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本宣布投降時,毛澤東、蔣介石這些大人物都有什麼反應?

2020-12-20 歷史客棧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停戰詔書》,正式宣布投降。

對於中國人,這一刻無疑是最值得驕傲的,無數群眾都加入到了狂歡的行列,甚至很多商店都打起了免費的旗號,用「普天同慶」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那麼,在消息傳來的那一刻,毛澤東、蔣介石這些大人物都在幹什麼呢?

據毛主席的警衛員齊吉樹回憶,8月15日清晨,他興奮地把日本投降的電報送給毛主席,毛主席接過去,仔細看了三遍,自言自語地說:「日本終於投降了,好啊,抗戰八年總算勝利了。

停了一會兒,毛主席又去書桌前,拿起筆寫了一句題詞——「慶祝抗日勝利,中華民族解放萬歲!」,後來發表在重慶《新華日報》上。

當天,毛主席又起草了一份致華中局的電報,指示:「關於各城市的警察,我方入城前,即以軍事機關命令他們負責維持秩序。入城後不可將警察拘捕起來,以免秩序無人維持,更易引起混亂,所有警察局長,在能服從我們軍事管制命令的條件下,亦可暫時不加調換。

同時,在重慶,蔣介石也很早就起來了,特地穿上了一件筆挺的軍裝。據當時的侍衛回憶,蔣介石在一張桌子前站了很久,表情很嚴肅,看不出來是興奮還是激動。早餐時,蔣介石只吃了一點,就放下了筷子,一個人回到了書房。

上午10點,蔣介石通過廣播發表了一篇講話,題目為《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

其中一段話值得我們重新提起——

我中國同胞們必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一貫聲言,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今天敵軍已被我們盟邦共同打倒了,我們當然要嚴密責成他忠實執行所有的投降條款,但是我們並不要報復,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汙辱,我們只有對他們為他的納粹軍閥所愚弄所驅迫而表示憐憫,使他們能自拔於錯誤與罪惡。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覆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這是我們每一個軍民同胞今天所應該特別注意的。

這段話,表明了中國人「不念舊惡」、「與人為善」的傳統待人之道,不光是國民政府,後來的人民政府也同樣秉承了這一原則。蔣介石雖然有很多失策的地方,但在這一點上,他做的沒有問題。

後來,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回憶錄中寫道:「停戰後,中國官民對我等日人態度,總的來看出乎意料的良好。這可能與中國人慷慨的民族性格有關。但我認為其最大原因,是廣為傳聞的蔣介石委員長8月15日所作的『以德報怨』的廣播演講。這個演講與當時蘇聯史達林之『討還日俄戰爭之仇』的聲明比較,應該說中國之豪邁寬容,無以復加。」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蔣介石之前絕大多數講話都是由第一智囊陳布雷執筆的,但這篇講話,卻是他自己寫的,由此可見他對這件事的重視。

在東北,卻正在發生著不一樣的故事。

1945年8月,蘇聯紅軍決定出兵中國東北。偽滿洲國的溥儀等各級官員匆忙南下避亂。8月15日中午,溥儀一行到達吉林通化市臨江縣大慄子鎮時,聽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

據溥儀的「福貴人」李玉琴回憶,「吉岡通知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時候,溥儀立即雙膝跪下,向東叩首,還打了自己兩個嘴巴子。」

萬般沮喪之下,溥儀於當天宣告「退位」。17日,溥儀在瀋陽機場被蘇聯紅軍逮捕,押往蘇聯。

如果說毛主席、蔣介石這些政壇大人物還都保持著克制,那文壇的大人物們就都陷入了瘋狂。

當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後,傅斯年欣喜若狂,拿起一瓶酒就衝出了家門,跟重慶市民一起遊行狂歡。據好友羅家倫回憶:「他從聚興村的住所裡,拿了一瓶酒,到街上大喝。拿了一根手杖,挑了一頂帽子,到街上亂舞。結果帽子飛掉了,棍子脫手了,他和民眾和盟軍還大鬧了好一會。等到叫不動了,才回到原處睡覺。第二天下午我去看他,他還爬不起來,連說:『國家出頭了,我的帽子掉了,棍子也沒有了,買又買不起。哎!』」

