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可以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覺得如果給寶寶吃肉的話,會造成寶寶消化不良,於是都會等到寶寶一周歲以後才給寶寶吃肉。但育兒專家表示,其實寶寶在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吃肉了。
肉裡面含有很豐富的蛋白質,並且還含有各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很晚才給寶寶吃肉,那麼很可能會造成寶寶身體的微量元素不足,嚴重的還會出現缺鐵性貧血,所以及早並適量的給寶寶吃肉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琳琳的寶寶已經8個月了,琳琳已給他餵了2個月的輔食,對於寶寶的輔食問題,琳琳一直是自己親自動手,從不敢假手於人,琳琳也覺得自己做的挺好的,可是最近琳琳才發現自己帶孩子還是缺乏一些經驗的。
原來琳琳帶孩子在小區裡玩,遇到了幾位同齡的也是帶孩子的寶媽,因為都有寶寶,大家聊得很投機,等聊到給寶寶做輔食的問題,大家都發現琳琳給寶寶做的輔食中都沒有添加肉類,都感到很奇怪。
琳琳就跟幾位寶媽說,她覺得寶寶現在還很小,腸胃功能是很弱的,如果現在給寶寶就吃肉的話,擔心他消化不了,增加腸胃的負擔,就沒有給寶寶吃肉。沒想到大家聽了琳琳的回答後都反駁她。
其中就有一位寶媽說了,你家寶寶都8個月了,完全是可以吃肉的,我家的早在6個月的時候就餵肉了,如果寶寶一直不吃肉的話,營養很容易跟不上,時間長了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而且還會影響到寶寶的智力和免疫力的提升。
聽完這些話,琳琳才覺得自己在對待寶寶的問題上還是太小心謹慎了,顧慮這個顧慮那個,都沒有考慮到寶寶健康的全面發展,回家後就開始在寶寶的輔食中添加肉類。那麼寶寶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吃肉?每次可以吃多少呢?
第一,6到12個月多大的寶寶。
在這個年齡段,寶寶都是剛開始添加輔食,這時候寶寶的胃口並不是很大,每天只要準備20到30克左右的肉泥就可以了,並且隨著孩子的發育,家長可以逐漸地增加肉量,在寶寶一歲前,可以增加到50克左右的量。
另外,肉的形狀也要隨著寶寶的長大發生改變,在剛給寶寶吃的時候,要給他吃肉泥,然後慢慢地過渡到肉沫、肉丁、再到肉片,這樣才能不斷地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和促進寶寶消化能力的提高。
第二,一周歲以上的寶寶。
在寶寶一周歲以後,每天攝入的熱量可以儘量的多一點,這時候家長可以每天給寶寶準備50到75克左右的肉,並且烹飪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可以炒肉絲、煮肉丸,或者做成肉片給寶寶吃,這樣才能讓寶寶愛上吃肉。有很多的家長給寶寶添加肉類的時間晚了,等到寶寶很大了才給他吃肉,很容易造成寶寶討厭肉類不喜歡吃肉。
1.肉丸,適合10個月以上的寶寶。
首先我們準備40克左右的豬肉,香菇一朵,還需要蓮藕30克,少量的玉米澱粉。做的時候首先要把豬肉洗乾淨,切成小塊,然後放入絞肉機裡面絞成肉泥,接著燒開水,將香菇燙一下,再把香菇切碎。
蓮藕洗乾淨後用擦板擦成細泥,接著把豬肉、香菇、蓮藕三種材料放進一個碗中,加入少量的玉米澱粉,用筷子不停地攪拌,直到均勻。最後再用手把肉丸捏出來,然後在鍋裡燒開水,然後把丸子放進去煮熟了就可以吃了。
2.茄子肉餅,適合11個月以上的寶寶。
首先我們要準備茄子30克,豬肉30克,還需要一點麵粉。首先把茄子洗淨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蒸15分鐘,把茄子蒸軟。出鍋,把茄子放入碗中,用勺子壓成泥備用。
然後豬肉洗乾淨切成塊,放入絞肉機中絞成肉泥,然後把茄子泥和肉泥放到一起,再加入一些麵粉混合均勻,可以在裡面加一點清水,然後攪拌均勻,再把肉泥做成肉餅,接著往鍋裡倒點油,把肉餅攤上,煎至兩面金黃就可以出鍋了。
溫馨提示:我們在給寶寶選肉的時候要選擇脂肪含量少,容易消化的肉類,像腿肉和裡脊肉就可以。在給寶寶添加肉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果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就要考慮暫緩添加肉類,如果寶寶消化很好的話,媽媽就可以繼續考慮給寶寶添加肉類。
【今日話題】
各位寶媽們都是寶寶多大的時候給寶寶添加肉類的呢?
-----------------------
關注【媽咪育兒微課堂】,每天更新一些孕產知識和育兒知識,讓您在育兒道路上少走彎路!