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素食主義是不是只針對大人而言?對孩子並不提倡素食?事實證明孩子吃素更有利於腦部發育,使其變得更加聰明伶俐。這種說法或許您會產生懷疑,那就來看看下面這些內容吧。
1
尼爾·伯納德博士的觀點
尼爾·伯納德博士:美臨床醫學專家,責任醫藥內科醫生委員會的創始人及主席,癌症計劃暨華盛頓臨床研究中心主席,臨床研究中心主席,致力於更高標準的人類健康與營養學研究。
作為醫學與營養學的權威,伯納德博士是一名純素食者。
以下節取部分伯納德博士關於兒童飲食與健康的談話:
要想讓孩子擁有一生的健康,最重要的就是在他們小的時候,讓他們吃得健康,同時還要幫他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如果兒童從小學習健康飲食,就會保持這種好習慣,長大後就能好好照顧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庭。
根據我們的研究,對兒童健康的食物有四類,我們稱之為新四類:即蔬菜、水果、全穀類、豆類,這四類都提供充份的蛋白質、富含維他命及礦物質鈣和鐵,大量食物纖維、沒有動物脂肪、沒有膽固醇,對健康非常有幫助。
比起以往,現在的孩子有更多的食物。但很不幸的,孩子們吃得並不健康。現在有太多不健康的食物,而我們必須告訴他們,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
典型的美國青少年,很多人才15、16歲,就得了心臟病!這是因為他們吃肉、奶製品、還有蛋,導致他們小小年紀動脈就已經堵塞了!如果再繼續下去,患癌症的風險也會遞增,特別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與直腸癌。但吃純素的人,得這些癌症的風險就非常低。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更高更強壯。目前,已經有足夠的研究結果表明,吃肉和奶製品的孩子並不會長得更高更壯,而只會讓他們變得更胖,並很可能會超重。
而很多研究表明,吃純素的孩子,也就是完全不吃含有動物成份的食品,他們跟其它孩子長得一樣高、一樣健康,或者應該說,他們更健康!他們也更能維持健康的體重。
如今的亞洲,對肉品、奶製品的食用量大增,這種趨勢如果繼續下去,我們不只會看到更多瘟疫和禽流感的爆發,還有更多的心臟病,更多的癌症,以及平均壽命縮短。這非常令人痛心。
人們都想要長壽、想要擁有健康的生活、想要孩子健康長大,但吃肉會讓這一切都成為不可能!我的飲食是完全不含肉、奶、蛋的。因為肉奶製品裡充斥著膽固醇及動物脂肪,還有其它各種導致病患的毒素,這樣的食物會導致很多疾病!未來也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2
梁淑芳醫生於1984年至1997年間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講師、教授),從事臨床、教學及研究工作。
研究項目包括:早期嬰幼兒飲食與生長之關係、兒童及青少年之飲食、兒童肥胖與血膽固醇水平、香港兒童生長標準、中國兒童鈣營養狀況及鈣吸收能力、母乳之鈣營養狀況、香港成年人飲食習慣等。
梁醫生研究結果記載於海內外醫學文獻,共百多篇。其中「補充鈣質給長期低鈣攝入兒童對其吸收及骨質密度的影響」在1995年被香港研究資助局評為具卓越水平;另外,「香港兒童生長標準百分位曲線圖」,在1997年被選入中華優秀科學論文選。
很多人擔心孕期素食不夠營養,怕影響胎兒發育。但作為資深的兒科醫生,梁醫生自己就選擇了當一個素食媽媽。
此外,梁醫生對還20位7個月至5歲的素食兒童進行了健康調查,其中16位是胎裡素寶寶。
結果發現,嬰兒出生體重全部正常;出生後生長情況全部正常;全部營養足夠;每天食物營養都能達標;經過18個月觀察,全部健康良好,甚至比同齡嬰兒更好。在5名願意取血化驗的兒童中,無一人患貧血。
一項收納了22篇相關研究的薈萃分析發現,沒有一篇報告發現孕婦素食會增加嚴重畸形的風險。所有研究中,胎裡素寶寶的出生體重和普通嬰兒無顯著差別,孕期長短無顯著差別。
