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要不要給孩子報輔導班?別看成績,看試卷裡的4個點更準確

2020-12-17 成長大伴

暑假要給孩子報個輔導班嗎?這應該是最近老父老母親最糾結的事兒。

一位媽媽和孩子的對話是:考得好,去國外玩;考得一般,就去國內遊,考得差,哪也不去,直接暑假報個輔導班,天天補課。

調查顯示80%家長會根據孩子的成績判斷是否報輔導班!

但是大數據結果也顯示:半數以上家長埋言成績並沒有因為輔導班而提高!

比如亮亮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今年上4年級,早在去年寒暑假父母就給他報了輔導班,因為父母覺得三年級是個分水嶺的年級,所以早早報上輔導班,免得到時跟不上。可是實際情況總是事與願違,三年級成績反而倒退10多名,相反,鄰居家的孩子,原來和亮亮成績差不多,人家也沒報輔導班,成績不降反升,有種開掛的感覺。

鑑於之前的教訓,亮亮的父母很是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報輔導班呢?

其實到底報不報輔導班,不用看成績,而是看試卷裡的四個點,一看便知。

試卷是對孩子一段時間知識掌握程度的檢驗,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報培養班之前,先把孩子試卷收集起來,把「錯題」和孩子一起分析總結,這裡面藏著是否需要報輔導班的答案,一般來說分四類:

第一類:馬虎型錯題——找到馬虎背後的真兇

「我們家孩子挺聰明的,就是太馬虎了」常常聽家長這麼說自己的孩子。一位重點小學的班主任說這是一句殺傷力極強的毒藥。

為什麼呢?

因為這句話聽起來如此輕鬆,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把「錯題」的責任推給了馬虎,實際上馬虎背了多年的黑鍋。

所以的馬虎其實都是知識掌握不紮實的表現,簡單理解就是「缺練」。

因為知識掌握不紮實,所以考試一緊張,要麼考題審錯了,要麼題目理解錯了,要麼基礎概念運用錯了,要麼就是手不聽腦子的,想得對了,卻寫錯了。

有人這個舉例說明:一個跳水運動員要參加半年後的比賽,他了解了一下基本動作,也練了幾次。有那麼一兩次很標準,有幾次有失誤,不過他認為自己比賽時就能做到。比賽很快到了,他站在跳臺上很緊張,結果當然失誤了。離開賽場時他說:「唉,我疏忽了,主要是太緊張了。」

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麼想?

估計你會喊起來:他練得太少了!當然會失誤!

所以針對「馬虎型錯題」的孩子,最缺的不是輔導班,因為輔導班的老師不知道孩子個體的薄弱環節,是「大鍋飯」一起講,會的重複聽,不會的還是不會。

方法:家長教孩子整理自己的錯題本,把整個學期錯的題全部歸類在一起,然後一目了然地知道差在哪裡,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反覆練習,鞏固,效果比輔導班好上一萬倍。

第二類:不會做的題--補課還是補方法?

就像電視劇《少年派》中閆妮一樣,一到考試就會和孩子說:「考的都會,蒙的地全對。」

蒙的就是「不會做的題」。對於不會做的題,最需要做的是找方法,不是一味去刷題,沒有正確的方法,刷一萬道題,不會的題還是攔路虎。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北大才女劉媛媛的演講,這個在《超級演說家》獲得冠軍的女孩子說:在逆襲的道路上起到最關鍵作用的不是天賦,也不是勤奮,而是學習的方法。

衡水中學一個學霸也說過:最笨的努力,就是沒有效率的勤奮,你的目標應該是找對方法。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技巧比汗水更高效!

