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明熹宗朱由校?他死後不久明朝就滅亡了,不要再誤解他了

2020-12-19 騰訊網

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天啟,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在位時間僅七年。由於他酷愛木工活,故被稱「木匠皇帝」。在位期間,魏忠賢和客氏專權,製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閹黨對試圖改良朝廷政治的東林黨人的迫害,不斷激起民變。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外有後金虎視眈眈。可以說,此時的明朝陷入了內憂外患中。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二日,落水生病的朱由校因服用「仙藥」而死。一直以來,不少史書對他的評價不太好。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故對他的評價難免有失偏頗。有一種說法是「天啟不死,大明不滅」,證明朱由校是一個嚴重被醜化的皇帝。

朱由校即位之初,東林黨的勢力比較大,公正盈朝,奸臣逐漸被排擠出去,吏治稍顯清明。但東林黨的崛起,引起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的不滿,閹黨也想執掌大權,雙方鬥得不可開交。這時,朱由校並沒沒有阻止他們,反而利用閹黨,牽制東林黨。不管是東林黨掌權,還是閹黨獨大,對皇帝來說都不是好事。只有兩派相互制衡,他在背後當推手才能坐收漁翁之利,執掌朝政。所以,他賦予了閹黨很大權力,任由閹黨打壓東林黨。

在某些方面,東林黨的主張對朝廷非常不利。例如,江南的工商稅收十分低。稅收低了,國庫的收入就少了。沒有錢,寸步難行。朱由校明白這點後,通過閹黨拿回了稅收的話語權。當時,僅從浙江收取的茶稅就高達20萬兩,是之前的數倍,說明他的措施有成效,讓國庫充盈起來。

登基不久,明朝就丟失了遼陽等軍事要地。於是,朱由校立即提拔袁崇煥、袁可立等人駐守邊疆。後金迫於這些人的威嚴,不敢輕易來犯。不久,遼東的局勢穩定下來。可惜的是,他們後來也捲入了黨派之爭,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在澳門問題上,朱由校態度強硬,派兵與荷蘭殖民者兩次在澎湖交戰,明軍還取得了勝利。

由於客氏嫉妒後宮的妃子,只要有誰懷孕了,都會被她想方設法除掉,因此朱由校一生沒有孩子。臨終前,他把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還囑託弟弟要好好對待自己的結髮妻子張皇后。為了不讓她受到迫害,朱由校力保妻子。可見,他不是一個冷血無情之人。

朱由檢即位後,大力打擊閹黨,魏忠賢被處死,兩派相互牽制的平衡局面被打破,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同時,後金趁火打劫。沒過幾年,明朝就滅亡了。

