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虎倍樂生用戶連連被騙 客戶資料疑遭洩露

2020-12-22 中國山東網青島頻道

2013/7/1 9:30:40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商業頻道7月1日訊 巧虎倍樂生用戶連連上當受騙,客戶的準確信息資料疑遭內鬼洩密。目前有關巧虎倍樂生客戶信息嚴重洩露的報導在網上已被刪除,但用戶上當受騙的事情依然層出不窮。

  巧虎是倍樂生公司的一款早教產品,倍樂生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它的用戶接到顯示上海區號的電話,這些電話自稱是巧虎客服的電話,如果家長同意為孩子續訂巧虎半年的商品,那麼只要在收到贈品時交給快遞員750元即可。由於這些「客服電話」顯示的是上海號碼,同時能準確報出巧虎、倍樂生用戶的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地址甚至孩子的姓名年齡等信息,很多用戶在繳了750元收到贈送的禮品之後,雅虎的服務便是泥牛入海,再也沒有音訊。直到這個時候,許多用戶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是被騙了。

  2012年3月,一位北京的巧虎用戶接到自稱是巧虎客服的電話,同意為孩子續訂巧虎半年的商品,並在收到贈品時交給快遞員750元。但後來並沒有按期收到商品,正當他要找巧虎客服詢問時,卻收到石家莊市公安局橋西分局刑事警察大隊大案偵查中隊郵寄過來的《報案材料協助函》、《受害者報案情況書》等材料。協助函說,橋西分局刑警大隊偵查中隊在2013年4月破獲了一起特大詐騙犯罪團夥案,該團夥成員利用「巧虎、倍樂生」名義,以商品續訂優惠和送禮品等為誘惑,在全國各地瘋狂詐騙。

  據媒體擱,早在2013年3月,「巧虎」早教產品便站在了風口浪尖。讓「巧虎」如此出名的並不是其優質的早教產品,而是「巧虎」對消費者種種的侵權行為。據媒體報導,繼「巧虎」騷擾式營銷被曝光之後,又有消費者向媒體投訴,稱「巧虎」的電話銷售還存在「強買強賣」的現象。除此之外,「巧虎」還陷入了洩露客戶信息的漩渦。面對一系列的消費者「指控」,「巧虎」官方並未進行明確回復。截止到目前,有關巧虎、倍樂生用戶資料洩露的報導有的已經被刪除。