在延安的蕭軍寫道:「這幾乎瘋狂了所有的人,各處山頭點起了野火,下面鑼鼓齊鳴,人聲吶喊,火炬揮舞,我對此情景猶如夢中,感情卻極度平安,只是感到一種沉重和悲酸!」

連一向內斂沉靜的陳寅恪,也在第二天興奮地寫下了一首詩——「降書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見此時。聞訊杜陵歡至泣,還家賀監病彌衰。國讎已雪南遷恥,家祭難忘北定詩。念往憂來無限感,喜心題句又成悲。」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時,各國都是什麼反應?
    日本,是個奇怪的國家,對弱者殘忍,卻對強者跪舔,典型受虐心理的抖m。這樣一個國家,二戰時的巨大野心讓全球譁然,那麼它投降的時候,各國又是什麼反應呢?二戰的時候,日軍殺了不少澳大利亞的戰俘,據說,後來打掃戰場,對日軍屍體,澳軍時不管死活都要補上一槍。即使日本投降了,他們也不想放過一個日本戰犯,澳大利亞是同盟國中,唯一一個要求將日本天皇押上法庭公開審判的國家,他們提出了100多人的甲級戰犯,而當時美國提了30人,中國32人。
  • 日本投降後 杜魯門說了一句話 蔣介石也說了一句話 有何不同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約》,無條件投降。這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全面勝利、軸心國的徹底失敗而結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野蠻侵略了中國、美國及東南亞國家,給這些國家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當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美國和中國作何回應?
  • 此人投降是曲線救國?蔣介石痛罵他是反覆無常的小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戰敗投降,同年9月南京舉行了受降大典。並且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刊登在《大公報》上。日本將軍岡村寧次到我陸軍總司令部籤訂了中國戰區及皖南百萬日軍投降書。但蔣介石並未怪罪於他,畢竟勝利就是一切,道路總是不平坦。這籤署投降書的20分鐘被譽為國家史上最光榮最嚴肅的20分鐘。投降書籤署後,蔣介石如願以償的接受了日軍的裝備,但對日軍的精良裝備日夜所想的並非蔣介石一人,還有些同期抗戰跟從與蔣介石的軍閥,日軍宣布投降後他們又動起了日軍裝備的歪主意。
  • 一組老照片:1945年,天皇宣布投降之日,日本人都在做什麼?
    親耳聽到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什麼表情?照片不說謊 時間回到1945年的8月15號。一個中年男人用顫抖的聲音通過廣播向全日本宣布:「朕深憂世界之大勢與帝國之現狀,欲以非常之措施收拾時局,茲告爾輩忠誠勇武之臣民如次。
  • 日本戰敗中國受降內幕:蔣介石求助美國,國民黨內部上演精彩鬧劇
    蘇聯紅軍對關東軍發起全線進攻的時候,毛澤東就馬上認識到,這就是對日寇的最後一站。從這一點來講,國民黨對日本這種馬上就要完蛋的趨勢,沒有像毛澤東那樣把捏的如此精準及時。毛澤東的估計極為正確,第二天晚上,廣播中便傳出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消息傳到了重慶,也同樣傳到了延安。
  • 為報答蔣介石的恩德,日本人修建了中正神社
    毫無疑問,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欠下了累累血債。蔣介石長期生活在南京,但凡有一點點良知,都不應該對此無動於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因為蔣介石的帶頭放棄,後來其他國家也都沒駐軍,美國一家拿下了所有日本領土的駐兵權,日本避免了被列強肢解的命運,保留下了一個完整的政體。如果中國在日本有駐軍,那我相信兩國就不會有什麼釣魚島爭執了。
  • 日本投降儀式上美國大怒,細節揭露蔣介石意圖,何應欽登報解釋
    然而,從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2天,南京城內的日軍是否真的已經遵從命令放棄抵抗了沒有,誰也說不清楚。日本派遣軍中國總司令,坐鎮南京城的岡村寧次到底在做什麼?岡村寧次這個名字,從30年前起就如噩夢一般縈繞在中國人民耳邊。
  • 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時,為何說的不是日語?日本民眾需要翻譯才能聽懂!
    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時,為何說的不是日語?日本民眾需要翻譯才能聽懂!二戰可以說是人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損失最慘,傷亡最多的世界大戰了。而三個法西斯國家中,日本最為頑強,甚至不惜要發動一億人的玉碎行動來頑抗到底。而在美國原子彈和蘇聯的打擊下,天皇才被迫宣讀投降詔書,宣布投降。
  • 親耳聽到天皇宣布投降時,7000萬日本人什麼表情?照片不說謊
    因為,就在幾天前,日本主要報紙還在鼓譟「一億苦難克服」、「死裡求生」,8月14日晚上宣布將於次日播放「玉音放送」的預告後,很多日本人甚至以為是要宣布「本土總決戰」。比如陸軍大臣阿南惟幾、「神風特攻」創始人大西瀧治郎,海軍中將宇垣纏則親自駕機自殺襲擊而死。低級軍官中,青年軍官竹下正彥、畑中健二在皇宮內展開了叛亂,厚木航空隊小園安名大佐公然抗命拒絕投降。不過,包括海外軍隊在內的絕大多數日本軍人都選擇服從,放下武器向盟軍繳械。
  • 毛澤東眼中的蔣介石:臺灣還是蔣當「總統」的好