所以總結下來,如果孩子試卷裡「不會的題」佔大部分,補課不如補方法,家長可以趁著暑假篩選優質輔導班也可以找老師補「窟窿」或是找高年級的孩子給低年級的孩子「教」,這種「小老師」式的教課說不定比昂貴的輔導班更有效。

第三類:答不完——先培養速度再講正確率

很多家長反應,自己家的孩子最大的失分點是——做不完題。

明明會做,卻沒時間答題而扣分,實在是冤枉。

為什麼答不完題呢?究其原因,有兩個方面:

第一,速度慢是知識點沒有系統的掌握。

比如一些死記硬背的知識點,只是記住了概念,卻不知道怎麼應用。觀察 下孩子考試的情況,有的孩子咬著筆頭想半天不動筆,有的孩子掃一遍題目就知道出題人的目的。對比之下,學渣和學霸立現。

第二,做不完題的孩子,平時作業效率也極低

如果您家孩子考試經常做不完題,那麼不用問,孩子平時完成作業的效率也是極低的。尤其對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 訓練孩子的速度比正確率更重要。

不要求正確率,只要求速度;不要求寫得多工整,但是嚴禁邊做作業邊玩。

久而久之,孩子做作業的速度就會成為最快的。因為作業做得快,才會有其他的「可能性」。自由支配的時間裡,讓孩子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書。或者玩一下玩具,琢磨一點什麼事情,或者在本上寫寫畫畫等。

做題速度快的優勢,越到高年級優勢越明顯,孩子也越來越從中受益。

為先求速度,把快速做作業的習慣培養好之後,就有了充分時間用各種方式去提升正確率,孩子還有時間培養興趣愛好。

方法:培養孩子的答題速度,不需要上輔導班,計時讓孩子完成,練得多了,自然速度就提高了,速度提高後,再讓孩子總結方法,提高正確率。

4理解力不夠的——影響的絕不僅僅是語文學科

理解力不夠是低年級孩子丟分的重要因素。

經常拿回鄭子,老母親一問:這道題為什麼錯了?孩子一臉的問號:「媽媽這個是什麼意思啊?」等明白了意思,馬上說,我會做,我會做。

理解能力差,絕不單單影響的是語文學科,任何一科都需要理解力。

拿數學來說,看似和理解能力關係不大,其實如今的數學題越來越需要理解能力,否則題目都審錯了,根本談不上答對題了。

尤其是應用題,佔數學成績的半壁江山, 逢考必有。應用題最難的就是繞,說白了就是需要孩子理解力強,才能正確理解題意,從而正確答題。

美國的查爾教授在1996年曾經提出來過這樣的一個兒童閱讀能力與認知發展的這樣的一個橫軸,如下:

從這個橫軸我們可以看到,學齡前、幼兒園、小學、中學的階段和孩子的整個認知能力的發展是相匹配的。9歲(在小學的三四年級的時候)是一個閱讀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就應該叫做「學習閱讀」,就是要初步掌握閱讀的這個工具。

