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頂級醫生/營養學專家:素食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投資

2020-12-13 騰訊網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很多人問素食主義是不是只針對大人而言?對孩子並不提倡素食?事實證明孩子吃素更有利於腦部發育,使其變得更加聰明伶俐。這種說法或許您會產生懷疑,那就來看看下面這些內容吧。

1

尼爾·伯納德博士的觀點

尼爾·伯納德博士:美臨床醫學專家,責任醫藥內科醫生委員會的創始人及主席,癌症計劃暨華盛頓臨床研究中心主席,臨床研究中心主席,致力於更高標準的人類健康與營養學研究。

作為醫學與營養學的權威,伯納德博士是一名純素食者。

以下節取部分伯納德博士關於兒童飲食與健康的談話:

要想讓孩子擁有一生的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在他們小的時候,讓他們吃得健康,同時還要幫他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如果兒童從小學習健康飲食,就會保持這種好習慣,長大後就能好好照顧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庭。

根據我們的研究,對兒童健康的食物有四類,我們稱之為新四類:即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這四類都提供充份的蛋白質、富含維他命及礦物質鈣和鐵,大量食物纖維、沒有動物脂肪、沒有膽固醇,對健康非常有幫助。

比起以往,現在的孩子有更多的食物。但很不幸的,孩子們吃得並不健康。現在有太多不健康的食物,而我們必須告訴他們,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

典型的美國青少年,很多人才15、16歲,就得了心臟病!這是因為他們吃肉、奶製品、還有蛋,導致他們小小年紀動脈就已經堵塞了!如果再繼續下去,患癌症的風險也會遞增,特別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與直腸癌。但吃純素的人,得這些癌症的風險就非常低。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更高更強壯。目前,已經有足夠的研究結果表明,吃肉和奶製品的孩子並不會長得更高更壯,而只會讓他們變得更胖,並很可能會超重。

而很多研究表明,吃純素的孩子,也就是完全不吃含有動物成份的食品,他們跟其它孩子長得一樣高、一樣健康,或者應該說,他們更健康!他們也更能維持健康的體重。

如今的亞洲,對肉品、奶製品的食用量大增,這種趨勢如果繼續下去,我們不只會看到更多瘟疫和禽流感的爆發,還有更多的心臟病,更多的癌症,以及平均壽命縮短。這非常令人痛心。

人們都想要長壽、想要擁有健康的生活、想要孩子健康長大,但吃肉會讓這一切都成為不可能!我的飲食是完全不含肉、奶、蛋的。因為肉奶製品裡充斥著膽固醇及動物脂肪,還有其它各種導致病患的毒素,這樣的食物會導致很多疾病!未來也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2

兒科頂級醫生選擇當純素媽媽

梁淑芳醫生於1984年至1997年間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講師、教授),從事臨床、教學及研究工作。

研究項目包括:早期嬰幼兒飲食與生長之關係、兒童及青少年之飲食、兒童肥胖與血膽固醇水平、香港兒童生長標準、中國兒童鈣營養狀況及鈣吸收能力、母乳之鈣營養狀況、香港成年人飲食習慣等。

梁醫生研究結果記載於海內外醫學文獻,共百多篇。其中「補充鈣質給長期低鈣攝入兒童對其吸收及骨質密度的影響」在1995年被香港研究資助局評為具卓越水平;另外,「香港兒童生長標準百分位曲線圖」,在1997年被選入中華優秀科學論文選。

很多人擔心孕期素食不夠營養,怕影響胎兒發育。但作為資深的兒科醫生,梁醫生自己就選擇了當一個素食媽媽。

此外,梁醫生對還20位7個月至5歲的素食兒童進行了健康調查,其中16位是胎裡素寶寶。

結果發現,嬰兒出生體重全部正常;出生後生長情況全部正常;全部營養足夠;每天食物營養都能達標;經過18個月觀察,全部健康良好,甚至比同齡嬰兒更好。在5名願意取血化驗的兒童中,無一人患貧血。

