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Critical Thinking?如何區分Facts & Opinions?

2021-02-19 瀋陽外服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有意思的話題:Critical Thinking。

在國外的校園裡critical thinking是個出現頻率極高的詞,又叫critical analysis,中文被直譯為「批判性思維」,意在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去分析、論證、實踐去質疑和探究的過程。

而漢語中「批判」常被當作貶義詞,會讓人誤以為凡事都去探究的思維方式是不積極的。其實只要有理有據,任何質疑都是值得被肯定的,因此小編認為「批判性思維」的翻譯其實是不準確的,重點強調否定和批判,但原意中包含的思考和論證的過程沒有體現出來。

那麼critical thinking應該如何翻譯成中文更為恰當呢?小編想起《中庸》中有一句名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思辯式思維可以算是對critical thinking這個詞最恰當的中文翻譯了。

這讓我想起一位朋友曾經告訴我說,他家小孩在一所國際學校讀書,經常做一種練習,叫 Facts & Opinions :給小孩一句話,一段文字,甚至一篇文章,讓他們區分,這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

舉個例子,馬上就能明白:

左邊——冰淇淋很好吃 (這是一個觀點)

右邊--冰淇淋通常是用牛奶製品做的(這是一個事實)


在歐美教育體系裡,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從這些超級簡單的例子裡去學會分辨,什麼是事實陳述,什麼是觀點陳述,比如:

足球是黑白相間的(事實)

和跳舞相比,足球是更好的運動(觀點)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事實)

在海裡會感到害怕(觀點)

這張海報特別能說明問題:

Fact(事實):

就是能被證明是真還是假的一段陳述(企鵝走路搖搖擺擺)

Opinion(觀點):

表達一種信念、感覺、看法的陳述,無須證明(我覺得薄荷巧克力冰淇淋最好吃)

方才我們介紹過Critical Thinking翻譯為思辯式思維,基本要求是:你對外來的信息不能照單全收,要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要經過一定的論證。

幫小朋友學會區分 Facts & Opinions,是培養獨立思辨的起點。為什麼要區分呢?因為很多時候,觀點和事實很容易被混淆。國外學校在教閱讀理解和論文寫作的時候,特別要求學生能清楚區分文章中哪些是觀點哪些是事實。

在中國的文化裡,經常發生把觀點和事實攪在一起的問題。很多時候,大家爭論的其實是觀點,而不是事實。觀點是很難爭論出誰對誰錯的,而事實,很多時候是有可能去證明真假的。

因此,任何討論,我們首先要區分什麼是事實錯誤,什麼是不同觀點,否則就會在不需要爭論時混戰一團。

我們來看看國外小朋友是怎樣去學會區分觀點和事實的 ... 

做簡單區分練習,舉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這個階段,會讓小朋友區分簡單的事實陳述和觀點陳述,比如:

冰淇淋是牛奶和糖做的(事實)

香草冰淇淋最好吃(觀點)

還讓孩子們從日常生活中舉出一些例子,比如:

我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事實)

海明威是我最喜歡的作家(觀點)

最初老師用《三隻小豬》這個孩子們都非常熟悉的例子,讓孩子分辨這個故事裡,哪些是事實陳述,哪些是觀點陳述。這些練習看上去很簡單,其實道理卻不淺。

比如,我們從小就被告知:大灰狼是壞蛋,感覺事實就是這樣,根本不用多想,但其實這僅僅是一個被重複了成千上萬遍的觀點,並非事實。


小學低年級階段,老師會讓孩子通過一些特定的用詞去判定一段陳述到底是事實,還是觀點。

比如,有很多形容詞(good, beautiful, ugly, bad ...),或比較級形容詞的(best, worst, greatest ...)的,多數是一個觀點性陳述。

而數字、統計、科學、歷史、非虛構 ... 這些概念往往和事實有更多聯繫。

小學高年級:進一步辨別事實和觀點,學會用事實去支撐觀點

這個階段,讓孩子特別注意文字和談話中出現的那些帶有意見傾向性和概括總結性的詞兒(think,  believe, always, feel, never... ),含有這些詞,說明這很可能是一個觀點陳述。

老師會讓學生從文章中特意去找這些詞,從而判斷發現哪些文章側重於陳述事實,哪些其實更側重於表達作者的看法。


孩子們在這個階段,會專門學習 Persuasive Writing,直接翻譯為「勸說性寫作」,比較像咱們這裡的 「議論文寫作」,核心在於引導孩子們學會用事實去支撐他們的觀點。下面這種練習紙用的很多。

