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中內】如何創新突破之分證論治篇-肺系(上)

2021-03-04 遠志醫研平臺

先放圖~

圖1:

圖2:

圖3: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No.1:根據九版中內教材,共分7個章節,各章節在近十年的考查頻率由高到低為:肝系>脾系>肺系>心系>氣血津液>腎系>肢體經絡。所以大家可以在一二輪複習的基礎上,在衝刺時按照這個順序複習中內。而今天小編先從我們最熟悉的【肺系】這一章開始相關內容~後面還會陸續推出其他章節,屆時將按照考頻高低進行。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No.2:肺系疾病近十年共考查59道題目,平均每年約6道題目(最多為9道,最少為3道);在這59道題目中按不同疾病的劃分,肺系各疾病在近十年的考查頻率由高到低為:喘證=肺脹>咳嗽>肺癰>哮證>感冒>肺痿=肺癆。因此即便是在一章裡,也是有主次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側重複習。

所以大家在衝刺階段應該知道如何具體地有側重的複習中內肺系篇了吧~

到了衝刺階段,不能再簡單地像一輪、二輪複習那樣全盤接受、不分主次、僅按課本思路流水線式的複習啦!必須要有的放矢、重點突破地去加強自己尚不熟練或易失分的知識點,同時注意橫向總結、比較異同。在衝刺階段拔高!

SO, 進入正題吧~

圖註:紅旗標註的知識點為往年真題考點,大家注重掌握!

(1)2017-40.患者男性,52歲長期在大棚中種植蘑菇,一年來咳嗽,咳唾涎沫,其質黏稠,咳聲不揚,氣急喘促,口渴咽燥,潮熱消瘦,舌紅而幹,脈細數治法宜選用 

A.潤肺生津,清熱化痰

B.滋陰清熱,潤肺生津

C.補脾益肺,理氣化痰

D.化痰止咳,下氣降逆

(2)2017三共題:(56~58共用題幹)

患者男性,74歲因咳嗽咯痰,喘息胸悶來診詢問病史,吸菸史50餘年,每日20支10餘年來每日晨起咳嗽咯痰,每因感冒咳嗽咯痰加重,反覆住院輸液治療。3年來咳嗽時伴有喘息胸悶憋氣刻下症見,咳嗽痰白,喘急息促,胸悶氣短,動則喘甚,腰膝酸軟,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脈細。

     56.其證候是

A.肺脾氣虛證    

B.肺氣虛耗證  

C.腎氣不納證 

D.脾腎兩虛證

     57.治療首選

A.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

B.蘇子降氣湯和補肺湯

C.參附湯合補中益氣湯

D.生脈散合七味都氣丸     

     58.若治療後患者喘息不減,鼻煽氣促,張口抬肩,心悸肢腫,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脈促其治法是

A.益氣回陽,化飲利水

B.養陰益氣,平喘固脫

C.益氣健脾,補肺固脫

D.扶陽固脫,鎮攝腎氣

(3)2016-59.肺脹患者,喘氣,咳嗽痰多,胸膺滿悶,畏風易汗,倦怠乏力,苔薄膩,脈滑治宜選用

A.宣肺化痰,降逆平喘

B.祛風滌痰,降氣平喘

C.化痰降氣,健脾益腎

D.化痰降氣,健脾益肺

(4)2015二共題:105-106

  A.麻杏石甘湯

      B.桑白皮湯

      C.蘇子降氣湯

      D.三子養親湯

    105.患者咳喘,胸部脹,咳痰粘稠,伴惡寒身痛,身熱無汗,舌紅苔黃,脈滑。治宜選用

    106.患者咳喘,胸部脹痛,咳痰黃稠,伴口渴便秘,身熱煩,舌紅苔黃,脈滑。治宜選用

(5)2011三共題:(第66~68共用題幹)

患者咳喘,心悸,咯痰清稀,面浮肢腫,腹脹脘痞,納差怕冷,舌胖質暗,苔白滑,脈沉細

66.該患者的證候是

A.肺腎氣虛

B.肺脾氣虛

C.陽虛水泛

D.心腎不交

67.對該患者的治法是

A.補肺益腎,止咳平喘

B.溫腎健脾,化飲利水

C.補肺益脾,消腫定悸                 

D.交通心腎,安神定志

68.治療該患者應首選的方劑是

A.補肺湯合生脈散                     

B.金水六君煎合桃紅飲

C.平喘固本湯合參蛤散

D.真武湯合五苓散

(6)2014-162.下列各項中,屬於內傷咳嗽治法的有
      A.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B.疏風清肺,潤燥止咳            
      C.燥溼化痰,理氣止咳            

     D.清熱肅肺,豁痰止咳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1)B

(2)56.C    57.A    58.D

(3)D

(4)105.A   106.B

(5)66.C    67.B    68.D

(6)ACD

往期精彩:你沒有理由拒絕這篇中醫考研備考錦囊

後記:

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  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與你同在    編輯/孫夢涵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中醫考研學霸筆記↓

相關焦點

  • 【衝刺中內】如何創新突破之分證論治篇-肝系(上)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No.1:根據九版中內教材,共分7個章節,各章節在近十年的考查頻率由高到低為:肝系>脾系>肺系>心系>氣血津液>腎系>肢體經絡。可見肝系疾病在中內的複習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同時也是難點較多的一章。
  • 中內「分證論治-治法」知識點真題解讀
    今天講的是中內重頭戲中,分證論治的治法。中內是考研中的重點,分證論治的章節是考研中的重中之重,最近關於中內的推文和解讀就沒有不多的,我也不想說感謝你耐心看完這樣的屁話,我希望,即便是難,我們也能以學習的心態刷完。假期已到,彎道超車,別讓將來的你,痛恨現在不努力的自己!
  • 從痧象論治溫熱病衛氣分證
    本文為廣東省中醫院陳璐醫師砭法論文:「從痧象論治溫熱病衛氣分證」。轉載陳璐醫師微信:李老師,上次刮痧的文章已刊登,謝謝老師的不吝賜教,感謝老師對我的指導,現把文章發予老師,希望老師批評指正。期刊是《四川中醫》,級別是中國核心期刊。摘要:刮痧療法是我國民間常用的一種具有透邪作用的外治法。
  • 【中內】最後88天如何快速突破中醫內科學?
    ③中藥在中內的體現較少,就目前真題考查情況來看,基本集中在「三共題」的中藥加減上④方劑是幾門科裡與中內關係最具有直接體現的,這是因為中內的考查比較偏重「分證論治」,真題中經常會問「.宜選用()方/首選方劑」等。甚至有一些中內題目用方劑的解法可能會更省時,更快速。所以「方劑複習得好的人,中內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傷寒論~病,證,治.
    學習《傷寒論》書,首先要學習張仲景的辨證論治的思路與方法,這對於臨床診斷與治療思維起到決定性作用。看書中"辨XXX病脈證並治",雖然了了六個字,卻把在臨床的辨證論治的思路與方法都說了出來,仲景雖然沒有專篇論述,但把深層的含義包含在普通的言語之中。
  • 【中內衝刺】最後階段如何學中內?——證型歸納總結
    >髓海不足  痰濁蒙竅  脾腎兩虛  瘀血內阻  心肝火旺 癇病發作期:陽癇  陰癇  重症休止期:肝火痰熱  瘀阻腦絡  脾虛痰盛  肝腎陰虛 (以前版本的分證論治風溼頭痛內傷:肝陽頭痛  痰濁頭痛  瘀血頭痛  氣虛頭痛            血虛頭痛  氣血虧虛  腎虛頭痛眩暈肝陽上亢  痰溼中阻  瘀血阻竅  氣血虧虛  腎精不足中風九版分證論治
  • 中醫是如何分型論治治療燒心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經常會出現燒心反酸的現象,這種現象其實就是胃腸疾病的一種表現,主要是因為胃液裡的強酸返流到食管內,常會造成食管黏膜的糜爛和潰瘍,燒心的感覺,那麼你知道燒心怎麼辦嗎?下面來介紹中醫是如何分型論治治療燒心的。
  • 田合祿五運六氣解讀《傷寒論》之太陽病分三篇意義
    若不汗出可隨服之。日三服。若加飴一升,為正陽旦湯」。桂枝湯即所論之小陽旦湯。首先必須明白太陽病的病位在哪裡?因為《素問·刺禁論篇》說:「心部於表」,而《素問·六節髒象論篇》說「心為陽中之太陽」,《靈樞·九針十二原》也說:「陽中之太陽,心也」。
  • 辨證論治有境界,看看你到了哪層
    中醫講辨證論治,也分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法式檢押,對號入座」,第二境界是「圓機活法,醫者意也」,第三境界是「非法為法,協辨開新」,各位,你們到哪個境界了?第二境界是「圓機活法,醫者意也」,乃是對常規模式的突破。徐靈胎在《傷寒論類方·自序》中說:「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變遷無定,知其一定之治,隨其病之千變萬化,而應用不爽。」正因為疾病有不確定性,才需要辨證論治。
  • 熊繼柏:50年臨證體會及案例談辨證論治
    如《醫學階梯》所說:「察病要的,審症要真,兩者切當,何愁症之不明,病之不愈也乎!」  記得3年前我曾治一男子,車禍後雙腿疼痛半年不愈,行走不便,伴有雙腿微腫,諸醫皆以外傷論治。但經醫院多次照片及CT檢查,其腿部骨折已經癒合。詳視患者,雙腿雖腫,但皮膚並無瘀紫之狀,雙腿雖痛而行步障礙,但其膝與趾卻可以屈伸。
  • 馬文輝:《傷寒論》的三部六證九治法