    這些話也確實造成了很大國際影響。後來蔣介石能夠在所謂「總統選舉」中獲勝,再次當上「總統」,與毛澤東特意講這些話,給他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是有關係的。曹聚仁是個有一定政治活動能力的文化人,過去與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上層人物都有密切接觸,國共兩黨都把他視為上賓,他本人對國共兩黨也表現出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正是因為這個關係,他在中國共產黨解放大陸時,沒有留在大陸為新中國政權工作,也沒有跑到臺灣去為國民黨政權工作,而是跑到了香港。他想做一個「不在此山中」的觀察者。
  • 1945年,日本投降時,東北境內的240多萬日本人都去哪了?
    猛戳上方「歷史真相大揭秘」看更多猛文!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隨著天皇一聲令下,在各地作戰的700餘萬日軍放下了武器。就在這一天,1000多名日軍自殺,他們接受不了。日本駐中國派遣軍司令岡村寧次質問國內大本營:「百萬大軍尚在!何以言降!」
  • 日本戰敗,蔣介石做了啥?如今,日本有個神社,裡面供奉著蔣介石
    其實「中正神社」的碑文,已經把事情說得很清楚了:反對分區佔領日本,放棄戰爭賠款,反對罷黜天皇,200多萬軍民即行遣歸日本。現在,我們一件一件地來說。 都說幹什麼事要有個態度,分明是從一開始,蔣介石就註定了自己對日本人「以德報怨」的態度。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天皇裕仁在廣播中宣布了停戰詔書。
  • 日本投降後,那些曾在華夏大地胡作非為的日本軍官,結局如何?
    而在這兩千年中,兩國之間雖說也曾有過摩擦,但都屬於小打小鬧,無關大雅。可是,到了19世紀40年代之後,就不一樣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西方各國已經把發展殖民地的目光,瞄準到了中國及其周邊,當然也包括日本。而有了西方國家的介入,中國和日本之間的關係,也就變得不一樣了。起初,日本與中國一樣,都是屬於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
  • 重慶珍檔丨重慶談判前,蔣介石的三次邀請電和毛澤東的復電
    第一次 8月14日1945年8 月11 日,為壟斷接受日本投降的權利,搶奪抗戰勝利果實, 蔣介石緊急命令國民黨軍隊「積極推進,勿稍鬆懈」;同時卻命令八路軍「原地駐防待命」,不許向敵人收繳槍械。(《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1頁)。
  • 毛澤東的24個驚人預言
    而早在80多年前,毛澤東就開始憑藉自己超凡的洞察力,淵博的知識,縝密的分析判斷,準確預言中外歷史上的大事。學習、借鑑毛澤東的預言能力、預測方法、決策藝術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正確的領導,對未來應有科學的預見。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結論中說過:"坐在指揮臺上,如果什麼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臺上,只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
  • 解放戰爭爆發後,毛澤東為何「放棄」延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歷時十四年偉大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宣告結束。圖:日本投降 歡呼的人群面對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反攻,接連幾日,中共中央對蔣介石的談判邀請做了極為細緻的分析。大家最終認為同國民党進行談判,爭取和平是有可能的。但這其中,也存在蔣介石設下鴻門宴的可能。但如果不去,蔣介石就會把內戰責任推給共產黨。中共中央最終討論決定,接受蔣介石邀請,由周恩來、王若飛陪同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為防萬一,中共中央開會補選了陳雲和彭真為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
  • 毛主席寄了一份什麼樣的「快遞」,讓蔣介石得知後大叫一聲:哎呀
    黎城縣的長寧機場曾經在1945年的時候,有一架特殊的美軍觀察組運輸機在這裡降落,這是一架有毛主席寄件,美軍軍方承運的「快遞飛機」!當時正值日本投降,國共之間的矛盾重新浮現,國共之爭再一次成為焦點。當時蔣介石一邊說著要和平,一邊做著戰鬥部署;並且接連給毛澤東發出邀請去重慶談判。不僅如此,東北、華北和華東等地區正在等待接管的問題,但是蔣介石不準八路軍和新四軍去受降接管,讓他們原地待命;同時又藉助美軍的飛機、軍艦運送軍隊。
  • 毛澤東一篇鮮為人知的評論:蔣介石李宗仁優劣論
    例如,在他那個「致電毛澤東」裡面說:「現政府方面,已從言論與行動上表明和平之誠意。所有以往全國各方人民所要求者,如釋放政治犯,開放言論,保障人民自由等,在逐步實施。事實俱在,何得謂虛?」人們說:「事實毫無,何得謂實?」李宗仁說:「事實俱在,何得謂虛?」李宗仁就是具有這樣一種傻勁的人物。    但是李宗仁也有勝過蔣介石的地方。
  • 揭秘蔣介石組織文人「圍剿」毛澤東詩詞始末(圖)
    文中記述1936年2月,毛澤東在陝北觸景生情寫成《沁園春·雪》一詞。1945年,他到重慶進行國共談判時,抄贈給老友柳亞子,並經過吳祖光之手在報端披露,立即引起一場國共兩黨的詞壇大戰。蔣介石大為震驚,令國民黨控制的報刊連續發表所謂「和詞」近30首,文章10餘篇,大肆「圍剿」毛澤東的「詠雪」詞。但無論其思想,還是其詞藝文採,都為人所不齒。
  • 日本!!! 館藏毛澤東的形象(1928—1945)
    由此可見,日本檔案不僅記載了紅四軍的主要活動區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由毛澤東領導創建的,而且指出紅四軍的骨幹力量除了秋收起義的班底之外,也是毛澤東通過說服袁文才、王佐等地方勢力參加革命而形成的。特別是日本留存檔案認為,由毛澤東發動的秋收起義在「四省中最為出色」,這也為紅四軍今後的活動打下了一定的群眾基礎。這些都充分顯示出毛澤東是紅四軍主要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