三四年級,是學習成績容易分化、容易滑坡的階段,這個在中外都一樣,與閱讀能力直接相關。

閱讀理解能力如何培養?輔導班可以在短期內培養出來嗎?答案是否定的。

每天安排固定時間讀書比上輔導班更有效,因為閱讀能力的提高沒有捷徑,只有每天打卡,每天多讀。

寫在最後:給孩子報輔導班,不應該成為大人推卸責任的理由,成為家長的心理安慰只是在自己騙自己。別讓孩子陷入「假裝」努力的陷阱,最後的成績不會陪著演戲。

相關焦點

  • 暑期輔導班到底報不報?怎麼報?
    首先是報不報的問題?家長如果假期確實無暇顧及孩子,上輔導班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有輔導老師給輔導作業,多多少少能學點東西。但是完全撒手不管的家長也不要對輔導班的提升程度抱很大的想法,每個分數段的孩子面臨的問題是不一樣的,不能完全「一刀切」。
  • 暑假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關鍵期,要不要上輔導班?看資深老師怎麼說
    很多家長更是卯足了勁要通過暑假學習,讓孩子實現逆襲。那究竟要不要上輔導班?上輔導班真的是提高成績最好的方式嗎?當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我認為與其花錢上輔導,不如根據學科性質和考試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訓練。
  • 暑假來了,你給孩子報了幾個輔導班,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家長一見就問「你家寶貝準備上啥班呢」、「我看有一家作文輔導班不錯,咱兩家孩子一起去吧」,就幼兒園也開設了暑假班。本來屬於孩子們的大好時光,現在成了各種輔導機構掙錢的「黃金時段」,孩子們也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孩子到底要不要上暑假班,假期要怎樣度過才更有意義呢?
  • 暑假未到暑期輔導班先火 家長:主要是暑假期間沒人看孩子
    記者 馬南暑假還未到,石家莊市不少家長已經在忙著給孩子報各種暑期輔導班了,各類培訓機構也紛紛展開「搶生源」的大戰。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相當一部分家長是因為苦於孩子放假在家無人照管,所以不得不去給孩子多報幾個輔導班。
  • 杭城新初一學生暑假8個輔導班,計劃精確到分鐘!杭州孩子不過暑假?
    後來了解到,這位媽媽的女兒今年7歲不到,因為想報民辦小學,所以上孩子把幾乎所有的幼小銜接課都上完了。這個暑假,為啥反而比上學更忙?一個家長說:「課外輔導班要上,英語要加強,另外體育和才藝也不能放鬆。」今年受疫情影響,暑假裡往外跑的孩子變少了,於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培訓班成了暑期家長和學生們的首選。除了選擇線下的培訓班,也有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網絡課程。
  • 暑假輔導班,孩子怎麼看
    8月過半,暑假接近尾聲,學生們即將背上書包重新進入校園學習。每年暑假都流行這麼一句話,「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暑假,假期是差距的開始」,以此來形容暑假輔導班對孩子學習成績提升的重要性。對於暑假輔導班,學生們是怎麼看待和理解的呢?近日,「老阿姨」走上街頭,問問暑假中的「00後」。
  • 給孩子報輔導班要慎重!謹防套路
    我心裡想,五個了,基本都是文化課,看來家長還是重視文化課……她接著說:還有一個鋼琴,一個美術,一個籃球……鋼琴我們從小都學,學了9年了,每天都要練琴!美術她喜歡畫畫,非上不可!籃球是我們個頭有點低,暑假專門報的,想著打籃球會長個!我說報的可不少,我妞三個我都覺得忙不過來,沒時間玩和看書了!你們怎麼協調時間的?另外暑假作業有空做嗎?
  • 父母注意,暑假可別再給孩子報輔導班了!做好這幾點暑假更有意義
    時間過得真快啊,眨眼間,又到了孩子們放暑假的時候了。對於孩子們來說,放暑假是讓自己盡情撒野放肆的寶貴時間,然而對於家長們來說,孩子們長達將近兩個月的暑假,自己唯一的感受可能就是頭疼了。第一是只要這群「小神獸」們在家,家裡就沒個清淨的時候;第二也是擔心孩子們玩「瘋」了,學習「空白期」太長導致成績退步。所以給孩子報個輔導班就成了許多家長的選擇。然而這樣真的好嗎?
  • 暑假到了,各類輔導班又開始招生了,你準備讓孩子參加輔導班嗎?
    對於這個問題,朋友們估計眾說紛紜,有的說給自己的孩子選擇文化課,有的說孩子成績還行就選擇文藝方面的輔導班,還有的說我給孩子選擇體育類的輔導班·······鎮上跆拳道道館的設立,給孩子暑期輔導班更豐富的選擇我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上了一學期的文化課了
  • 你以為暑假多給孩子報幾個輔導班就能「反超」了?真正的反超秘籍在這裡…… | 特別關注