一項收納了22篇相關研究的薈萃分析發現,沒有一篇報告發現孕婦素食會增加嚴重畸形的風險。所有研究中,胎裡素寶寶的出生體重和普通嬰兒無顯著差別,孕期長短無顯著差別。

梁醫生得出的的結論是:素食和純素食懷孕是安全的(要注意B12和鐵的攝入)。自己選擇了當一個純素媽媽。

3

其他醫生的觀點

上海第一婦嬰院長段濤觀點:懷孕了可以不吃葷

在自然界,很多食草類的哺乳動物從來不吃葷,生出來的孩子照樣挺好的。在幾百年前,人類也很少有機會吃葷的。

對於素食者來講,懷孕後完全沒有必要逼著自己吃葷,但是飲食結構還是要進行適當調整的。在整個孕期,如果能調整平衡好飲食結構,素食者唯一需要特別補充的只有維生素B12。

4

他們選擇養育胎裡素寶寶

劉德華朱麗倩夫婦

劉德華在中央電視臺2015春節聯歡晚會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太太和他都是吃素的,女兒是胎裡素寶寶。

梁詠琪

2015年2月28日,38歲的梁詠琪她吃素的第七年在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素寶寶,一個擁有西班牙血統和中國血統的混血兒。

不光戒甜,梁詠琪在孕期也是一直茹素,原來還擔心孕期吃素會不會缺少某種營養,不過醫生都說了,只要多飲用大豆蛋白質、黑芝麻等營養粉,高齡產婦不吃肉會更安全。

邢亮,18歲加入中央芭蕾舞團,21歲成為主要演員。20歲,因不忍心傷害動物,他不顧團裡的反對,成為了一名素食者。24歲當爹,25歲成為加拿大溫尼伯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曾獲第十一屆莫斯科國際芭蕾舞比賽成年組銀獎...

邢亮先後有了大寶Vivian、小寶Vincent,特別是還有個美麗溫柔的妻子,他臉上寫滿了平凡的幸福。

他的妻子胡可也是素食主義者,這位大美人畢業於北影,曾經是名演員,為了照顧孩子和家人她退居幕後,做起了全職媽媽。

所以,兩個可愛的寶寶也都是胎裡素哦!

方大同父母

眾多周知,方大同是一個特別的素食主義者,他是個胎裡素。同他的年齡一般,如今他的素齡也是34年。他的父母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他一出世,就是「素食寶寶」,而且一吃就是34年。

「有人以為我因宗教而吃素,實情是我爸爸在很久以前已經食素,後來我媽媽亦受他影響而食素,到我出世時,亦好食素。」「另外,我媽媽特別喜歡食有機的素食,食過就會發覺有機的和無機的分別,前者真系味道好很多。」

當然,還有更多名人和普通人都選擇了素食育兒,限於版面就不過多列舉了。

5

世界最強大腦原來是吃素的

天才少年劉星圖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首期節目播出後,來自江西省吉安市的劉星圖便引發了強烈關注。

他的身上有著各種耀眼的光環:18歲就讀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是高智商協會會員,高中時就曾多次奪得加拿大數學競賽區域冠軍的獎牌。

劉星圖格外地與眾不同:不用手機、不用微信,微博交給朋友打理,靠郵件聯繫,平時時常吃素、打坐、控制呼吸

「最強大腦」喬納斯

九零後的喬納斯·馮·艾森(Jonas von Essen)獲得了第23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世界總決賽的冠軍,而他,也是一位素食者。

他同時分別獲得二進位比賽、馬拉松數字、抽象圖形、歷史年代、聽記數字等5個單項比賽冠軍,快速數字單項比賽亞軍和馬拉松撲克單項比賽季軍等。

喬納斯一直堅持自己的純素生活。他說:「我不想造成其他生物被折磨和殺戮。不幸的是,在這個星球上活了20年,我才足夠理智地決定要做一名蛋奶素食者,又花了一年半時間才明白如果不想造成動物被折磨,純素食才是應該走的路。」

「人腦計算機」夏琨塔拉·戴維

她是位印度女性,1929年出生在印度班加羅爾市的一個正統康納達語的婆羅門家庭,印度的數學家。

她終生茹素,還出了一本素食食譜。

2013年11月4日,Google在她的84歲冥誕當天,將Google首頁的商標改為一個電子計算器及她的頭像以茲紀念。

她就是有「人腦計算機」美稱的夏琨塔拉·戴維(Shakuntala Devi)。

1977年,戴維與電腦同臺競技,看誰先算出188,132,517的立方根,結果,她贏了!

