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已到了6月底,孩子們盼望已久的暑假馬上就要到來,各種五花八門的暑假班廣告也鋪天蓋地接踵而來。學校門口、商場附近、各種輔導廣告比比皆是。家長一見就問「你家寶貝準備上啥班呢」、「我看有一家作文輔導班不錯,咱兩家孩子一起去吧」,就幼兒園也開設了暑假班。
本來屬於孩子們的大好時光,現在成了各種輔導機構掙錢的「黃金時段」,孩子們也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孩子到底要不要上暑假班,假期要怎樣度過才更有意義呢?
帶著這個疑問,筆者暗中走訪,發現社會上的輔導機構主要有下面幾種類型:
一是假期預科班。即利用暑假時間對輔導孩子做暑假作業,預習下一學期的功課,預科班一般規模較大,多在30人以上,收費也比較低。
二是各階段銜接班。包括幼小銜接班、小升初銜接班、初升高銜接班。作用與預科班有點相似、但招生對象特定。
三是「培優提升」班。利用暑假進行「階段強化」,針對各個學生特點進行把拔高。培優班一般人數在20人以下,收費要高於預科班。
四是專科輔導班。一般小學主要是「英語+奧數+作文」,初中是「英語+數學+語文+物理」,高中「英語+數學+化學+物理」。
五是興趣特長班。市面上的興趣特長班雖然琳琅滿目,但是,總體上有體育、藝術、樂器、畫畫、書法,還包括近幾年盛行的腦開發、腦記憶等。
六是「怪班」。所謂「怪班」,主要是小學在職教師私自在底下辦的輔導班,雖然各級部門明查暗訪,但是屢禁不止。他們不對外公開招生,僅限於本班同學,收費不高。最初的效果是比較好的,都是本班的任課老師,比較了解學生的特點,利於「對症下藥」,提高成績。後來受利益影響,個別老師強制要求全班同學必須參加,在輔導班講作業講得很詳細,課堂上卻一帶而過。
了解了輔導班的類型,家長該怎樣去選擇呢?最好先想清楚,切不可盲目跟從,病急亂投醫。是否要報班,關鍵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徵和學習程度決定。
較低年級的學生完全沒必要報各種學習輔導班。家長可以趁著假期帶孩子多進行戶外運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讓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教育,給他們一個接觸生活的機會,增加人生的閱歷,培養孩子的韌性。我有一個同學的女兒,去年考上了廈門大學,這個女孩的父親從小陪孩子騎行,鍛鍊孩子不怕吃苦和解決困難的能力,這些在學習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孩子自制力較強,學習習慣較好就不用上預科班,如果家長確實沒時間陪孩子,怕孩子自己在家不安全或養成壞習慣建議可上「培優提升」班。本人認為小升初、初三、高三銜接班有必要上,主要是讓孩子儘快地調整學習方式,以適應下階段的學習方法。
專科輔導班和興趣特長班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嘍,不建議多報,因為興趣班一般成材率低、半途而廢的案例較多,必須讓孩子克服困難,一定要堅持下來。
至於「怪班」,我是堅決不支持的,這是一種壞現象,不應該再繼續發展下去,教師可以給學生去做「一對一」家教,但是不能強制學生上輔導班,我們要積極地勸阻或向上級反映。
最後奉勸各位家長,不管給孩子報哪種輔導班,一定要做到「兩適合」,既要課程適合孩子,又要老師適合孩子。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只會交了票子,浪費了日子,耽誤了學習!
窗體底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