭殺害。犧牲前為歐厝村農會員。

3、歐清泉,男,1892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25年參加農民自衛軍,1927年在大安被捕遭殺害。犧牲前為歐厝村農會員。

4、歐   宰,男,1905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26年參加農民自衛軍,1928年3月在大安被捕遭殺害。犧牲前為歐厝村赤衛隊員。

5、歐福賢,男 ,1899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26年參加農民自衛軍,1929年3月在東海被捕遭殺害。犧牲前為歐厝村赤衛隊員。

6、歐大光,男,1904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27年參加赤衛隊,1930年在陸城被遭捕殺害。犧牲前為歐厝村赤衛隊員。

7、歐媽發,男,1904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27年參加赤衛隊,1930年在大安黃塘被捕遭殺害。犧牲前為歐厝村赤衛隊員。

8、歐娘成,男,1905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29年參加赤衛隊,1932年在大安被捕遭殺害。犧牲前為歐厝村遊擊隊員。

9、歐萬財,男,1926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47年參加遊擊隊,1949年在海豐縣汕尾戰鬥中犧牲。犧牲前為粵贛湘邊縱隊班長。

10、歐餘慶,男,1928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47年參加遊擊隊,1949年6月在海豐縣汕尾戰鬥中犧牲。犧牲前為粵贛湘邊縱隊班長。

11、歐木清,男,1912年出生,城東鎮歐厝村人,1932年參加遊擊隊,1935年在大安被捕遭殺害。犧牲前為歐厝村遊擊隊長。


附:陸豐82處革命遺址

1.王鏡清烈士紀念碑

2.革命烈士紀念碑

3.王鏡清烈士舊居

4.田心村地下交通站(貴州站)遺址

5.建立「華東區」時鐵甲隊駐地舊址

6.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第六團成立舊址

7.中共海陸豐中心縣委黨員學習班遺址

1.中共陸豐縣委駐地遺蹟

2.墩仔山紅軍烈士紀念碑

3.中共陸惠縣委機關駐地舊址

1.炎蒼埔村農會、赤衛隊舊址

1.豐圍村農會舊址

1.姜文生、姜英毅舊居(去來廬)