相關焦點

  • 明熹宗在位7年,卻讓宦官專權如火如荼,他死後為何讓弟弟繼位
    明朝作為後人建立的最後的封建朝代,自然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在很多人的眼中,明朝滅亡的原因跟宦官專政與奸臣當道密不可分,但是我認為要為這一情況負責的還是要數皇帝。如果皇帝足夠賢明並且有能力整治山河,那麼自然不會存在這些導致明朝滅亡的因素。明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只有7年,但是在這7年間實際上是由宦官魏忠賢掌權的,可以說他讓歷史上湖南的宦官專權荼毒了明朝。
  • 著名「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工水平怎麼樣?看看他的「高端」作品
    中國自秦朝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帝國到清朝滅亡的2000年中,除了20多個王朝,400多個皇帝,這其中有堪稱千古一帝的聖君,也有昏庸殘暴的昏君。但要說哪個朝代的昏君最多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延續了276年出了16位皇帝的明朝了。
  • 明熹宗死後,為何傳位給弟弟朱由檢,知道這個原因你也會這麼做
    大家都知道明朝開國之後,太祖朱元璋為了避免後世為了皇位而自相殘殺,就立下了長子繼位的皇位傳襲法則,及時在長子朱標死後,朱元璋也沒打破這一法則,將皇位傳於其他兒子,而是傳給了長子朱標的長子建文帝朱允炆。縱觀明朝16位皇帝,大多數都是以長子的身份繼承皇位的,但是有4個皇帝例外,其中一個就是深受後世同情的崇禎帝朱由檢。明朝最後兩個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和崇禎帝朱由檢是異母弟,明熹宗朱由校在位7年,臨死之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明熹宗朱由校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傳給了弟弟呢?其實這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無奈之選。
  • 皇帝能當到朱由校這個份上,明朝亡國那也是正常的
    明德陵,位於潭峪嶺西麓,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死後葬於此,是明營建的最後一座帝陵,也是天啟皇帝朱由校與張氏皇后合葬的陵寢。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在位只有一個月時間的明光宗朱常洛突然被殺。幸運的是,光宗臨終前曾任命自己的長子朱由校為繼承人,這才沒有引起太大動亂。年僅16歲的朱由校,在明王朝禮部尚書劉一燝和吏部尚書周嘉謨等重臣的支持下,登基稱帝,即明太宗。熹宗做了皇帝之後,就只想玩玩,對國事毫不關心。只要不過分地要求,大臣們都會表示同意。所以,與光宗時期相比,熹宗初期明王朝的朝政變化不大。
  • 明熹宗死後,身為「五大艷后」之一的張皇后下場如何?
    明熹宗朱由校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木匠皇帝」,他一生致力於木匠事業,不理朝政。可就是這樣一個皇帝,卻豔福不淺,他的正宮皇后就是被評為「中國古代五大艷后」之一的張嫣。那麼明熹宗死後,張嫣的下場如何呢?但是他的丈夫朱由校就有些不盡人意了。朱由校成日沉溺於木匠事業,對朝政事物不理不問,導致魏忠賢敗壞朝綱、隻手遮天。張嫣對此極為不滿,因此經常勸誡朱由校要勵精圖治,親賢遠佞。正因如此,張嫣也得罪了魏忠賢和客氏兩大勢力。
  • 天啟帝朱由校死後,為何傳位弟弟朱由檢?知道這個原因你也這麼做
    朱由校的長子朱慈燃,生下就是死胎,生母為張皇后,之後追封為懷衝太子;次子朱慈焴出生後不久也早夭,生母是皇貴妃範氏,後追封為悼懷太子。朱由校的小兒子朱慈炅在出生不到一歲的時,就在「天啟大爆炸」(炸死炸傷2萬餘人,爆炸的威力約為1萬至2萬噸當量的TNT)中給嚇死了。
  • 「木匠皇帝」朱由校,木工水平如何?他的這些作品,才是工匠精神
    比如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既稱不上昏君,也稱不上明君。因為一個愛好,荒廢了朝政,堪稱歷史上最不務正業的皇帝。 說到為何朱由校沉迷木工,還得從他的童年說起。他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孫子,朱翊鈞生前也不是個好皇帝,每天只顧自己貪圖享樂,對子女的教育問題根本不聞不問。因此,朱由校從小就沒受過什麼教育,16歲登基那會,由於沒有什麼文化,他甚至還被稱為「文盲皇帝」。
  • 「木匠皇帝」朱由校,真實水平如何?看這幾件作品,才叫工匠精神
    朱由校,生於1605年,是明朝的第十五位皇帝。 朱由校是個說幹就幹的衝動小夥子,他決心自己帶頭搞起明朝的「發明創造」,於是就開始在宮裡面動起手來。他心靈手巧,而且喜歡改造自己身邊的東西。明朝的時候床都是很笨重的,朱由校覺得這麼笨重的床讓太監們搬來搬去也非常麻煩,於是自己設計了一架摺疊床。摺疊床又輕又容易搬運,而且做得非常精緻,讓屬下們驚嘆不已。
