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入園還難嗎?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孩子今年入園,小區幼兒園已於9月正式開園了,可接納220餘名幼兒上學,這為我們業主提供很大便利」,茗泰花園小區住戶張爽女士在今年11月審計組回訪時激動地說。

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良育,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關係到黨和國家事業的未來。

但不知何時起,「入園難、入園遠、入園貴」的現象逐漸成為了百姓的心中之「痛」。「我家小區沒有幼兒園」「我家上幼兒園要走好遠」「現在上幼兒園好貴啊」逐漸成為了寶爸寶媽和爺爺奶奶們常常念叨的話題。

如何「紓民困,解民憂,從審計角度解決百姓的堵點、難點問題」,成為連雲港市審計人牽掛百姓的一件大事。

為進一步摸清造成此民生「痛」點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和體制機制障礙,自2019年底起,連雲港市審計局即開始統籌謀劃全市房地產開發項目配套幼兒園建設移交審計工作。

項目正式開展前,審計組多次赴市規劃、建設、教育部門調研了解情況,並通過對部分地區「試審」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摸清項目特點、存在的難點及填報表格設置的合理性等,以期「試審」經驗更高效地指導項目正式實施,促使審計實施方案編制更具針對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力爭從審計的角度科學解決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2020年7月審計項目實施以來,連雲港市審計局組織全市審計機關40餘人,對6個縣(區)、4個功能板塊429個房地產開發項目(含鄉鎮)涉及的199所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使用情況及幼兒園專項治理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

審計組從幼兒園的規劃建設、移交使用等多方面入手,通過現場審計、項目踏勘、座談詢問等方式,及時發現和糾正了幼兒園結構布局不夠均衡、改變幼兒園用途或幼兒園被挪作他用、幼兒園地塊長期閒置等五個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60餘個,提出結合群眾居住變化情況及時規劃幼兒園布局、加大監管力度嚴格審批環節、制定整改措施穩妥推進等審計建議20餘條。

同時,還對某縣政府推進學前教育公平、幼兒辦學條件改善、小區及周邊配建幼兒園等10個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累計收回問卷1524份。

根據審計結果和問卷調查結果,對當地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和《民辦幼兒園管理、扶持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提出了健全幼兒園運行保障機制、整合布局調整資源、多渠道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助推部分無證園所規範化等9條審計建議,得到當地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批示,有效推動了當地幼兒園建設移交,加快了辦園速度,方便了周邊群眾,客觀上解決和緩解了當前「入園難、入園遠、入園貴」問題,不僅讓適齡幼兒 「有園上」,還能「就近上」 「上得起」「放心上」。

下一步,連雲港市審計局將繼續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跟蹤督促,實行對帳銷號,確保審計整改真正落地見效,打通以審計惠民生的「最後一公裡」。