  據了解,巧虎產品背後的公司——倍樂生商貿(中國)有限公司是一家位於上海的日本公司,主要生產孩子的早期教育產品。截至目前,儘管受害群體不斷蔓延和擴大,「巧虎」和其背後的倍樂生商貿(中國)有限公司卻沒有做出任何官方回應。這種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態度,不僅沒有及時阻止自己的客戶上當受騙,而且也讓許多上當受騙的巧虎用戶,真有投訴無門的感覺。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眾多網友訂巧虎被騙 質疑巧虎洩漏用戶信息
    從2009年起,就不斷有用戶因為電話訂購巧虎早教產品被騙,直到現在,仍然有越來越多的人以同樣的方式被騙。巧虎的經銷商倍樂生商貿(中國)有限公司一直對此事沒有正面官方回復和解決辦法。用戶質疑倍樂生公司洩露用戶個人訂購信息、銷售模式漏洞百出、無視客戶利益三宗罪。
  • 眾多網友訂巧虎被騙 質疑巧虎洩漏用戶個人信息
    從2009年起,就不斷有用戶因為電話訂購巧虎早教產品被騙,直到現在,仍然有越來越多的人以同樣的方式被騙。巧虎的經銷商倍樂生商貿(中國)有限公司一直對此事沒有正面官方回復和解決辦法。用戶質疑倍樂生公司洩露用戶個人訂購信息、銷售模式漏洞百出、無視客戶利益三宗罪。
  • 巧虎早教產品被訴洩露客戶信息等三不該
    近期,「巧虎」早教產品可謂是站在了風口浪尖。讓「巧虎」如此出名的並不是其優質的早教產品,而是「巧虎」對消費者種種的侵權行為。  繼對「巧虎」騷擾式營銷進行相關報導後,又有消費者向《中國質量萬裡行》投訴,稱「巧虎」的電話銷售還存在「強買強賣」的現象。除此之外,「巧虎」還陷入了洩露客戶信息的漩渦。
  • 「巧虎」早教產品被訴「三不該」
    文/本刊記者 李穎    近期,「巧虎」早教產品可謂是站在了風口浪尖。讓「巧虎」如此出名的並不是其優質的早教產品,而是「巧虎」對消費者種種的侵權行為。    繼對「巧虎」騷擾式營銷進行相關報導後,又有消費者向《中國質量萬裡行》投訴,稱「巧虎」的電話銷售還存在「強買強賣」的現象。除此之外,「巧虎」還陷入了洩露客戶信息的漩渦。
  • 日本早教理念滲透中國,「巧虎」引爭議
    近日,在微博上輸入「早教產品」、「巧虎」等關鍵詞,就會顯示出媽媽們抵制、退訂、拒絕購買等字樣,一款早教產品為何遭遇這麼大的爭議?它究竟來自哪裡?它會不會對中國的下一代成長造成影響?
  • 京東12GB用戶數據包洩露 內含用戶帳號密碼郵箱等信息
    京東千萬用戶帳號信息疑遭洩露 數據超12GB  最近,黑市上出現重磅「炸彈」,一個12G的數據包開始流通,其中包括用戶名、密碼、郵箱、QQ號、電話號碼、身份證等多個維度,數據多達數千萬條。而黑市買賣雙方皆稱,這些數據來自京東。京東方對此表示,正在緊急核實數據真偽。
  • 上海警方介入「華住酒店客戶信息疑被洩露事件」
    原標題:上海警方通報「華住酒店客戶信息疑被洩露事件」:已介入調查   東方網記者從上海長寧警方獲悉,28日下午,華住集團運營負責人報案稱有人在境外網站兜售華住旗下酒店數據,客戶信息疑遭洩露。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 樂有家被指洩露客戶資料 客戶不堪其擾
    近日,市民陳小姐向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反映,自己的手機號碼疑似被房產中介樂有家洩露,連日來接到數十個房產推銷的電話,這給陳小姐的生活與工作帶了極大困擾,而這些房產中介無一例外都說是樂有家。   買房未果,客戶頻遭電話騷擾   據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了解,在外地工作多年的陳小姐於2018春節期間返回廣東老家,期間有意向在當地購房,於是便聯繫了房產中介樂有家。為了方便溝通,陳小姐在與樂有家工作人員交談過程中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
  • 北京巧虎KIDS倒閉 欠下百萬學費!寧波巧虎會有影響嗎?
    之後,記者在其他幾個商業綜合體探訪後,也基本上獲得了同樣的回答:寧波的巧虎樂智小天地和北京的巧虎KIDS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公司,兩者並無關聯。北京公司的破產倒閉和寧波的巧虎沒有關係,也不會受到什麼影響。此巧虎非彼巧虎不同授權商和經營方公開資料顯示,經營巧虎KIDS的上海鯡魚寶寶教育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立於2006年,是一家針對0—6歲嬰幼兒教育的早教機構。該公司是巧虎產品的母公司——日本倍樂生公司,在中國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之一,也是巧虎KIDS在中國大陸地區特許經營商。
  • 北京巧虎KIDS倒閉,欠下百萬學費!寧波巧虎會有影響嗎?
    此巧虎非彼巧虎 不同授權商和經營方 公開資料顯示,經營巧虎KIDS的上海鯡魚寶寶教育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立於2006年,是一家針對0—6歲嬰幼兒教育的早教機構。