●  我的觀點是什麼(Point of View)

●  開篇句子 (Lead Sentence)

●  原因(Reason)

●  證據(Evidence)


學會用事實去支撐觀點!我們說話、寫文章、做研究,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這都是最基本的出發點。

初中階段:知道即使是事實陳述,也會夾雜觀點和偏見

這個階段,會引導孩子明白,即使是一個人在陳述事實的時候,也會含有很多偏見和個人看法。比如,同樣報導一個事件,《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也許說的都是事實,但講述方式不一樣,內容側重點不一樣,對讀者頭腦形成的影響也會不一樣。

在生活中,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雖然你我說的是一個事實,但我們的說法可能會很不一樣,聽眾的感覺也會很不一樣。

有一個學校的老師,讓學生做了一個練習,隨便選一天的《紐約時報》,問學生們這些問題:

1、你怎麼確定這篇文章是新聞,還是觀點?

2、所謂新聞 (news),和新聞分析(news analysis),到底有什麼區別?

3、有哪些文章把事實和觀點混起來了?

4、你覺得區分事實和觀點容易麼?

等等 ... 

學生們後來發現,其實把什麼文章放在什麼位置,《紐約時報》可是大有講究,並且,一篇文章裡的事實成分和觀點成分很多時候也並不容易區分。

高中階段:懂得真實的世界真偽難辨,每個人的認知都有局限性

這個階段,對學生的思辨能力要求更高,會讓學生從新聞報導、博客文章等媒體信息中去辨別那些偽裝成事實的觀點,分析作者背後的動機。

去年的熱點是美國大選,這是一所高中讓學生做的一個練習:請仔細分析那些總統候選人說的話,看看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配合一些相關研究,來判斷這位候選人的可信性。

這時候悟性高的同學就會對《沉思錄》裡的這句千古名言有所體會了:

我們所聽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觀點,而非事實

我們所看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視角,而非真相

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有意識地去思辯別人的話裡哪些是客觀事實,哪些是主觀看法,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會不會更加清晰呢?