梁醫生得出的的結論是:素食和純素食懷孕是安全的(要注意B12和鐵的攝入)。自己選擇了當一個純素媽媽。
3
其他醫生的觀點
在自然界,很多食草類的哺乳動物從來不吃葷,生出來的孩子照樣挺好的。在幾百年前,人類也很少有機會吃葷的。
對於素食者來講,懷孕後完全沒有必要逼著自己吃葷,但是飲食結構還是要進行適當調整的。在整個孕期,如果能調整平衡好飲食結構,素食者唯一需要特別補充的只有維生素B12。
4
他們選擇養育胎裡素寶寶
劉德華朱麗倩夫婦
劉德華在中央電視臺2015春節聯歡晚會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太太和他都是吃素的,女兒是胎裡素寶寶。
梁詠琪
2015年2月28日,38歲的梁詠琪她吃素的第七年在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素寶寶,一個擁有西班牙血統和中國血統的混血兒。
不光戒甜,梁詠琪在孕期也是一直茹素,原來還擔心孕期吃素會不會缺少某種營養,不過醫生都說了,只要多飲用大豆蛋白質、黑芝麻等營養粉,高齡產婦不吃肉會更安全。
邢亮,18歲加入中央芭蕾舞團,21歲成為主要演員。20歲,因不忍心傷害動物,他不顧團裡的反對,成為了一名素食者。24歲當爹,25歲成為加拿大溫尼伯皇家芭蕾舞團首席舞者。曾獲第十一屆莫斯科國際芭蕾舞比賽成年組銀獎...
邢亮先後有了大寶Vivian、小寶Vincent,特別是還有個美麗溫柔的妻子,他臉上寫滿了平凡的幸福。
他的妻子胡可也是素食主義者,這位大美人畢業於北影,曾經是名演員,為了照顧孩子和家人她退居幕後,做起了全職媽媽。
所以,兩個可愛的寶寶也都是胎裡素哦!
方大同父母
眾多周知,方大同是一個特別的素食主義者,他是個胎裡素。同他的年齡一般,如今他的素齡也是34年。他的父母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他一出世,就是「素食寶寶」,而且一吃就是34年。
「有人以為我因宗教而吃素,實情是我爸爸在很久以前已經食素,後來我媽媽亦受他影響而食素,到我出世時,亦好食素。」「另外,我媽媽特別喜歡食有機的素食,食過就會發覺有機的和無機的分別,前者真系味道好很多。」
當然,還有更多名人和普通人都選擇了素食育兒,限於版面就不過多列舉了。
5
世界最強大腦原來是吃素的
天才少年劉星圖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首期節目播出後,來自江西省吉安市的劉星圖便引發了強烈關注。
他的身上有著各種耀眼的光環:18歲就讀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是高智商協會會員,高中時就曾多次奪得加拿大數學競賽區域冠軍的獎牌。
劉星圖格外地與眾不同:他不用手機、不用微信,微博交給朋友打理,靠郵件聯繫,平時時常吃素、打坐、控制呼吸。
「最強大腦」喬納斯
九零後的喬納斯·馮·艾森(Jonas von Essen)獲得了第23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世界總決賽的冠軍,而他,也是一位素食者。
他同時分別獲得二進位比賽、馬拉松數字、抽象圖形、歷史年代、聽記數字等5個單項比賽冠軍,快速數字單項比賽亞軍和馬拉松撲克單項比賽季軍等。
喬納斯一直堅持自己的純素生活。他說:「我不想造成其他生物被折磨和殺戮。不幸的是,在這個星球上活了20年,我才足夠理智地決定要做一名蛋奶素食者,又花了一年半時間才明白如果不想造成動物被折磨,純素食才是應該走的路。」
「人腦計算機」夏琨塔拉·戴維
她是位印度女性,1929年出生在印度班加羅爾市的一個正統康納達語的婆羅門家庭,印度的數學家。
她終生茹素,還出了一本素食食譜。
2013年11月4日,Google在她的84歲冥誕當天,將Google首頁的商標改為一個電子計算器及她的頭像以茲紀念。
她就是有「人腦計算機」美稱的夏琨塔拉·戴維(Shakuntala Devi)。
1977年,戴維與電腦同臺競技,看誰先算出188,132,517的立方根,結果,她贏了!