  • 朱由校一個投錯胎的木匠皇帝
    不過啊,咱們這位皇帝哥們兒天生的好脾氣,只要不打擾他幹木匠活兒,你就是在他身後把房子點了,估計他也不會惱,哈哈!其實這話只是調侃,對於明熹宗朱由校,我打心裡是佩服的,佩服之餘也為他遺憾。對這哥們兒,後人的評價褒貶不一,其中戲說者居上。
  • 明朝著名奸宦魏忠賢,他是如何在朱由校眼皮底下把朝堂攪得一團糟
    他出身市井,精於算計,貪婪狡詐,本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奸邪小人。在朱由校之前,明朝的其他皇帝也寵信太監,那些太監在宮裡也是大紅人,可是他們都對皇帝忠心耿耿,盡職盡責。沒有一個像魏忠賢這樣肆無忌憚,恃寵而驕,甚至不受內閣和百官的制約,只有一肚子壞水謀劃怎麼架空皇帝。
  • 明朝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的木工水平竟如此之高
    我們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一個非常強硬的朝代,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就算是兵臨城下也沒有遷都,最後縊死於煤山,但是明朝十七位君王中有個性的皇帝特別多,開國太祖是要飯當和尚出身,成祖和自己的侄兒爭奪帝位,還有神宗二十多年不上朝,自封大將軍還開酒樓賣豬肉的武宗及喜愛木工活的熹宗朱由校
  • 「木匠皇帝」朱由校,真實水平如何?看這幾件高端作品,就明白了
    此外,朱由校親手製作的娛樂工具也十分精巧,用大缸盛滿水,水畫蓋上圓桶,在缸下鑽孔,通於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於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朱由校與妃嬪在一起觀賞喝彩
  • 朱由校作為皇帝,卻整天痴迷於做木匠活,死後留下搖搖欲墜的明朝
    編輯|敘古論今自朱元璋初定明朝,明朝一共經歷了十六位帝王,而朱由校便是第十五位皇帝,廟號熹宗。他16歲即位,在位僅僅七年,在二十三歲時因病去世,可謂是短暫而又無功的一生。朱由校的無功在於什麼呢?在於他不理朝政,只研究自己的興趣,也就是木匠功夫。他雖然自己把木匠研究的出神入化,但是『術業有專攻』,他作為一位帝王,不處理朝政,不關心天下社稷,那就是不務正業。更何況,他放任魏忠賢這類宦官專權,殘害了不少以改革朝政為政見的東林黨人,使得明朝朝政的漸漸衰微。
  • 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明明是有兒子的,為何要傳位給弟弟朱由檢?
    其次,魏忠賢當時之所以能權傾朝野,全靠天啟皇帝器重,他沒有理由去謀殺自己的貴人。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進獻「仙方」的霍維華,之後還一度得到天啟皇帝的封賞,官至兵部尚書,外加太子太保。所以朱由校的死因很可能還是落水之後導致身體出現問題,並引發了一系列的併發症。而朱由校在死後,皇位由自己的弟弟朱由檢繼承,是為崇禎皇帝。
  • 別找了,你要的明朝16位皇帝都在這裡,直接收藏吧!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去世,死後葬於十三陵之獻陵,廟號仁宗,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第五帝:明宣宗(宣德)朱瞻基
  • 明熹宗為什麼會被稱為木匠皇帝?
    有這種思想的典型代表,古有明熹宗朱由校,現有馬雲。今個主要聊朱由校,這人典型到什麼地步呢?好好的皇帝不做,天天搗鼓一些木匠,還時常感慨自己生錯了地方。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說的就是他,這人說到治理朝政方面提不起精神,但一說到木工活兩眼冒精光。
  • 朱由校當木匠只是玩玩?看看他這些作品,才知道他藝術造詣有多深
    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南唐後主李煜,筆下的一首首精美宋詞,都可以說是名傳千古製作,然而他只不過是個亡國之君而已。再比如說北宋徽宗趙佶,一手精美的字畫堪稱是藝術品,即使放到現在都有很大的藝術價值,然而在他手裡面北宋走向了滅亡,最後落得個被敵國俘虜,死了之後還被點了天燈的下場。明朝也有一位藝術造詣十分高的皇帝,他就是明朝的倒數第二位皇帝朱由校,現在大家一般都叫他木匠皇帝。
  • 明朝16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再之後明代宗是知人善任,勵精圖治,使得明朝有著中興之勢,不過因為他是藩王出身,成為皇帝也是當時不得已而為之,如同臨時皇帝一般,缺乏正統性支持,所以地位不穩固,又改立自己兒子為太子,引得很多大臣反對,最終在病重時,被囚於南宮的太上皇明英宗聯合大臣發動了奪門之變,因此自己被廢,不久病死,可謂是晚節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