1980年,戴維示範將兩個由倫敦帝國學院的電腦部門所隨機選取的13位數字進行相乘,未藉助任何工具,僅用大腦便在28秒內得出了正確答案。這項成就被記錄於1982年的《金氏世界紀錄》之中。

戴維女士打破無數的計算記錄,被經常和斯力瓦薩•拉曼紐揚(Srinivasa Ramanujan,1887–1920)相提並論,而斯力瓦薩這位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天才之一,也是素食者。

您知道嗎?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聚集的學校是「美國費城格連杜曼中心」。孩子們四歲入學時,就會正式的體操、兩種以上語言、兩種以上樂器,必須有3000公尺以上的長跑能力等等。還有,學校老師及學生都必須全部茹素!

澳大利亞政府測驗各地小學的兒童智商,結果,最聰明的小學是「阿南達瑪迦小學」,一所素食學校!

長久以來錯誤的觀念——吃素沒營養,真是大錯特錯!!

6

兒童素食利益知多少?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數量高達1.24億,比1975年的1100萬增長了十倍,亞洲一些地區的肥胖少兒人數加速上升。

太平洋島國的肥胖率居世界首位,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中肥胖者佔比估計超過30%。美國、加勒比地區、中東地區的國家緊隨其後,同年齡段中肥胖者佔比在20%左右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顯示,全世界已有糖尿病患者1.25億人,其中兒童糖尿病佔比為10%-15%,並且其發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肥胖症、糖尿病再也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若飲食不健康、生活作息不規律,即使是兒童、青少年,也難逃各種慢性疾病的魔爪。

漢堡、炸雞、香腸……如今小朋友們最愛吃這些食物,卻不愛吃蔬菜水果。然而這些食物都屬於高脂肪低纖維,在攝入時不易產生飽腹感,不知不覺中便會攝入過多的熱量,從而引發身體肥胖。

另外,肉類會促進腸道有害菌的生長,破壞腸道環境,而其中含有的如雜環胺等致癌物,同樣對人體存在著巨大的傷害。

7

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倡導素食

美國紐約市市長白思豪宣布,為了改善學生的健康狀態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今年9月將開始推行「周一無肉日」。屆時,紐約市110萬名公立學校的學生將開始吃素食餐。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4日報導,對於此項措施,白思豪解釋道:「少吃點肉將能改善紐約人的健康,還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紐約市長辦公室主任錢伯斯也認為:「減少對肉類的欲望,這是個人降低對地球環境造成影響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前不久,英國的110所小學宣布將為學生提供300多萬份無肉餐,舉辦「一日無肉」的活動,並承諾未來會提供更多的素食選擇,提倡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方式。

據法國《費加羅報》9月15日報導,「素食菜單試驗計劃」自今年9月起在法國學校食堂正式開啟。

該計劃在國會24名議員的支持下高票通過,而後法國全部學校將被要求每周至少為學生提供一次素食餐,並將一次性塑料餐具撤離食堂,換上環保餐具。

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攝取均衡的營養,同時還能有效減少食物浪費和保護環境,培養孩子們的愛心、同情心和慈悲心。

如2015年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卡拉巴薩斯(Calabasas)開園的純素學校「MUSE」學校,不僅幫助學生健康飲食,更能減少學校的碳足跡,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繼美國的純素學校和小學之後,德國也創辦了一家素食幼兒園。根據其聲明,學校的目標是「提供可持續性,全面的素食營養概念,使兒童能夠在動物、同胞和環境方面吃得健康和負責。」

目前國內各地也有很多素食幼兒園,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廣州、深圳、青島、長春…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資源。

我們可以選擇給孩子吃健康的食品,

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這是我們能為下一代

所做的最有價值的投資!