  • 巧虎是如何成功營銷的
    而「巧虎」也幾乎成了一種社會現象,令那些重視早教的專業人士和家長們都不能無視它的存在。與巧虎的知名度相比,倍樂生商貿(中國)有限公司顯得異常低調。面對記者的採訪要求,倍樂生以「我們保持低調」拒絕。儘管如此,我們依然能夠透過巧虎在市場上的產品發現其獨特的產品體系,並探究其商業模式的奧秘。「我叫巧虎」樂樂,3歲。
  • 北京巧虎KIDS倒閉,欠下百萬學費!寧波巧虎會有影響嗎?結果沒想到……
    公開資料顯示,經營巧虎KIDS的上海鯡魚寶寶教育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立於2006年,是一家針對0—6歲嬰幼兒教育的早教機構。該公司是巧虎產品的母公司——日本倍樂生公司,在中國地區的重要合作夥伴之一,也是巧虎KIDS在中國大陸地區特許經營商。
  • 網友吐槽:日本「巧虎」電話銷售,瘋狂打爆用戶手機
    該網友表示,雖然電話銷售見識的多了,但真沒見過這麼執著的,為此她特意問了問周圍家有寶寶的媽媽是否也接到過「巧虎」的銷售電話,沒想到被「瘋狂騷擾」過的媽媽不在少數。小編在某母嬰論壇上看到網名為「雲過風清」的網友媽媽爆料說,一位朋友曾經短暫地在一家名叫倍樂生的日企銷售部工作,應聘時得知,這正是生產「巧虎」的公司。
  • 當當網用戶買四本書被騙十萬
    郭先生進入對方發來的「退款系統」,輸入姓名、帳戶信息、密碼等資料後,點擊下一步,進入驗證碼頁面,郭先生的手機隨即收到了銀行發來的簡訊驗證碼。  輸入驗證碼後,系統顯示驗證超時,請稍後獲取。郭先生連續獲取了三次,終於顯示退款成功。  直到此時,郭先生還沒有察覺被騙。大約五個小時後,郭先生在查看自己帳戶時,才發現少了十萬元。
  • foodpanda母公司Delivery Hero洩露用戶資料
    然而,今日在網上討論區連登上就有網民引述了外國網站BankInfoSecurity的報導,發現Foodpanda的母公司Delivery Hero涉嫌洩露了全球近72萬名客戶的個人資料,並在討論區上公開給用戶下載及查閱,其中更包括香港的客戶。
  • 巧虎IP能否複製?
    導讀:倍樂生集團成立於1955年,主營業務包括教育、語言、生活與護理四塊,幼教是公司的一個細分業務。但以「巧虎」為代表的家庭幼教產品,其中國的商業模式探索,有著,有著極大的參考借鑑意義。巧虎業務的母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教育集團倍樂生,在中國大陸地區由倍樂生(Benesse)中國獨資運營。
  • 1號店疑似洩露用戶資料 買家被「貨到付款」詐騙
    據速途網報導:5月24日,網友鄒女士反映,她在1號店幫朋友代購商品,導致朋友的資料被洩露,被「貨到付款」詐騙298元。期間,鄒女士和朋友多次與1號店聯繫,但1號店對此不管不顧。隨後,侯先生緊急聯繫承運的順豐快遞,在順豐快遞的幫助下,5月24日追討回被騙的298元。雖然追討回了被騙的298元,但鄒女士和侯先生非常不滿。為何在1號店填錯的地址會被不法分子知道呢?如果沒有填錯地址的話,豈不是白白被騙去幾百元?那麼,那些在一號店填寫的用戶信息,到底是1號店轉賣了還是被無意洩露呢?鄒女士和侯先生滿肚子的疑問,但1號店客服堅稱不會洩露用戶信息,讓鄒女士不敢相信。
  • 買機票後被騙十餘萬:個人信息疑遭洩露,攜程被判賠5萬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認定攜程公司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盡到對個人信息負有的信息保管及防止洩露義務,判決攜程公司賠償申女士經濟損失5萬元並向其賠禮道歉。在攜程買機票落入騙局,個人信息疑遭洩露起訴索賠2017年8月9日零時許,申女士通過攜程公司APP為同事訂購東方航空公司承運的兩張聯程航班機票。首乘飛機起飛前申女士收到+85295672718號碼向其訂購機票所留的手機號發送的簡訊,簡訊內容為「尊敬的旅客:你好!
  • 京東用戶信息洩露:網購糾紛責任歸屬成糊塗帳
    按照「客服」的指令一步步操作,22萬多元就此被騙。用戶帳號和訂單信息外洩,到底是電商技術和管理有漏洞,還是消費者自身安全弦繃得不夠緊?雙方各執一詞。現實中,電商追求提供高效的用戶體驗,消費者醉心於付款時的快捷操作,卻不知一些隱患也就此埋下。加上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手段,從安全鏈薄弱處挖掘「商機」,使不少此類網購糾紛的責任歸屬,就成了筆糊塗帳。
  • 50名小紅書用戶被騙近88萬元 質問:信息是怎麼洩露的
    50名「小紅書」用戶被騙近88萬元 受騙者質問:我的信息到底是怎麼洩露的  3月14日,直到銀行卡提示被划走了40087元,26歲的馬琳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2016年12月28日,在北京工作的馬琳在「小紅書」上購買了洗面奶,「小紅書客服」精確地報出了她在小紅書的消費信息,這是她認為自己被騙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