各位同學覺得本文內容是一種觀點還是一個事實呢?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

圖文編輯:沉靜如海

相關焦點

  • 淺談對critical thinking及其中文釋義常見理解誤區
    由此,筆者想在本篇文章中試著闡釋對critical thinking* 和critical含義的正確理解,不贅述其由來和具體內容。但由於水平所限,僅拋磚引玉,望讀者們批評指正。* critical thinking曾被人縮寫為CT,但未被公認.
  • 為什麼國外孩子從小學習怎麼區分 Facts & Opinions?因為這就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起點
    是這樣的,最近一些社會事件(什麼事?大家自己腦補!)引起很多爭議,朋友圈和微信群經常被刷屏,大家各種熱烈辯論,但好像總說不到一塊兒去。這讓我想起一位小花生網友曾經告訴我的一件事兒。他說,他家小孩在一所國際學校讀書,經常做一種練習,叫:Facts and Opinions ,給小孩一句話,一段文字,甚至一篇文章,讓他們區分,這是一個事實,還是一個觀點?
  • 第444期:關於critical thinking的翻譯
    作者不贊成將 critical thinking 翻譯為「批判性思維」,也列舉了一些可以考慮的翻譯方法,但沒有明確提出自己的建議。關於此問題,還可以參考本號的第17期《康德的「三大批判」並非佳譯》、第224期《關於critical thinking的漢譯》和第262期《文獻翻譯中的審辯式思維》。
  • 關於「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漢譯
    通過文獻調研和問卷調查,杜老師深入討論了「審辯式思維」概念的漢譯問題,指出「批判性思維」不是一個好的漢譯,主張譯為「審辨式思維」。杜國平老師主張的漢譯與我使用的「審辯式思維」有一字的差別,是「辨」和「辯」的差別。這裡摘編了這篇文章的部分內容。 批判性思維是英文「critical thinking」的直譯。
  • 留學生常說的Critical thinking到底是什麼???
    對於留學生來說,critical thinking是雅思寫作從5.5到7的利器,也是在外留學課業討論、論文寫作、參與seminar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實際生活中critical thinking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你從更多的角度進行思考,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 1分鐘英語挑戰:「critical thinking」 是什麼意思?
    在上一次節目中,我們聊了聊如何誇獎一個人的外在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描述某個人的特質:I appreciate your honesty. 我欣賞你的誠實。這裡我們可以替換 honesty 比如 critical thinking、genuineness, sincerity, loyalty, etc.We need morelike you around here.
  • 如何在Essay寫作中運用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沒有它,論文寫作會是什麼?事實上,沒有critical thinking,essays將是高度不合邏輯的。critical thinking允許你挖掘表面來理解和闡明一個主題或觀點。換言之:如果你想用自己對問題的智慧和權威的把握來影響別人並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你必須善用那些批判性思維技巧。
  • Essay寫作中critical thinking的用法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思維)是導師最喜歡看到的內容,只要能靈活運用critical thinking,再加上合理的文章布局與語言表達,很容易就能得到高分。但由於教育模式的問題,很多留學生對critical thinking不在了解,在實際寫作中很難靈活運用。
  • 「周末不定時更新」學術英語第2期——Critical Thinking
    上周小編預告過,這周末的學術英語欄目會鎖定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因為批判性思維源於西方,是西方的主流思想,本推的正文內容也會以英文為主。正文約600字,喜歡的小夥伴們記得留言加轉發哦!
  •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今天,讓我們撥開迷霧,一些先來了解critical thinking。即使自己沒有能力去推動孩子習得critical thinking,至少不要去扼殺它。有一天,當我認真地去探究「批判性思維是什麼?」的時候,吃驚地發現自己理解偏了。我想,很多朋友可能和我一樣犯瞭望文生義的錯誤,故而覺得有必要分享我了解和理解的critical thinking。個人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個不能反映critical thinking 本義和內涵的翻譯。
  • 第874期:葉劉淑儀:Critical Thinking 的翻譯問題
    根據英國牛津字典,Critical 可以解釋為: 一、形容反對或不滿的評語或評價(例如:critical comment)。二、表現出或涉及分析文字或藝術作品的優劣(例如:criticalappraisal)。三、對成功或失敗起決定性或關鍵性的作用(例如:critical effect)。
  • 閱途課堂丨No.9:Critical Thinking,讓孩子更優秀的秘訣!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是一種理性且清晰地思考、評估、理解觀點之間的聯繫的能力。Did they give facts or opinions? Did they provide all the facts? Did they leave anything out?他們在說的是什麼事?他們的陳述是事實(Fact)還是觀點(Opinion)?他們所說的事情是否有足夠的依據?
  • 【譯家之言】批判「批判性思維」——談談英文critical thinking一詞的中文翻譯
    我很想談談美國文理學院教育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概念,英文叫做critical thinking,但我發現這個詞已經被略懂英文的人譯成「批判性思維」了,但較懂英文的人一看便知這是按照時下流行的「一對一傻譯法」直譯的結果。
  • Stem科學教育與批評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科學是什麼,估計給個完備的定義很難,但雖然難,大致人們不會在本義上有太大的偏解。而今天,高度流行的一個詞彙,「批判性思維」,其本義,卻被很多人偏解。可能因為,它看起來是個褒義詞,因此,凡是鼓吹說是培養批判性思維,就被大家追捧,因而,其字面的偏解帶來的可能是教育方法,教育內容的更大的偏差。
  • 學會真正的提問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Absorbing information provides a productive start toward becoming a thoughtful person, the sponge approach has a serious disadvantage: It provides no method for deciding which information and opinions
  • 留學Critical Thinking及批判性思維的應用
    Critical Thinking,中文叫「批判性思維」,在講究標準化答案、唯一性答案的中國教育體系裡,是屬於非常稀缺的,如果想要了解它,我們首先要知道它是什麼。如何開始進行批判性思維簡單來說,培養批判性思維就是培養「如何思考」和「思考什麼」的過程。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首先是要學會區分事實和觀點。
  • 談美國大學文理教育的Critical Thinking (理性思維)
    我向他寫道:「Critical thinking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soning capability which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humanity, arts, and natural sciences.
  • 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新東方網>留學>留學考試>AP>正文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2016-08-29 10:48 來源:
  • Critical Thinking and Decision Making 「批判思考,正確決策」線上互動學習工作坊
    工作坊收穫Importance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basic concepts批判性思考價值和核心概念Steps in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的步驟Avoiding cognitive biases規避認知的偏見Fact checking media
  • 到底什麼是critical thinking (客判思維)?
    第三個解釋 『把知識的表象和本質區分開來的能力』,是把客判思維歸入『能力』,又加進了兩個限定語,一個是關於知識的,一個是進一步的區分表象知識和本質知識的,但由於『能力』是個包羅萬象的超級類,他還缺乏內部分類,所以這第三個解釋屬於第二種列舉特徵的描述性定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