2.王國祥烈士紀念址

3.殉難革命戰士墓

4.大安鎮革命烈士紀念碑

1.彭湃在南堤真君廟宣傳演講處遺址

2.粵贛湘邊縱隊第一次攻打陸豐臨時指揮所舊址

3.中共陸豐縣委秘密辦公遺址

4.神衝農會舊址

5.中共附城區工作委員會成立處舊址

6.陸豐黨員大會舊址

7.張威舊居

8.莊岐洲舊居

9.東海抗日聯絡站舊址

10.炎鏡寨農會舊址

11.陸豐青年協進社舊址

12.陸豐縣抗戰劇團成立處遺址

13.陸豐縣動工團辦公遺址

14.「五四運動時期」陸豐學生代表大會舊址

15.陸豐縣蘇維埃政府成立慶祝大會會場舊址

16.陸豐革命烈士陵園

17.張威紀念亭

18.陸豐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遺址

19.陸豐縣總農會成立舊址

1.車田村農會舊址

2.甘坑村農會舊址

3.蕉坑村農會舊址

4.歐厝村農會舊址

5.竹坑村農會舊址

1.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第六團團部舊址

2.石頭山交通站、情報總站舊址

3.陸豐縣委蘇維埃政府臨時指揮部舊址

4.埔仔村農會館舊址

5.陸豐縣工委支部工作訓練班遺址

1.橫山村赤衛隊活動處舊址

2.湖東鎮前海南昌起義軍烈士紀念祠

3.瓊洲交通站遺址

1.奎湖村農會舊址

2.雨亭村農會舊址

1.博社村烈士紀念碑

1.甲子烈士墓

2.劉友仁革命活動舊址

3.南昌起義前委領導甲子轉移集結地遺址

1.攻打碣石城後勤保障部舊址

2.攻打碣石城前農軍駐地舊址

3. 紅二師碣石作戰指揮部舊址

1.大宮村赤衛隊舊址

2.攻打碣石城誓師會址

3.十二崗農會及赤衛隊舊址

4.紅四師徐向前金廂渡海處紀念碑

5.官路廠村赤衛隊舊址

6.金廂農會舊址

7.金廂鎮望堯村農會舊址

8.周恩來等在金廂大嶺虎洞藏身處遺址

9.周恩來活動居址

10.黃依儂烈士舊居

11.洲渚村農會遺址

12.周恩來渡海處紀念碑

1.南昌起義軍領導人周恩來等住宿舊址

2.陸豐縣第六區沙溪鄉農民協會舊址

1.溪碧村農會舊址

2.周恩來在溪碧村治病居所舊址

1.浮頭村農會舊址

1.潭湧七鄉農會成立舊址

2.祠堂村農會舊址

3.東山村赤衛隊舊址

1.黃塘(天寶洞)交通聯絡站舊址

2.馬鞍山赤衛隊活動遺址

3.馬鞍山十八烈士紀念碑

1.湖陂四鄉農會舊址

1.博美鎮烈士陵園

弘揚宗族歷史文化,增強宗族凝聚力

共創歐氏輝煌!