    今天我給大家匯報的題目,叫《傷寒論三部六證九治法》,然後還有一篇論文叫《傷寒論的人體系統解剖思想》。這次匯報是把兩篇合在一起,我挑其中的一些內容來講。 1、三部。 首先,我們中醫目前有一個普遍錯誤的認識,就是說中醫重功能輕結構,也就是說中醫的臟腑講的是功能的臟腑,而不是解剖的臟腑。
  • 如何認識《傷寒論》之厥逆證?
    從病因病機上劃分,可有如下厥逆證:陰陽兩虛證,誤發其汗,致陽氣更虛,不能四布而厥,治以溫中扶陽,方用甘草乾薑湯,重在溫復中焦陽氣,中陽得復,則陽能四布而厥自愈。陰寒內盛,陽氣大衰,治以回陽救逆,方用四逆湯。
  • 考點歸納:中內病證歷代著名醫家醫著
    清·李用梓《證治匯補·咳嗽》認為對肺脹的辨證施治當分虛實兩端。「又有氣散而脹者,宜補肺,氣逆而脹者,宜降氣,當參虛實而施治。」4.《景嶽全書·血證》云:「血動之由,惟火惟氣耳。」提出「火盛」與「氣傷」,對臨床的指導作用較大.5.晚清·唐宗海的《血證論》為血證的專著,對各種出血的病因,病理及辨證施治都有精闢論述,提出「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法,乃通治血證之大綱。
  • 常州的傳世名著之《證治準繩》
    《證治準繩》為現存較有影響的醫學叢書。全書博集醫書,並結合長期臨證心得,論及科目和病種廣泛,條理分明,且立論平正,不偏執於一家一派之說,具有醫學全書性質,故廣為流通,多為後人所習用。《證治準繩》又名《六科證治準繩》或《六科準繩》,王肯堂編撰。書成後,歷代均有刊本,主要有萬曆初刻本、四庫全書本、圖書集成本;1957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鉛印本等17種。全書共44卷。
  • 《傷寒論》是辨證論治教學最好的教科書
    下面僅舉六經辨證中的變法辨證思維和恆動辨證思維以說明之。 變法辨證思維。「變」是針對「常」而言的,也就是說,凡有別於常法辨證思維的都應屬於變法辨證思維。 作為中醫說來,必須學會達變,必須在臨床上能夠熟練運用變法辨證思維處理臨床疑難問題。
  • 六氣本標中氣學說對《傷寒論》重新進行病證分類及六經致病特點的思考
    傷寒論中的六經學說只有納入六氣系統才能充分體現出六經的天人合一思想,傷寒的六經與運氣學說中的六氣不只是名字相同,實則同出陰陽之變化,所以後世醫家張隱庵在《傷寒論集注》中說:「天之六氣為本而在上,人身之三陰三陽為標而上奉之,所謂天有此六氣,人亦有此六氣也。」「夫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故撰用陰陽大論……故學者當於大論中之五運六氣求之,傷寒大義,思過半矣。」
  • 從柯琴對桂枝湯的運用談辨證論治的靈活性
    一般認為,外感風邪,致營衛不調,則當解肌祛風,調和營衛,以桂枝之辛溫,解肌祛風,以芍藥之酸寒,斂陰和營,兩藥配伍則調和營衛。而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桂枝湯證上》指出:「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此條是桂枝本證,辨證為主,合此證即用此湯,不必問其衛傷寒、中風、雜病也。今人鑿分風、寒,不知辨證,故仲景佳方置之疑窟。他認為,只要有桂枝湯見證,無問其外感或內傷病,均可以此方治之。
  • 劉渡舟:學習《傷寒論》厥陰病篇的一點體會
    烏梅丸是治療厥陰正證的,除上述的提綱證外,而又見胸中時煩、吐蚘、手足厥冷等證;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是治寒格吐利之證,是因裡氣虛寒,升降失常,胃氣上逆,寒熱阻格,而以飲食入口即吐為其證候特點;麻黃升麻湯治誤下邪陷,陽鬱於上,寒凝於下,陰陽兩傷,手足厥逆,瀉利不止,咽喉不利,唾膿血等證。
  • 中醫辨證論治源流考
    在宋本《傷寒論》中,各篇的題目均為《辨XX病脈證並治》,但據高繼衝本與孫思邈本《傷寒論》,再參考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序》與陶弘景的《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基本上可以確定:這是林億、孫奇輩所為。在條文中還有「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但是據王叔和《脈經·序》的「仲景明審,亦候形證」可知:張仲景在診療疾病時,注重的是「形證」,不是「脈證」;另外,在《脈經·序》中,還有「聲色證候」一說。
  • 衝刺中科大創新班—面試篇
    大家好,我是石明鑫老師,一位專注數學競賽自招、科大創新班與數學思維的老師。近期越來越多的家長諮詢關於科大創新班的問題,上次給大家做了一個關於初試的科普。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科大創新班的面試環節和如何準備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