相關焦點

  • 素食飲食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投資
    經過專家調查,是因為他們喜歡吃肉,奶製品,還有蛋,導致他們小小年紀動脈就已經堵塞了。如果他們再持續下去患癌症的風險也會增加,特別是我們常見的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腸癌,但是吃素的人得這些癌症的風險就非常的低。
  • 素食飲食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投資!
    經過專家調查,是因為他們喜歡吃肉,奶製品,還有蛋,導致他們小小年紀動脈就已經堵塞了。如果他們再持續下去患癌症的風險也會增加,特別是我們常見的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腸癌,但是吃素的人得這些癌症的風險就非常的低。
  • 百度醫生「兒童關愛周」啟動兒科專家在線公益諮詢
    百度旗下醫療服務平臺「百度醫生」特別邀請來自於全國各大醫院的兒科領域專家醫師,為孩子和家長免費提供為期7天的在線病情諮詢和健康指導。活動一經推出,立即引發廣泛關注和期待。兒童節回歸健康主題百度醫生邀請兒科專家與你「面對面」此次「兒童關愛周」公益活動的目的是要在孩子與專家醫師之間打造一個高效的信息溝通平臺。百度醫生最新推出的「專家諮詢」功能使這一構想成功實現。
  • AI兒科「助理醫生」上崗:秒讀骨齡,精度達資深兒科專家
    楓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樓,一位媽媽正在帶著5歲多的小女孩前來進行智能生長發育測評,拍攝完左手的X光片後,醫生輕點滑鼠,利用AI進行「醫生+AI」智能閱片,僅僅數秒鐘之後,一份生長發育測評報告就出現在屏幕上,經過專家審核,這份報告就交到了家長的手中。
  • 醫生吃素、醫院開素食餐廳,他們說:我們不想病人越治越多!
    大部分醫務工作者,只有片斷式的營養學知識,對營養學並不內行,讓不內行的醫生指導不內行的病人的飲食,顯然有問題。 ——蕭長江醫學博士 ·01· 醫生吃素,開素食餐廳 當你還在大魚大肉時,還在懷疑素食營養不良時,許多醫生開始倡導素食了。
  • 在一座城,和一群人,做一件事——且看杭州素食文化節九大亮點!
    頂級流量網紅擔任素食文化節公益大使,為活動吶喊、直播!植物性飲食,如今是世界上的一大潮流,美國的植物肉公司上市後,成為20年來IPO表現最好的一支股票,直接撼動了整個世界,讓全世界的企業界、學術界、政府部門都不得不重新認識這場來勢洶洶的飲食變革。
  • 「啞科」醫生不好當 走近兒科醫生
    李紅梅 攝   日前,國家衛計委等6部委發布《關於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意見》,要求對兒科醫生發展給予政策傾斜。兒科被稱為「啞科」,兒童患者不會和醫生交流,給診療過程帶來不少難題。兒科醫生又忙又累,而且普遍缺乏成就感。他們的工作究竟有多辛苦?遇到哪些煩惱?待遇如何提高?
  • 集兒科專家集體智慧 助基層兒科提升能力——復旦兒科「小布AI醫生...
    集兒科專家集體智慧 助基層兒科提升能力——復旦兒科「小布AI醫生」進入多中心臨床應用 2020-11-12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科醫生荒,新型兒科診所出路幾何
    新型兒科診所發展狀況4 新型兒科診所投融資盤點5 新型兒科診所發展趨勢6 新型兒科診所投資邏輯1 新型兒科診所行業概述 在醫療市場、國家政策和投資的作用下,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迅猛,健康管理、專科醫療、健康養生、生物醫藥等領域都取得長足的發展
  • 基層兒科醫生培訓實用教材《基層兒科醫生必讀》發布
    中新網長沙12月23日電(通訊員 謝小虎 記者 徐志雄)基層兒科醫生培訓實用教材《基層兒科醫生必讀》,23日在長沙舉行的2017橘洲兒童健康管理論壇暨唯嘉兒科·著聞醫生集團創立大會上正式發布,為基層兒科醫生帶來即學即用的豐富臨床經驗。  近年來,中國多地出現的兒科醫生「荒」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千名兒童僅0.43位兒科醫生 別讓兒科淪為「小兒科」