1980年,戴維示範將兩個由倫敦帝國學院的電腦部門所隨機選取的13位數字進行相乘,未藉助任何工具,僅用大腦便在28秒內得出了正確答案。這項成就被記錄於1982年的《金氏世界紀錄》之中。
戴維女士打破無數的計算記錄,被經常和斯力瓦薩•拉曼紐揚(Srinivasa Ramanujan,1887–1920)相提並論,而斯力瓦薩這位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天才之一,也是素食者。
您知道嗎?全世界最聰明的孩子聚集的學校是「美國費城格連杜曼中心」。孩子們四歲入學時,就會正式的體操、兩種以上語言、兩種以上樂器,必須有3000公尺以上的長跑能力等等。還有,學校老師及學生都必須全部茹素!
澳大利亞政府測驗各地小學的兒童智商,結果,最聰明的小學是「阿南達瑪迦小學」,一所素食學校!
長久以來錯誤的觀念——吃素沒營養,真是大錯特錯!!
6
兒童素食利益知多少?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肥胖兒童及青少年數量高達1.24億,比1975年的1100萬增長了十倍,亞洲一些地區的肥胖少兒人數加速上升。
太平洋島國的肥胖率居世界首位,5至19歲兒童及青少年中肥胖者佔比估計超過30%。美國、加勒比地區、中東地區的國家緊隨其後,同年齡段中肥胖者佔比在20%左右。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顯示,全世界已有糖尿病患者1.25億人,其中兒童糖尿病佔比為10%-15%,並且其發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肥胖症、糖尿病再也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若飲食不健康、生活作息不規律,即使是兒童、青少年,也難逃各種慢性疾病的魔爪。
漢堡、炸雞、香腸……如今小朋友們最愛吃這些食物,卻不愛吃蔬菜水果。然而這些食物都屬於高脂肪低纖維,在攝入時不易產生飽腹感,不知不覺中便會攝入過多的熱量,從而引發身體肥胖。
另外,肉類會促進腸道有害菌的生長,破壞腸道環境,而其中含有的如雜環胺等致癌物,同樣對人體存在著巨大的傷害。
7
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倡導素食
美國紐約市市長白思豪宣布,為了改善學生的健康狀態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今年9月將開始推行「周一無肉日」。屆時,紐約市110萬名公立學校的學生將開始吃素食餐。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4日報導,對於此項措施,白思豪解釋道:「少吃點肉將能改善紐約人的健康,還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紐約市長辦公室主任錢伯斯也認為:「減少對肉類的欲望,這是個人降低對地球環境造成影響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前不久,英國的110所小學宣布將為學生提供300多萬份無肉餐,舉辦「一日無肉」的活動,並承諾未來會提供更多的素食選擇,提倡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方式。
據法國《費加羅報》9月15日報導,「素食菜單試驗計劃」自今年9月起在法國學校食堂正式開啟。
該計劃在國會24名議員的支持下高票通過,而後法國全部學校將被要求每周至少為學生提供一次素食餐,並將一次性塑料餐具撤離食堂,換上環保餐具。
這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攝取均衡的營養,同時還能有效減少食物浪費和保護環境,培養孩子們的愛心、同情心和慈悲心。
如2015年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卡拉巴薩斯(Calabasas)開園的純素學校「MUSE」學校,不僅幫助學生健康飲食,更能減少學校的碳足跡,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繼美國的純素學校和小學之後,德國也創辦了一家素食幼兒園。根據其聲明,學校的目標是「提供可持續性,全面的素食營養概念,使兒童能夠在動物、同胞和環境方面吃得健康和負責。」
目前國內各地也有很多素食幼兒園,北京、上海、成都、天津、廣州、深圳、青島、長春…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資源。
我們可以選擇給孩子吃健康的食品,
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這是我們能為下一代
所做的最有價值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