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刊載,一直是媒體恪守的底線。但作者久投無果另寄他刊,也無可非議。最尷尬的是,投寄甲刊幾個月無音訊,轉投乙刊登載後不久,甲刊又突然隆重推出。讀者不明就裡,以為作者貪圖區區稿費「一女許配多家」,著實讓作者名聲受損,尤其是初入文壇羽毛未豐的年輕作者,心裡難免會忐忑不安。
蘇州女婿沈從文原來是湖南鄉下窮小子,想當年他北漂京城、賣文為生的最初階段,陰差陽錯,也遇到過這樣的尷尬,而當時的編者就是對他有知遇之恩的徐志摩先生。但沈從文用坦誠化解了誤會,而徐志摩的包容和提攜,更是讓這位20歲出頭的湘西少年,從此在中國文壇上崛起,打出了一片天地。
1922年,沈從文厭倦了奔波的軍旅生活,從湘西荒僻的縣城,來到繁華的大都市北平。本想求學,但以小學學歷報考大學,自然是落榜的結果。與大多數外省青年初到京城一樣,沒有收入,沒有依靠,但倔強的湘西少年,又絕不肯做仰人鼻息的小職員,於是,只能在貧困和世人的白眼中掙扎。但他依然堅持到北大旁聽,到京師圖書館自學,等待著渺茫的前途中能夠意外照進一縷曙光。
畢竟還有寫作的稟賦,沈從文希望用上帝對他的這點眷顧,煮字療飢。他開始在儲煤間改造的「窄而黴小齋」中辛勤筆耕,希望用手中的筆,賣文為生,維持最低生活線。
但寫作談何容易,要想在名家雲集的京城文壇打開局面,更是天方夜譚。沈從文向多家報刊投稿,大多如泥牛入海,毫無音訊,即便以每千字5毛錢的最低市價,文章也很難賣出。生活繼續困窘,有時甚至連幾分錢郵寄稿件的郵資,這個少年都付不起。
那一階段,沈從文主要是用感傷的筆調,敘寫到北平後的所見所聞所感。當他看到「由魯迅先生起始的鄉村回憶做題材的小說正受廣大讀者歡迎」,增強了信心和勇氣,也開始用懷鄉思親的感情,將故鄉的山山水水落於筆端。
1925年3月,沈從文以「休芸芸」為名寫了一篇散文《市集》,細緻而鮮活地描述了家鄉「市集」的景象,並投寄到當時很有影響力的《晨報副刊》。但石沉大海的結果一如從前。恰巧一位朋友看到此文,便拿到《燕大周刊》上發表。不久,另一位朋友讀到,也十分欣賞,來不及未告知作者,又拿到《民眾文藝》上刊登。
至此,這篇稿件陰差陽錯地走進了三家報刊,兩次變成鉛字。但故事卻沒有完,當年十月,《晨報副刊》主編換人,由剛回國並在詩壇已名聲大作的徐志摩出任。
徐志摩是詩人,對文字絕不苟且,一般性稿件很難入他的法眼。可報紙天天出,這樣一來,明顯感到稿件不足。徐志摩翻閱積壓來稿,發現署名「休芸芸」的文章寫得很不錯,文字樸素清麗,平和自然。於是大為欣賞,在到任後當月,就接連刊發了「休芸芸」三篇稿件:《一天是這樣過的》《夜漁》《賣糖復賣蔗》。而「休芸芸」就是沈從文。
《晨報副刊》是當時北平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副刊之一,胡適、梁啓超、趙元任、聞一多等文學名家都在此發稿。躋身於他們中間,沈從文信心大增,也更加勤奮地伏案寫作。
恰在此時,徐志摩為組稿約見沈從文。沈遞上4篇裝訂成冊的稿件,其中也包括《市集》。這冊稿件沈從文曾投寄過《晨報副刊》,因為當時經濟壓力讓他的生活「懸掛在半空中,夥計對於欠帳逼得不放鬆」,他很希望用這幾篇稿件緩解一下眼前的苦境。於是,將幾篇稿件做成一冊,希望打包賣出,讓《晨報副刊》一併買下,以單冊形式印刷。為此,還附函編輯:「……若得到二十塊錢開銷一下公寓,這東西就賣了。」函中還特別提到:《市集》一篇,曾登載過。
但隨後,這幾篇稿件既沒有登載,沈從文也沒有得到回音。儘管他又去信詢問,也沒有任何答覆。他以為稿件丟了,不好再問,卻沒有想到,這篇《市集》還能死而復生,不僅得到新主編賞識,在11月11日的《晨報副刊》上刊登時,主編還以「志摩的欣賞」,在文末「加了幾句受來背膊發麻的按語」:這是多美麗多生動的一幅鄉村畫。
作者的筆真象是夢裡的一隻小艇,在波紋鰜鰜的夢河裡蕩著,處處有著落,卻又處處不留痕跡。這般作品不是寫成的,是「想成」的。給這類的作者,批評是多餘的,因為他自己就是最不放鬆的不出聲的批評者。獎勵也是多餘的,因為春草的發青,雲雀的放歌,都是用不著人們的獎勵的。
徐志摩對沈從文的欣賞毫不掩飾,11月,竟一口氣發表沈的各類作品7篇之多。對於身陷困境的沈從文來說,這份提攜來得多麼及時,多麼重要。但沈從文在感謝徐志摩知遇之恩的同時,也為《市集》第三次刊登很內疚,於是,給徐志摩寫了一封「關於《市集》的說明」:「志摩先生:看到報,事真糟,想法聲明一下吧。」
沈從文把這件「不是醜事總也成了可笑的事」的經過,原原本本向徐志摩作了說明。他沒有想到,不久,徐志摩不僅將這篇聲明刊登出來,還在文章之後,又加了一段附言:
從文:不礙事,算是我們副刊轉載的,也就罷了。有一位署名「小兵」的勸我下回沒有相當稿子時,就不妨拿空白紙給讀者們做別的用途,省得攙上爛東西叫人家看了眼疼心煩。
我想另一個辦法是復載值得讀者們再讀三讀乃至四讀五讀的作品,我想這也應得比亂登的辦法強些。下回再要沒有好稿子,我想我要開始印《紅樓夢》了!好在版權是不成問題的。
志摩顯然,徐志摩是將沈從文的作品列入了「值得讀者們再讀三讀乃至四讀五讀的作品」,他的判斷果然沒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