    他認為玩歸玩,暑假很長,不能只有玩耍,沒有學習。 看著別人的孩子能瀟灑地去外地玩耍,蔣女士卻只能狠心給女兒報補習班,因為孩子馬上讀小學六年級,明年就將面臨小升初的壓力。蔣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平時成績還不錯,只是數學有點薄弱。她給女兒報了個奧數的補習班,希望她的成績有所進步,在小升初時試著考考南寧市幾所有名的初中。
  • 成績不好的孩子其實更沒必要報課外輔導班,為何?
    用一句如今流行的詞語來說,各類輔導班的火爆也正反映出了當前教育的嚴重內捲化,通俗點說,就是很多家長受到周圍的影響而不得不做出的從眾行為,也正是所謂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如此熱衷於給孩子報名各類興趣班、輔導班的家長們,卻少有人去思考,給孩子報名輔導班究竟有沒有用?
  • 別再給孩子亂報輔導班了,你選錯了,就是孩子的悲哀
    昨天有個家長問我,他說:毛老師,我最近沒少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啊!但是為什麼?這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情況,但我希望凡是看過我分享的家長千萬別再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你願意,讓我來分析下「為什麼報了給孩子那麼多輔導班,成績就是不提高」,同時我可以教你一套方法,
  • 孩子過暑假要花多少錢?不論花錢多少,必須做到3點才有意義
    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就我的收入情況來說這是一筆挺大的費用。誠實地說,雖然不至於花不起但確實花得很吃力,花得很有壓力!孩子們過暑假到底要花多少錢?我特意問過好些個家長,懸殊還是很大的。花錢最多的是一個出國遊學的高二學生,據他媽媽說需要花費10萬塊!花錢最少的是一個暑假回老家跟爺爺奶奶過暑假的孩子。家長說,「暑假要花什麼錢?
  • 家長給孩子報十幾個暑假班,我們到底想讓孩子學什麼?
    以往的孩子,盼望暑假,現在的孩子畏懼暑假,為什麼?因為家長都相信一句話,學霸不可怕,就怕學霸過暑假。於是越來越多爸媽都希望能趁這個時候,讓孩子加強各種能力,不要輸在起跑點,成績好的不希望被別人趕上,成績差的更得學了。小仙看了一下國內比較牛的培訓學校,平臺上各種輔導班讓人眼花繚亂。
  • 孩子是否應該報作文輔導班?家長不要急於跟風,否則會被帶偏!
    在每一個小朋友的腦子裡。要想寫出作文來,一定要有思想,有內容。這是作文的靈魂,這個靈魂是你報多少個作文班都不可能給你的。思想一定是自己的。作文培訓機構可能能給你提供一些寫作的技巧,寫作的公式,什麼排比,什麼比如,什麼擬人等等。
  • 在為孩子報校外輔導班之前,要先弄懂這2個關鍵問題,做理性家長
    對一些擔心孩子學習落下、特別有焦慮感的家長,更是恨不得孩子每天都能把學習安排得滿滿當當的才能心安。因此,我們在每年暑假都會看到一個現象,就是有不少孩子都在各大校外輔導班「趕場」。對校外輔導班,很多家長其實是抱著一種又愛又怕的矛盾心理:既怕孩子學習跟不上,想給孩子報個輔導班,但又擔心因此而加重了孩子的學習負擔。
  • 學生有沒有必要在暑假上輔導班,輔導班真能提高孩子的成績嗎?
    輔導班的種類有很多種,有特長班(興趣班),補差班,同步班,提高班等。學生放暑假,表面上時間好像充裕了很多,其實各種各樣的課外班,反而讓孩子感覺比上學時還要辛苦(因為越是放假,課外班的課時反而越多)。如果孩子主動願意上,想進一步提高,家庭條件也允許,那麼可以給孩子報一些課外班。可以上的課外班有:特長班(興趣班):例如舞蹈、畫畫、籃球、排球、棋類、樂器、體操等等。
  • 給孩子報大量的輔導班,真的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嗎?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孩子,但往往事情卻不是我們想的這麼簡單,每個家長的教育方式都不同,培養出來的孩子自然也不同,但所有的家長初心都是一樣的。一些家長一味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為孩子報了大量的複習班,希望孩子可以變得更加出色,卻起到了反面效應,讓孩子產生了厭學的現象,這就讓很多家長感到不知如何是好了。
  • 家長給孩子報了那麼多輔導班,孩子厭學了,你知道嗎
    特別捨得花錢,不停地給孩子報班,幾乎把孩子交到了輔導班。孩子的同學小李,剛結束了一個多月的暑假補習班,就開學了。開學之後,她的媽媽又給她報了三個課外班。有繪畫,有書法,還有個英語,每個班平均一年六千,又是一萬二。
  • 暑假期間怎樣給孩子選擇英語輔導班?
    現在正是暑假時間,很多家長想利用這個長假給孩子補習或提高一下英語成績。但是,面對眾多的、良莠不齊的甚至是價格不菲的輔導機構,怎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輔導班呢?依我多年的英語教學經驗,我想談談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