    兒科醫生究竟有多緊缺?平均每1000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與全國平均每千人配備2.06名醫師水平相比相去甚遠。23日,在南京醫科大學舉行的兒科醫學院發展研討會上,多位專家認為,隨著二孩政策的落實,我國兒科醫生將更加緊缺,恢復兒科院系,不是簡單地多培養幾個學生,而是要在生命科學基礎上重新規劃發展兒童醫學。
  • 知名專家齊聚Bluebell寶樂貝兒圓桌會,聚智探討嬰幼兒營養與消化...
    11月12日,紐西蘭AotearoaNutrientsLimited(簡稱ATA)公司旗下奶粉品牌Bluebell寶樂貝兒在上海舉辦「嬰幼兒營養與腸道領域專家諮詢座談會」,邀請了國內知名兒科醫學和營養學的資深專家——盛曉陽教授、王惠珊教授、郭紅衛教授、許春娣教授、張婷教授、洪建國教授、陳戟教授共同出...
  • 一個復旦兒科醫生與腹瀉病的不解之緣
    有次,這個男嬰腹瀉脫水很嚴重,村裡醫生一看情況不對,不敢治,讓去縣醫院看。到了縣醫院,兒科醫生也竭盡全力想救活這個男嬰,無奈病情太重了。眼見男嬰已奄奄一息,醫生只得勸這位母親放棄治療,讓抱男嬰回家去。
  • 石家莊有了北京兒科專家
    記者馬彥銘攝 □記者 馬彥銘 近日,原在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就診,患有癲癇病的小慧聰(化名)轉院到位於石家莊的河北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從北京轉院到石家莊,小慧聰的家長追隨的是首都兒科研究所神經外科專家李雲林。 李雲林是河北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特聘專家。
  • 兒科醫生直言,孩子感冒不是凍的,這才是孩子感冒的真相
    導讀:兒科醫生直言,孩子感冒不是凍的,這才是孩子感冒的真相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科醫生直言,孩子感冒不是凍的,這才是孩子感冒的真相!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營養科醫生闢謠,平衡膳食才是健康所需
    素食者,可能是不喜歡或咀嚼困難導致不吃肉類,也可能是出於某種個人信仰,從而不吃奶蛋肉類,只接受穀類、豆類和蔬果類。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人們的日常飲食需要攝入充足的糖、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這樣才能維持機體的新陳代謝和日常需要。這也是我們強調了多次的平衡膳食。
  • 兒科醫生:它被稱為「幼兒殺手」,老一輩帶娃常喂,坑了不少孩子
    兒科醫生:它被稱為「幼兒殺手」,老一輩帶娃常喂,坑了不少孩子作為一名中醫兒科醫生,以我多年的接診經驗來看,給孩子餵湯泡飯是很多老人帶娃的餵養習慣,而且很多都從來沒意識到這是個錯誤,只有到了醫院檢查發現孩子脾胃虛弱了,我強調不要再給孩子餵湯泡飯時才悔悟,但是這個時候孩子的身體發育已經被拖累了,體質差還生病多。
  • 湖南首個兒科醫生集團成立 吸引上百名兒科醫生加入
    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謝小虎 彭真) 今天上午,我省首個兒科醫生集團在長成立,吸引了來自省內上百名兒科醫生加入。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醫生多點執業、創業,一批民營兒科醫療服務機構湧現,一些兒科醫生嘗試著走出體制,開始了自己的多點執業、創業之路。
  • 每千名兒童不足一位兒科醫生:別把兒科視為"小兒科"
    「到兒童醫院工作的藥師,沒有經過任何兒科的培訓,如何監督兒童臨床用藥?」日前,一次學術會議上,原北京市衛生局局長、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名譽會長朱宗涵的發問,讓會場陷入沉寂。專家稱,我國兒科醫生緊缺,平均每千名兒童不足一位兒科醫生。
  • 早教,是對孩子一生最好的投資
    相反,給孩子報早教,在相同的時間內,讓孩子變得更優秀,為未來的人生打好基礎,這屬於投資。由此可見,衡量消費與投資的區別是:花出去的錢,未來能不能增值。選擇一家專業權威的早教機構,是給孩子的一筆投資,回報的是孩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