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停戰詔書》,正式宣布投降。
對於中國人,這一刻無疑是最值得驕傲的,無數群眾都加入到了狂歡的行列,甚至很多商店都打起了免費的旗號,用「普天同慶」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那麼,在消息傳來的那一刻,毛澤東、蔣介石這些大人物都在幹什麼呢?
據毛主席的警衛員齊吉樹回憶,8月15日清晨,他興奮地把日本投降的電報送給毛主席,毛主席接過去,仔細看了三遍,自言自語地說:「日本終於投降了,好啊,抗戰八年總算勝利了。」
停了一會兒,毛主席又去書桌前,拿起筆寫了一句題詞——「慶祝抗日勝利,中華民族解放萬歲!」,後來發表在重慶《新華日報》上。
當天,毛主席又起草了一份致華中局的電報,指示:「關於各城市的警察,我方入城前,即以軍事機關命令他們負責維持秩序。入城後不可將警察拘捕起來,以免秩序無人維持,更易引起混亂,所有警察局長,在能服從我們軍事管制命令的條件下,亦可暫時不加調換。」
同時,在重慶,蔣介石也很早就起來了,特地穿上了一件筆挺的軍裝。據當時的侍衛回憶,蔣介石在一張桌子前站了很久,表情很嚴肅,看不出來是興奮還是激動。早餐時,蔣介石只吃了一點,就放下了筷子,一個人回到了書房。
上午10點,蔣介石通過廣播發表了一篇講話,題目為《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
其中一段話值得我們重新提起——
「我中國同胞們必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一貫聲言,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今天敵軍已被我們盟邦共同打倒了,我們當然要嚴密責成他忠實執行所有的投降條款,但是我們並不要報復,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汙辱,我們只有對他們為他的納粹軍閥所愚弄所驅迫而表示憐憫,使他們能自拔於錯誤與罪惡。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覆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這是我們每一個軍民同胞今天所應該特別注意的。」
這段話,表明了中國人「不念舊惡」、「與人為善」的傳統待人之道,不光是國民政府,後來的人民政府也同樣秉承了這一原則。蔣介石雖然有很多失策的地方,但在這一點上,他做的沒有問題。
後來,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回憶錄中寫道:「停戰後,中國官民對我等日人態度,總的來看出乎意料的良好。這可能與中國人慷慨的民族性格有關。但我認為其最大原因,是廣為傳聞的蔣介石委員長8月15日所作的『以德報怨』的廣播演講。這個演講與當時蘇聯史達林之『討還日俄戰爭之仇』的聲明比較,應該說中國之豪邁寬容,無以復加。」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蔣介石之前絕大多數講話都是由第一智囊陳布雷執筆的,但這篇講話,卻是他自己寫的,由此可見他對這件事的重視。
在東北,卻正在發生著不一樣的故事。
1945年8月,蘇聯紅軍決定出兵中國東北。偽滿洲國的溥儀等各級官員匆忙南下避亂。8月15日中午,溥儀一行到達吉林通化市臨江縣大慄子鎮時,聽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據溥儀的「福貴人」李玉琴回憶,「吉岡通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時候,溥儀立即雙膝跪下,向東叩首,還打了自己兩個嘴巴子。」
萬般沮喪之下,溥儀於當天宣告「退位」。17日,溥儀在瀋陽機場被蘇聯紅軍逮捕,押往蘇聯。
如果說毛主席、蔣介石這些政壇大人物還都保持著克制,那文壇的大人物們就都陷入了瘋狂。
當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後,傅斯年欣喜若狂,拿起一瓶酒就衝出了家門,跟重慶市民一起遊行狂歡。據好友羅家倫回憶:「他從聚興村的住所裡,拿了一瓶酒,到街上大喝。拿了一根手杖,挑了一頂帽子,到街上亂舞。結果帽子飛掉了,棍子脫手了,他和民眾和盟軍還大鬧了好一會。等到叫不動了,才回到原處睡覺。第二天下午我去看他,他還爬不起來,連說:『國家出頭了,我的帽子掉了,棍子也沒有了,買又買不起。哎!』」
在延安的蕭軍寫道:「這幾乎瘋狂了所有的人,各處山頭點起了野火,下面鑼鼓齊鳴,人聲吶喊,火炬揮舞,我對此情景猶如夢中,感情卻極度平安,只是感到一種沉重和悲酸!」
連一向內斂沉靜的陳寅恪,也在第二天興奮地寫下了一首詩——「降書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見此時。聞訊杜陵歡至泣,還家賀監病彌衰。國讎已雪南遷恥,家祭難忘北定詩。念往憂來無限感,喜心題句又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