責任編輯:張弛

相關焦點

  • 天津河東區:優化審批破解幼兒「入園難」
    天津河東區:優化審批破解幼兒「入園難」  本報訊 記者武自然商瑞報導:3月29日上午,天津市河東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內,6家民辦幼兒園的園長取得了經營許可證。「2019年將新增幼兒園學位8000個。這既是2019年河東區的民心工程,也是政府對廣大幼兒家長的承諾,河東區各部門將合力破解『入園難』。」河東區區長田金萍說。
  • 幼兒入園不再「難」!長沙市開福區一年新增公辦幼兒學位4677個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7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 通訊員 周偉)為了讓學齡前兒童能在家門上學,並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近日,記者獲悉,2020年,長沙市開福區政府通過新建、回收、轉型等多種方式,新增公辦幼兒園13所,新增公辦幼兒學位4677個,讓「入園貴」「入園難」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系列報導之一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編者按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 青島實現入園幼兒「應收盡收」
    本報訊(記者 孫軍)記者日前從山東省青島市教育局獲悉,今年青島市幼兒園共錄取適齡入園小班幼兒11.12萬人,比2019年增加20.9%。公辦園招生5.72萬人,佔比51.44%,普惠性民辦園招生4.19萬人,89.15%的幼兒獲得普惠性學位。而且,該市各區市部分幼兒園仍有空餘學位。至此,面對「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入園高峰,該市真正破解了「入園難」,實現了入園幼兒「應收盡收」。
  • 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就能解決入園難、入園貴了嗎?家長:恐怕很難
    「孩子入園難,難於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一個好的公辦幼兒園,幾百上千人搶幾十個學位。一個貴的民辦幼兒園,每月光學費就是好幾千塊。有人就疑惑了,以前不是沒上幼兒園嗎?現在不都一樣工作和生活?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真的就能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嗎?家長:難說。我國現階段的義務教育制度,是九年,小學六年加初中三年。很早就有不少人提議將九年義務教育擴大至十二年,往上擴大到高中三年,或往下提前到幼兒園三年。
  • 入園難,入園貴,幼兒園「民轉公」,路還有多遠?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民辦園因其潛在的生源和商機,不僅數量上超過公辦園,而且在收費上也多有詬病。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原因
    文章前面我們說到,怎麼看待幼兒分離焦慮期和父母怎麼對待幼兒分離焦慮期。那幼兒分離焦慮期的原因是什麼呢?分離焦慮,是一種安全依戀的表達,依戀關係也有幾種類型:安全型、反抗型和迴避型。安全依戀型的幼兒,媽媽在場,他就感到足夠安全,能在陌生的環境進行積極的探索和操作,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媽媽離開時,幼兒明顯會表現苦惱,回來時也會平靜下來。反抗型依戀:也稱矛盾型依戀,對依戀對象,是矛盾的,媽媽離開時,表現非常苦惱,極度反抗,但媽媽回來時,既尋求媽媽的接觸,又抗拒,也不容易平靜下來。迴避型依戀:和他人沒有明顯情感鏈結,媽媽在場和離開對孩子沒有太大影響。
  • 合肥迎來「入園高峰年」今年全市近11萬幼兒入園
    「9月1日,我們的幼兒園將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經有200多名適齡幼兒報名入園。」為緩解「入園難」、「入園貴」的入園難題,今年秋季開學,包括合肥市保利熙悅府幼兒園在內的81所新建公辦幼兒園將投入使用,將為全市提供2萬個公辦園學位。「今年是國家『二孩政策』實施之後的入園高峰年,市民對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需求強烈。」
  • 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幼兒入園焦慮的三個特點是什麼?
    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幼兒入園焦慮的三個特點是什麼?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新家長課堂: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果雪兒指導老師從幼兒入園焦慮的三個特點,回答了這個問題。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此次籤約儀式,為我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心城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學前教育毛入學率居全區前列質優價廉的公立幼兒園一位難求,虛位以待的民辦幼兒園收費貴。如何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從2010年起,我市開始實施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對公辦園投入。
  • 達州市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2019年,我市向社會公開徵集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群眾反應強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來,我市把化解「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作為最緊迫的民生工程進行專題部署、專項整改,多點發力,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當心幼兒入園焦慮症
    按理說幼兒園生活應該是充滿期待、歡聲笑語的,但圓圓剛入園幾天來的反應讓媽媽發了愁:聽老師反饋,圓圓經常一個人坐在角落,呆呆的什麼都不願意做,害怕和別的小朋友說話,有時有人靠近,她還會尖叫。圓圓上幼兒園不哭,但緊張和害怕的情緒都藏在心裡不表露出來。心理專家提醒,圓圓的情況可能是入園焦慮症。
  • 北京東城區區域聯動緩解「入園難」 還將積極探索這些模式
    距離入園還有幾個月時間,家有適齡娃的家長們就開始為入園操心了。日前,東城區透露,將在東直門春秀路地區新增一所公辦幼兒園。目前,該計劃正在推進中。資料圖針對體育館路街道人口密集、適齡幼兒入園多的現狀,東城區教委正通過多種方式積極緩解該地區幼兒入園難問題。
  • 這所幼兒園解決了新梅江地區適齡幼兒入園難的問題
    幼兒園的校舍很新,孩子們的活動區域主要在後院,從外面看進去院子很大,有不少滑梯等幼兒活動設施。這所幼兒園解決了新梅江地區適齡幼兒入園難的問題。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北京做法可借鑑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被問到「近些年『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是否有所緩解」時,46.5%的受訪家長表示有所緩解,53.5%的受訪家長認為沒有緩解,其中45.5%的受訪家長認為和以前一樣,8.0%的受訪家長認為更嚴重了。
  • 化解入園難、入園貴:民轉公不宜一刀切,租賃入股辦分園未嘗不可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民辦園因其潛在的生源和商機,不僅數量上超過公辦園,而且在收費上也多有詬病。
  • 入園難、入園貴!安慶公辦幼兒園擴容增量指日可待
    每年秋季報名時,孩子入園問題牽動著萬千家庭的心。孩子在哪上幼兒園?上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是擇優,還是就近?這些問題幾乎成了每個學齡前幼兒家長必須考慮並決定的事情,又因這些問題涉及家庭多、輻射範圍廣,成了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一個社會性話題。
  • 怎樣解決幼兒園入園難? 專家:為幼兒教育專門立法
    誰料聯繫了小區附近幾家幼兒園,要不收費太高,她負擔不起,要不入園名額已滿。有家長告訴她,想上幼兒園得從懷孕起就預訂。她很納悶:怎麼上個幼兒園那麼難啊?據新華社報導,從今年3月份開始,安徽省合肥市等地的一些家長就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幼兒園報名戰」。很多地方的家長要徹夜排隊報名,幼兒園的報名條件則愈加苛刻,有的最後入園還要搖號抽籤,「入園難」現象非常突出。幼兒入園難是怎麼產生的?有無破解之法?
  • 正視「入園難」背後的現實窘境
    一名幼兒園職工介紹,此舉是為避免家長使用虛假工作證明佔據入園名額。「孩子入園先要看家長的工資單」,類似事件並非首例。其他如入園需提供家長在常住地3年社保、戶主和房主需是適齡幼兒的第一監護人、第一監護人房產和戶籍需滿3年以上等等五花八門的入園門檻,令不少家長叫苦不迭。
  • 小班幼兒入園適應調查研究
    >(二)研究對象 5(三)研究方法 5四、幼兒入園適應的現狀 6(一)幼兒教師對幼兒入園適應的認識 61、影響幼兒入園適應的因素 62、幼兒入園適應採取的措施 7(二)幼兒家長對幼兒入園適應的認識 71、影響幼兒入園適應的因素 72、幼兒入園適應採取的措施 8(三)幼兒入園適應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