關注本微信,了解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共太行區新鄉城工委舊址
    中共太行區新鄉城工委舊址位於輝縣市薄壁鎮寶泉村。
  •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為什麼會在重慶
    三月二十九日,來渝訪問的韓國總理李洛淵和唐良智市長參觀重慶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舊址。記者 熊明 攝3月1日,經過一年的修復布展,位於重慶市渝中區七星崗的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3月29日,重慶日報記者在韓國忠清南道天安市的獨立紀念館裡,看到陳列在裡面的一張重慶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建築正是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重慶,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的最後一個辦公地。在不少韓國人看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也是「韓國獨立運動舊址」。
  • 坑仔惠來犁會舊址……
    坑仔惠來犁會舊址…… 你知道嗎? 在惠來的紅色革命史中, 有著岐石鎮重要的一部分。
  • 百年舊址蝶變特色民宿——東至飛地學苑民宿
    在長江南岸的小城——池州市東至縣東流鎮泉水塘,有一所歷經了近百年歲月磋磨,歷史積蘊濃厚的農校舊址,昔日的繁華昌盛已不復存在,離我們已經漸行漸遠,但在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時光難以消磨掉的東西沉澱在我們記憶深處。
  • 東吳大學舊址晉級「國寶」 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大學舊址
    原標題:東吳大學舊址晉級「國寶」 為全省唯一入選的大學舊址   中國江蘇網5月6日訊(記者 趙筱青)5月3日,國家文物局官網上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名單」,位於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的東吳大學舊址作為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別入選其中,也是全省入選該批「國寶」中唯一的一處大學校園舊址。
  • 【山鷹紀實】密林深處的浙大舊址——浙大農學院畜牧場實驗樓舊址
    【山鷹紀實】&「文軍長徵在湄潭」浙大農學院畜牧場實驗樓舊址處於城郊2公裡處的湄江林場龍泉山森林公園內,四周林木蒼鬱。實驗樓建成於1940年6月,樓為木結構穿鬥式懸山青瓦頂,一樓一底 屬近代城市木房建築。
  • 臺客遊國民黨「一大」舊址 鍾情「毛澤東」
    國民黨「一大」舊址與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黃埔軍校深受各地遊客歡迎,更是臺灣遊客必遊景點。有曾接待臺灣遊客的導遊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每次帶臺灣朋友到「鐘樓」,感覺都很奇妙,以為他們會對國民黨的高層感興趣,會坐在蔣介石等人的座位上拍照,結果每次是毛澤東(他與林伯渠等共產黨人均為國民黨「一大」代表)的位置最受歡迎,從意外、驚奇到最後爭相拍照,看到這一幕,就會覺得「兩岸之間沒有跨不過去的障礙」。
  • 東吳大學舊址晉級「國寶」
    本報訊 近日,國家文物局官網上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名單」,位於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的東吳大學舊址作為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別入選其中
  • 舊居舊址「情景再現」出現的問題和難點
    的重託,在所轄的茨坪毛澤東舊居、大井革命舊址、黃洋界哨口遺址等景點創新展示宣傳手段、豐富陳列內容,著力對舊居舊址群進行復原陳列和情景再現:茨坪毛澤東舊居和大井革命舊址群增設了許多客家民俗實物:磨、礱、臼、推車、風車;新添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農民日常的生活用品,如屋簷下掛上魚荷子、漁叉、獵具,門口擺放碓、杵、禾架,廚房灶臺上有罾,牆上掛著豆腐架,旁屋有礱,堂屋有鐵匠爐臺,景區顯眼處還安裝了富有田園風光象徵的
  • 國立中正大學舊址
    為發掘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紅色文化,泰和縣對位于澄江鎮杏嶺自然村的國立中正大學總務處大樓舊址進行維修。  該大樓均採用木板所建,樓上的多間教室也是由木板隔離開。
  • 上海日軍慰安所舊址拆除途中被叫停,該不該保護慰安所舊址?
    上海日軍慰安所舊址拆除途中被叫停,該不該保護慰安所舊址? 2月22日上午,作家陳丹燕在朋友圈中發出一張老式裡弄的照片,並稱「虹口區正在拆除舊日本慰安所海乃家舊址,不應該」。
  • 「誓死保護北大舊址」
    這裡曾是中國近現代史民主、科學啟蒙的「聖地」:京師大學堂、紅樓、民主廣場……現在,這個北大舊址建築群已近凋零,少人知悉。京師大學堂部分已被改建成賓館、餐廳,紅樓老校區也被一些政府機關佔用。這是歷史遺留的「欠帳」。如今,一群北大老人在奔走呼籲,試圖重新喚回「夢裡的北大」。「再不保護,一切晚矣。」1961年北大歷史系畢業的王宏志老人感慨道。
  • 聆聽紅色故事,了解歷史建築——探秘青島德國總督府舊址博物館舊址
    原標題:聆聽紅色故事,了解歷史建築——探秘德國總督府舊址博物館近日,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紅色展覽宣講小組,攜「青島近代歷史沿革與紅色故事」專題展覽,走進青島寧安路小學,在一中午的時間裡,隊員們跟隨講解員阿姨走進迎賓館,了解歷史建築,傾聽紅色歷史。
  • 福建農林大學學子三下鄉:赴東肖紅色舊址之約
    為「探求革命記憶,追尋紅色足跡」,2020年8月7日,福建農林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拾憶逐夢團隊龍巖實踐小分隊前往東肖紅色舊址群,開展第七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傳承閩西革命老區紅色精神,學習革命歷史,感悟紅色文化內涵,勇擔時代重任。
  • 六人農會的故事
    共同的革命信仰把六顆火熱的心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彭湃與張媽安、林沛、林煥、李老四、李思賢在得趣書室裡成立海豐第一個農會——著名的「六人農會」正式誕生了,一個新型的農民組織在海豐農民運動史中噴薄而出了,成為中國農運史上第一個新型的農會組織,海豐成了中國農民運動的發源地之一。
  • 旬邑縣馬欄紅色革命舊址一日遊
    我們三人卻去了旬邑縣馬欄紅色革命舊址參觀遊覽,本來吧目標不是這裡,而是甘肅慶安市有個冰庫,但那裡有點遠,來回得8個小時左右,一天時間有點緊。有人提議去馬欄革命舊址看看,這才有了初五馬欄一遊。初五早上七點大家在高速口集合,有人建議去山裡。我們老這樣,比如說好了去南五臺,上車後大家討論後就去了嘉午臺,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好在這次最後決定還是去馬欄革命舊址看看。
  • 走近山西呂梁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解德輝 己亥之年,盛夏時節,筆者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如今,「五七幹校」舊址,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 探訪大連最早的城市社區——露西亞町舊址
    儘管如此,露西亞町舊址仍值得你前往一探究竟,徜徉在這異國風情的建築群之中,你會感覺你又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那個滄桑時代。 在露西亞町舊址中,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建築有: 1.東清輪船會社舊址,勝利街35號,位於北廣場正中央,正對著勝利橋,建於1900年,德國民居建築風格,現為大連美術館,是大連的地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